【講座心得】不問問題的嚴重性/李家同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104年5月6日 好天氣
搭公車前往師大聽「不問問題的嚴重性」講座
很高興有此機會可以見到李家同本人,還未開始前,我和手語翻譯員坐面對面,有人從我們中間走過去,手譯員跟我說那位沒禮貌,不從我背後繞過去,而直接從我們中間走過去,我猜他們可能沒注意到吧,由於是未開始的關係,所以不在意這細節,只是覺得還是要繞過去以示尊重比較好?
接下來,李家同所講的內容針對教育現況的問題,尤其是不問問題的嚴重性,引用詩人伏爾泰:「評斷一個人要看他的問題,而不是看他的答案。」來做為整場演講的開場。
但有些人陸陸續續走進來,使得他安靜不講,他說他不喜歡有人走來走去,會影響到他,等了一陣子後,終於開始了。
台灣學生最大的問題是
「只會回答問題,而無法反問問題的本身」
我國學生習慣回答問題,但對基本問題卻不懂,沒有習慣發問,而且太多科目是太早教,像是國一教DNA那麼複雜,DNA的遺傳和化學有緊密的相關性,但小學剛才升國一,對DNA概念還不懂,而且就算問為什麼,老師也難以解釋,只能叫學生去背應付考試,再來是高中就教微積分,問題的是微積分有複雜的運算,是大學才教的。像是我國教育的方式是填鴨式教育,單方面餵食知識,而無法讓學生有反向思考的空間,造成學生的成長受限。
緊接著,他提到自然科學之外的歷史及語言等和社會性相關的問題,如:「電影如何配樂的?」、「中文是不是世界上目前唯一的象形文字?」。也提出問題的內涵是一些我們未曾仔細想過的問題或基本概念,例如:針對911事件,「為什麼恐怖份子能夠進入駕駛員的機艙?」、「為何駕駛員會服從恐怖份子而施行自殺性的動作?」等相關問題,讓我陷入苦思。
我才發現這麼基本的問題竟然沒人去探究為什麼,他講到這些,讓我想起以前我曾經拿考卷問過老師為什麼是這樣答案,又有什麼不同?問到千篇一律的答案是:「死背」。同樣地,當別人說出「不要多問,多背就對了!」,久而久之,孩子的好奇心就被扼殺了,也不會再去思考。
他提醒在場所有人「保持好奇心」的重要性。
因為缺乏好奇心, 對凡事漠不關心,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好奇心是尋求知識的動力。在教育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式是引起學生產生好奇心的關鍵。這時候,我想到有些老師也有耐心回答我問題,有些老師很不耐煩回答死背就對了,我有了一個想法:「教師的責任是很重大也是神聖的職業,教師態度決定學生是否能思考的關鍵」,我衷心希望老師可以多一份耐心溝通,而不是只會叫「背就可以了」。

第一、我國國人不問問題的原因有三:

1.自己認為已經懂了,所以不問。
2.沒有發問的習慣,只要會背就可以得分,所謂「背多分」,因教育制度的關係,沒有要求完全懂,大多都是強迫死背。
3.缺乏好奇心。

第二、我國的孩子不喜歡問問題的原因是因為我國文化普遍認為「不要問太多,問這麼多是要幹嗎?你只要聽話就可以了」

第三、課程內容過於艱澀難懂,應專注於基本觀念的教學。因為科目教得太難,不一定是完全懂,只能背誦記憶才能應付考試。

最後,他要告訴年輕學子們
「不知道自己有多無知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勉勵各位要秉持實事求是的精神。
備註:Q&A不少人發問很踴躍,受於時間有限,我覺得挺高興的,因為表示在場的人正視這問題!
avatar-img
24會員
85內容數
本身的記性不好,純紀錄過往的種種及閱讀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猴記事 的其他內容
在求學時代,很常搭公車去上課,日久,意外結下我與公車的機緣,為我的生活帶來驚喜與溫暖。雖然所發生的全都是小事,但是印象很深刻。
打從4個月半嬰兒期的我,那一天突如其來的發燒,來到寂靜世界。 所有聲音在寂靜世界都不復存在,宛如切斷外界聲音,沒有助聽器幫助之下,試著閉上眼全神貫注靠雙耳尋找一絲絲的聲音,始終尋不著。 聲音是什麼?
出處的文章高達8千多字,閱完後,到目前為止沒有多大的想法,就簡單摘錄文章的重點
世界上是沒有對錯,只有站在不同角度正義:一場思辨之旅就會有不同的觀點,主要是自己是否能反思,從自己的觀點切換到不同角度去思考,就拿之前幼貓事件來說好了。
在求學時代,很常搭公車去上課,日久,意外結下我與公車的機緣,為我的生活帶來驚喜與溫暖。雖然所發生的全都是小事,但是印象很深刻。
打從4個月半嬰兒期的我,那一天突如其來的發燒,來到寂靜世界。 所有聲音在寂靜世界都不復存在,宛如切斷外界聲音,沒有助聽器幫助之下,試著閉上眼全神貫注靠雙耳尋找一絲絲的聲音,始終尋不著。 聲音是什麼?
出處的文章高達8千多字,閱完後,到目前為止沒有多大的想法,就簡單摘錄文章的重點
世界上是沒有對錯,只有站在不同角度正義:一場思辨之旅就會有不同的觀點,主要是自己是否能反思,從自己的觀點切換到不同角度去思考,就拿之前幼貓事件來說好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曾經到高雄岡山國中演講。     學校還蠻用心的,利用一、二個星期的時間,要求國一總共十九個班,一班一班各別到圖書館上課,老師先從網路上找了某個電視專訪我的影片,看完後討論,然後要學生提出些想問我的問題。老師再從那些問題中挑選了一些傳給我,希望我在演講時撥出一點時間回答那些問題。
Thumbnail
有一些老師上課喜歡侃侃而談,較少提問互動。 有一些老師喜歡問學生問題。 我就是喜歡問學生問題的那種,但這樣有時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學生上課亂回答問題! #導師的修煉 之 如何引導學生學習動機 課堂的主角是學生, 學生有沒有聽懂? 透過問答可以有效率的確認! 但如果學生"亂
Thumbnail
不少人會說 找到背後的 Why 很重要,的確這很重要。 但有時候在探索的時候,未必是一個好問題。
Thumbnail
當老師自己也不熟悉所教授的內容時,學生可能因為認為老師知識有限而對他失去信心。
Thumbnail
那麼,第一個問題來了: 大家不提問到底是 「不想提問」還是「不知道如何提問呢?」
Thumbnail
雖說學校是學習的場所,但每當老師問台下的同學們是否還有問題的時候,多半是一片靜默,即便心中有所疑惑也不敢貿然舉手發問,因為無法預知其他同學及老師的反應,所以讓擔憂的心情蓋過了求知的慾望。 《我有問題,但我不敢問》描述了一個小男孩心中有所疑問卻遲遲不敢舉手發問,因為他擔心被同學嘲笑,更擔心被
Thumbnail
很多時候對話會停止是因為我們忽略很多細節,直接跳到結論
還記得求學時期 班上總有想問問題 卻不敢主動向老師詢問的同學 對師長來說 主動詢問是好的 第一、可解決學生提出的疑惑之處 第二、對師長來說 可改善教學方式的空間 第三、可促進師生交流 第四、可提升學生發言的勇氣 第五、帶動班上的學習風氣 第六、師長間可相互交流及向上提案 (1)少
  接續著聊一下關於溝通和公共討論,但這次談的是一種、或者說一些反例。
面對學生在課堂上的情緒反應以及處理相關問題是老師工作中最棘手的部分。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老師在處理學生考試行為時的經歷,以及她對自己處理方式的懷疑和反思。文章中提到了處理學生情緒的過程中,對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學生接受度的進步,以及未來方向。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曾經到高雄岡山國中演講。     學校還蠻用心的,利用一、二個星期的時間,要求國一總共十九個班,一班一班各別到圖書館上課,老師先從網路上找了某個電視專訪我的影片,看完後討論,然後要學生提出些想問我的問題。老師再從那些問題中挑選了一些傳給我,希望我在演講時撥出一點時間回答那些問題。
Thumbnail
有一些老師上課喜歡侃侃而談,較少提問互動。 有一些老師喜歡問學生問題。 我就是喜歡問學生問題的那種,但這樣有時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學生上課亂回答問題! #導師的修煉 之 如何引導學生學習動機 課堂的主角是學生, 學生有沒有聽懂? 透過問答可以有效率的確認! 但如果學生"亂
Thumbnail
不少人會說 找到背後的 Why 很重要,的確這很重要。 但有時候在探索的時候,未必是一個好問題。
Thumbnail
當老師自己也不熟悉所教授的內容時,學生可能因為認為老師知識有限而對他失去信心。
Thumbnail
那麼,第一個問題來了: 大家不提問到底是 「不想提問」還是「不知道如何提問呢?」
Thumbnail
雖說學校是學習的場所,但每當老師問台下的同學們是否還有問題的時候,多半是一片靜默,即便心中有所疑惑也不敢貿然舉手發問,因為無法預知其他同學及老師的反應,所以讓擔憂的心情蓋過了求知的慾望。 《我有問題,但我不敢問》描述了一個小男孩心中有所疑問卻遲遲不敢舉手發問,因為他擔心被同學嘲笑,更擔心被
Thumbnail
很多時候對話會停止是因為我們忽略很多細節,直接跳到結論
還記得求學時期 班上總有想問問題 卻不敢主動向老師詢問的同學 對師長來說 主動詢問是好的 第一、可解決學生提出的疑惑之處 第二、對師長來說 可改善教學方式的空間 第三、可促進師生交流 第四、可提升學生發言的勇氣 第五、帶動班上的學習風氣 第六、師長間可相互交流及向上提案 (1)少
  接續著聊一下關於溝通和公共討論,但這次談的是一種、或者說一些反例。
面對學生在課堂上的情緒反應以及處理相關問題是老師工作中最棘手的部分。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老師在處理學生考試行為時的經歷,以及她對自己處理方式的懷疑和反思。文章中提到了處理學生情緒的過程中,對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學生接受度的進步,以及未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