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讀書筆記】影像中的野生動物存在意識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其實會開始看這篇文獻Margulies, J. D. (2019). On coming into animal presence with photovoice.完全是因為我不懂photovoice是什麼(笑)。我以為就是一個像是自動相機或是錄音錄影觀察野生動物的方式。但看完前言後,我發現怎麼跟我想像的不太一樣,於是請教google。

Photovoice,講白了應該拆解成Photo Voice,意思是用照片發聲,並且是讓當地人學習使用相機後,讓當地人自己拍攝,透過當地人的視角來詮釋當地。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參與式攝影」,是一種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這篇的參與式攝影計畫,是在印度的一個Bandipur國家公園中進行的,參與的當地人有六位,進行為期半年的試驗。這篇的結論我個人認為沒什麼太多新意,它是奠基在視覺地理之上,並且延伸動物地理學中有關跨物種階級秩序的討論,最後對國家公園中人與野生動物治理,存在的西方殖民視角進行政治生態學式的批判。
Bandipur National Park的野生象群 (圖片:維基共享)
這篇唯一的創新比較偏向研究方法,也就是參與式攝影作為一種觀察人與野生動物遭遇與情感的方法,打破一種科學家進入當地研究野生動物的想像。跟我個人的研究比較相關的,也就是棲架上的自動相機,事實上門檻並沒有這麼高,現在很多小農也都知道怎麼運用,會嘗試架在田裡的各個角落。除了這些自己架設的農戶以外,也有很多是因為政府計畫,而開始跟研究單位合作的農友,他們架相機的地點與觀察對象,基本上會是研究人員與農夫討論出來的。最後這些影像又是如何被運用,也就是有趣的地方了。

回到這篇文獻。它有談到一點我目前比較有感覺的,關於感知動物的存在......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438 字、6 則留言,僅發佈於非人與人 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關注人與環境的互動。目前關注的主題有中亞、蒙古這些遊牧民族組成的區域,還有臺灣的猛禽棲架形成的生態農業。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轟轟轟,轟轟轟!」樹林間突然冒出轟動的聲響,緊接著,龐然大物若隱若現在森林樹冠中那個有光點的所在。朋友F此時別過頭來說:「我第一次聽到犀鳥拍翅的聲音時,以為有誰在森林中用鋸子伐木。」有人說,這正是犀鳥振翅時,羽管滑過空氣產生的巨大、低沉且緩慢的鳴音。但是犀鳥經過上空時,並非每次都有驚人之舉,有時會
「轟轟轟,轟轟轟!」樹林間突然冒出轟動的聲響,緊接著,龐然大物若隱若現在森林樹冠中那個有光點的所在。朋友F此時別過頭來說:「我第一次聽到犀鳥拍翅的聲音時,以為有誰在森林中用鋸子伐木。」有人說,這正是犀鳥振翅時,羽管滑過空氣產生的巨大、低沉且緩慢的鳴音。但是犀鳥經過上空時,並非每次都有驚人之舉,有時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人會恐懼未知而強大的東西,無論那是什麼。 這是人們生存的本能,這個警覺使我們能夠在自然中生存至今。 面對恐懼,我們可能會想要戰鬥、僵住、或是逃避, 這些都是很自然的反應。 但我們需要知道自己有這個本能, 需要知道自己被本能推動的,遠比我們所知的要多得多。 才不會以正義之名成為霸凌異己的人
Thumbnail
今年7月我參加了我們系上的田野技術調查課,這門課會到南投縣蓮華池研究中心進行野外的調查,利用我們所學的研究方法來對台灣這塊有趣的土地有更深入的了解。在這課程中我看到了前所未見的穿山甲,半夜聽著豎琴蛙的鳴叫聲,還有最後一天大家半夜一起趕出ppt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還有好多好多讓我用文字呈現給大家吧。
本文探討攝類學中的聲處概念。 聲處定義為耳識所聞境,分為執受大種所生聲(如鳥叫、拍手)和非執受大種所生聲(如風聲、雷聲),並且文末附上一些思考題目可供大家思考~
Thumbnail
珍安靜地站在濃密的樹叢中,手中的相機已準備就緒。柔和的樹葉沙沙聲和遠處異國鳥類的叫聲是唯一打破雨林寧靜的聲音。她已經追蹤那隻難得一見的金冠戴菊鳥好幾天,希望能在它的自然棲息地捕捉到完美的一瞬間。珍對野生動物攝影的熱情始於多年以前,當時她在當地的動物救援中心擔任志工。
Thumbnail
「猴子」為什麼不需要帶眼鏡? 因為在叢林中生活,𤠣子具有「周邊視野」。只要有任何的風吹草動,馬上就逃跑了。 而「戴著眼鏡的人類」,喜歡聚焦。往往要等到看完週報之後,才能判定是否風吹草動,接著再開會討論應對策略。此時,猴子早就跑到不知去向了。 「數據」,給人類帶來如猴子對環境的
攝影,是一門藝術,也是很多人想在這方面發光發熱的圈子,但也細分出很多方面,有些人愛拍人物,有些人拍風景,更有些人追火車、追飛機,還有一些人愛拍鳥,就分成了好多掛 只要出門,我不會去堅持一定要拍什麼,大自然想讓我看到什麼,我就拍什麼,頂多拍不到,會一直碎念XD 對我而言,到公園散步,最大的動力,就
小郭是一位致力於捕捉自然生態之美的攝影師,她的作品不僅僅是簡單的動物攝影,更是通過獨特的視角和技巧,展現了動物與環境之間微妙而深刻的關係。在她的IG和YouTube帳號上,觀眾可以欣賞到她拍攝的許多作品,其中包括黑熊、長鬃山羊等各種動物。然而,與大多數生態攝影師不同的是,小郭的攝影作品更加注重展示動
Thumbnail
動物們如此近身且真實,只差觸感與氣味,幾乎讓人以為自己真的置身於動物群間,成為牠們的一份子。
Thumbnail
固定行為模式 許多動物經常會被特定條件觸發特定行為。 例如有一種肉食螢火蟲a會捕食另一種螢火蟲b。 a會在b的繁殖季發出b種雌蟲的光,然後b就會自動飛過去送頭。 另一個例子則是火雞,火雞馬麻會對一種幼火雞特殊的嘰嘰叫產生反應並做出育兒行為。 富有實驗精神的科學家就用火雞天敵——臭鼬的形象做了個會發出
Thumbnail
一、回憶動物園的經驗  我看到  我聽到  我聞到  我學到  我覺得 二、個人閱讀3分鐘 每個人拿到一種動物的介紹文本,學習整理的功夫,可以從生活地、大小等等去做分析。 三、動物心智圖 1.心智圖的規則:色彩、線條、文字、風格 2.繪製動物小檔案心智圖:從生活地、大
Thumbnail
人會恐懼未知而強大的東西,無論那是什麼。 這是人們生存的本能,這個警覺使我們能夠在自然中生存至今。 面對恐懼,我們可能會想要戰鬥、僵住、或是逃避, 這些都是很自然的反應。 但我們需要知道自己有這個本能, 需要知道自己被本能推動的,遠比我們所知的要多得多。 才不會以正義之名成為霸凌異己的人
Thumbnail
今年7月我參加了我們系上的田野技術調查課,這門課會到南投縣蓮華池研究中心進行野外的調查,利用我們所學的研究方法來對台灣這塊有趣的土地有更深入的了解。在這課程中我看到了前所未見的穿山甲,半夜聽著豎琴蛙的鳴叫聲,還有最後一天大家半夜一起趕出ppt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還有好多好多讓我用文字呈現給大家吧。
本文探討攝類學中的聲處概念。 聲處定義為耳識所聞境,分為執受大種所生聲(如鳥叫、拍手)和非執受大種所生聲(如風聲、雷聲),並且文末附上一些思考題目可供大家思考~
Thumbnail
珍安靜地站在濃密的樹叢中,手中的相機已準備就緒。柔和的樹葉沙沙聲和遠處異國鳥類的叫聲是唯一打破雨林寧靜的聲音。她已經追蹤那隻難得一見的金冠戴菊鳥好幾天,希望能在它的自然棲息地捕捉到完美的一瞬間。珍對野生動物攝影的熱情始於多年以前,當時她在當地的動物救援中心擔任志工。
Thumbnail
「猴子」為什麼不需要帶眼鏡? 因為在叢林中生活,𤠣子具有「周邊視野」。只要有任何的風吹草動,馬上就逃跑了。 而「戴著眼鏡的人類」,喜歡聚焦。往往要等到看完週報之後,才能判定是否風吹草動,接著再開會討論應對策略。此時,猴子早就跑到不知去向了。 「數據」,給人類帶來如猴子對環境的
攝影,是一門藝術,也是很多人想在這方面發光發熱的圈子,但也細分出很多方面,有些人愛拍人物,有些人拍風景,更有些人追火車、追飛機,還有一些人愛拍鳥,就分成了好多掛 只要出門,我不會去堅持一定要拍什麼,大自然想讓我看到什麼,我就拍什麼,頂多拍不到,會一直碎念XD 對我而言,到公園散步,最大的動力,就
小郭是一位致力於捕捉自然生態之美的攝影師,她的作品不僅僅是簡單的動物攝影,更是通過獨特的視角和技巧,展現了動物與環境之間微妙而深刻的關係。在她的IG和YouTube帳號上,觀眾可以欣賞到她拍攝的許多作品,其中包括黑熊、長鬃山羊等各種動物。然而,與大多數生態攝影師不同的是,小郭的攝影作品更加注重展示動
Thumbnail
動物們如此近身且真實,只差觸感與氣味,幾乎讓人以為自己真的置身於動物群間,成為牠們的一份子。
Thumbnail
固定行為模式 許多動物經常會被特定條件觸發特定行為。 例如有一種肉食螢火蟲a會捕食另一種螢火蟲b。 a會在b的繁殖季發出b種雌蟲的光,然後b就會自動飛過去送頭。 另一個例子則是火雞,火雞馬麻會對一種幼火雞特殊的嘰嘰叫產生反應並做出育兒行為。 富有實驗精神的科學家就用火雞天敵——臭鼬的形象做了個會發出
Thumbnail
一、回憶動物園的經驗  我看到  我聽到  我聞到  我學到  我覺得 二、個人閱讀3分鐘 每個人拿到一種動物的介紹文本,學習整理的功夫,可以從生活地、大小等等去做分析。 三、動物心智圖 1.心智圖的規則:色彩、線條、文字、風格 2.繪製動物小檔案心智圖:從生活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