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1|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台灣文化寶珠,如何讓學生重視本土文化?

    身為一名國中老師,我深深感受到現代孩子對於本土文化的漠視,如今人人都沉浸於社群、網路之中,數位時代並沒有不好,但不代表我們需要丟棄原有的台灣文化,甚至對鄉土教育投以鄙視目光,這些東西或許跟不上時代,然而若一個人連自己的生長的土地都不了解,何談去擁抱外來文化呢?因此我堅持在課堂上加入本土藝術的元素,試圖讓學生多少接觸台灣最原始珍貴的樣貌。
    首先在原住民文化的部分,我計畫組織一趟部落巡禮,原本打算就近前往司馬庫斯,但由於有上山人數與車輛限制,住宿也不那麼好找,因此暫時作罷。後來決定前往阿里山或花東地區,那邊有鄒族有阿美族部落文化,和其他老師討論後決定先帶同學去體驗他們必較熟悉的阿美族豐年祭。
    豐年祭在每年7月中至9月初舉辦,台東縣在7月份展開,花蓮縣則在8月,其中最常見的儀式包含成年祭、迎賓舞、豐年舞、耕種舞、捕魚祭等,每次的豐年祭約舉行一周左右,近年來還在祭典中加入賽跑、拔河、射箭等活動助興。豐年祭照傳統會在夜晚開始,第一天禁止女孩子參與,最後一天則是女孩子必須全部參加,並且會由女孩的歌聲為祭典畫下一個美麗的句點。此外,因豐年祭有專屬的歌曲,各個年齡階級又有屬於自己的歌謠,因此阿美族豐年祭舞蹈、唱歌活動就佔了一半以上的時間。此外,豐年祭也像是阿美族的情人節!祭典中每個人都會背上情人袋,同時可以拿著檳榔放入自己心儀對象的情人袋中,用來表示愛慕的訊息。許多阿美族部落都有開放遊客參與,但我擔心同學失控影響祭典,因此這次的活動將請別班老師協助帶隊,分散前往道不同部落參觀。
    期望這趟旅程能讓孩子對於本土文化有所改觀,這些珍貴的文化資產是需要人類進行傳承的,若人生只以功利主義出發,重視學科成績卻荒廢平時的文化教育,讓孩子認為抖音、YouTube、IG上的內容才是最新潮最重要的,豈不是本末倒置、數典忘祖,若能讓學生了解台灣文化,在讓他們接觸數位時代的多元資訊,或許還能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徜徉在古典樂中的平凡女子,記錄一些生活瑣事,讓每一件生活小事都值得被再三回味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