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 Is Mor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幾個月相信每個公司都在忙市場分析跟年度預估報表, 我去了一個朋友的公司,因為疫情關係,有一半同事在家工作,所以用線上會議討論。
總之,會議非常冗長,老闆一直在發火,主管多半沈默的氣氛,所以我很感興趣的張開耳朵聽起來。
基本上大家數字兜不起來,所以預測一直出不來,而相似會議已經連續開了4周,沒有結論,所以老闆差點沒問侯大家媽媽!
每個部門使用相同的工具SAP跟財務預測軟體,你是不是跟我一樣好奇為何數字會兜不起來?其實最主要問題是預測依據的基本資料錯誤,所以無法一致。
哈,這個經驗我也有喔,在任職某前公司,我們遭遇類似問題,一樣由SAP 擷取資料, 而SAP設計很精細,每個部門可以切割開使用不同功能,SAP執照又比較高,基本上公司不太買全功能執照給每個使用者,等於各部門在有隔屏障下各自運作。 我們當時發現一個每個部門都有的問題,就是各部門資料輸入者對同一供應商/經銷商/客戶有不同的輸入方式,例如某某經銷商有北中南3個分公司,A業務助理輸入邏輯是台北某某經銷商,而B會計人員的邏輯是某某經銷商台北分公司,因為二人邏輯不同,B找不到A輸入的某某經銷商資料時,她就依自己邏輯再建了一個....所以同一經銷商有了N個帳號!
你一定認為這是很簡單可以解決的事情呀,大家只要講好輸入規則就好了,對,但在大企業,要由誰主動制定規則?而當大家已經分歧,又要由誰領頭矯正?然後一個原本可以輕鬆解決的問題,在「年久失修」下變成一個好大的洞!
我當年的解決方式是成立專案小組獨立於日常執行人員外,先找一個資訊分析管理人員協助釐清有多少筆「可能異常」數據,然後分門別類,指派給專案各別負責人員,制定執行任務跟時程表,並定期追蹤專案進度,跟管理階層報告並尋求必要決策跟資源,待所有問題都排除後,列出交接清冊跟經驗分享,最後輔導原執行負責單位, 繼續觀察一段時間, 確認大家都同軌後才結案!
繞了好大一圈,卻是由一個簡單的問題開始,當時如果有任何一個舉手,也許我們就不需要花這麼多精力時間甚至金錢去解決,這舉手的人就是需要商業道德勇氣!
*Legally Blond- speak Up America
這是我上ㄤ業道德課時, 很喜歡給同事看的電影片段, 女主為了替她的狗爭取不以動物測試的權益去了華盛頓擔任議員助理, 在爾虞我詐及利益交換下的國會運作, 女主對正義逐漸模糊初衷, 還好她重拾信心, 提醒大家要勇敢說出自己的主張, 爭取自己的權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們公司也有定期審查執行成果嗎?那麼抽樣調查比例多少你認為合理?主管很少檢查是授權還是濫權?太高強度是管理還是不信任員工?你怎麼看呢?這是我的經驗跟您分享
當你找工作時,你會仔細看公司的願景跟策略嗎?你會了解管理階層風格嗎?你會調查公司在同業的風評嗎?甚至觀察公司目標設定嗎? 本文想跟大家分享當時遇到的一些案例,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雪山崩塌, 每片雪花都有責任嗎? 當公司ˊ反規定, 你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還是不為五斗米折腰? 這是我的親身經歷跟大家分享!
除了違反規定的員工, 主管的不作為是否也有責任? 分享一個活動跟應酬費用申請案例來檢討"商業道德責任"!
今天來談個我最常遇到的檢舉之一, "感情忠誠度"問題! 商業道德部也要管這個? 當然不是呀 , 不過你看過有人能公私德兩面分明, 私下又偷又貪, 公事清廉無暇? 我們來省視一下"商業道德"原由跟界線吧!
你ˋ相信性善或性惡, 還是性有善有惡? Netflix 的食人麼達默針對到底他是天生惡魔還是後天造成的連續殺人犯? 不過這裡不是推薦追劇的啦, 而我也不是精神科或腦科學專家, 只是想透過分享在職場遇到公司違規案例, 來思考公司員工違反規定的背後可能因素跟影響!
你們公司也有定期審查執行成果嗎?那麼抽樣調查比例多少你認為合理?主管很少檢查是授權還是濫權?太高強度是管理還是不信任員工?你怎麼看呢?這是我的經驗跟您分享
當你找工作時,你會仔細看公司的願景跟策略嗎?你會了解管理階層風格嗎?你會調查公司在同業的風評嗎?甚至觀察公司目標設定嗎? 本文想跟大家分享當時遇到的一些案例,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雪山崩塌, 每片雪花都有責任嗎? 當公司ˊ反規定, 你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還是不為五斗米折腰? 這是我的親身經歷跟大家分享!
除了違反規定的員工, 主管的不作為是否也有責任? 分享一個活動跟應酬費用申請案例來檢討"商業道德責任"!
今天來談個我最常遇到的檢舉之一, "感情忠誠度"問題! 商業道德部也要管這個? 當然不是呀 , 不過你看過有人能公私德兩面分明, 私下又偷又貪, 公事清廉無暇? 我們來省視一下"商業道德"原由跟界線吧!
你ˋ相信性善或性惡, 還是性有善有惡? Netflix 的食人麼達默針對到底他是天生惡魔還是後天造成的連續殺人犯? 不過這裡不是推薦追劇的啦, 而我也不是精神科或腦科學專家, 只是想透過分享在職場遇到公司違規案例, 來思考公司員工違反規定的背後可能因素跟影響!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瞬息萬變的職場中,意見分歧可說是家常便飯。無論是專案討論、業務規劃,還是日常工作中的瑣事,總有人會持不同看法。這時候,你是選擇硬碰硬地據理力爭,還是選擇息事寧人、默默退讓?其實,最高明的做法是:用事實說話。 ​ 想像一下,小莉是某科技公司的行銷企劃,最近她正在策劃一場大型產品發表會。
Thumbnail
企業管理涉及許多因素,但人和錢一直是企業的核心。溝通是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因此適時的調解爭執是必須的。領導者用心聆聽、有效溝通對企業成功至關重要,所以採用員工意見並非顯得沒有主見。站在不同位置會有不同視野、不同格局,因此各方互相理解、尊重是人事和諧的基礎。
Thumbnail
會議,是許多中小企業最喜歡做的事情。 曾經看過一個團隊一周最少開7-10個會議,有時會更多,最後的結果大都議而不決,不斷地探討特殊個案的解方,或是調整企畫內容去符合某些小眾的需求。  換個角度來看,這些在職場的日子上,我們有多少企劃、多少的專案提報,總是過不了上面主管、頂層老闆的首肯。
最近一波波人事糾紛,複雜程度不一,感覺這裡的是是非非從未停過,最大的源頭是用了錯的人,放在錯的位子上,然而上面的人會不知道嗎? 當然知道,只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優先,所以一直錯下去,反正又沒人管。 一個同事和經理開完會,我叮囑她一切都要照規矩做,有問題一定要報告,不要自己處理,交代完正事,她突然說
Thumbnail
在會議中遇到不當發言或失序的情況,是許多專業人士常常面臨的挑戰。這些情況可能來自於個人的情緒波動、溝通技巧不足或是對議題理解不夠深入等因素。如何應對這些情況,不僅考驗了會議主持人的處理能力,也影響了會議的進行和成果。
Thumbnail
要是我對部門同仁說:這件事情你們討論就好。 這代表他們決定就好。 多年來我也都是這樣做事的。即使下屬的決定跟我想的不同,我也尊重他們的最終決議,因為是我授權他們做的決定。 初期有點困難,總覺得他們想的不夠透徹,但我忍住不插手。 經過這些年來我的感受是:即使處理方法不同,最終的結果有時也很好。
練習即使像無頭蒼蠅,從混亂中理出頭緒的過程很重要,至少,為了解任務,個人該做的功課是說清楚「自己的訴求」,「碰到的困難」,而且講一次沒有回響,就要多講幾次,直到引起關注。
Thumbnail
現代企業管理中,建立開放溝通和問題解決文化至關重要。 討論問題的根源及後果,並提供解決建議,包括建立開放溝通文化、強調問題導向的思維、鼓勵團隊合作和鼓勵試驗和學習。
社會化的歷程,以前比較活在自己世界的時候,習慣性地會把所有念頭攪和在一起,視線模糊,不想看得太清楚,用直覺對決外界。然後因為不管是自己的渴望或是無可避免地要與社會互動,開始學習那套理性又條理化的思維和表達,把細緻的差別區分開來以與人應對,變成看得太清楚,視線又太銳利。
Thumbnail
會需要出動雙方主管出來解決的事,一定是「講了很多次都無法改善」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瞬息萬變的職場中,意見分歧可說是家常便飯。無論是專案討論、業務規劃,還是日常工作中的瑣事,總有人會持不同看法。這時候,你是選擇硬碰硬地據理力爭,還是選擇息事寧人、默默退讓?其實,最高明的做法是:用事實說話。 ​ 想像一下,小莉是某科技公司的行銷企劃,最近她正在策劃一場大型產品發表會。
Thumbnail
企業管理涉及許多因素,但人和錢一直是企業的核心。溝通是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因此適時的調解爭執是必須的。領導者用心聆聽、有效溝通對企業成功至關重要,所以採用員工意見並非顯得沒有主見。站在不同位置會有不同視野、不同格局,因此各方互相理解、尊重是人事和諧的基礎。
Thumbnail
會議,是許多中小企業最喜歡做的事情。 曾經看過一個團隊一周最少開7-10個會議,有時會更多,最後的結果大都議而不決,不斷地探討特殊個案的解方,或是調整企畫內容去符合某些小眾的需求。  換個角度來看,這些在職場的日子上,我們有多少企劃、多少的專案提報,總是過不了上面主管、頂層老闆的首肯。
最近一波波人事糾紛,複雜程度不一,感覺這裡的是是非非從未停過,最大的源頭是用了錯的人,放在錯的位子上,然而上面的人會不知道嗎? 當然知道,只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優先,所以一直錯下去,反正又沒人管。 一個同事和經理開完會,我叮囑她一切都要照規矩做,有問題一定要報告,不要自己處理,交代完正事,她突然說
Thumbnail
在會議中遇到不當發言或失序的情況,是許多專業人士常常面臨的挑戰。這些情況可能來自於個人的情緒波動、溝通技巧不足或是對議題理解不夠深入等因素。如何應對這些情況,不僅考驗了會議主持人的處理能力,也影響了會議的進行和成果。
Thumbnail
要是我對部門同仁說:這件事情你們討論就好。 這代表他們決定就好。 多年來我也都是這樣做事的。即使下屬的決定跟我想的不同,我也尊重他們的最終決議,因為是我授權他們做的決定。 初期有點困難,總覺得他們想的不夠透徹,但我忍住不插手。 經過這些年來我的感受是:即使處理方法不同,最終的結果有時也很好。
練習即使像無頭蒼蠅,從混亂中理出頭緒的過程很重要,至少,為了解任務,個人該做的功課是說清楚「自己的訴求」,「碰到的困難」,而且講一次沒有回響,就要多講幾次,直到引起關注。
Thumbnail
現代企業管理中,建立開放溝通和問題解決文化至關重要。 討論問題的根源及後果,並提供解決建議,包括建立開放溝通文化、強調問題導向的思維、鼓勵團隊合作和鼓勵試驗和學習。
社會化的歷程,以前比較活在自己世界的時候,習慣性地會把所有念頭攪和在一起,視線模糊,不想看得太清楚,用直覺對決外界。然後因為不管是自己的渴望或是無可避免地要與社會互動,開始學習那套理性又條理化的思維和表達,把細緻的差別區分開來以與人應對,變成看得太清楚,視線又太銳利。
Thumbnail
會需要出動雙方主管出來解決的事,一定是「講了很多次都無法改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