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8|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好劇推薦:《串流王者》──消滅你,與你無關

來源:Netflix
來源:Netflix
最近看了一部劇,叫做《串流王者》,它是2022年下半年,我看過最好看、最喜歡、也最推薦的一部劇。
《串流王者》講述的是全球最大的串流音樂服務平台,「Spotify」的創立故事。
一般這種講商業案例成功的故事,多是採用「英雄之旅」的敘事手法──一位出身平凡,但有著偉大抱負和見識的主角,在某種機緣巧合下,發現所有人都沒有發現的商機,便毅然決然輟學,或放棄穩定工作,全心投入創業。
創業的過程,遇到了重重阻礙,靠著自己獨特的人格特質,以及夥伴的力量,最終克服困難,成功讓公司在美國上市,成為世界最富有的人之一。
電影《社群網站》、《賈伯斯》,都是這樣的套路。
但《串流王者》走的不是這種老套的路數,而是用了一種獨特的敘事手法。

獨特的敘事手法

這部劇共有六集,每一集都用不同人(群體)的角度,來看Spotify的創立。
這六個角度分別是:創辦人、音樂產業、律師、工程師、合夥人、歌手。
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故事。從「創辦人」的視角,我們看到的是英雄、是喜劇;從「音樂產業」的視角,我們看到的是盜取、是悲劇;從「合夥人」的視角,我們看到的是背叛、是孤獨;從「歌手」的角度,我們看到的是欺騙、是剝削……
不同角度,代表不同立場;不同立場,對應不同利益;不同利益相碰,就有了「衝突」。這六種視角,強化了這部劇的衝突。

最喜歡的視角

其中我最喜歡、也最有感觸的,就是「音樂產業」的視角。這集,我甚至看了兩遍。
音樂產業視角的主角,是索尼(Sony)瑞典分公司的總經理,佩爾·松丁。
來源:Netflix
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佩爾·松丁,我會說,他是「正面硬扛時代洪流的男人」。
佩爾·松丁親身經歷過唱片業最輝煌的時代,對他來說,一張小小的、像飛碟的唱片,背後代表的是無數人共同協力,從歌手、錄音、混音、製作、設計、包裝、銷售……才得以完成的心血結晶。
唱片,不只是唱片,而是「藝術」與「工藝」完美結合的體現。
但這一切,到了約莫2000年左右,都風雲變色了。
P2P網站「海盜灣」的出現,讓使用者可以在網路上「免費」下載所有歌曲,嚴重威脅到音樂產業的存活。
(補充說明一下,「海盜灣」的功能,類似於台灣早期的「ezPeer」和「Foxy」這類軟體。對,就是那個想下載音樂、電影,卻常常下載到謎片的東西……)
所有來網站下載音樂的人,就像盜竊別人財產的海盜。一群「海盜」,盤踞在這個「港灣」,炫耀著盜來的戰果,就如同網站的名字──海盜灣。
佩爾·松丁沒辦法理解,為什麼「整個世代」的人,都覺得在網上「免費」下載盜版音樂,這種「盜取別人心血結晶的行為」,是正當的、沒有錯的──甚至,連他自己的兒子,也都在用「海盜灣」下載音樂。
片中有個橋段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佩爾·松丁和家人造訪一位有錢的律師朋友。朋友向他展示了自己買的高級音響,沒想到,從音響中放出的「天籟」,竟是從「海盜灣」下載的音樂。
「盜來」的天籟,太諷刺了!佩爾·松丁當場暴怒,對著律師朋友大罵:
「就因為你這樣的人,我最近才不得不裁掉40名員工,他們每一名都像我的家人一樣。你住在大別墅裡,裝著高級音響,什麼都買得起的人,你唯獨不為音樂付費。你從普通老百姓裡搶走了他們賴以維生的工作,還覺得不痛不癢。」
當整個世代的人,都成為了海盜,我選擇起身對抗,不加入他們,是整個世代的人都錯了,還是我錯了?
是眾人皆醉,我獨醒,還是眾人皆醒,我獨醉?
是我入了鮑魚之肆,還是我本人就是鮑魚而不自知?
究竟是整個世代的人都錯了,還是佩爾·松丁錯了,我沒有答案。我只知道,我敬佩他的堅持,也能體會他的憤怒和無奈。
佩爾·松丁,那位「正面硬扛時代洪流的男人」。
這是我最喜歡的視角和敘事。

技術的革新,必定會「順帶」消滅某(些)產業

看完這部劇,我還有一個很深的感悟,就是:
技術的革新,必定會「順帶」消滅某(些)產業。
在這部劇中,我們看到網路、P2P技術的出現,對音樂產業造成的致命性打擊,幾乎消滅了唱片業。
除了音樂產業,我們身邊也能看到不少這樣的案例,有過去式、現在進行式,當然也有未來式。
過去式的例子,舉一個你我都很最熟悉的東西──「智慧型手機」。
智慧型手機出現後,「數位相機」被消滅了,「快譯通」被消滅了,「MP3播放器」被消滅了,「掌上型遊戲機」被消滅了……
從旁觀者、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我們都是技術革新的「受益者」;但如果處在技術革新的風暴當中,你、我很有可能就是被風暴重創的「受害者」。
你是做數位相機的、做掌上型遊戲機的,也許可以「預料」到,在擂台上打趴你的,是你同產業的競爭對手──同樣做數位相機或掌上型遊戲機的。
但你怎能料想到,最後打趴你的,是最初看似和你「不相干」的產業──做手機的。
最殘酷的是,他甚至不是和你正面對決,而是「降維打擊」,直接炸掉你的擂台。
被同產業的對手打倒,摸摸鼻子,承認技不如人就算了;不同產業的人──你甚至不會將其視為競爭對手──最終卻被他消滅了,
這叫人情何以堪。就像小說《三體》中的那段話,「毀滅你,與你何干」。
再例如,現在進行式的「電動車」。
在燃油車時代,汽車的心臟,也是最關鍵的核心技術,就是引擎。隨著電池技術進步、成本下降,電動車出現了。與其說電動車是車,不如說他是台電腦──「裝著輪子的電腦」。是的,它不需要引擎。
燃油車時代的核心技術,引擎,就這樣,正慢慢走下,佔據了100多年的歷史舞台。
歷史不斷重演,在下一波技術革新的浪潮中,「元宇宙」、「5G」、「人工智能」、「自動駕駛」……你覺得,哪些看似「不相干」的產業,最有可能遭受致命性的降維打擊呢?
不管如何,祝福我們彼此,都是下波技術革新中的受益者。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劉彥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