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將房子留給了大兒子和長媳,自己搬到一個退休社區的獨棟建築中。設計過的社區設備完善,如果日後不良於行或者需要醫療支援,就可搬遷到社區中的老人照護建築,一切看起來都安排妥當,也都很合理,除了她自己心中過不去的坎⋯⋯
大概半年前,她的身體機能快速退化,一開始,她帶著康復的希望配合治療,卻只換來更多的疼痛。美國的醫療保險過於複雜,給付與不給付、還有琳瑯滿目的條款,在一來一往之間,早已磨掉她的期待和生命。不知何時開始,她不再對康復抱有念想。
其中有一個規定是,在美國住院如果要看其他專科醫生,並無法直接從普通醫院到專科醫院看診,反而必須先辦理出院,等住進照護機構後才能到專科醫院看診,看診後普通醫院也不見得會同意病人再次住院。
看來「美國的醫院並不歡迎病患住院,更多的是被掃地出門的患者」的傳聞是真的!我不太理解為什麼,好聽點是保持一定的空床率,但也許醫療行為在美國也不過就是個被包裝過的「商業行為」吧!缺乏同理一直美國文化的弊病!
人生走到底,也只剩家人了。先生早逝、小兒子自殺,大兒子與自己最是親近,每週不間斷的探望、共食與陪伴。但她開始想要更多、還要更多,倔慠的自尊讓她堅持住在獨棟建築,不願搬到有專人服務的照護住宅。她的恐懼,違背了自己的選擇和安排,連起身都需要人幫忙的她,大大地加重兒子來回奔波的成本,也再次激活兒子的憂鬱指數!
可是,人生都走到最後了,誰還顧得了那麼多?這麼一個故事,只是芸芸眾生裡最平凡不過的案例,卻提醒了我們「生病」這樣一個簡單的動詞,可以快速的摧毀一個人的信念、意志和希望。而「再見」那麼稀鬆平常的詞彙,在「生病」的當下,又是如何的難以啟齒。
我們的生命走到盡頭,軀體已不可控,皮相亦是沒有尊嚴的。最近幾個友人的長輩一個又一個的殞落,讓人傷感。很難不去想究竟無常先到還是明天先到?聽完故事後,想起了台劇《媽,別鬧了》中有句台詞道:「人生是漫長的告別」,不禁地長吁了一口氣,心有戚戚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