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01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2/11/02 保險筆記,台灣發展純網路保險的困境

開放純網保,鯰魚沒有游進來 金管會在10/31截止純網路保險公司的申請登記,從政策推升時,產經學者由國外的例子分析,可能會有鯰魚效應,引起台灣保險業界的新形態競爭與更新,結果沒想到是曲高和寡,原來熱議的純網保議題,外商紛紛退出,只有中信金申請,沒有鯰魚游進來。 保險公司不賞臉,看出政策不符合商業需求。 在申請截止前,在台灣經營新安東京產險的日商三井住友集團,以及德商安聯集團都撤回了參與申請純網路保險公司的意願。 根據新聞表示,除了國際經濟的利空外,對於設置純網路保險公司所需要的準備與資本投入都相當的複雜。 依照金管會公布設置純網路保險公司的辦法,除了純網路保險公司不能販售傳統通路的保單外,其所設計的保單,也不能交由傳統通路混賣。 易言之,純網路保險公司是一家獨立運作的公司,而且需要自產自銷。 這個要求相當考驗,保險公司於台灣的在地經營與資料收集,畢竟要設計出一份網路專售的保單,絕非易事。 其次是台灣民眾,仍相對依賴與習慣業務部隊銷售保單的形式,未來若改以網路,除了保服成本與缺口如何填補外,要讓民眾感到有人情味,對於保險這類無形產品,保護的消費習慣是否能夠順利改變,仍然必須觀察。 是以,在金管會的嚴格要求下,除了上述的資料與保單設計銷售的困境外,平台的搭建與運營也是很大的問題,傳統保單的銷售只有在成交時給付業務員庸金,才會造成保險公司在營銷的現金流出,但採以純網保的形式,就會面臨到,廣告行銷取代業務銷售的形式,在經營成本的計算與預估上,似乎難以輕易找到計算標準或是可以推估的模型。 與此同時,照目前的討論,仍然無法想像,或是見到保險公司給予保戶的承諾,即是以純網路保險,對於消費者是一個陌生的嘗試,做出這樣的嘗試可以得到甚麼,或是省掉甚麼? 從機會成本的角度,作者認為,只要保險公司或是金管會在設計純網保制度,沒辦法交代清楚立法目的,或是政策承諾,那對於消費市場而言,前景都還處於渾沌之中。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