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6|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近者說,遠者來

    今早收聽齊阿哥的節目,他提到《論語》一則話,很能精要地講出孔子的心聲。
    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遠者來。」【子路16】(說,即悅)
    齊阿哥解說:當管理一個地方,住在當地的人感到幸福,而在外面的人,都慕名而來,來這裡移民。這就是善為政者的一個客觀標準。
    於是,筆者又再重聽當年在儒學社講【孔子與葉公】的錄音。結語裡說:
    透過孔子與葉公的對話,得知孔子的治國之道,絕對不主張以嚴刑峻法來箝制人民的(別誤解儒家忽視「法」的存在價值)。
    孔子晚年歸魯後,相國季康子問政:「要治亂,是不是要採用殺無赦的手段,趕盡殺絕?」
    孔子回答說:「子為政,焉用殺?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在上位的能自己依德而為,老百姓自自而然就不會生事啦!
    況且嚴刑峻法,只能止一時之亂,極其都只能民免而無恥,不敢隨便犯事;卻無法啟發人民的廉恥之心,做到自覺有恥且格的。相反的,人民更懂得如何避法,以致對政府、對其他人漸變冷漠、漸趨疏離。
    老子也說:「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法令愈來愈多的結果,只能是讓民眾只知有法而不知有廉恥,因而失去了天良,盜賊多有。
    最後,就會演變成:
    黑老鼠、白老鼠,不被抓到的就是好老鼠。
    (以上是2007年儒學社的最後一講)
    2021-8-13謹識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