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治國要至於道?

更新於 2024/10/0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寫這個話題忒有意思,說要統一臺灣嗎?不妨好好閱讀下文。
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論語•雍也》
齊國的先祖姜太公,立法嚴明,講求效績,通漁鹽之利,以成富國強兵之霸業。依《史記》記載,太公到了齊國,五個月就能夠向周公彙報政績了,但這只是做到「民免而無恥」,人民不敢隨意違紀而已。春秋時代,從齊桓公以來,銳意要富國強兵,稱霸天下,人民受到影響,自然崇尚功利,結果齊桓公的下場悽慘,死了兩個月,外界都無從得知。歷史告訴我們,若要圖霸天下,凡事以利先行者,甚至以利治國,最終都會上下交征於利,而亡於利。
魯國的先祖周公,仍然持守先王之道,講求禮治,興禮樂教化,尊賢而親親,以德化民。雖則在外交上表面軟弱無力,常受侵犯;但歷史告訴我們,強齊始終都無法侵奪弱魯。何解?因為魯國人心凝聚力強(這可環視現今兩岸的形勢)。但在人文社會,魯國國民則可以做到有恥且格,自覺心比較強,故此相對來講,是比較講求公德,講求公義,講求正道。依《史記》記載,要三年之後,周公的長子伯禽,始能彙報政績。五個月跟三年來比,當然是五個月能快見效了。所以,所有的君主、所有的國家領導人,都不會講求先王之道,而急於見其成。
齊國雖然比較快強大,看起來,以強國自居;但外強中乾,既有內亂(田氏篡齊),亦不能敵外(幾乎被燕國所滅)。要強求尚功,講究業績,為保烏紗,地方官吏就必然瞞上愚下,陽奉陰違,什麼數據指標,什麼冤假錯案,什麼食品質量,就一個字——假,甚至連打假都假。而魯國雖然講求仁義道德,看以軟弱無力,但始終都是比較接近人心,比較接近於道,比較有人文理想。
接近人心,接近於道,以人為本,尊重生命,尊重彼此的人格,而以開明、透明、文明來治國(三明治),就是走向精神文明(非指物質文明)。要能走向精神文明,別無他法,只有德治。德治,並非單單講仁義道德,講善心,而是要憑良心立法、憑良心司法、憑良心執法。以民為主的國家,是要解決人民生活問題;而跋扈專橫的官吏,只是要解決問題人民。如此循環相因,不斷為己製造問題,而不是為民解決問題。這麼一來,光是窩裡反,明順暗反,那就夠你過一輩子了,還能奢望什麼一統江山?還能奢望國際理解認同嗎?不可能。
如果能「齊一變」,把過去單靠刑令政法的來治人,來消滅雜音,而一改變成以人心為本,以禮法並重,以道德教化為先,非以治人,乃治於人。社會和諧,人民公義,國際協商;這樣看起來,不就是和臺灣融為一體,無分彼此嗎?要是能行王道,天下一家,臺灣人民與大陸自由往來,生活在大陸如同臺灣的自由自律,再加上與國際社會無縫接軌,廣受國際認同接受;這樣,不但兩岸人民無分彼此,世界人民也無分彼此。到那個時候,什麼大一統,什麼血濃於水,都不在話題了。形式的統一,遠不如人心的一統。
齊一變,至於魯,就是把過去的人治,過度去真正的法治,然後再轉化為禮治(至於魯);再由禮治,邁向於道(至於道)。這個道,就是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實施過人性化管治的天下大道。過去咱們講的道統文化,就是從這裡講的。
精神文明,才是治國之正道,也是天下的大道,是講人性尊嚴、人格平等的治國之道。
能至於道,才是強國!
(寫於2022年10月1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817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六、問題討論 我們常常聽到這句話:無人性!那麼,說這句話的大前題,必須肯定人是本有人性的;否則,要是沒有人性的話,那從何罵起呢?不過,「本有人性」與「人的本性是善的」,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我們根據告子與孟子之間的論辯,孟子並沒有說「人性本善」,而只是說人性對於善方面,就像水性向低處流一樣,有一種傾
    五、性善之辯 在《孟子·告子篇上6》這一段,孟子的學生公都子,轉述了告子對人性的三種看法: ①無善,無不善 人性本身無所謂善惡,乃後天習成。 ②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 即有為善或為惡的可能性、可塑性。 ③有善,有不善。 有些人天生是善的,有些人天生卻是惡的,這是命定論。 人只要一念自覺,肯求、肯爭取
    四、水向低流 告子與孟子直接論辯人性之善與不善的,就在《孟子·告子篇上2》這一段: 告子說:人的性,就像流水一樣。引導它向東,就往東流;引導它向西,就往西流。人性無分善或不善,就像水性無分東向或西向一樣。 這就是傅佩容教授認定孟子講的「人性向善」的依據。 問題在:這向善的能力,是根源於那裡而來的呢
    三、生之謂性 什麼叫做「生之謂性」呢?與生俱來的本質就叫做性,也就是說,不管是善是惡,總之是與生俱來的,就是人的本性。這樣的說法,孟子同意了嗎? 其實,提出「生之謂性」的,是當時與孟子論辯的告子。也可以這樣說:孟子的性善說,就是被告子質問時所提出的。 如果按照告子的思路,最終就會以「人性是無所謂善
    二、人性究竟是善的抑或惡的呢? 要是根據邏輯學來說,善與惡這兩個元素,很自然的就得出四種的可能性: 無善、無惡 有善、有惡 無善、有惡 有善、無惡 那麼,為善去惡的「原動力」,究竟從何而來呢?
    一、導言 關於人性論,東西兩方的哲學家、甚至宗教家早已經討論過了,都只是各自表述,未能得到普遍的共識。 不過,臺大哲學教授傅佩榮,則指孟子所講的人性論是「向善」,而不是「本善」。此中的問題,確要疏理。
    六、問題討論 我們常常聽到這句話:無人性!那麼,說這句話的大前題,必須肯定人是本有人性的;否則,要是沒有人性的話,那從何罵起呢?不過,「本有人性」與「人的本性是善的」,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我們根據告子與孟子之間的論辯,孟子並沒有說「人性本善」,而只是說人性對於善方面,就像水性向低處流一樣,有一種傾
    五、性善之辯 在《孟子·告子篇上6》這一段,孟子的學生公都子,轉述了告子對人性的三種看法: ①無善,無不善 人性本身無所謂善惡,乃後天習成。 ②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 即有為善或為惡的可能性、可塑性。 ③有善,有不善。 有些人天生是善的,有些人天生卻是惡的,這是命定論。 人只要一念自覺,肯求、肯爭取
    四、水向低流 告子與孟子直接論辯人性之善與不善的,就在《孟子·告子篇上2》這一段: 告子說:人的性,就像流水一樣。引導它向東,就往東流;引導它向西,就往西流。人性無分善或不善,就像水性無分東向或西向一樣。 這就是傅佩容教授認定孟子講的「人性向善」的依據。 問題在:這向善的能力,是根源於那裡而來的呢
    三、生之謂性 什麼叫做「生之謂性」呢?與生俱來的本質就叫做性,也就是說,不管是善是惡,總之是與生俱來的,就是人的本性。這樣的說法,孟子同意了嗎? 其實,提出「生之謂性」的,是當時與孟子論辯的告子。也可以這樣說:孟子的性善說,就是被告子質問時所提出的。 如果按照告子的思路,最終就會以「人性是無所謂善
    二、人性究竟是善的抑或惡的呢? 要是根據邏輯學來說,善與惡這兩個元素,很自然的就得出四種的可能性: 無善、無惡 有善、有惡 無善、有惡 有善、無惡 那麼,為善去惡的「原動力」,究竟從何而來呢?
    一、導言 關於人性論,東西兩方的哲學家、甚至宗教家早已經討論過了,都只是各自表述,未能得到普遍的共識。 不過,臺大哲學教授傅佩榮,則指孟子所講的人性論是「向善」,而不是「本善」。此中的問題,確要疏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漫威電影宇宙(MCU)曾經是好萊塢商業大片的代名詞,但近年來卻逐漸失去了往日的光芒。究其原因,不僅僅是所謂的「政治正確」或「多元化」,而是更深層次的「講故事熵」問題。 讓我們以《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中的一個場景為例。在最後的大戰中,所有女性超級英雄突然集結在一起,這一幕在當時引發了不少討論。
    遼東戰役作為晚明最後三十年最重要的戰役,投入龐大的資源、人力和兵力,卻屢次喪失疆土,不只造就了許多英雄和傳奇,亦釀成不少悲劇,其中佟卜年案是許多案例的典型縮影,亦是天啟帝強勢介入司法的代表。
    四、遼東全面淪陷,退守山海關: 1.天啟二年正月的爭論: 天啟二年的正月,明朝政府仍是在對於遼東權責的爭吵中度過,如正月八日刑部郎中徐大化抨擊熊廷弼「受國厚恩,不思與虜戰,而日日與廟堂舌戰、筆戰,其與之同臭味而比和者,逃臣胡嘉棟、朱萬良,建議割棄廣寧之高出耳!由其乖戾兇愎,盡失將士心
    三、熊廷弼再任經略: 熊廷弼重新就職經略後,隨即準備收復殘局,除設法支援尚負隅頑抗的東山礦徒等地方勢力外,當務之急便是增強兵力,重新建立包圍網和戰守權責,其指導方針便是所謂「三方布置」說。
    瀋陽和遼東在一個月內相繼淪陷,經略袁應泰戰敗自殺和熊廷弼的再次啟用
    明朝和滿州的戰爭從萬曆末年延續到亡國前夕共二十餘年,裡面可以講的主題實在太多,因此我以在天啟朝時間內比較有趣的以下三個議題為主,凸顯熹宗皇帝在處理遼東問題上的態度
    晚明因為邊疆戰事屢戰屢敗,財政陷入惡性循環,因此屢次請求天啟皇帝掏出私房錢應急...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漫威電影宇宙(MCU)曾經是好萊塢商業大片的代名詞,但近年來卻逐漸失去了往日的光芒。究其原因,不僅僅是所謂的「政治正確」或「多元化」,而是更深層次的「講故事熵」問題。 讓我們以《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中的一個場景為例。在最後的大戰中,所有女性超級英雄突然集結在一起,這一幕在當時引發了不少討論。
    遼東戰役作為晚明最後三十年最重要的戰役,投入龐大的資源、人力和兵力,卻屢次喪失疆土,不只造就了許多英雄和傳奇,亦釀成不少悲劇,其中佟卜年案是許多案例的典型縮影,亦是天啟帝強勢介入司法的代表。
    四、遼東全面淪陷,退守山海關: 1.天啟二年正月的爭論: 天啟二年的正月,明朝政府仍是在對於遼東權責的爭吵中度過,如正月八日刑部郎中徐大化抨擊熊廷弼「受國厚恩,不思與虜戰,而日日與廟堂舌戰、筆戰,其與之同臭味而比和者,逃臣胡嘉棟、朱萬良,建議割棄廣寧之高出耳!由其乖戾兇愎,盡失將士心
    三、熊廷弼再任經略: 熊廷弼重新就職經略後,隨即準備收復殘局,除設法支援尚負隅頑抗的東山礦徒等地方勢力外,當務之急便是增強兵力,重新建立包圍網和戰守權責,其指導方針便是所謂「三方布置」說。
    瀋陽和遼東在一個月內相繼淪陷,經略袁應泰戰敗自殺和熊廷弼的再次啟用
    明朝和滿州的戰爭從萬曆末年延續到亡國前夕共二十餘年,裡面可以講的主題實在太多,因此我以在天啟朝時間內比較有趣的以下三個議題為主,凸顯熹宗皇帝在處理遼東問題上的態度
    晚明因為邊疆戰事屢戰屢敗,財政陷入惡性循環,因此屢次請求天啟皇帝掏出私房錢應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