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
世界上的政府基本都是历史演化的結果 — — 除了一個特例,美國。美國的建立,是在英國制度演化的基礎上,人類史上唯一一次人為的頂層設計。
常識
1776年1月,托馬斯·潘恩(英語:Thomas Paine;1737年2月9日-1809年6月8日,英裔美國思想家、作家、政治活動家、理論家、革命家、激進民主主義者。美國開國元勛之一)的《常識》(Common Sense)發表。直到1775年底,北美大多數民眾依然期望留在英王的統治之下,而從《常識》開始,更多的人開始認真思考建立一個獨立的聯邦。
啊,你們這些熱愛人類的人!你們這些不但敢反對暴政而且敢反對暴君的人,請站到前面來!…
組織我們自己的政府,乃是我們天賦的權利。當一個人如真考慮到世事的動蕩時,他就會深深地相信,我們盡力以冷靜審慎的態度來組織我們自己的政權形式,要比把這樣一個重大問題交給時間和機會去支配更加無限的聰明和安全……
你們這些勸我們重視融洽與和解的人,能不能把已經消逝的時間重新交還給我們呢?你們能不能把過去的純潔還給娼妓呢?你們要使英國與北美和解,也是辦不到的。現在最後一根紐帶已經斷了,英國人正在大放厥詞攻擊我們。所造成的損害是天理難容的。如果天理會寬恕的話,那就不成其爲天理了。既然情人不會寬恕強姦他情婦的人,北美大陸也就不能寬恕英國的那些殺人兇手。上帝已賦予我們執著追求好的和明智的東西的不可泯滅的感情。這種感情保護了我們心中上帝的形象,而且使我們不同於普通的動物群體。假如我們麻木無情,社會契約就會解體,公道就會在世上絕跡,或者不過偶然存在。假如我們所感受的侮辱不能激怒我們起來要求伸張正義,強盜和殺人兇手將會常常追逐法外。
— — 托馬斯·潘恩,常識
《常識》在短短的三個月內,在不足300萬人口的北美十三州殖民地銷售了12萬冊。它一舉扭轉了北美的輿論,摧毀了英王在殖民地人民心目中的高貴形象。
隨著1776年1月《常識》的發表,潘恩打碎了把革命凍結起來的堅冰。
— — 約翰·米勒(John Miller,1781年11月25日 -1846年3月18日,美國出版商、1812年戰爭老兵和密蘇里州的政治家。米勒是民主黨人,曾任密蘇里州第四任州長,之後在美國眾議院任職三屆)。
獨立
1776年4月6日,第二次大陸會議通過了國家開放決議,宣布北美殖民地的港口向除了英國以外的所有國家開放。這個決議可以看作美國的獨立聲明。
5月15日,弗吉尼亞代表會議向參加大陸會議的弗吉尼亞代表們發出一項訓令,要求他們向大陸會議提出宣布獨立的建議。
6月7日,來自弗吉尼亞的代表理查德·亨利·李 (Richard Henry Lee,1732年1月20日-1794年6月19日,以李決議[Lee Resolution]而聞名,該決議是第二屆大陸會議上要求殖民地獨立於大不列顛的議案。他是《邦聯條例》的簽署人)向大陸會議提出的一項決議案:
聯合殖民地是 — — 而且有權利是 — — 自由而獨立的諸邦,它們解除了對於英國國王的一切臣屬義務,因而與大不列顛國家之間的聯系應該完全解體
托馬斯·傑斐遜(英語:Thomas Jefferson,1743年4月13日-1826年7月4日,第三任美國總統,1801年-1809年在位。《美國獨立宣言》主要起草人,及美國開國元勛中最具影嚮力者之一)認為獨立方案應該列出殖民地從英國分立出來的原因,他被推舉為草擬獨立宣言委員會的主席。
7月4日,獨立宣言被大陸議會通過。
7月19日,《獨立宣言》的正式標題被定為《北美十三國聯合一致的共同宣言》(The unanimous Declaration of the thirteen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立憲
約翰·洛克(John Locke,1632年8月29日-1704年10月28日,FRS,出生於英國生於薩默塞特郡的威靈頓邨,哲學家)作為最具影嚮力的啓蒙哲學家之一,自由主義之父,與喬治·貝克萊(George Berkeley,1685年3月12日-1753年1月14日,著名英裔愛爾蘭哲學家,同時為聖公會駐愛爾蘭科克郡克洛因鎮的主教)、大衛·休謨(David Hume,1711年5月7日-1776年8月25日。蘇格蘭的哲學家、經濟學家和历史學家,他是蘇格蘭啓蒙運動以及西方哲學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三人被列為英國經驗主義的代表人物。
洛克在1690年匿名出版了兩卷本的《政府論》(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全稱《政府二論:前者關於羅伯特·菲爾默爵士及其追隨者錯誤的理論和根據被查明並推翻;後者關於公民政府的起源、發展和終結》(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 In the Former, The False Principles, and Foundation of Sir Robert Filmer, and His Followers, Are Detected and Overthrown. The Latter Is an Essay Concerning The True Original, Extent, and End of Civil Government)完整的提出了有關自然權利和政府是基於社會契約建立的理論。
獨立宣言的思想以及其後完成的美國憲法中,包含了約翰·洛克憲政思想的三項基本原則:
自然權利
政府的合法性來自被統治者
被統治者改變政府的權利
但是一個新型的通過社會契約立國的理想 — — “由被統治者簽署同意創建並服從一個政府” ,願望美好,實現艱難。
1776年至1777年間召開的第二屆大陸會議,提出並起草了北美殖民地13個創始州共同承認並遵守的第一部條例,一直到1781年,才被邦聯的13個州正式批準 — — 《邦聯條例》(Articles of Confederation),全稱為《邦聯和永久聯合條例》(Articles of Confederation and Perpetual Union)。
1787年5月,在費城舉行的會議決定重新起草一部憲法。
9月17日,美利堅合眾國憲法(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在費城正式完稿,立刻陷入各個州立法機構的激烈辯論中。
從1787年10月27日開始到1788年5月28日,亞历山大·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1755或1757年1月11日-1804年7月12日,美國經濟學家、軍人、開國元勛、政治哲學家,美國憲法起草人之一、第一任美國財政部長)、詹姆士·麥迪遜(James Madison Jr.,1751年3月16日-1836年6月28日,美國政治家、開國元勛、第四任總統,1809年-1817年在位。被譽為“憲法之父”)和約翰·傑伊(John Jay,1745年12月12日-1829年5月17日,1789年到1795年出任美國首席大法官)編寫的《聯邦黨人文集》(或稱《聯邦論》、《聯邦主義議文集》,Federalist Papers。共收有85篇文章)連載於紐約地區的報紙,並在1788年出版合集,書名為“聯邦黨人”(The Federalist)。
該文集在各州憲法的批準過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1787年12月7日,特拉華州代表全部同意並第一個批準了美國憲法。
1790年5月29日,羅德島州,以微弱優勢,34:32 最後一個通過了美國憲法。
We the people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form a more perfect union, establish justice, insure domestic tranquility, provide for the common defense, promote the general welfare, and secure the blessings of liberty to ourselves and our posterity, do ordain and establish this Constitution for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我們合眾國人民,為建立更完善的聯邦,樹立正義,保障國內安寧,提供共同防務,促進公共福利,並使我們自己和後代得享自由的幸福,特為美利堅合眾國制定本憲法。
— — 美國憲法序言
第一個通過“理性”設計的政府組織架構,即使作為一個被“設計”的政府,其實依然是人類社會演化的結果。美國憲法的本源有三個:
《大憲章》- The Great Charter,拉丁語:Magna Carta。又稱作《自由大憲章》,The Great Charter of the Liberties,拉丁語:Magna Carta Libertatum。1215年6月15日簽署,1225年首次成為法律。1297年的英文版本至今仍然是英格蘭、威爾士之有效法律;
《權利法案》- 國民權利與自由和王位繼承宣言,Bill of Rights 1689 /An Act Declaring the Rights and Liberties of the Subject and Settling the Succession of the Crown,是英國政治性法律中重要的一部法案,由威廉三世於1689年12月16日簽署。在光榮革命後,威廉三世被宣布成為英國國王,前提就是必須接受由英國議會所提出的這部《權利法案》;
以及包括約翰·洛克在內的自由主義思想家們對政府認識的結晶。
同時,它也是北美十三個州的代表不斷對抗和妥協的結果。
1215年的《大憲章》以法律限制了英國王室的絕對權力
本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又譯範克廉。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出生於美國麻省波士頓,美國博學家、開國元勛之一。共濟會成員。他對美國憲法的看法代表了大多數美國先賢們的意見。
首先我必須承認,對於這部憲法的部分內容,目前為止我並不盡然同意。可是我也不敢說,我永遠都不會贊成。我的歲數這麼大了,不乏原以為自己眼光正確,可是後來經過深入了解、周詳考慮,卻不得不改變看法的經驗,甚至有許多我一度以為正確的重大事件,事後卻發現大謬不然。因此,我的年紀越大,反而越不信任自己的判斷,愈發看重他人的判斷。
— — 本傑明·富蘭克林
治國
治大國若烹小鮮
做過菜的人都知道,小蝦小魚的河鮮是最難煎炒的。翻動多了容易碎爛,翻動少了又容易一面焦一面生。所以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按照胡錦濤(1942年12月21日。祖籍安徽績溪,江蘇泰縣[今泰州市]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6任主席,2003年3月15日-2013年3月14日在位。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2002年11月15日-2012年11月15日在位)的說法就是“不折騰”
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
— — 胡錦濤,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
美國的憲法幾乎集成了當時人類社會的所有知識和經驗,也历經坎坷,從1776年直到1790年才終於獲得各州批準。此後,也經過了多次憲法修正案。
人類對國家政權的認識雖然在不斷演化中,但幾乎都有一個共識,國家治理不是簡單的事情,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因此所有法律和政策的設計,都要慎之又慎。初心固然為善,但是執行結果為善才是真善。
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 — 老子,道德經
財政
公共財政(Public finance),或政府財政,其實就是政府的收入和支出,無論政府的理念是對人民進行統治、還是管理,還是現代國家的服務意識,政府的運行都需要財政支持。政府運行的財政收入無非是
政府日常運行的財政的主要收入,是通過稅收來獲取。當財政收入不足時,無非是開源節流。開源之路,不過是擴大稅基,或者提高稅率。
無論任何形式的政府,其職責都不可能是“商業經營” ,都不能以盈利為目而建立一個叫做國家的“企業”。也沒有任何有關政府的理論,把企業經營作為政府的責任。而政府一旦成為企業,必然是通過政令採用壟斷的方式,將一個行業摧毀。
官營經濟是最大的惡
壟斷或者專營
壟斷(英語:monopoly)的本質是通過政府強制,只允許獨家或者數家企業運行一個行業。政府可能是自己親自下場,或作將運營執照授予私人企業。當代經濟學理論把企業在自由市場競爭形成的寡頭也歸結為(自然)壟斷,混淆了政府壟斷的性質。
壟斷的本質就是政府行政代替市場,由於壟斷的權力,造成資源配置的低效,雖然一時政府增加了收入(但其實壟斷者私人以及授權者的尋租侵占了大部分獲益),但從長期看,遠不如政府開放市場,獲取稅收所得更多。
壟斷本身具有行業“百草枯”的性質。百草枯(Paraquat,也叫草鯊、克蕪蹤、巴拉刈,是一種高效而劇毒的除草劑。化學名“1,1'-二甲基-4,4'-聯吡啶氯化物”)具備除草的特性,但是毒性超強,對人和動物有劇毒,雖然不會立即死亡,但會造成進行性肺纖維化,最終導致呼吸衰竭而亡。行業百草枯就是指依賴政府關系,壟斷或者主導一個產業,造成產業內萬家蕭條的企業。
官營
政府、國家都是抽象的政治概念,所謂政府經營,或者國有企業、共有企業等,都是不精確的概念,遠不如中原王朝自古使用的“官營”更精確。
官營企業,都是政府通過財政收入投資,或者通過行政指令要求民間集資,政府派出官員進行經營的企業。企業管理者通常具有官職,聽命於政府負責企業經營,不承擔企業虧損的賠付責任。
有記載的最早官營,應該是春秋時期輔佐齊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時代齊國第十五位國君,薑姓,齊氏[其祖先原為呂氏],名小白,齊僖公的兒子、齊襄公的弟弟)成為春秋五霸之首的管仲(前725年?-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諡敬,通稱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潁上[今安徽省潁上縣]人)。
管仲被認為是春秋時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但其實這是有疑問的。當前历史研究望文生義,把法家定義為提倡用法治理國家的流派 — — 這個我們在前面“
法家非法作無法”已經講過了,法家的法,非法治的法,而是“馭民之法”,也就是駕馭人民的方法、謀略,因此在法家的理念中,“國法”可以隨意“歪曲”、“變治”,本質是無法。
法家的本質是“害法”
大唐開國名相房[páng]玄齡(579年-648年8月18日,名喬,字玄齡,以字行,其神道碑則作名玄齡,齊州臨淄縣[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人,唐朝初年名相、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欲立“唐律”。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 ,唐朝第二任皇帝、首位天可汗)說不需要,朕即是法。房玄齡說那也要立法,因為您今天說的不記下來,明天就要變。於是唐太宗命房玄齡、長孫無忌(594年-659年,字輔機,河南洛陽人。唐初大臣和外戚,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唐太宗長孫皇後之兄,唐高宗的舅父)、杜如晦(585年-630年5月6日,字克明,京兆郡杜陵縣[今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人,與房玄齡人稱“房謀杜斷”)等著手編修了唐初的《貞觀律》。
《貞觀律》和唐高宗李治(貞觀二年農历六月十五日至弘道元年農历十二月初四,即公元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小名雉奴,字為善,唐朝第三任皇帝)秉承李世民遺訓編修的《永徽律疏》,是中國法律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們確立了中國古代刑法的規範,並且影嚮遍及朝鮮、日本、越南等亞洲各國,成為世界五大法系之一的中華法系的代表。
柳芳(?-?,字仲敷,蒲州河東縣[今山西省永濟市]人。唐朝史官)對房玄齡的功績給予了很高評價。
柳芳曰:“玄齡佐太宗定天下,及終相位,凡三十二年,天下號為賢相;然無跡可尋,德亦至矣。故太宗定禍亂而房、杜不言功,王、魏善諫諍而房、杜讓其賢,英、衛善將兵而房、杜行其道,理致太平,善歸人主。為唐宗臣,宜哉!”
— — — 資治通鑒·卷一百九十九
唐朝“台閣規糢、典章文物”皆房、杜二人所定。但是這兩個人都是以儒學治國,贊同和採用魏徵(580年-643年1月17日,字玄成,相州內黃縣[今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人,祖籍鉅鹿郡下曲陽縣[今河北省晉州市])所建議的“仁恩”原則,以“慎刑”定律法。
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1949年10月1日)提出“新聞改革”。1983年,總結文化大革命(簡稱文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历史上的一場全國性政治運動,1966年5月16日–1976年10月6日)十年浩劫的教訓,最高決策部門(中共中央)決定,最高立法機構(全國人大)準備組織制定“新聞法”。但是被陳雲(1905年6月13日-1995年4月10日,曾用名廖陳雲,江蘇省青浦縣[今上海市青浦區]人。中國共產黨第一和第二代中央領導重要成員之一)阻止。
在國民黨統治時期,制定了一個新聞法,我們共產黨人仔細研究它的字句,抓它的辮子,鑽它的空子。現在我們當權,我看還是不要新聞法好,免得人家鑽我們的空子。沒有法,我們主動,想怎樣控制就怎樣控制。
— — 孫旭培《三十年新聞立法历程與思考》,《炎黃春秋》2012年第2期
陳雲的論述,其實是法家思維的經典性論述。
管仲變法
管仲在齊國變法,廢除了被認為是半公有制的井田制(中國春秋以前土地公有制的實現形式。土地按照九宮格分割,中間為公田,周邊私有天地的耕種者共同負責公田耕種),而建立了土地稅收制度替代井田制的國家收入。特別是允許土地買賣,承認土地私有化。管仲也輔助齊國,成為第一個建立了常備軍的國軍。
王者以民為天,民以食為天,能知天之天者,斯可矣。
— — 司馬貞,史記索隱
以上話語完全是儒家思想,繼承了《尚書》(字義為上古之書,是上古及夏、商、西周君臣的講話記錄。元代以後,通稱書經)“民之所欲,天必從之”、“惟天惠民,惟辟(即“王”)奉天”的思想。
管仲特別重視法律的作用。
法者,所以興功懼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爭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
— — 管子·七臣七主
管子也大力提倡重商主義,而且將商貿,提高到國家安定的高度。
市者,貨之準也。是故百貨賤,則百利不得。百利不得,則百事治。百事治,則百用節矣;是故事者生於慮,成於務,失於傲。不慮則不生,不務則不成,不傲則不失,故曰:市者可以知治亂,可以知多寡,而不能為多寡,為之有道。
— — 管子·乘馬
官閭
管仲為了財政供養常備軍,建立了中原王朝历史上第一個國有官營的妓院。
齊桓公宮中女市七,女間七百,國人非之。
— — 戰國策·東周策
周亮工(1612年-1672年,字元亮,號減齋。河南祥符[今開封市]人,原籍江西金溪),明末清初的文人,善古文,宗法唐宋八大家,撰有《賴古堂全集》二十四卷。康熙八年,被彈劾“縱役侵扣諸款”,入獄後,無可檢閱,記敘生平所學、所見、所聞《書影》十卷。書史取“老人讀書只存影子”之語,以“書影”為名,又因囚於刑部獄因樹屋中,故全稱“因樹屋書影”。
女閭七百, 齊桓 徵夜合之資,以佐軍興,皆寡婦也。
— — 周亮工,書影·卷四
皮肉生意大概是人類最早的交易。但是皮肉生意具備隱秘性,很難徵稅。管仲將從事皮肉生意的閭[lǘ]女集中在一個地方,政府抽成,很類似大陸改革開放後的經濟特區 — — 政府給予一個行業集中經營的特殊政策,然後抽稅,這不能算是完全的官營。
“齊桓公宮中女市女閭七百。按周禮 — — 五家為比,五比為閭。則一閭為二十五家。管仲設女閭七百,為一萬七千五百家。管仲設女閭,等於後世之有花捐也。
— — 戰國策·二卷
鹽鐵專賣
真正的官營,應該是鹽鐵專營。西周初年,太公望(姓薑,氏呂,名尚,字子牙,是周文王、周武王的軍師,史冊記載名字有薑尚、薑望、薑牙、薑子牙、呂尚、呂望、呂涓、呂牙,別稱有薑太公、呂太公、齊太公、太公、太公望、尚父、師尚父,廟號文祖甲齊公,又被追封為武成王、昭烈武成王)在齊國“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是有記錄最早的官府經營食鹽買賣,但此時並不排除其他私人經營。
桓公問管子曰:“吾欲藉於台雉,何如?”管子對曰:“此毀成也。”
曰:“吾欲藉於樹木。”管子對曰:“此伐生也。”
曰:“吾欲藉於六畜。”管子對曰:“此殺生也。”
曰:“吾欲藉於人,何如?”管子對曰:“此隱情也。”
桓公曰:“然則吾何以為國?”管子對曰:“唯官山海為可耳。”
— — 管子·海王
管仲的官山海,就是政府經營(山林)礦業、(川澤)鹽業等。對於民間制鹽,由政府定價,將稅納入鹽價。
桓公曰:“何謂官山海?”
管子對曰:“海王之國,謹正鹽廁。”
桓公曰:“何謂正鹽廁?”
管子對曰:“十口之家,十人食鹽。百口之家,百人食鹽,終月大男食鹽五升少且,大女食鹽三升少且;吾子食鹽二升少且。此其大历也鹽百升而釜。令鹽之重升加分強,釜五十也。升加一強,釜百也。升加二強,釜二百也。鍾二千,十鍾二萬,百鍾二十萬,千鍾二百萬,萬乘之國,人數開口千萬也。禺廁之商,日二百萬,十日二千萬,一月六千萬,萬乘之國正,九百萬也。月人三十錢之籍,為錢三千萬,今吾非籍之諸君吾子,而有二國之籍者六千萬,使君施令曰:‘吾將籍於諸君吾子。’則必囂號,今夫給之鹽廁,則百倍歸於上,人無以避此者,數也。”
— — 管子·海王
對於冶煉也是如此。基本上是民制為主,官制為輔,官制為時短暫,民制由國家收購,運銷於各地,結果是“民叄其力,二入於官。”
“今鐵官之數曰:‘一女必有一針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銚,若其事立。行服連軺輦者必有一斤一鋸一錐一鑿,若其事立,不爾而成事者,天下無有。’令針之重加一也,三十針一人之籍也。刀之重加六,五六三十,五刀一人之籍也。耜鐵之重加七,三耜鐵一人之籍也。其馀輕重皆準此而行,然則舉臂勝事,無不服藉者。”
— — 管子·海王
秦在商鞅變法後,實行的鹽鐵官營政策更進一步,政府設置鹽官、鐵官,完全壟斷了生產與銷售。
漢初開關梁山澤之禁,允許私人生產與銷售鹽鐵,國家只是設官收稅,稅入少府。
漢武帝劉徹(前156年8月10日-前87年3月29日,西漢第七位皇帝,前141年3月9日-前87年3月29日在位)時期,因對匈奴戰爭耗資巨大,於元狩三年(前120年),將鹽鐵收歸國家專營,在中央於大司農之下設鹽鐵丞,總管全國鹽鐵經營事業,於地方各郡縣鹽鐵產區分設鹽官或鐵官,負責鹽鐵的制造與發賣。
此後鹽鐵專營時松時緊,到了宋朝,繼承了唐設置的三司(指代度支司、鹽鐵轉運司、戶部司三部門),負責鹽的專營,對鐵採用徵稅制度。
历史上,中國稱壟斷為“榷”[què]。市場是通過價格調配資源,市場同時也是企業家發揮創造力的制度性保障。官營經濟無法通過價格獲取足夠的“信息”指導生產要素的組合,同時官營僵化的體制無法適配生產力的動態發展,扼殺創新,成為“腐敗”(Corruption,利用公權力或職務之便,牟取職權以外的利益)的溫牀。通常,政府總是有意願向盈利巨大的產業伸出“手”,一旦對該產業進行專營壟斷 — — “禁榷”,則造成該產業的技術停滯,價格僵化,資源的巨大浪費。
因此,官營經濟對於社會的危害遠大於一般性的職務貪腐,官營經濟是對整個行業施撒的行業“百草枯”,是為一時之利,行百代之害。
旭,2022年9月20日-9月21日,10月21日修改
關註我,和我一起看朝陽;分享我,我們就是世界;贊賞我,我們一起榮燿天地
— — 旭,日在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