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0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王莽: 時勢與英雄的討論

王莽運用五德終始說, 凝造改朝換代是承受天命的社會氛圍
王莽運用五德終始說, 凝造改朝換代是承受天命的社會氛圍
西漢經武漢帝的多方面改革,奠定了盛世,盛世被昭帝與宣帝所延續。漢元帝被視為西漢衰落的轉捩點,經歷元、成、哀、平四帝,西漢政權步向衰落,最終王莽成功取代西漢政權,建立新朝。
如何理解「西漢」的衰落?雖然盛世不再,但西漢的滅亡沒有經歷漫天烽火,沒有被民變與外患所困迫,也沒有驚心動魄的暴虐,沒有浮現「哭崩長城」、「路有凍死骨」的場景。西漢的衰落,簡單來說,就是朝廷內的一場政治鬥爭,宮廷內更換了一個血脈不相連的新皇帝。
王莽成功篡漢自立。王莽故事受到注目,不是過程的曲折,而是他的成功充滿可討論的空間,其中一題,是王莽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做時勢」。
先看「時勢」如何造「英雄」。漢武帝設立內朝,原意是提升君權,但為了議政便利,往往起用外戚,反成為日後威脅君權的大患。霍光以「大司馬大將軍」的身份輔政昭宣兩朝,鞏固了外戚專權的局面。外戚專權的背景,令王莽以外戚身份干政變得順理成章,為為他得勢的時代背景。
外戚勢力的興衰與她們依靠的女性家族成員有密切關係。元帝皇后王政君甚為長壽,歷四帝至亡國仍然健在。在她的蔭護下,王氏子弟長期受到重用,擔任要職,王鳳、王音、王商、王根等先後掌握朝政。同時,西漢後期的君主平庸,元帝憂寡斷,成帝沉迷聲色,哀帝與平帝時早已大權旁落。王莽承繼叔伯的餘蔭,宗室又反抗乏力,正好給與王莽順利篡弒的機會。
漢武帝以來獨尊儒術,但儒家滲入五德終始說,認為朝代的興衰與天命有關,災異正是上天對朝代更替的預告,上天會委任新的聖人建立新的朝代。西漢晚期,社會貧富日趨懸殊,土地兼併嚴重,百姓還要承受繁重賦稅及天旱禍害。百姓在困苦生活中,期待新聖人的出現,正好被王莽所運用,讓篡漢成為天意,時勢造就了王莽的成功。
再看「英雄」如何造「時勢」,王莽為了得到帝位,花了不少功夫。王莽是王政君的侄兒,雅好儒學,謙恭有禮,刻意顯出才德兼備的面貌,有別於其他縱情玩樂的王氏子弟,故深得王政君信任。王莽對伯父王鳳加倍恭順,侍候在側,最終獲委以大權。
王莽廣施仁政,以爭取民心,如大封宗室及功臣後裔為貴族,郡太守以上職級受終身津貼,獲得朝臣擁護;又推崇儒學,廣建學校,增加博士弟子員名額,獲得士人的支持;又救濟貧苦,捐田獻地,安頓流民,減免賦稅,獲得百姓的愛戴。王莽透過連串的手段,把自己塑造為待受天命的聖人,受朝野上下認同。
漢平帝時,王莽以大司馬之職輔政,位高權重,已具備弒奪的條件。平帝死後,他選立僅兩歲的孺子嬰,同時製造符瑞,以示天命,又安排大臣請求稱帝的場面,同時一番推辭,只接受「攝皇帝」和「假皇帝」的稱號。最終依據銅櫃天書,謂太祖劉邦指示王莽應當為真天子,王莽只得接受禪讓。
王莽製造符端, 假託太祖劉邦禪位, 美化他的篡弒行為。 漫畫來自香港的公開考試題目, 要求考生藉漫畫說明王莽成功篡漢的原因。
「時勢」為外戚提供有利條件,創造對新聖人期待的社會環境。然而,「時勢」還需要「英雄」掌握善用,王莽在眾外戚中突圍而出,成功把自己塑造為歸望所歸,而不是被動地享用「時勢」,王莽最終成功,運用「時勢」,篡漢自立,建立新朝。
在「時勢」與「英雄」的討論中,又引發另一個討論,王莽是真誠的儒家信徒,還是弄虛作假的騙子。王莽難以長年累月裝扮儒家的擁護者,同時玩弄政治手段也是政治人物難以避免的。換言之,真誠與弄假交織,往往是政治人物的寫照,問題在於有沒有正面的平衡,是否帶來適切時代需要的施政效果。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