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統一措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秦始皇統一天下,結束戰國時代,配合嶄新的大一統政治局面,秦始皇推行一連串的統一措施,把全國不同的標準劃一起來。

為了集權於中央,秦始皇廢除封建制度,中央政府實行以丞相為核心的三公九卿制度。秦始皇又把全國分為三十六個郡,郡置郡守,負責執行中央的政令,並統領若干個縣,縣置縣令,其下還設有一些民間基層組織。全國推行一套統一的政治制度,不再使用猶如地方自治的封建模式,官員均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襲。

為了方便政府收稅,秦始皇統一貨幣,以黃金為上幣,銅錢為下幣,採用圓型方孔的「半兩錢」。貨幣由政府統一鑄造,禁止地方私鑄。

為了方便政令傳遞,秦始皇統一文字,把秦國通行的大篆簡化為小篆,頒行全國使用。但簡化後的小篆依然不易書寫,一些低級官吏把小篆再簡化,成為民間流行的隸書。

為了方便管理民生,避免各地量度標準不一帶來混亂,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統一長度、容量及重量等的標準,並由政府監製及頒行器具,以便地方執行。

為了便利監察地方,配合以咸陽為中心的馳道網絡,秦始皇統一車軌,規定馬車兩輪之間寬六尺,一車可以通行全國。

raw-image

如何理解秦始皇把紛亂的標準統一起來呢?試想,如果不是秦國吞併六國,「紛亂」是正常現象,各國擁有一致標準,當然帶來方便,但各國擁有自己的標準也是合情合理。換言之,這種統一是六國被吞併後的結果,既然成為一個國家,自然需要在國內推行一套統一的生活標準。

如何理解秦始皇推行統一制度的動機?統一的措施帶來百姓生活的便利,有助經濟及文化交流,但這些是統一的「副作用」,不是秦始皇的原意,甚至可以這樣說,秦始皇不是尋找一個有利全國的統一標準,否則就不會採用書寫最不便的小篆,隸書的流行正說明小篆的不便。秦始皇的所謂統一,簡單來說,只是一個「秦化」的過程,由勝利者秦國,把他們的標準加諸戰敗者六國身上,秦國的貨幣、文字、度量衡及車軌等標準應用於全國各地,表達了皇帝的統治權威。

從「秦化」的角度,或許對焚書一事也帶來更廣闊的理解。(坑儒是另一回事,只是習慣把兩事並稱為「焚書坑儒」) 秦始皇要控制言論,於是只保留博士官藏書,禁止民間私藏諸子百家,換言之,學問的解釋權就在於中央。至於民間焚燒,百姓可以保存秦史,也可以保留醫藥、卜筮、種植等書籍,除了因為內容實用,也正好說明「秦化」動機,焚毀與保留在於其政治取向,而不是文化角色。

秦始皇統一天下,除了政治上建立第一個統一帝國,也透過一連串統一措施,建立大一統的觀念。對當時百姓來說,是被迫遵從的「秦化」過程,但日子有功,各地百姓漸漸消除民族隔閡,促進了民族融合,形成中華民族的概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ai Shing的沙龍
23會員
89內容數
從中國歷史科老師的崗位退下來,一直有總結多年工作的心願,於是構思了這個看起來有點怪的主題,「退一步… 學習中國歷史」。「退一步」,意思是從純功利的學習模式後退一步,讓自己的目光開闊一點,在滿足考試基本要求的同時,稍微觸摸多一點歷史學習的味道。
Wai Shi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29
明太祖朱元璋,從貧困戶至開國君主,擁有傳奇的一生。明太祖即位後,推動君主獨裁的統治模式,從正面角度,獨裁為長治久安建立基礎,從負面角度,獨裁帶來日後政治腐敗。所謂獨裁,重點不是任意妄為,而是君主的絕對權威。因此,獨裁的關鍵措施,不是暴虐表現,而是如何突顯君尊臣卑。 廢除宰相,讓君主不但是最終的裁決
Thumbnail
2024/08/29
明太祖朱元璋,從貧困戶至開國君主,擁有傳奇的一生。明太祖即位後,推動君主獨裁的統治模式,從正面角度,獨裁為長治久安建立基礎,從負面角度,獨裁帶來日後政治腐敗。所謂獨裁,重點不是任意妄為,而是君主的絕對權威。因此,獨裁的關鍵措施,不是暴虐表現,而是如何突顯君尊臣卑。 廢除宰相,讓君主不但是最終的裁決
Thumbnail
2024/08/16
明太祖朱元璋,擁有傳奇的一生。朱元璋在元末群雄並起的局面下,採納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穩健策略,先後統一南北,最終建立新皇朝。朱元璋驅逐了元順帝,迫使其退守漠北,結束了蒙古族近百年的統治,政權重歸漢族手中。朱元璋即位後,對中央集權的政治模式進行改革,推行君主獨裁,被視為進入極權時代的標記
Thumbnail
2024/08/16
明太祖朱元璋,擁有傳奇的一生。朱元璋在元末群雄並起的局面下,採納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穩健策略,先後統一南北,最終建立新皇朝。朱元璋驅逐了元順帝,迫使其退守漠北,結束了蒙古族近百年的統治,政權重歸漢族手中。朱元璋即位後,對中央集權的政治模式進行改革,推行君主獨裁,被視為進入極權時代的標記
Thumbnail
2024/08/07
元朝,由蒙古族於中原建立的統一政權。由於蒙古族人口有限,面對龐大的中原人口,於是推行民族政策來維護統治。也由於蒙古族以遊牧文化管治中原的農耕文化,於是推行民族政策來方便統治。 所謂民族政策,簡單而言,即以民族作為思考政策的單位,針對民族身份而推行具體措施。如香港的家庭傭工大多為菲律賓人,但這不是民
Thumbnail
2024/08/07
元朝,由蒙古族於中原建立的統一政權。由於蒙古族人口有限,面對龐大的中原人口,於是推行民族政策來維護統治。也由於蒙古族以遊牧文化管治中原的農耕文化,於是推行民族政策來方便統治。 所謂民族政策,簡單而言,即以民族作為思考政策的單位,針對民族身份而推行具體措施。如香港的家庭傭工大多為菲律賓人,但這不是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春秋戰國時代,諸侯國林立的環境下,造就誕生出諸子百家的環境,也為後世中國文人所景仰,此一後事風氣象其實也代表著誕生出諸子百家的環境在往後的華夏大地已不復存在,究竟是什麼因素所導致的,我們從戰國時代開始談起。 戰國時期 戰國時期(前475年/前403年—前221年),亦稱戰國時代,簡稱戰國,是中
Thumbnail
在春秋戰國時代,諸侯國林立的環境下,造就誕生出諸子百家的環境,也為後世中國文人所景仰,此一後事風氣象其實也代表著誕生出諸子百家的環境在往後的華夏大地已不復存在,究竟是什麼因素所導致的,我們從戰國時代開始談起。 戰國時期 戰國時期(前475年/前403年—前221年),亦稱戰國時代,簡稱戰國,是中
Thumbnail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三十二年,這一年對於整個秦王朝來說很特殊。 如果說,在這一年,秦始皇嬴政駕崩了,歷史對他的評價將是「千古一帝」,不,應該是「萬古一帝」。 他將是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皇帝,沒有之一! 為什麽? 因為在皇權時代,他的「武功」與「文治」綜合起來是地球誕生以來獨一檔的存在。
Thumbnail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三十二年,這一年對於整個秦王朝來說很特殊。 如果說,在這一年,秦始皇嬴政駕崩了,歷史對他的評價將是「千古一帝」,不,應該是「萬古一帝」。 他將是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皇帝,沒有之一! 為什麽? 因為在皇權時代,他的「武功」與「文治」綜合起來是地球誕生以來獨一檔的存在。
Thumbnail
漢武帝十六歲即位,在位五十四年,是勇於有所作為的君主,從治國理念、中央集權,經濟改革及國防外交四方面帶來新氣象,糾正了漢初七十年無為而治帶來的政治危機,鞏固了西漢政權。 漢武帝重振中央集權。 漢承秦制,在中央推行三公九卿制。此外,武帝又授予親信大將軍等職銜,協助皇帝處理文書及商討機要,被稱為內朝,而
Thumbnail
漢武帝十六歲即位,在位五十四年,是勇於有所作為的君主,從治國理念、中央集權,經濟改革及國防外交四方面帶來新氣象,糾正了漢初七十年無為而治帶來的政治危機,鞏固了西漢政權。 漢武帝重振中央集權。 漢承秦制,在中央推行三公九卿制。此外,武帝又授予親信大將軍等職銜,協助皇帝處理文書及商討機要,被稱為內朝,而
Thumbnail
秦始皇被稱譽為千古一帝,這種廣泛被認同的觀點,卻肯定不是秦漢時代百姓所接受。漢初賈誼評秦始皇「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東漢班固指責他令「天下愁怨」,王朗直斥他是「無德之君」。換言之,對秦始皇的評價走向兩極,讓評論者充滿發揮的空間,他既是千古一帝,也是暴君的代表。 秦始皇施行了哪些暴政呢?
Thumbnail
秦始皇被稱譽為千古一帝,這種廣泛被認同的觀點,卻肯定不是秦漢時代百姓所接受。漢初賈誼評秦始皇「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東漢班固指責他令「天下愁怨」,王朗直斥他是「無德之君」。換言之,對秦始皇的評價走向兩極,讓評論者充滿發揮的空間,他既是千古一帝,也是暴君的代表。 秦始皇施行了哪些暴政呢?
Thumbnail
秦始皇統一天下,結束戰國時代,配合嶄新的大一統政治局面,秦始皇推行一連串的統一措施,把全國不同的標準劃一起來。 為了集權於中央,秦始皇廢除封建制度,中央政府實行以丞相為核心的三公九卿制度。秦始皇又把全國分為三十六個郡,郡置郡守,負責執行中央的政令,並統領若干個縣,縣置縣令,其下還設有一些民間基層組織
Thumbnail
秦始皇統一天下,結束戰國時代,配合嶄新的大一統政治局面,秦始皇推行一連串的統一措施,把全國不同的標準劃一起來。 為了集權於中央,秦始皇廢除封建制度,中央政府實行以丞相為核心的三公九卿制度。秦始皇又把全國分為三十六個郡,郡置郡守,負責執行中央的政令,並統領若干個縣,縣置縣令,其下還設有一些民間基層組織
Thumbnail
秦王政二十六年,大將王賁、李信、蒙恬合力滅齊,完成了天下統一的大業。 不過其實當時還沒有年號的概念,也沒有改元這種玩法,所以即使當年稱帝,也就是改成始皇帝二十六年來記事而已。 李斯等人發揮了各種國學常識,擬定了各種新的稱呼玩法。包括改稱皇帝,自稱朕。除諡法……
Thumbnail
秦王政二十六年,大將王賁、李信、蒙恬合力滅齊,完成了天下統一的大業。 不過其實當時還沒有年號的概念,也沒有改元這種玩法,所以即使當年稱帝,也就是改成始皇帝二十六年來記事而已。 李斯等人發揮了各種國學常識,擬定了各種新的稱呼玩法。包括改稱皇帝,自稱朕。除諡法……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商鞅變法是造成秦國從春秋走來之後不衰,更進一步走向戰國七雄的關鍵。 不過不要說現代人,就連漢代的儒家都靠杯商鞅變法到不行。 多少是把暴秦的罪過算在商鞅頭上了。 儒家靠杯商鞅什麼呢?其實多半是執法嚴苛的問題。 那商鞅究竟變了什麼?他變了很多,多到把整個國家翻過來又翻過去。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商鞅變法是造成秦國從春秋走來之後不衰,更進一步走向戰國七雄的關鍵。 不過不要說現代人,就連漢代的儒家都靠杯商鞅變法到不行。 多少是把暴秦的罪過算在商鞅頭上了。 儒家靠杯商鞅什麼呢?其實多半是執法嚴苛的問題。 那商鞅究竟變了什麼?他變了很多,多到把整個國家翻過來又翻過去。
Thumbnail
春秋時代,各國總是面臨著同樣的難題,就是國君底下的卿大夫奪權。 卿大夫並不是單純的「大臣」,事實上,他們就是各國的小諸侯。 試想,周天子養了很多諸侯,但諸侯一開始擁兵自重不甩周天子,開啟了自由自在的春秋時代。 那諸侯底下的小諸侯不會有樣學樣嗎?
Thumbnail
春秋時代,各國總是面臨著同樣的難題,就是國君底下的卿大夫奪權。 卿大夫並不是單純的「大臣」,事實上,他們就是各國的小諸侯。 試想,周天子養了很多諸侯,但諸侯一開始擁兵自重不甩周天子,開啟了自由自在的春秋時代。 那諸侯底下的小諸侯不會有樣學樣嗎?
Thumbnail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立馬幹了兩件大事。不亞于「車同軌,書同文」。一是銷天下兵器,二是焚天下百書。  如漢朝賈誼《過秦論》所言:「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鑄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後來還「坑過儒」。兩個事放在一起,史稱「焚書坑儒」;被
Thumbnail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立馬幹了兩件大事。不亞于「車同軌,書同文」。一是銷天下兵器,二是焚天下百書。  如漢朝賈誼《過秦論》所言:「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鑄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後來還「坑過儒」。兩個事放在一起,史稱「焚書坑儒」;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