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源遠流長,最早對俠客故事的書寫還可追溯至司馬遷《史記》的〈遊俠列傳〉和〈刺客列傳〉,唐人傳奇小說、宋明筆記小說出現愈來愈多對俠客事蹟的記述。其後傳統章回小說對英雄的塑造、俠義的描寫、神魔的構擬、才子佳人的愛情憧憬,都為武俠小說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礎。武俠小說融合了俠義、技擊、玄幻、愛情、推理、冒險、歷史、神魔等眾多元素而成,是中國文學中一種大雜燴式的文體,也是通俗文學中重要的分支。 武俠小說大約在清末民初開始流行,但至1980年代才開始有人來整理和研究,其方式主要有三種,一為撰寫各書情節梗概;二為整理及再版早期作品,方便後人閱讀品賞;三為分析各家風格、比較異同,疏理出發展脈絡。其中先行者當首推葉洪生,葉氏主編《中國近代武俠小說名著大系》,大致收錄北派五大家佳作,後來撰寫《葉洪生論劍——武俠小說談藝錄》及與林保淳合撰《臺灣武俠小說發展史》,有開山劈石之功。其次當為「金學」悍將陳墨,仔細品評金庸作品,著述豐富。另有林保淳、曹正文、韓云波、林遙等紛紛投入武俠小說研究,曹氏《中國俠文化史》較早出版,林遙《中國武俠小說史話》、林保淳《臺灣武俠小說史》及陳墨《香港武俠名家名作大展》、《香港武俠小說史》亦相繼面世,武俠小說研究開始獲得不俗的成果。
然而,上述諸家無可避免各有未盡完善之處,如曹氏《中國俠文化史》立論過高,刻意把武俠小說的形成時間往前拉,提出魏晉至明代是「武俠小說成熟期」,清代則是「武俠小說發展的第一次高潮」。惟從附列之相關書目來看,先秦到清代皆稱為「有關武俠的篇目」,民國後才有「武俠小說家書目」。閱者不禁皺眉,如何在「武俠小說成熟期」全無「武俠小說書目」?曹氏所列書目僅有書名,而卷數、版本從缺,難以令人滿意。
林遙《中國武俠小說史話》追本溯源,然而於臺港武俠小說之分析過於簡略,臺灣武俠小說僅分析「三劍客」與古龍,置慕容美、高庸、雲中岳、柳殘陽於不顧。林遙又大費周章介紹「大陸新武俠」,所佔篇幅超過介紹金庸一倍有餘,若非林保淳、陳墨各撰《臺灣武俠小說史》、《香港武俠小說史》,則其中漏網之魚、滄海遺珠應數不勝數。
除了以文體發展史的觀點出發以外,亦有以單一作家為研究對象,凡此種種,不勝枚舉,當中以徐斯年《王度廬評傳》及覃賢茂《評傳古龍》之成果最為可觀。 通俗文學必需面臨的是作者生平考察不易,全盛時期作品版本浩如煙海、真偽莫辨,衰退時期則一書難求等狀況。當今武俠小說評論和研究也陷入此一困境,如《臺灣武俠小說史》、《香港武俠小說史》二書中提及的臺、港武俠小說,除金庸、古龍、梁羽生外,讀者難有機會閱讀其他作家作品,無從判斷評論人的意見是否允當。幸而臺灣有林保淳教授廣蒐絕版武俠小說,納為淡江大學圖書館館藏;林志龍先生成立「台灣武俠傳說」,致力於武俠小說電子化;大陸則有中國文史出版社搜集及整理民國初年武俠小說作家作品,出版《民國武俠小說典藏文庫》。上述之文獻保存工作使武俠作品得以傳世,待後世有志之士閱讀和研究,功勞極大。惟香港早期「廣派」武俠小說以及中後期武俠雜誌連載的小說均大量佚失,誠為可惜。 武俠小說作為武俠研究的第一手資料,其流傳狀況難免對研究趨勢有所影響。當代武俠研究之中,「金學」仍為大宗,葉氏、林氏合撰之《臺灣武俠小說發展史》曾為此現象立一標題——「金學一窩蜂」,實是非常適切。「金學」之外,古龍研究次之,梁羽生及北派五大家研究又次之,對其餘作家之研究狀況更是可想而知的冷漠。 筆者在此時代背景之下設立「評武俠」系列,本系列每月第一、三個週日更新,由傳統章回小說至現代新武俠之中,選出百餘種武俠小說為閱讀清單,不拘泥於單一風格派別與作家,一一品讀評鑑、議論得失、排定座次,以期詳前人所略、重前人所輕,分〈提要〉、〈人物譜〉、〈賞析〉及〈總評〉,依照不同主題分篇詳析,發掘每部作品的文化價值和閱讀趣味。由於許多作家作品已經絕版,難以尋得,一方面筆者財力有限,無法購得絕版書,另一方面筆者有意破除曲高和寡的困境,因此本閱讀清單將以各公立圖書館藏書優先,其次為各大學圖書館藏書,期望其中所談論評價的書籍是讀者也有能力取得與閱讀的,進而有互相交流的基礎。 2022.12.11 桃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