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1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與時光對話:在有限的時間下,你如何取捨?》

在《成功有約》這本書上讀到一句話非常有感。
『「好」是「最好」的敵人。』
作者西恩・柯維(Sean Covery)當時雖然已經下定決心,要寫一本書(7個習慣決定未來),但在要兼顧全職工作與家庭照顧下,不確定是否能把書寫完。但因為他對這本書有強烈的使命感要寫出來,所以只能想辦法。
他想出來的解決辦法是除了家庭、工作、寫書之外,對所有其他是一律說「不」。
所以在那之後的三年,他必須對週六早上多睡一下說「不」,對某些家庭度假說「不」,對一百件其他有趣、有益的事說「不」。最後他終於完成計畫,得以兼顧工作和家庭,同時也寫完那本書。(後來成為一本非常有影響力的書)
最後他說,如果能在多說「不」方面有所進展,這樣就能對個人最看重的人與事說「是」。
.
另一位寫出《高效時間管理課》的作者林怡辰老師則對於「如何在工作與生活之間達到平衡?」這樣的提問,給出很打破我盲點的回答。
她說:世事哪能盡如人意,因此她不求兼顧工作和生活,也不去想如何平衡兩者。同時用一本看過的書名來回答,是謝文憲寫的書,書名叫做《人生沒有平衡,只有取捨》。對她來說,當人生面臨困難時所做的選擇,才能呈現一個人內在真實的價值觀。
是的,重點在於,取捨。
而取捨之間,又憑藉什麼作為取捨呢?
.
看了以上兩段文字後,你心中想到什麼呢?
對我來說,這樣的內容啟發就讓我完全跳脫時間管理運用分配的概念,而是回過來頭問問自己:「到底在我人生最想留下來、一定要保留的是什麼呢?」或者「在我生命的這個階段,真正想創造、能讓10年後的我回想起來都很滿足的呢?」
我的答案,是想打造一個順暢運作的系統,讓人得以用諮商心理師的專業款待人。(工作)
我的答案,是想跟身體建立起聆聽,並且與之對話的良好關係。(照顧自己)
我的答案,是想好好陪伴青少年階段的兒子,並且跟老公一起累積更多幸福的回憶。(家人)
我的答案…..
不知道你有浮現屬於自己的答案嗎?也許你可以試著寫下自己的答案。
如果一時沒有也不要緊,因為真正至關重要的答案,總是需要時間慢慢釐清整理後才會出現的。
就算是答案也確定了,但一時要說不很難,那也沒關係。我們不求馬上全部做到,就從一個小小的確定不要的開始說不就好,或者也先不急著馬上說不,就是一段時間來回顧盤點時間都用到哪裡去,而他們又帶來什麼?也許不一定是有具體的獲益,但就是充滿著微小的快樂跟連結也說不定這就是你生命裡頭重要但還沒被辨識出來的答案呢。
時間很長,時間也永遠都會給我們機會,但一生卻又很短,因為真正能留下來的其實不多。這是寫到最後心中的體會。
後記:一般人是在什麼樣的情境下開始對時間有感?錙銖必較的呢?對我來說,當時間的餘裕越來越稀有,而依然想追求品質是一個,另一個則是年紀(逼近50之際),當意識生命越來越有限,好好做些什麼留下來給人的限縮越來越大時,逐漸感到時間的急迫有限,就更需要審慎使用。「與成功有約」及「怡辰老師的高效時間管理課」兩本書,讓我擴展更大的思維去與時間對話,非常受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