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12/3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人生沒有分階段,只有選擇怎麼樣的體驗

本來以為,人生唯一會經歷過的分手潮只有高中升大學這一個期間。畢竟在那個時候的男男女女們,可能離家背井、可能卸下重擔、可能逐漸蛻變、可能看見了廣大的一片天地,太多的資訊在短短的時間由四面八方而來,讓原本以為知道的全世界,就真的只是以為而已。 兩方資訊不同所帶來的落差、分歧、誤解、摩擦、爭吵,當到了只剩下難過與失望之後,最後走向的,自然會是分開一途。
而我當初的以為,也真的只是以為而已,也許是社會的期待,也許是基因的本能,當我們年屈30的時候,如果沒有另一半的,高機率開始會焦躁,懷疑是不是自己會找不到適合的另外一半;而有另外一半的就會開始思考,這個對象是否適合自己步入婚姻,更甚至,自己是否想要步入婚姻。
當遇到抉擇就會開始思考、開始思考就必須要面對內心、面對內心完就會出現決定、下了決定後,人生就會朝向一個不同的軌跡,而若是這邊的選擇是一個人,那麼分開也只是自然而已--這就是第二次分手潮的出現。
我到底要不要結婚?That's a question.
若是人生的問題都會湧向同一個地方,那麼FAQ上名列前茅的肯定會有的這一題,人類自己發展出來的制度,怎麼又會在2022年的現在,帶給這麼多"適婚年齡"的人困擾呢?(如果連該不該結婚都不知道,那適婚年齡這個詞本身還真是有種矛盾與諷刺) 簡單羅列正反方的理由(當然有更多但相信主要為以下):
正方:
  1. 想要有自己的家庭
  2. 希望生小孩
  3. 需要給男/女方的家裡一個交代
  4. 人生的重大事件可以由另一半代為處理
反方:
  1. 只想愛對方,而不想處理兩家庭的結合
  2. 對傳統的家庭並無嚮往
  3. 覺得婚姻的綁死只會讓兩人對彼此的品質下降
  4. 認為由契約綁定愛情不合理
並沒有一個最終的定案說哪樣比較好,因為很多以為理所當然的事情,仔細看看就會發現都不是必然,只是一個選擇,而作為自己人生的掌舵者,你去選擇你想要什麼樣的體驗:
  • 單身有單身的體驗、兩人有兩人的體驗
  • 結婚有結婚的體驗、情侶有情侶的體驗
  • 生小孩有生小孩的體驗、頂客有頂客的體驗
生理的本能會去影響你的選擇,但既然我們生為萬物之靈,我們更有這個義務去探究自己的內心,深思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而非單純讓本我操控我們的快樂。
單純當一隻伊布有什麼不對嗎?誰又規定我們一定要進化?又是誰說,進化之後就會比較快樂呢?畢竟進化後的我,還是當初的我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