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有許多階段,在原生家庭時期,可以粗略區分為「嬰幼兒」(0-3歲)、「兒童」(3-11歲)、「青少年」(11-19歲)、「成年早期」(19-35歲)等四個階段,每個時期的心智狀態和家長對應的教養方式都不相同。舉例來說,兒童期還可以用「斷絕關係」的手段來加以威脅,小孩會因此聽話,比如說:「再不準備收玩具回家,你就留在王叔叔家當他的孩子好了!?」孩子通常的反應把家長的話當真,口中對您的問題回應「我才不要!」然後開始從玩得不可開交的遊戲中斷出來,因為比起遊戲,被爸媽拋棄是很可怕的事; 但這個方法不適宜向已經是青少年的孩子使用,因為孩子會逐漸感覺到被威脅,而心生不滿,孩子可能嗆聲:「有什麼了不起!當王叔叔的小孩可以一直玩!」、「你們先走啦,我隨後就來了,會趕上你們的」。家長使用相同的策略,卻得到不同的反應,原因之一就是孩子長大了,要用不同的方式對待孩子。
一般來說,對嬰幼兒的教養花的時間長,但需要的內容變化度不大,只要做到以下幾項就幾乎可說是成功。
第一、「要照顧孩子的身體需求以及具有基本安全意識」。
孩子肚子餓時,馬上就有吃的;尿布溼了,就有人立即更換。另外,嬰兒期因為身體脆弱,要注意安全的限度,比如不可拋擲嬰兒到空中去玩哄,或是獨留在房間。注意以上論述前段,我是用「馬上」、「立即」等副詞,因為坊間有人主張要按照外在規律「四小時餵一次」或是有的人主張「哭的時候不要馬上餵,讓孩子練一下肺活量」。以心理學角度來說,剛生下來的嬰兒正在建立對外在世界的基本感覺,如果父母對嬰兒發出的訊號都有立即反應,一般來說,這個「外在世界」就被感知為善意的,可信任的;反之,若嬰兒發出去的訊號很久才被回應,那這個「外在世界」是否歡迎他(她)?就充滿疑慮、不確定性。我們當然希望孩子是信任外界的,不要過度疑神疑鬼的。
第二,就是「花時間陪伴互動」。
國外曾有一個研究指出,育幼院的人手不夠,只滿足嬰兒生理需要,結果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死亡,另有許多孩子發生「生長遲緩」的現象,也就是嬰兒的心理年齡跟不上相應的上生理年齡。國內曾有案例,一堆年輕的爸媽,為了經濟因素,把自己的孩子們集合起來,租個房子,然後這些爸媽排班照顧孩子們,因為人力、經濟有限,主要只能對孩子們做到餵養,結果有的小孩死了,也有發生生長遲緩,和國外育幼院的研究案例雷同。這告訴我們孩子不只需要生理的滿足,而心理的需求,如與人互動、照顧者花時間玩哄⋯⋯等都是重要的。尤其是這個階段,嬰兒在與照顧者建立最初的依附關係(attachmentrelationship),也是將來人際關係型態的雛形,更是未來情緒發展的基礎,心理學研究有一說是會影響孩子長大後未來的伴侶中的關係(感到安全信任、感到不安不信任及感到矛盾疑慮),因此身為爸媽「花時間陪伴嬰孩並與之互動」可說是嬰孩的心理成長的糧食。
第三個,和以上兩者有關,就是「迅速有效地回應嬰孩發出的需求訊號」,嬰孩只有用「哭」來表逹需求,有經驗的褓母或母親可區別不同的哭聲在表逹什麼,是肚子餓了?還是尿布溼了?抑或是衣服太多或不夠?若是一位照顧者無法有效回應需求訊號,把「尿布溼了」,解讀成「肚子餓了」而把乳頭塞進嬰孩嘴裹,嬰孩會作何感想?通常嬰兒是相當生氣的。
「迅速有效地回應嬰孩發出的需求訊號」。這也是心理師對案主的訓練技巧之一-對案主要能有「正確同理心的瞭解」,唯有正確同理心的瞭解,心理師往往能舒緩案主困難的情緒壓力而放鬆下來,進而和心理師有「同在一起」之感,孩子亦是如此。
以上三點,可視為「養」的功夫,在此階段,「教」比較少,只有最初社會化的要求,如口語表達,要教嬰兒講適當的話嘁「爸爸、媽媽」、「人家對你好要說謝謝」;或是兩歲左右的大小便訓練(通常此時候處理尿床問題);或是隨身體的發展,輔導走路等訓練。通常嬰孩本身不要太過有焦慮感,這些一般要「教」的訓練,多是水到渠成,只有稍加留心並出現外界刺激,嬰孩很快會學會,為人爸媽者不用太過擔心。1
以上,就是嬰幼兒階段的教養要領,只要掌握這些要領,穩定向前,嬰孩都會發展而具有一定程度的心身健康。
點擊有劃底線的字即可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