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那狐》讀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如果沒有特別區別,我們似乎常把民間故事與童話故事混在一起,劃入同樣的範疇裡,不過如果粗略地分辨,許多童話故事是由民間故事改編而成的,為了能娛樂到兒童、使之學到知識或道理,同時刪去了許多兒少不宜的橋段,或是加入孩子們會感到有趣的情節。
民間傳唱的故事尺度一直都很大,像是一開始的白雪公主不只和其父王有不倫的關係、用肉體負擔住在七個小矮人家裡的房租、以及戀屍癖王子也來摻一腳,或許我們會產生「這種故事真的沒有問題嗎?」的疑問,但是如果把時間推前到教育程度普遍不彰、且沒有「兒童」概念的百多年前,這卻是當時可以作為警世與足夠吸睛的內容。
民間故事的另一個特點是沒有固定的作者,也不會對創作者的創作內容有特定的要求,當時眾人認為有趣的就會留下來,不同地區之間的不同詮釋也會互相競爭話語權,基本上就像是我們國中學的三國演義或西遊記那樣,諸多不同差異的版本並陳,最後出現某些人整理、統合內容,成為書面文字版的「定本」。
流傳於中古世紀日耳曼地區的列那狐相關故事也是如此,13世紀自稱威廉的作者完成了主要架構,一百多年後又有無名作者擴充之,而這次閱讀的這本《列那狐》,是比利時作家運用類似的手法將上述兩本著作的詩歌體重新以小說的形式編排,並刪去邏輯不通或難以下嚥的部分,成為一部既新卻也不新的作品。
問題來了,如果主角是不受道德約束、喪盡天良的角色,且沒有因為自己的行為受到懲罰或報應,最後甚至位高權重,這樣的故事你接受嗎?
如果無法接受,另一個隨之而來的問題是:這個故事之所以能流傳永久,就是因為大家不斷的傳唱,隱含在內的意思也就是「對當時的人來說,這個故事他們不只能接受,甚至覺得『有必要繼續分享給眾人』」,因此覺得不妥當的我們反而才怪怪的?這樣不合邏輯。
反過來想,這部作品是極力諷刺當時的當權者,也就是貴族、莊園主以及僧侶,這三者代表封建時代的三種面向,貴族是控制著人的王權、莊園主掌管土地、僧侶則是神的代言者,但行使這三種權力的卻同時也是擁有各種私慾的人類,因此久而久之,這三種權力早就不再純粹(也或許一開始便沒有純粹的權力),取而代之的是各種荒謬亂象。
面對這些掌握著權力作威作福,沒有身份地位能夠順理成章為自己爭一口氣的大部分平民百姓來說,雖被貼上狡詐、殘忍、喪盡天良的標籤,卻也無可否認的足智多謀、能言善道且擁有家族支持的主角狐狸列那,不只屢屢逃過有權者壓迫的死劫,最後安享天倫(本書經亨利.凡.達勒的改編後,甚至從死刑犯變成了國王的心腹青雲直上),也就順理成章的成了眾人歌頌傳唱的對象了吧!
從前陣子讀梨木香步時就開始思索的「合理的意義」這件事,在這裡也是不同變體的呈現,其他事情大至國家政治小至咖哩要不要拌進飯裡,如果退一步思考代入,也就不會為了合不合理而鬧得面紅耳赤了。
購買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79306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會員
47內容數
還在試圖成為小說家的路上,目標是將民俗、科幻與自然環境議題融合在一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建佐 Chazel 的其他內容
小說其實就是刻板印象的延伸。 怎麼樣的角色會做出怎麼樣的事情,如果要反轉,就預留伏筆,然後讓這些角色做出不一樣的事情。道理很簡單,但操作起來要考量的部分卻極為繁瑣細碎,例如「打算以多少個字來講完這個故事?」⋯⋯
上個月的《隋唐佛教史稿》暫時擱置,腦力有限,於是開始久違的看起了小說,從《波間弦話》開始,到《縛乩》、《萬應》,以及一系列的梨木香步(《椿宿之事》、《植物園的巢穴》、《家守綺譚》、《冬蟲夏草》)。
那天跟朋友分享近日閱讀的發現,她說:「咦你同時會看好幾本不同的書喔?」我才忽然意識到這好像是一種應對「注意力不集中」與「時常感到不耐」的方法演變而成的習慣,記下每個月都在看些什麼似乎也是一種砥礪自己的作法,因此決定稍加紀錄下來。
我想我大概知道為什麼梨木香步的作品為何如此深得我心了。 《家守綺譚》與《冬蟲夏草》兩書併作一起看並不會有所落差,差別只在前者的主角綿貫固守於過世友人(但此人頻繁出現到讓人不覺得他已死去)的舊屋所見的一切,後者則是為了尋找愛犬五郎而進行的徒步長程旅行。
上週看完《椿宿之事》,發現梨木香步將作品後頭很大的脈絡與詮釋空間交給了另一本書《植物園的巢穴》,不過這本書的中譯本已絕版,因此跟圖書館借來閱讀。 在閱讀的過程中,有兩件事一直讓我覺得非常值得討論,首先是「散文跟小說的分界」。
或許這一篇應該用台語白話字(Pe̍h-ōe-jī或POJ)來書寫才對味。 台南青年路上的臺灣教會公報社正好就在育樂街底部的路沖位置上,五六層高的大樓頂部安了閣樓和八角屋頂,屋頂上紅色十字醒目,站在路口對角的巴克禮公園裡抬頭望去,視野幾乎全被建物整體給佔據⋯⋯
小說其實就是刻板印象的延伸。 怎麼樣的角色會做出怎麼樣的事情,如果要反轉,就預留伏筆,然後讓這些角色做出不一樣的事情。道理很簡單,但操作起來要考量的部分卻極為繁瑣細碎,例如「打算以多少個字來講完這個故事?」⋯⋯
上個月的《隋唐佛教史稿》暫時擱置,腦力有限,於是開始久違的看起了小說,從《波間弦話》開始,到《縛乩》、《萬應》,以及一系列的梨木香步(《椿宿之事》、《植物園的巢穴》、《家守綺譚》、《冬蟲夏草》)。
那天跟朋友分享近日閱讀的發現,她說:「咦你同時會看好幾本不同的書喔?」我才忽然意識到這好像是一種應對「注意力不集中」與「時常感到不耐」的方法演變而成的習慣,記下每個月都在看些什麼似乎也是一種砥礪自己的作法,因此決定稍加紀錄下來。
我想我大概知道為什麼梨木香步的作品為何如此深得我心了。 《家守綺譚》與《冬蟲夏草》兩書併作一起看並不會有所落差,差別只在前者的主角綿貫固守於過世友人(但此人頻繁出現到讓人不覺得他已死去)的舊屋所見的一切,後者則是為了尋找愛犬五郎而進行的徒步長程旅行。
上週看完《椿宿之事》,發現梨木香步將作品後頭很大的脈絡與詮釋空間交給了另一本書《植物園的巢穴》,不過這本書的中譯本已絕版,因此跟圖書館借來閱讀。 在閱讀的過程中,有兩件事一直讓我覺得非常值得討論,首先是「散文跟小說的分界」。
或許這一篇應該用台語白話字(Pe̍h-ōe-jī或POJ)來書寫才對味。 台南青年路上的臺灣教會公報社正好就在育樂街底部的路沖位置上,五六層高的大樓頂部安了閣樓和八角屋頂,屋頂上紅色十字醒目,站在路口對角的巴克禮公園裡抬頭望去,視野幾乎全被建物整體給佔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探討382話中出現的哥雅名畫「農神吞噬其子」 分析卡金國王與九王子之命運與角色象徵,引申出關於權力、弒父、兄弟鬩牆等議題。
Thumbnail
各位!這部電影可以看!要看《海洋奇緣2》的朋友,先停下來,看看這篇介紹吧!
獵鵰8「邀月」 星月無光,邀月與她的兩個妹妹伏在這屋外,已有半刻鐘的時間。 這屋,便是中國南方的那種常見農屋,後田前院,西側的籬笆之中,還養有幾十頭下蛋的老母雞。 此時方是二更三刻,天上壓著一片烏雲,密不落雨,四下偶然傳出幾聲烏鴉叫聲,雖靜,卻透著一絲古怪。 邀月心道:『依著教主給我們的
《獵鵰》7-「火真別姬」 她靜靜地坐在蒙古大帳中,接見兩個從西域來的祕密訪客。 右首的這位客人,環眼燕頷,腮邊長著密密麻麻的棕黃色鬍鬚,蹲坐在毯子上,雖靜若動,像極了一頭豹子踞蹲伏在地上的威勢,好似隨時可以一竄而出。 她不禁心下喝采:『這李飛豹真是人如其名,像極了一頭豹子。』其時蒙古貴族喜
Thumbnail
故事的類型非常多樣,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分類: 童話故事: 通常包含魔法和幻想元素,角色可能是王子、公主、巫婆等。 動物故事: 主角是具有人類特性的動物,這些故事常常帶有寓意。 風俗故事: 反映社會習俗和文化,通常帶有批判或諷刺意味。通常也會在批評中,引起人們的反思。 幻想故事:
Thumbnail
回歸人性深層的心靈渴求: 其實納尼亞的故事只是很簡單的童話,連帶著改編後的電影也更加適合輕鬆賞玩,何以需要這麼長篇大論地分析內在精神呢?
Thumbnail
有的時候,想像和真實一樣重要,人們需要故事,即使這些故事不是真實的。 小川洋子短篇小說集《擅長吹口哨的白雪公主》裡的8篇短篇故事,主角都是孩子,當跟別人不一樣就是怪胎嗎? 有口吃的男孩,害怕與人對話,擔憂父母責怪不應門不接電話,每日撥打報時台聽機械女聲一字一句現在幾點幾分, 不是無聊惡作劇,只
單篇-2018 2018是正式開始接觸單篇小說類型的起源。 該挑戰主題就是既視感。 搞笑、改編自大家都知道的《白雪公主》。   從前從前,有一個不知道叫什麼國家的國王的老婆也就是王后生下了一個白白胖胖可愛的女孩兒就去世了,不知道叫什麼國家的國王在一夕之間得到了一個女孩,並且失去了一個女人,
Thumbnail
當故事中角色成長的內在動機不足,唯一能解釋的只剩下編導的筆鏡時,幕後的現身將會讓觀者產生與作品的距離。當作品與觀者的距離越遠,其中發生的情節就會越無關緊要,那麼不要說是共感的投射,就連要把作品用作虛構以提煉出意義都不太可能。也不太有必要了。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探討382話中出現的哥雅名畫「農神吞噬其子」 分析卡金國王與九王子之命運與角色象徵,引申出關於權力、弒父、兄弟鬩牆等議題。
Thumbnail
各位!這部電影可以看!要看《海洋奇緣2》的朋友,先停下來,看看這篇介紹吧!
獵鵰8「邀月」 星月無光,邀月與她的兩個妹妹伏在這屋外,已有半刻鐘的時間。 這屋,便是中國南方的那種常見農屋,後田前院,西側的籬笆之中,還養有幾十頭下蛋的老母雞。 此時方是二更三刻,天上壓著一片烏雲,密不落雨,四下偶然傳出幾聲烏鴉叫聲,雖靜,卻透著一絲古怪。 邀月心道:『依著教主給我們的
《獵鵰》7-「火真別姬」 她靜靜地坐在蒙古大帳中,接見兩個從西域來的祕密訪客。 右首的這位客人,環眼燕頷,腮邊長著密密麻麻的棕黃色鬍鬚,蹲坐在毯子上,雖靜若動,像極了一頭豹子踞蹲伏在地上的威勢,好似隨時可以一竄而出。 她不禁心下喝采:『這李飛豹真是人如其名,像極了一頭豹子。』其時蒙古貴族喜
Thumbnail
故事的類型非常多樣,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分類: 童話故事: 通常包含魔法和幻想元素,角色可能是王子、公主、巫婆等。 動物故事: 主角是具有人類特性的動物,這些故事常常帶有寓意。 風俗故事: 反映社會習俗和文化,通常帶有批判或諷刺意味。通常也會在批評中,引起人們的反思。 幻想故事:
Thumbnail
回歸人性深層的心靈渴求: 其實納尼亞的故事只是很簡單的童話,連帶著改編後的電影也更加適合輕鬆賞玩,何以需要這麼長篇大論地分析內在精神呢?
Thumbnail
有的時候,想像和真實一樣重要,人們需要故事,即使這些故事不是真實的。 小川洋子短篇小說集《擅長吹口哨的白雪公主》裡的8篇短篇故事,主角都是孩子,當跟別人不一樣就是怪胎嗎? 有口吃的男孩,害怕與人對話,擔憂父母責怪不應門不接電話,每日撥打報時台聽機械女聲一字一句現在幾點幾分, 不是無聊惡作劇,只
單篇-2018 2018是正式開始接觸單篇小說類型的起源。 該挑戰主題就是既視感。 搞笑、改編自大家都知道的《白雪公主》。   從前從前,有一個不知道叫什麼國家的國王的老婆也就是王后生下了一個白白胖胖可愛的女孩兒就去世了,不知道叫什麼國家的國王在一夕之間得到了一個女孩,並且失去了一個女人,
Thumbnail
當故事中角色成長的內在動機不足,唯一能解釋的只剩下編導的筆鏡時,幕後的現身將會讓觀者產生與作品的距離。當作品與觀者的距離越遠,其中發生的情節就會越無關緊要,那麼不要說是共感的投射,就連要把作品用作虛構以提煉出意義都不太可能。也不太有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