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禽之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
人與動物的差別,實在甚少甚少的啦!
首先要交代的,孟子所講的「禽獸」,是指一般的飛禽走獸,也就是指動物,當中並無道德價值的貶義;否則,便是對動物的侮辱。
孟子說:人與動物的不同處,實在幾希。幾希,即幾稀,指甚少甚少啊!這個「少」,是隱隱約約的,若顯若隱,至隱至微,而又最顯最現的。它雖然只有一點兒,卻不能欺瞞它,可以說,它是人的生命的內在法庭,能羞己之恥,厭人之惡。平閑時,它處於虛寂狀態,既看不見,聽不著;但一旦發用,它卻非常剛健,若火之始燃、泉之始達。它能分別義利,判別是非。如果能經常保養它、涵養它、擴充它,推進它,必要時可捨生取義,殺身成仁;甚至足以平天下、保四海。但如果把它荒棄了、遮掩了、埋沒了,就連侍奉父母的起碼要求,也做不來呀!依孟子,人若經常不呈現這「幾希」,根本就不是人!
那麼,這「幾希」、這一點點,究竟是什麼?就是自覺心。
這個自覺心,就是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孟子很嚴肅地說:人如果無這些自覺心,非人也。
換言之,人與動物的不同處,就在於人有自覺心啊!而人之所以被稱為人,其價值、其尊嚴,就在是否能彰顯這自覺心!
提到尊嚴,有個典故大家都熟悉——嗟來之食。
話說:齊國發生大飢荒,有個叫黔敖的人奉命施派食物,可他以呼喝的態度來對待飢民,結果有個飢民說:「我就是不吃那些呼呼喝喝的施捨,才餓成這個樣子。」
其後,孟子也說:「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意思是說:一筐飯、一碗湯,得著便能活下去,得不到就會死亡。但假如呼呼喝喝地給他,就是過路的飢民也不會接受。要是用腳踢他一下,然後把食物給他,那即使是乞討的也不屑於領受。這說明一個有人格尊嚴的人,即使受到生存的威脅,也不會委屈自己的獨立自主的人格的,這就是人格的尊貴處啊!
孔子說:「為仁由己」啊!人格的尊嚴,是要靠自己挺立的,何必要俯仰由人呢?!
(寫於2021年1月10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825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時下的國際關係,較為流行的一個詞彙,就是「制裁」。用什麼來制裁呢?一個字——利。也就是說,你以利益來抵制對方,人家也以利害來抵制你,這樣不斷循環,互為因果,能徹底解決問題嗎? 有個說客名叫宋牼,當時秦楚二國準備交戰,他就趕路先去楚國遊說,若楚王不聽,他就轉去秦國遊說,他很自信,說總會有一國聽他的。
講到儒家的為政與治道,當然就要講孟子。 孟子生於公元前372年,死於公元前289年,前後活了八十四歲。他出生時,與孔子離世已相隔超過一百年。其時正是戰國時代中期,七國稱雄,天下大亂。秦國用了商鞅變法,楚國用了吳起為相,魏國用了龐涓為將,齊國用了孫臏、田忌,彼此都講求富國強兵之道,圖霸天下。 再加上一
“sandwich” 這個字,臺灣翻譯為「三明治」,而香港則翻譯為「三文治」。不管哪個翻譯,這裡不是在講吃的。 我要講的「三明治」,是指文明、開明、透明的政治。 什麼叫做文明的政治呢? 這「文明」,不是看有多少高樓大廈,也不是看國民生產總值有幾多;那都是拜金的物質繁榮,都是虛殼。真正的文明,是指精神
前文介紹到賢人治國的德治。然則,什麼叫做德治? 德治,就是德化禮治。孔子是主張「道之以德,齊之以禮」。這是禮下於庶人的治道,即以德化禮治來教化人民,激發人民的羞恥心而自覺革除腐敗的思想。這是從根本處出發。但,教化之功百年始有成,故在現實的政治中,會有遙遙無期之感。而法家之流在現實事功上,為了迫切的要
什麼叫做「精神文明」呢? 對國家而言,「精神文明」就是指思想開放、人權普及、社會平和、公德遍及、文藝倡廣、政治清明;而絕非指有多少高樓大廈,國民生產總值有幾多。 有人會問:要達到這樣的精神文明,這可能嗎? 先賣個關子,這兒給大家講講孔子晚年歸魯後的一段故事: 話說孔子歸魯後,魯哀公自然就要見見已聞名
許多年前看過柏楊的《醜陋的中國人》,當中講到外國的「排隊國」,確實值得中國人反省,為什麼中國人老是要搶、搶、搶?啥都要搶,唯恐落後。 幾十年過去了,中國的社會風氣,文明和諧了嗎?不排隊(今按:現在就常見排隊做核酸了,然後又排隊去焚化)、爭先恐後、小偷扒手、斑馬線人車爭路、屈錢、見死不救、見傷不扶…也
時下的國際關係,較為流行的一個詞彙,就是「制裁」。用什麼來制裁呢?一個字——利。也就是說,你以利益來抵制對方,人家也以利害來抵制你,這樣不斷循環,互為因果,能徹底解決問題嗎? 有個說客名叫宋牼,當時秦楚二國準備交戰,他就趕路先去楚國遊說,若楚王不聽,他就轉去秦國遊說,他很自信,說總會有一國聽他的。
講到儒家的為政與治道,當然就要講孟子。 孟子生於公元前372年,死於公元前289年,前後活了八十四歲。他出生時,與孔子離世已相隔超過一百年。其時正是戰國時代中期,七國稱雄,天下大亂。秦國用了商鞅變法,楚國用了吳起為相,魏國用了龐涓為將,齊國用了孫臏、田忌,彼此都講求富國強兵之道,圖霸天下。 再加上一
“sandwich” 這個字,臺灣翻譯為「三明治」,而香港則翻譯為「三文治」。不管哪個翻譯,這裡不是在講吃的。 我要講的「三明治」,是指文明、開明、透明的政治。 什麼叫做文明的政治呢? 這「文明」,不是看有多少高樓大廈,也不是看國民生產總值有幾多;那都是拜金的物質繁榮,都是虛殼。真正的文明,是指精神
前文介紹到賢人治國的德治。然則,什麼叫做德治? 德治,就是德化禮治。孔子是主張「道之以德,齊之以禮」。這是禮下於庶人的治道,即以德化禮治來教化人民,激發人民的羞恥心而自覺革除腐敗的思想。這是從根本處出發。但,教化之功百年始有成,故在現實的政治中,會有遙遙無期之感。而法家之流在現實事功上,為了迫切的要
什麼叫做「精神文明」呢? 對國家而言,「精神文明」就是指思想開放、人權普及、社會平和、公德遍及、文藝倡廣、政治清明;而絕非指有多少高樓大廈,國民生產總值有幾多。 有人會問:要達到這樣的精神文明,這可能嗎? 先賣個關子,這兒給大家講講孔子晚年歸魯後的一段故事: 話說孔子歸魯後,魯哀公自然就要見見已聞名
許多年前看過柏楊的《醜陋的中國人》,當中講到外國的「排隊國」,確實值得中國人反省,為什麼中國人老是要搶、搶、搶?啥都要搶,唯恐落後。 幾十年過去了,中國的社會風氣,文明和諧了嗎?不排隊(今按:現在就常見排隊做核酸了,然後又排隊去焚化)、爭先恐後、小偷扒手、斑馬線人車爭路、屈錢、見死不救、見傷不扶…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有誰看過牲畜跟畜牲講道理嗎? 如果沒有見過,那為什麼會有人喜歡跟禽獸講道理呢?真的禽獸都不做的事,那些人是不是不如禽獸? 我學會的第一首定場詩:說書唱戲勸人方,三條大道走中央,善悪到頭終有報,人間正道是滄桑。 沒有資格去評斷是非對錯,也不敢說高抬教化,只是描述著很多奇怪跟不合理的現象,就是這樣
Thumbnail
《製琴師與他的琴人》紀錄了美國紐約格林威治村的手工吉他製琴人瑞克凱利及其小店的經營日常。紀錄片展現瑞克利用回收的老舊木材製作出富有歷史故事的吉他,同時揭示了他與音樂人之間的深厚情感和職人精神。瑞克的創作不僅呈現音樂的美麗,更反映了文化的傳承。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不不不,這不是孔子的教法。德政絕不是要百姓都得做仁人君子,而是主事者必須有德,由此理出嘉惠百姓的德政。先養而後教。先滿足飽食暖衣的基本需求,再談其他更高層次的追求,讓人活得更像一個人!(釋人生守則的「德」)
Thumbnail
為何自我肯定如此重要? 當我們看到某樣東西時,我們會認為它真實存在,而不是幻覺。同樣地,我們對自己的看法和認知也會構成我們的現實,並深刻地影響著我們。如果我們認為自己不如人、能力不足或有任何負面想法,這種認知就會成為我們的現實,並影響我們與世界的互動方式。換句話說,如果你認為自己不夠好,你就會表現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方 乾薑3、黃芩3、黃連3、人參3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各三兩。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傷寒,本自寒下」,傷寒邪入厥陰,本來下焦就很寒冷,手腳常常都是冰冷的,此
Thumbnail
這個世界很現實,但請你繼續保持你的溫柔 有時候真的覺得人在動物界裡面真的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僅僅是因為我們比他們多了一個腦袋就有這麼大的差異,矛盾這個詞是不會套用在除了人以外的生物的,因為他們很單純,想要甚麼就會有相對應的行動,但人卻不一樣,常常口是心非,想的跟做的完全不一樣,今天早上我先陪我們的
就算撇開私心,『DOLLCHESTRA』以及發生在2+2人身上的故事性仍是值得深入品嘗。 幾乎是完美存在的夕霧綴理,但因自身的個性問題以及過往的經驗,成為一個不是那麼完美的人偶。 一直尋找「結果」的村野さやか,卻始終無法找到令自己滿意的答案,彷若雜亂無章卻到不到問題的管弦樂。 儘管兩人在彼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有誰看過牲畜跟畜牲講道理嗎? 如果沒有見過,那為什麼會有人喜歡跟禽獸講道理呢?真的禽獸都不做的事,那些人是不是不如禽獸? 我學會的第一首定場詩:說書唱戲勸人方,三條大道走中央,善悪到頭終有報,人間正道是滄桑。 沒有資格去評斷是非對錯,也不敢說高抬教化,只是描述著很多奇怪跟不合理的現象,就是這樣
Thumbnail
《製琴師與他的琴人》紀錄了美國紐約格林威治村的手工吉他製琴人瑞克凱利及其小店的經營日常。紀錄片展現瑞克利用回收的老舊木材製作出富有歷史故事的吉他,同時揭示了他與音樂人之間的深厚情感和職人精神。瑞克的創作不僅呈現音樂的美麗,更反映了文化的傳承。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不不不,這不是孔子的教法。德政絕不是要百姓都得做仁人君子,而是主事者必須有德,由此理出嘉惠百姓的德政。先養而後教。先滿足飽食暖衣的基本需求,再談其他更高層次的追求,讓人活得更像一個人!(釋人生守則的「德」)
Thumbnail
為何自我肯定如此重要? 當我們看到某樣東西時,我們會認為它真實存在,而不是幻覺。同樣地,我們對自己的看法和認知也會構成我們的現實,並深刻地影響著我們。如果我們認為自己不如人、能力不足或有任何負面想法,這種認知就會成為我們的現實,並影響我們與世界的互動方式。換句話說,如果你認為自己不夠好,你就會表現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方 乾薑3、黃芩3、黃連3、人參3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各三兩。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傷寒,本自寒下」,傷寒邪入厥陰,本來下焦就很寒冷,手腳常常都是冰冷的,此
Thumbnail
這個世界很現實,但請你繼續保持你的溫柔 有時候真的覺得人在動物界裡面真的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僅僅是因為我們比他們多了一個腦袋就有這麼大的差異,矛盾這個詞是不會套用在除了人以外的生物的,因為他們很單純,想要甚麼就會有相對應的行動,但人卻不一樣,常常口是心非,想的跟做的完全不一樣,今天早上我先陪我們的
就算撇開私心,『DOLLCHESTRA』以及發生在2+2人身上的故事性仍是值得深入品嘗。 幾乎是完美存在的夕霧綴理,但因自身的個性問題以及過往的經驗,成為一個不是那麼完美的人偶。 一直尋找「結果」的村野さやか,卻始終無法找到令自己滿意的答案,彷若雜亂無章卻到不到問題的管弦樂。 儘管兩人在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