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的家庭出了問題,卻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這時,我們需要可供對比的家庭景況,找出答案。
我們對家庭的理解,有時過份限定在我們自身的家庭里。 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描述家庭、拆解家庭問題的電影,幫助我們重新覺知自己的家庭,為打造溫暖的家,踏出重要一步。
今天的文章里,我們將介紹十部電影,幫你釐清家庭問題的材料。
一、《飲食男女》:家庭的味道是什麼?
李安的《飲食男女》訴說一個傳統與現代的家庭故事。 做為五星級飯店主廚的父親,在喪偶後,父兼母職照顧三位女兒。
每位女兒性格各異奇趣,各有煩惱。 對於婚姻、愛情和自我認知,許多沒有被爸爸察覺的小心事。
這是爸爸不夠關心女兒嗎? 其實爸爸也有自己的煩惱,他引以為傲的味覺正在退化,面對失去人生志業的當口,他卻隱忍不說。
許多家庭都是如此,親子之間有愛在傳遞,也有誤解在傳遞。
愛不等於瞭解,但有時當我們做出愛的行動,我們就以為對方了解我們。 實際上,愛如果是訴說,瞭解就是傾聽。 沒有傾聽,光訴說,往往雙方都會承擔很大的壓力。
中國家長的愛,太多強調付出,缺少傾聽。 導致有些愛的行為沒辦法匹配子女真正的需要,讓雙方距離越拉越開。
你希望家庭和諧嗎? 試著開始傾聽吧!
二、《喜宴》:愛的最好方式可能只是尊重
有些人認為家人之間不該有秘密,但這只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期望。 人與人的相處,必然的會有秘密。 為人有秘密,除了保持自身的界線感,有時也是為了避免傷害生命裡的重要他人。
《喜宴》描述的就是這麼一個故事,偉同在美國留學,是父母眼中的高材生。 當媽的經常關心兒子的婚事,為了滿足母親的心願,偉同找了一位女性友人假結婚。 雖然帶著欺騙的成份,也有不想傷害母親的心。
偉同的選擇,影響身邊所有的人,他的謊言最後被懂外語的父親戳破。 但父親沒有討什麼交待,而是幫兒子隱瞞,然後給了一位老父親能給的一切:「兒啊,好好過!」
三、《一一》:美好的假像不會成為現實
有些家庭在外人眼裡很幸福,但家庭成員實際上很疏離,就像一個隨時都會分崩離析的群體。
楊德昌通過電影道出現代社會的悲哀,有些人為結婚而結婚、有些人為撫平寂寞而性、有些人通過虐待另一個人,宣洩自己的憤怒。
很多家庭充滿傷痕,但所有人都不去揭露這個部分。
最後這個家會怎麼樣呢? 可能依舊在外人眼中很好,但沒有一個人會好起來,他們只會持續傷心下去。
因此,有時家庭中的爭吵是必要的,我們需要把問題拿出來談,才能避免所有人都在逃避,讓一個家越來越不像一個家。
四、《美麗人生》:感受比說理更重要
心理諮詢師福沃德(Susan Forward)在《有毒父母》(Toxic Parents)一書中寫道:「父母在我們心裡種下精神和情感的種子,它們會隨我們一同成長。 有些家庭里,父母種下的是愛、尊重和獨立; 有些家庭里,父母種下的是恐懼、責任或負罪感。」
《美麗人生》陳述的正是這樣一個理念,一位父親為了保護孩子的心靈,不被可怖的現實摧殘,於是把種種可怕的事情說成故事。
有時我們表達的內容很有道理,但如果我們只在乎道理,我們往往就會忽視人際之間的同理心和情感。
當你覺得跟家人之間有理說不通,也許問題不是出在你說的沒道理,而是你忽略了其他成員的感受。
五、《82年生的金智英》:性別標籤是毒藥
我們身處在一個男權社會,導致我們往往用男性的角度去看待生活的一切。 女孩就該穿粉色,女孩就該端莊,女孩就該為哥哥或弟弟付出,女孩就沒有資格繼承遺產......
當某些家長告訴孩子:「妳必須這麼活,因為妳是女孩。」
當女孩覺醒了,她怎麼會不反抗她的父母,逃出這個家?
六、《神奇隊長》:一意孤行的好意對孩子真的好嗎?
如果家裡有位熱愛教育,又對體制內的教育諸多批判,自身又特立獨行的父親。 可能他會選擇體制外的教育,甚至自己當起孩子的老師。
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但如果當父母的過份強調自己的理念,可能會導致孩子和現實世界脫節,以至於他們儘管學到一些知識,卻也同時活在父母強迫灌輸的價值觀中。
精神分析家弗雷伯格(Selma Fraiberg)表示:人從兩歲起,就在努力使自己成人,並和世界建立連結。
無論我們有再好的理念,有時我們需要對孩子做的是當個穩定的後盾,給孩子空間,使他們成為他們自己。
更重要地,不要剝奪他們與世界連結的機會,我們沒有權力幫孩子做所有的選擇。
七、《親愛的》:當失去來襲
一個很難避免的家庭課題,就是「失去」。
《親愛的》描述的是孩子被拐賣的家庭,他們因為失去孩子,彼此怨懟、仇恨,卻又互相安慰與扶持。
我們都希望家庭幸福,可是有時候真的很難。 我們付出一切,卻得面對失去。 就像有的父母細心照料孩子,孩子卻還是被病魔奪走,或因為意外而離開。
失去是可能發生的課題,無論我們是選擇逃離,都可能悄然襲擊。
所以如果我們都能學會珍惜相聚的每一刻,珍惜那些看似平淡的美好,也許我們才能明白擁有的美好,以及失去的意義。
八、《東京奏鳴曲》:中年失業的家庭危機
爸爸失業了,他不敢讓家人知道。 於是他每天假裝出門上班,找工作,然後假裝下班回家。
時代在變,家庭的功能也在變。 過去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場景,如今更多被雙薪家庭取代。 但有些男性還是抱持老觀念,覺得養家全是自己的責任; 相反地,有些性別刻板印象影響女性的生涯發展。
也許我們都該換個觀念,匹配這個時代。 否則被時代淘汰的,不只是我們的職場生涯。 覺得不瞭解你的家人嗎? 也許問題就在於,我們的認知沒有與時俱進,以至於當家庭成員成長的速度不同,總有人會被拋開。
九、《摔跤吧! 爸爸》:當孩子的榜樣,就是跟孩子一起成長
身為摔角選手的爸爸,一直希望有個繼承家業的兒子。 偏偏生下來的都是女兒,這讓當爸爸的把「子承父業」的圓夢計劃轉嫁到女兒身上。 儘管女兒確實有天賦,也很努力,但是這樣的家庭,女兒們依舊是為爸爸的理想活著。
電影最後,爸爸體認到的不是女兒有機會成為摔角選手,而是體認到自己作為父親,是為了成全兒女而存在,而不是把孩子當成滿足自己的工具。
回到我們周遭,有些父母把自己當成孩子的教練,孩子的老師,甚至孩子的老闆,就是不好好當孩子的父母。
心理學上,這是一種界線不清的表現,父母通過自己的權威,以及孩子對自己的愛,掌控孩子的個人發展,讓他們成為父母慾望的延伸,進而失去自己的未來。
家庭想要和諧,得把家庭看成一場室內樂,而非獨奏。 樂手之間互相傾聽,而不是各唱各的調,避免互相掌控與干擾,才能把樂曲推到最美的境界。
十、《遺願清單》:單身、成家,各有各的好
愛德華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在癌症醫院認識了同樣癌末的卡特。 卡特沒有愛德華富有,但他有愛德華未曾擁有的幸福。 卡特有一位相愛一生的妻子,以及三位孩子。
剛開始,愛德華老是想「帶壞」卡特,通過各種刺激的娛樂,想要讓卡特成為他的好夥伴,兩個人走南闖北,在生命最後縱情聲色。
卡特拒絕了,並且他説明愛德華瞭解:「有些快樂,一個人無法實現。」
法國有句諺語:「婚姻是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
有些婚姻的不和諧,在於我們在婚姻中感受不自由。 這使我們產生一種想像,想像如果恢復單身,所有跟家庭有關的問題便不復存在。
有時,我們忽略別人可能正羨慕我們,羡慕我們和家人一起煩惱、分擔悲傷、互相支援的幸福。
確實在難受的時候,我們都需要給自己一點空間呼吸,但不等於離開家庭是最好的答案。
【作者】高浩容。哲學博士,前台灣哲學諮商學會監事。著有《孤獨白》、《心靈馴獸師》、《別害怕當個流淚的大人》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