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隨時要做最壞的打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今天聽到我曾經服務近10年的前公司的老闆說,他打算把公司收起來,真是令人唏噓。
2021年台灣的疫情至少可以說是近半個世紀來對經濟影響最為劇烈的變數。因為人們不能出門,員工在家上班,娛樂活動受限,活動範圍受限。除了戰爭以外,沒有其他變數會對內需經濟有如此大的影響。
疫情嚴重期間我服務的公司有許多通路在百貨公司,營業時間縮短,也沒有顧客上門,導致營業額只剩之前的1/10。但那些以內用為主的餐廳,幾乎快倒掉一半。還好我們老闆說,還有一些存糧要員工們不要太擔心。不過再多的存糧,如果疫情沒改善,恐怕也不夠吃。
人生和經營事業一樣,隨時都要做最壞的打算。每天都假設今天沒有生意時,明天該怎麼過。這個月沒有工作,下個月該怎麼過。
(1)在職場上一定要學會多工。一種專業知識無法吃一輩子,因為從我出社會工作到這個月剛好25年(1/4個世紀),其中有許多20年前我會的技能,到現在已經不適用或是社會已經不需要。就像FB/line也是近10年才出現的行銷工作,更別說25年前我還在賣打字機這東西哩。而我每年都在吸收學習新的事物,以因應工作上的需要。
(2)準備存糧。縱使你身懷絕技,也無法保證明天你有工作。所以準備一筆可以過冬的存糧對個人和公司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我職涯中最長的待業期有9個月,如果存糧不夠其後果可想而知。
(3)隨機應變。這波疫情讓有些賣鞋的公司改賣水果,賣車的業務員改做直銷。如果你只有一種謀生方式,當這種謀生方式行不通時,變換的時間要夠快。
對許多老闆來說,這幾個月絕對是很難熬的。對很多自營工作者也是一樣。但也是一個好的機會讓每個人了解,如果你沒有每天做最壞的準備,那最壞的那天來的時候,你會兵荒馬亂手忙腳亂甚至直接面臨結束!
疫情讓一切變的荒蕪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0會員
94內容數
1996年踏入職場,從業務開始做起,後來開啟我的企劃人生,最後多扮演經營管理。產業都在網際網路與電子商務相關。職務歷經業務員、業務經理、事業部協理、總監、特助、副總經理等不同角色,最不喜歡的就是踏著別人往上爬。職場是做事的,但大部分時間卻要做人。服務客戶是正常的,但大部分時間卻要和客戶鬥智。想了解更多就來看我的文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流星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三國時期,袁紹勢力強大,當時的曹操與之兵力懸殊。東漢獻帝建安五年(西元200年)袁紹與曹操大戰於官渡,曹操以兩萬之兵擊敗擁有十萬大軍的袁紹。 在曹操戰勝後取,得許多袁紹府中之書信,曹操的兒子曹丕一看,其中許多都是曹操的部屬與袁紹的密信,不乏欲投靠袁紹之內容。曹丕當下建議父親將這些部將抓起來問斬,但曹
我在職場經歷中有至少三次這樣的經驗,就是在目前的公司遇到以前的同事,再度成為同事。而更多的經驗是以前的客戶變成我現在的廠商,或是我以前的廠商變成我現在的客戶。 2015-2018年我在金流支付產業,當時去拜訪一家電商平台希望能串接我們的金流服務。而這個平台的總經理F君就是我以前的同事,雖然有了這層緣
職場中每個角色都會被賦予「權力」和「責任」兩樣東西。大致會有以下三種情況。 第一種【由權無責】的爽缺就不討論了。如果你的職務屬於第二種,那恭喜你。然而職場(官場)上大多卻屬於第三種【有責無權】。 朋友F君在零售業負責電商,這兩年F君加入之後,把原來業績趨近於零的電商官網做起來了。相較於她剛加入時,
三國時期,袁紹勢力強大,當時的曹操與之兵力懸殊。東漢獻帝建安五年(西元200年)袁紹與曹操大戰於官渡,曹操以兩萬之兵擊敗擁有十萬大軍的袁紹。 在曹操戰勝後取,得許多袁紹府中之書信,曹操的兒子曹丕一看,其中許多都是曹操的部屬與袁紹的密信,不乏欲投靠袁紹之內容。曹丕當下建議父親將這些部將抓起來問斬,但曹
我在職場經歷中有至少三次這樣的經驗,就是在目前的公司遇到以前的同事,再度成為同事。而更多的經驗是以前的客戶變成我現在的廠商,或是我以前的廠商變成我現在的客戶。 2015-2018年我在金流支付產業,當時去拜訪一家電商平台希望能串接我們的金流服務。而這個平台的總經理F君就是我以前的同事,雖然有了這層緣
職場中每個角色都會被賦予「權力」和「責任」兩樣東西。大致會有以下三種情況。 第一種【由權無責】的爽缺就不討論了。如果你的職務屬於第二種,那恭喜你。然而職場(官場)上大多卻屬於第三種【有責無權】。 朋友F君在零售業負責電商,這兩年F君加入之後,把原來業績趨近於零的電商官網做起來了。相較於她剛加入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在面對職場的高壓與無情的負擔時,選擇侍親留職停薪成為最終決定。文章記錄了作者最後一天上班的複雜心情,面對大量未完成的工作,如同人生的十字路口,迷茫與不安交織。運動成為一種自我調適的方式,重新找到生活的平衡,也許這是一條新的開始,面對未來的勇氣和希望。本文探討了工作與生活的挑戰,以及選擇的重要性。
Thumbnail
前幾年的疫情中,最激勵我的一句話是:「疫情過去,你會變得更強,還是更糟?」 這幾天因為來了個路徑詭異的龜速颱風,身在台北的我和孩子放了幾天的假。這倒讓我發現了那幾年因為新冠疫情的後遺症還持續著,只是,是正向的後遺症......
疫情肆虐,原本嚴守國門已經一年多的台灣,卻在此時爆發本土疫情,進入三級警戒,每天下午兩點的記者會,成為當天最受矚目的活動;各行各業進入苦哈哈的時代,而餐飲業首當其衝,生意直線下滑。 阿金之前待的公司先是薪水延後一個月發放,後來索性開會宣佈每人減薪25%,要大家共體時艱,努力打拼,共渡疫情。在這行業
Thumbnail
2019年的年底世界爆發了新冠肺炎,原本熙來攘往紅紅火火的世界,就像突然被澆了冷水一般,所有的流動突然靜止,人與人之間被規範了距離,就連移動也有限制,生活各個方面都被都不似以往便利了,就更別提工作了,緊縮的商業活動,讓許多人的飯碗面臨危機。 我在疫情前就開始接案了,然而天不垂憐,我的生意一直慘淡,
從 2021離開6年的公司到現在, 經歷了悲傷的事實, 家人罹癌,情人分手,和同事不合, 失業,被炒魷魚,職缺卡到爛缺,進到快倒閉的公司,找到不適合的公司和職位,人際關係的變差……每一次感覺都很有窒息然後被推下懸崕的感覺, 常常會有自我了結的意念, 覺得這年紀已經没救,一切都為時已晚,這世間已經没有
Thumbnail
從工作模式、飲食模式再到看清一些人事物。 我想疫情的到來是必然要發生的。沒有這件事,不會有後面接二連三的事發生。
Thumbnail
三月底終於(暫時?)結束餐飲業的計時生涯。 隨著年紀增長,心力耗費變多(因為顧慮更多、想做的事更多),體力卻變少, 不像數年前還可以一次兼三份工,我現在兼兩份就覺得累。 四月開始......
Thumbnail
      你有想過哪一天,突然接到資遣通知嗎?如果真的有這一天,你應該怎麼做?。在過去幾年疫情的影響,許多的企業為了生存,紛紛祭出減薪或資遣的手段,沒有人知道,下一個被資遣的會不會是自己。
Thumbnail
「老闆,因為生涯規劃,我年後要離職」 這應該是很多人最近的計畫,或是已經說出口的話 我也是,而這句話,跟老闆來來回回討論了一年半,我終於真的要離職了 即使這是自己的規劃,仍在時間快到時,著實充滿著焦慮和不安 剛好最近在閱讀的「僧人心態」有討論到「恐懼」這個主題 我決定要記錄這段可能三五年後
在面對職場的高壓與無情的負擔時,選擇侍親留職停薪成為最終決定。文章記錄了作者最後一天上班的複雜心情,面對大量未完成的工作,如同人生的十字路口,迷茫與不安交織。運動成為一種自我調適的方式,重新找到生活的平衡,也許這是一條新的開始,面對未來的勇氣和希望。本文探討了工作與生活的挑戰,以及選擇的重要性。
Thumbnail
前幾年的疫情中,最激勵我的一句話是:「疫情過去,你會變得更強,還是更糟?」 這幾天因為來了個路徑詭異的龜速颱風,身在台北的我和孩子放了幾天的假。這倒讓我發現了那幾年因為新冠疫情的後遺症還持續著,只是,是正向的後遺症......
疫情肆虐,原本嚴守國門已經一年多的台灣,卻在此時爆發本土疫情,進入三級警戒,每天下午兩點的記者會,成為當天最受矚目的活動;各行各業進入苦哈哈的時代,而餐飲業首當其衝,生意直線下滑。 阿金之前待的公司先是薪水延後一個月發放,後來索性開會宣佈每人減薪25%,要大家共體時艱,努力打拼,共渡疫情。在這行業
Thumbnail
2019年的年底世界爆發了新冠肺炎,原本熙來攘往紅紅火火的世界,就像突然被澆了冷水一般,所有的流動突然靜止,人與人之間被規範了距離,就連移動也有限制,生活各個方面都被都不似以往便利了,就更別提工作了,緊縮的商業活動,讓許多人的飯碗面臨危機。 我在疫情前就開始接案了,然而天不垂憐,我的生意一直慘淡,
從 2021離開6年的公司到現在, 經歷了悲傷的事實, 家人罹癌,情人分手,和同事不合, 失業,被炒魷魚,職缺卡到爛缺,進到快倒閉的公司,找到不適合的公司和職位,人際關係的變差……每一次感覺都很有窒息然後被推下懸崕的感覺, 常常會有自我了結的意念, 覺得這年紀已經没救,一切都為時已晚,這世間已經没有
Thumbnail
從工作模式、飲食模式再到看清一些人事物。 我想疫情的到來是必然要發生的。沒有這件事,不會有後面接二連三的事發生。
Thumbnail
三月底終於(暫時?)結束餐飲業的計時生涯。 隨著年紀增長,心力耗費變多(因為顧慮更多、想做的事更多),體力卻變少, 不像數年前還可以一次兼三份工,我現在兼兩份就覺得累。 四月開始......
Thumbnail
      你有想過哪一天,突然接到資遣通知嗎?如果真的有這一天,你應該怎麼做?。在過去幾年疫情的影響,許多的企業為了生存,紛紛祭出減薪或資遣的手段,沒有人知道,下一個被資遣的會不會是自己。
Thumbnail
「老闆,因為生涯規劃,我年後要離職」 這應該是很多人最近的計畫,或是已經說出口的話 我也是,而這句話,跟老闆來來回回討論了一年半,我終於真的要離職了 即使這是自己的規劃,仍在時間快到時,著實充滿著焦慮和不安 剛好最近在閱讀的「僧人心態」有討論到「恐懼」這個主題 我決定要記錄這段可能三五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