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1/24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智慧校園」的「智慧」何在?

在 COVID-19 疫情大爆發之前,大約是 2016-2018 左右,全世界曾經風靡過 “智慧校園”。雖然當時我也是協助推動政策的一員,但說實話,其實我每天都在不斷反思:“編列如此大筆預算,到底應該提升智慧的是人?還是校園?.....” 這篇文章就是我在 3 年後的反思心得,刊登在雜誌專欄文章,也被若干兩岸媒體轉載。 下面這段錄影則是我在《2016 亞太智慧校園研討會》發表的演講。其中有關小校聯盟的影片,每一幕畫面、每一句旁白、每一段音樂、每一個文字,都是我改了攝影團隊接近上百次之後的版本,許多朋友看了之後覺得很感動 --- 看來自己的確是被科技耽誤的設計師和製作人啊。後來這段影片也在爭取國際大獎的過程中,扮演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 與諸位朋友們分享。

前 言

近來,有朋友與我討論了如何在企業大學發展「智慧校園」的議題。讓我又回想起好幾年前,我當時帶領的團隊其實就已經協助政府推動「智慧校園」相關產業政策,也輔導了不少智慧校園的示範學校,積累了不少成功與失敗的具體實踐經驗。
現在,我知道已經有很多號稱「智慧校園」的項目在實施,也有很多「智慧校園」的廠商在販賣各種 ICT 設備與解決方案。但可能很多只是將所謂的「資訊化教學設備」裝設在校園的幾個場域中而已。
「智慧校園」的「智慧」究竟何在?今天就來和各位聊一聊,我認為的「智慧校園」,應該呈現什麼樣貌。

智慧校園的定義與緣起

實際上,目前各界對於智慧校園的論述和架構,仍沒有一致的定義和標準。
當時我們剛開始推動這項政策的時候,其實也沒有什麼前例與文獻可以參考。但為了要提出一個合理的論述基礎,我們參考了當時英國的 iCampus Initiative 計劃,以及美國 MIT 麻省理工學院在 1999-2006 年與 Microsoft 公司合作的iCampus Alliance 聯盟項目,總算勉強拼湊出一個對於「智慧校園」的概念與藍圖。
當時我們將「智慧校園」 iCampus 的框架定義了六個 i,即iLearning、 iSocial、iManagement、iGreen、 iHealth和iGovernance,大致說明如下:
  1. iLearning:校園中最重要的活動當然就是學習,最主要的場域當然就是教室。 iLearning 這個模塊的最基本功能,就是必須支持學生和老師運用各種科技,以更智慧的方式完成各種教學活動。
  2. iSocial:顧名思義,就是專注於校園中的社交功能,鏈接校園中各種「人」的角色。包括老師、助教、學生、校友、家長....等等。運用數字化的手段,包括創建社群、或是透過交流討論區、或是社交軟件平台...等等科技工具,提升校園內的社交機制。
  3. iManagement:這個模塊涵蓋校園設施及設備的管理。例如智慧能建築管理、學生訪問和控制、安全和監視、消防或其他各種緊急情況 的響應與管理...等等。
  4. iGreen: 涵蓋了綠色、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各個方面的 ICT 科技,妥善有效地管理校園中的綠色能源或資源管理等議題。
  5. iHealth:以 ICT 科技協助校園對於預防醫療保健、遠程醫療保健和監測、以及流行病預警系統,能夠有效的監測與管理。
  6. iGovernance:協助管理層能快速及全面掌握校園中的各種信息與狀態,並對組織資源能夠有效的管理與評估。
當時,我們就只是拿著這簡單的架構,一路摸索著開始展開政策推動的工作,許多示範學校的項目也在我們一路摸著石子過河的狀態下,逐步地建置起來了。
如果你問我,這項「智慧校園」的政策到最後是成功還是失敗?我只能告訴你,經驗是最有價值的收穫。
這些大大小小的失敗或成功經驗,後來卻成為我打造新一代 ALL+ Advanced Learning Lab 智慧學習實驗室的養分。

智慧校園的智慧何在?

我在 2018 年打造的《ALL+ 智慧學習實驗室》,是新時代的學習環境, 超越一般對於教室及校園的概念。配備有 AI 人工智慧、人臉辨識、腦波偵測、體感辨識、語音控制,更有直播攝影棚、與沈浸式學習等多項學習科技的整合創新應,其中「+」號即代表著可以打破任何時空限制的學習場域。
我常說,人類嘗試運用科技提升學習成效的努力,從來沒有停止過。但有時候過於強調科技,會讓整個核心價值被嚴重扭曲,會誤將校園成了新科技的炫耀場。
當然,善用 ICT 科技是非常重要的,包括現在最新發展的 AI、IoT、5G、AR/VR…等,都是可以整合在智慧校園的應用場景。
但基本上,要以科技讓一個「智慧校園」達到所謂「智慧化」的境界,不論採用什麼技術,我認為至少要能夠具備下列幾項功能與機制 :
  1. Automation 自動化
  2. Sensing 感應
  3. Recognition 辨識
  4. Interaction 互動
  5. Capture 擷取
  6. Analysis 分析
  7. Learning 學習
  8. Forecasting 預測
  9. Decision Support 決策支持
  10. Ubiquitous 泛在
當前,我們已經可以運用RFID、LBS、GPS、Beacon、影像辨識、語音辨識、體感偵測、AR/VR/MR、5G、IoT、AI...等等太多科技來建設智慧校園的各項功能。但我認為,一個真正的智慧校園,除了可以運用各種先進的ICT科技,擷取各種人、事、物、數據,根據各種模型進行分析,支持各種教學活動之外,還應該能夠根據以往的案例進行有效的學習,才能積累足夠的智慧。
當然你可以從 AI 人工智慧或機器學習的角度解讀,但我一向主張,未來的智慧校園更應該以學習者參與(Learner Participation) 為中心,運用各種ICT 科技,創建全體學生樂於參與和分享的環境,透過群眾智慧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共同建構出的一個真正讓所有學生樂於互動參與和交流學習的智慧校園社群

結 語

我深深覺得,智慧,往往來自於經驗的積累,而其中最重要的機制,就是學習。
一個學校,不論人數有多少,不論安裝上了多少高科技設備,如果缺乏自我學習的機制 --- 不論是反思或是對過去案例的檢討,肯定就不會有智慧的積累,所謂的「智慧校園」,最終也不過就只是一堆ICT 科技設備的大型展示間而已。
其實,要在校園導入 ICT 科技並不困難,困難的是如何凝聚學習者的專注力、提升學生的高度參與。然而,據我瞭解,目前不少智慧校園的規畫,都僅只是賣弄ICT 科技的炫技場,往往過於強調「物」與「信息」之間的鏈接,卻缺乏「人」與「社群」之間的關係。
這樣的智慧校園只是以科技為中心「High Tech Low Touch」之下的產物,如何打造新一代以學習者為中心的「High Tech High Touch」智慧校園 2.0,應該才是我們需要努力的方向。
下次,當你又到展覽場上看到一項項號稱傲視絕倫的「智慧校園」解決方案時,千萬不要被一堆 ICT 高科技設備所迷惑,或許你可以輕輕地問一聲: 請問貴「智慧校園」的「智慧」何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