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女性的職場困境及不得不說的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自COVID-19發生,全球的經濟變得很不穩定,許多大企業都大動作的精簡人力。從2022年11月開始,Amazon, Meta開始大規模裁員,2023年1月連許多人心目中的工作天堂Google也裁員了一萬多人,接著IBM,Microsoft都陸續跟上......光矽谷,就超過十萬人需要重新找下一份工作。

不只這些跨國大企業在縮編,台灣許多中小企業也在這幾年內緊縮許多,許多上班族都開始對自己的工作職位、收入產生了不安全感,開始想要找尋較穩定的新職務,不論是在公司內部轉職,或是乾脆換公司賣命。

幾次在聚會裡聽到身邊朋友提到相關話題時,我發現,許多人在轉職或找工作時,都得用糖衣砲彈來包裝或偽裝自己來迎合職務的需求,以取得面試官的信任或喜愛。而「女性」,更常為了能從眾多的求職者中脫穎而出,拿到工作,不得不說些「謊言」來滿足普羅大眾的「既定印象」。

今天就來聊聊,這些年我看過、聽過、經歷過的「女性職場困境」及不得不說的「求職謊言」吧!


大齡單身女性的負擔

我們公司是個專門做外銷的生物科技公司,在台灣有產線、採購、研發人員、品管還有負責外銷的業務等部門。儘管跟疫情商機無關,我們生意卻一直很熱絡、沒中斷過,因此仍持續在徵人。

前幾天有個約莫四十幾歲的姐姐來應徵「國內採購人員」時,女主管聽完對方的自我介紹,便開始追問:

父母幾歲了?父母身體狀況還好嗎?有沒有需要負起照顧責任?家裡還有沒有其他人一起協助照顧?

事後才聽說,應該是因那個姐姐的資料欄裡填著【單身】,主管便很在意對方是不是在家庭裡扮演「主要負責照護」的角色?以及是否會有臨時請假帶爸媽去看醫生的需求?

從這就能感受到,就算這個姐姐不會因為「照顧者」的角色而喪失爭取工作職位的機會,但那主管心裡應該已開始盤算是否得安排其他人力來支援這個職務......

如果來應徵職位的是同年齡的「男性」,主管可能就不會問出這些問題了,而是較為單純的去評估眼前的求職者是否「適任」。


失婚單親的壓力

而我一個同事在一次員工旅遊喝到微醺時跟我透露,她二十歲時就結婚了,有一個正在唸幼稚園的小孩,小孩出生沒多久她就離婚。現在孩子是由她和媽媽一起在照顧。

但這同事來應徵國外業務的時候,卻沒提及她曾有過的婚姻,當然也一併隱瞞了小孩的存在。由於她的外表條件保持得很好,年紀也不大,自然沒人發現這件事情,小孩的健保也沒掛在她名下,所以連人資那也沒任何紀錄。

好幾次我們去國外參展,不明所以的女主管一直想幫她介紹個性很不錯的外國客人(我們的代理商裡不乏黃金單身漢或是準備接班的富二代)。她卻因為小孩還小,就只能委婉推拒,還因為推拒太多次而惹得女主管不開心。

有次我看不下去,也心疼她自己扛著,便偷偷問她怎麼不跟公司提? 光是小孩健保可以掛在公司裡,每個月的開銷就可以省很多。

她就說,她之前在其他間公司上班時,老闆或主管們都覺得離婚又自己帶小孩的女性一定沒法在職場上穩定下來。就算她從未因為小孩的因素請假,老闆跟主管們也仍會帶著異樣的眼光看她。考績跟升遷考核上也被刁難過。

台灣曾經有個統計,在工作轉換期,女性待業時間約莫比同齡男性還多出兩到三個月的時間。而我這同事明明有著超強的外語能力,外表條件也很好,也能配合公司規定隨時出國拜訪客人或是參展,但卻經歷了將近 10 個月的待業期(可能也是中部的工作比較難找)。

後來她更改了履歷,也在面試時隱瞞自己的狀況,便又回到了工作任她挑的狀態。

這其實是個很匪夷所思的問題。

在職場裡,若看到男性員工買了房、車或成家,大家都會下意識覺得這個人的「職場穩定性」變高了!因為他有了經濟上的負擔(負債),一定會更努力工作,甚至會願意妥協於某些工作條件,只求工作上不要有異動。

但若是女性展現出了一定的情感上的負擔,不論是來自於照顧父母、幼兒、甚至離過婚,反而會讓人覺得她是個無法穩定的員工!不僅在求職路上會遇到不必要的刁難,也可能會影響到後續的考核與升遷。


受非議的不婚單身狀態

而我自己也在找這份工作時說了謊。

在面試聊天之際,我發現負責面試的女主管是個比較傳統、保守的人。為了迎合她喜歡穩定性較高的喜好,我便憑空捏造出一個「相識多年、雖有共識不結婚但要一起過一輩子」的「男朋友」。

實際上......我單身很久了,也很享受單身生活。

最後,想當然爾的,跨過她對我的唯一疑慮,在其他職能要求都符合的狀況下,我成功把自己推銷給這間公司,拿到了職位。

而在一次跟這個主管去國外出差時,有個關係還不錯的當地客人請我們吃飯。席間聊的熱火朝天,氣氛良好的彷彿多年失散的姐妹淘。但轉頭離席,回飯店的路上,主管卻開始開始八卦起這個女客人。

說這個客人 "行事風格非常的彪悍,也一直單身沒有男伴,『可見』心理上鐵定有些不尋常的地方......"。然後不斷反覆碎念著到底這客人是「因為單身久了而變得彪悍?」還是「因為個性有問題才會導致一直單身?」.....

當下,我非常慶幸我有先見之明的創造出一個穩定交往的「男朋友」 XD

坦白說,沒什麼可不可見的,人的特質就是天生的脾性,外加家庭教育跟人生經歷綜合而成的!「單身」或許會養成一些習慣,也只是眾多組成份的一環,不至於影響這麼大!


擔心會火速結婚跑掉的小女生

我的朋友圈裡有個剛大學畢業的妹妹。

她最近一次的職場面試裡就遇到面試官不斷詢問,「有沒有男朋友?」(她真的有),「有預計什麼時候要結婚嗎?」,「家裡長輩有給生小孩的壓力嗎?」......

不過,面試官會有這些問題,我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她面試的職缺是「助理」,估計那面試官會擔心她做不久後就去結婚、生小孩了,這樣又得從頭找人、訓練人,挺花時間成本的。所以才會深入的一連追問。

但我想,如果今天來面試的是個小男生,面試官應該就不會這樣追問了!


醫界從業人員可能的性別形象

以前我念的中學是中部有名的私校,有國中部及高中部。國中畢業時能考上第一志願高中的佔了全年級的1/3以上,高中部的嚴苛教育也手工打造出許多醫學生。

我們學校當時有能從國中直升高中的制度,許多不想外考的人都在這間學校內待了六年。時間久了,別說同年級隔壁班的,就連學長姐、學弟妹也挺熟悉的。因此現在開起同學會來,不僅跨越班級,還跨越了學校的分界,只要是國、高中曾經唸過這個學校的,前後兩三屆內的校友都會被邀請來湊熱鬧。

也是在這樣的聚會場合裡,聽了滿耳關於「醫生」這行業內的一些特別的「性別現象」。
(以下僅是統整我的同學們的真實血汗經歷,不代表全體醫界)

男醫生看起來比較專業

我有個已在某大醫院裡爭出一片天的男同學,他對外總是謙虛的說,是同期同學們讓他,他才能爬得快一些。

但他私底下也跟我坦白,同樣是外科醫生,病患還是會傾向於選「男」醫生。甚至有些陌生的病患,不是聽人介紹,而是直接看醫生照片就「指定」掛號到他這。而在他待得醫院體系內,「掛號量」、「開刀台數」都在評比範疇內,其激烈情境不輸我們業務的年終業績考核的場面。而他也因為「業績」好,在評比上就較吃香。

從小一起長大,我對他這個人是知根知底的。僅管他高中三年選的是理科二類組,全然沒上過生物課,只因大考分數太好,生物那科用猜的就湊出可以進醫科的總分來。但進去醫學院之後,他可是卯起來努力學習,畢業後爭取到留在醫院內的名額,就配合上面的安排,手術開過一台又一台。

其他同期的女同學沒他拼嗎?

他說,其實也是差不多的,在台灣的勞健保制度下,每個想要存活在醫療體制內的人,都是一樣熬青春、熬血汗的。只不過,在一開始上面決定誰能直接從實習職留下來,變成醫院內正式名單時,他確實有有吃到了「性別」的福利,再加上大家對「男」醫生的好感,他便一路爬到現在這個位置。

男性中醫師的優勢

而另一個男同學,就在建築系畢業3年之後,突然在同學會上被這群醫生啟發,決定轉跑道去唸【學士後中醫系】。當然,在這個同學會裡最不缺的就是考試相關筆記跟參考書資源了,所以他也順利的轉換跑道。

不得不說建築系所訓練出來的專業繪畫技巧應用在中醫系根本就是【高能】!但凡看過他筆記內容的,無一讚嘆那堪比教科書等級精細圖例。想當年我在「解剖學」那科,有他這樣的同學,我何必畫圖畫到哭出來。

後來他順利考上中醫師執照,雖然是掛單在別人的中醫診所裡看診,但每月的「業績」還是比很多中醫系一畢業就投入職場的女同學們來得好很多。

因為在「中醫」市場上,扣除婦科後,民眾也是習慣找「男」醫生。如果這個男醫師又風趣、體貼,那也不難吸引到媽媽、姐姐粉絲來持續回頭掛診看婦科。

中醫診所的業績計算比醫院更殘酷了,「來客率」、「回診率」等指標都跟他們的薪水掛勾。

而我那些走上中醫這條路的女同學們,幾乎每人都經歷過得刻意「扮老」的階段,只為了能讓自己的醫術看起來更具有說服力,而得到比較多的回診率。 反而男生同學們幾乎都沒有經歷過這樣的階段。

明明在學校下的功夫沒比較少,煉獄般的實習生涯也都熬過了,在現實生活中,在醫界,仍可能會因為「性別」不同,而被差別對待。

來,我們來做個小測驗

在沒看過這齣韓劇的前提之下,你是不是會下意識覺得中間那個女醫生像個剛畢業,沒什麼經驗的醫生? 而其他男醫生看起來就「感覺」比較讓人信任?!

但實際上他們在劇中的年齡都是40歲,真實生活裡他們的年紀也都已38-42歲,並不是小鮮肉的年紀。中間那女醫生不論劇中跟真實生活裡都是40歲。她在真實生活裡是個經驗豐富的音樂劇演員,也曾經跟著劇組來台演出,是個很有實力的演員。在劇中也是個能力不輸別人的副教授醫師。

(PS. 【機智醫生生活】這齣韓劇真的超好看的呀!! 如果有時間,真的推薦可以找來追一下)

結語

隱瞞自己的真實狀況而得到工作算不算一種「詐欺」?我不確定。
但很多時候,為了能得到那份薪水,就不得不將自己用大眾比較能接受的「狀態」來求職。

不知道有沒有人從文章裡面的故事裡發現,就連同為「女性」的面試官,可能也會用一樣狹隘的性別角度去評估求職者。

希望將來有一天,職場上的性別界線可以更模糊一些,也能更友善些。
讓職場回歸以「職能適任與否」的最根本評估法。

【【作者介紹】漫閱讀

若不想錯過我最新的文章,歡迎直接訂閱我的網站或電子報
網站|電子報 | 方格子 | Threads
若你喜歡我的文章請按下愛心,這可以讓更多人能看到這篇文章也歡迎直接 小額打賞本文將同步刊載於 漫閱讀筆記
若你對文章有任何疑問,或是想討論的,歡迎直接寫信給我:manread.chen@gmail.com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漫閱讀✨ENFP型人 希望透過寫作達到身、心、靈富足 我熱愛閱讀📚也熱愛運動🧘🏃🏊🚴 我在這漫談人生,自媒體經營與職場經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解放眼睛用耳朵聽電子書的好工具分享,安卓最推薦的【靜讀天下APP】,以及安卓IOS通用的【微信讀書】都支持長時間真人語音朗讀喔!
解放眼睛用耳朵聽電子書的好工具分享,安卓最推薦的【靜讀天下APP】,以及安卓IOS通用的【微信讀書】都支持長時間真人語音朗讀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今天,有一位女士來詢問關於是否要轉換工作的問題。她在目前的單位中有著很好的工作能力,總是帶領著年輕的員工完成工作,並幫助他們與上級溝通。然而,上級因此產生猜忌,覺得這位女士有意取代他的位置。儘管她已經決定離職,且有一個很好的職位在等著她,她卻因為放不下這些年輕的員工而猶豫,因為這些員工都成為她的朋友
Thumbnail
最近,一些父母代替其子女前往面試工作的消息引起了社會的強烈關注。這樣的行為既令人驚訝,也反映了當今年輕一代在尋找工作時可能面臨的壓力。作者個人在這方面有著深刻的印象,並且提到了自己在大學聯考時的經歷,以及在職場面試時遇到的一位求職者和她母親的特殊情況。
Thumbnail
 在台灣的職場中,「跳槽」一直是個熱門話題。但是,當你下定決心要離職,主管卻突然拿出加薪大絕來挽留你,這時候該怎麼辦呢?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讓人又愛又恨的職場困境。 先來看看小美的故事。小美是個業務主管,在某科技公司工作了五年。最近,她覺得工作沒有挑戰性,加上薪水一直原地踏步,於是決定跳槽。
Thumbnail
在某一個早晨,台北市一家公司內,小美正在準備她的離職面談。這是一家知名的科技公司,她已經在這裡工作了三年,積累了不少經驗和人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對公司的一些管理方式和工作環境越來越感到不滿。她最終決定辭職,並打算在離職面談中坦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臺灣熟齡求職者在就業市場中面臨的障礙,包括社會文化偏見、技術與能力障礙以及經濟與成本考量。提出熟齡求職者應持續學習、調整薪資預期、展示長期價值、維持健康和體能、展示適應力和創新能力等應對策略,並通過實例展示這些策略的作用。
Thumbnail
剛出社會時,在一間員工和老闆加起來只有10人的小公司上班,做小助理的工作,裡面年齡相仿的同事只有2位,除了工作之外沒什麼交集,每天準時上下班,也不用應付同事,但對年輕的我來說就是日子太無聊,工作沒什麼發展,於是2年後我決定離開。 之後進入一間行銷公司上班,同事平均年齡都很年輕,團隊氣氛也很活潑
Thumbnail
有一個人在職場上總是高高在上,身份地位無不受人羨慕和推崇。突然有一天,那個人無預警從雲端掉下來,每個人都在等著看好戲,如果那個人是我們,我們如何在眾目睽睽之下重新站起來,要用什麼樣的心態重新鋪一段未來的路? 有一男子,五十歲那年被公司裁員,原本擔任研發部門資深經理的他,突然被通知隔天不用來上班
Thumbnail
團隊因優秀同仁離職後出現職缺,而離職同仁透過關係積極求職。文章談論外商工作的高薪低壓情況,以及職務天花板的困境,並鼓勵個人明確自身需求與目標。透過此篇文章,作者分享了對現況的反思,並期望讀者梳理自己的想法,做出最合適的決策。
Thumbnail
在工作中感到迷惘,應該是許多成年人都會遇到的困境。 「我真的適合這份工作嗎?」、「我有辦法做這份工作到老嗎?」、「找不到工作的價值」、「我是否有其他的可能?」 工作倦怠到後期,幾乎每小時甚至每幾分鐘,這些疑問又會重新浮上腦海。 「是不是該辭職啊?」、「可是辭職後有辦法找到更好的工作嗎?」 在
Thumbnail
最近朋友想換工作, 但苦於不清楚自己的長處. 出來工作一段日子, 發現愈來愈同代30歲後的打工仔都會陷入職場樽頸, 既不滿意目前的工作, 不是專業人士資格, 但想換工作但是不知道方向, 又或是根本不敢投入轉職市場. 踏入職場接近十年, 有一定資歷和薪金標準, 換工作的成本自然更大, 用行銷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今天,有一位女士來詢問關於是否要轉換工作的問題。她在目前的單位中有著很好的工作能力,總是帶領著年輕的員工完成工作,並幫助他們與上級溝通。然而,上級因此產生猜忌,覺得這位女士有意取代他的位置。儘管她已經決定離職,且有一個很好的職位在等著她,她卻因為放不下這些年輕的員工而猶豫,因為這些員工都成為她的朋友
Thumbnail
最近,一些父母代替其子女前往面試工作的消息引起了社會的強烈關注。這樣的行為既令人驚訝,也反映了當今年輕一代在尋找工作時可能面臨的壓力。作者個人在這方面有著深刻的印象,並且提到了自己在大學聯考時的經歷,以及在職場面試時遇到的一位求職者和她母親的特殊情況。
Thumbnail
 在台灣的職場中,「跳槽」一直是個熱門話題。但是,當你下定決心要離職,主管卻突然拿出加薪大絕來挽留你,這時候該怎麼辦呢?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讓人又愛又恨的職場困境。 先來看看小美的故事。小美是個業務主管,在某科技公司工作了五年。最近,她覺得工作沒有挑戰性,加上薪水一直原地踏步,於是決定跳槽。
Thumbnail
在某一個早晨,台北市一家公司內,小美正在準備她的離職面談。這是一家知名的科技公司,她已經在這裡工作了三年,積累了不少經驗和人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對公司的一些管理方式和工作環境越來越感到不滿。她最終決定辭職,並打算在離職面談中坦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臺灣熟齡求職者在就業市場中面臨的障礙,包括社會文化偏見、技術與能力障礙以及經濟與成本考量。提出熟齡求職者應持續學習、調整薪資預期、展示長期價值、維持健康和體能、展示適應力和創新能力等應對策略,並通過實例展示這些策略的作用。
Thumbnail
剛出社會時,在一間員工和老闆加起來只有10人的小公司上班,做小助理的工作,裡面年齡相仿的同事只有2位,除了工作之外沒什麼交集,每天準時上下班,也不用應付同事,但對年輕的我來說就是日子太無聊,工作沒什麼發展,於是2年後我決定離開。 之後進入一間行銷公司上班,同事平均年齡都很年輕,團隊氣氛也很活潑
Thumbnail
有一個人在職場上總是高高在上,身份地位無不受人羨慕和推崇。突然有一天,那個人無預警從雲端掉下來,每個人都在等著看好戲,如果那個人是我們,我們如何在眾目睽睽之下重新站起來,要用什麼樣的心態重新鋪一段未來的路? 有一男子,五十歲那年被公司裁員,原本擔任研發部門資深經理的他,突然被通知隔天不用來上班
Thumbnail
團隊因優秀同仁離職後出現職缺,而離職同仁透過關係積極求職。文章談論外商工作的高薪低壓情況,以及職務天花板的困境,並鼓勵個人明確自身需求與目標。透過此篇文章,作者分享了對現況的反思,並期望讀者梳理自己的想法,做出最合適的決策。
Thumbnail
在工作中感到迷惘,應該是許多成年人都會遇到的困境。 「我真的適合這份工作嗎?」、「我有辦法做這份工作到老嗎?」、「找不到工作的價值」、「我是否有其他的可能?」 工作倦怠到後期,幾乎每小時甚至每幾分鐘,這些疑問又會重新浮上腦海。 「是不是該辭職啊?」、「可是辭職後有辦法找到更好的工作嗎?」 在
Thumbnail
最近朋友想換工作, 但苦於不清楚自己的長處. 出來工作一段日子, 發現愈來愈同代30歲後的打工仔都會陷入職場樽頸, 既不滿意目前的工作, 不是專業人士資格, 但想換工作但是不知道方向, 又或是根本不敢投入轉職市場. 踏入職場接近十年, 有一定資歷和薪金標準, 換工作的成本自然更大, 用行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