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理由的去做一件事 ... 恐怕還不只是在「賭博」這麼容易。
小時候的我們聽了很多「溫良恭儉讓」,直到識字了、也看的懂社會新聞的時候才發現,原來這個世界的很多大人在面對利益的時候,會把這些東西都會拋到一邊。
我在想呀,現代不難發現把金錢當做原則的人;以前有一集老高的影片提到賺錢的其中一個方法叫「信用」,可是那些透過不正當手段獲取錢財的人口似乎在快速增長。
然而 2023 現在面臨通膨的我們,是不是就在暗示人類的信用越來越差。
大約在我 16 到 20 這段期間,偶發性的幾次在和朋友聊天的時候,會表達我對師長們的不滿,因為覺得:如果你們希望帶給學生更多的視野,千萬不要把過往的經驗只是疊加了對現代的想像,就這麼放送給學生。
現代的學生很容易幻滅,只因為你們告訴他「讀書會有好未來」。
讀書帶出的成績表現,背後的基本盤需要身心健康、自律及持續下去的精神,然而可以做到這些的學生,放在其他領域也「必然」有好表現;也就是說,當我們試圖去乘載他人生命的重量時,他應該有更多選擇,而不會只是孤注一擲。
因為這個時代呀,我們真的很可能賭贏了學歷,卻輸掉自己的人生,不可不慎。
去年和大學好朋友一次聚的時候我和他說:相信我,重考是好事,即便在失敗的那個當下真的懊惱,可是回頭看會發現無意間收穫很多。
不知道是不是台灣環境問題,對於學業失誤的人總不願意給「備案」,人的幸福感就來自對生活有更多的選擇權 ... 我現在已經懶得「鞭屍」這些大人,但一定會在適合的時機提醒同學要把這些資訊過濾掉。
我們不要在年紀輕的時候就學到短視,畢竟現代人壽命很長,沒有靈異體質不免還是會遇到鬼。(開玩笑的)
到現在還是對「空白期」帶來的無助和恐懼感印象深刻。
空白期就是明明我學期後半還有課程在進行,可是由於知道已經不存在「下個學期」,知道一路走來的努力「是真的要白費了」、知道會看不到成果的那一刻。
每天睜眼醒來和入睡面對的都是「未知」:我不知道過完這二個月要去哪,上課不再有意義;而這時候我只有 19 歲,我不知道接下來 60 年會發生什麼事,完全斷片,連可以想像畫面的空間都沒有,就是這麼的「空白」。
所以當部分同學還能表現出他的家教遇到奇怪的學生、學校的課快被當掉了、下雨天要不要騎車趕去學校等等的煩惱。
真好,有目標可以煩惱,我連自己的目標在哪都不曉得。
不過,談不上振作,被迫滾出師大的時候,什麼決定都能下:我選擇徹底背離在桃園、台北十五年的學習生活,自己一個人下屏東在 7-11 門市工作。
記得家人曾經對這段經歷表示「這就只是打工而已」的說法,讓我很怒。
因為他們不知道的是,在我因為學業延宕,懷疑自己是不是「有用的人」時,和店裡許多常客良好的互動和鼓勵,和門市同事們能同進、同出又歡樂的工作氣氛底下,發現我有服務好客人的能力,原來我還是可以交到一群好朋友。
原來我可以做對一個選擇,相信「自己的價值自己決定」。
這就是先前告訴我同學,為什麼「重考」可以是幸運的原因,不是因為人只能正向樂觀的看待生活,忽略心中的感受;而是同樣的時間段,我們會在回過頭的時候發現一個「當前執著於學業會看不到,但可能改變自己未來」很重要的東西。
所以面對那些不斷喜歡用膚淺的價碼來定義我們生活軌跡的人時,我教你一招,就對他說:
請你出去。(然後手指著門在那邊)
所以立場很明顯,我完全不鼓勵「不試錯」的人生。
這可能與先前提到「撰寫這些內容的目的在於避免人們做錯決定」的說法有些出入,在此釋疑一下。
之所以對師長們提及生活「做決定」這件事必須謹慎的原因,在於師生二造的認知點完全不一樣:老師可能認為自己只是提供「建議」給學生,學生會當老師的意見有用,可是失敗的時候才發現老師們也有自己的生活,對此還不以為意。
學生就不高興了:為什麼我聽了你的話還會出錯。
換言之在我的內容裡很少會提及「你必須、你應該、做這個很好、不要碰那個」等說法,是因為我只負責傳達故事裡的資訊給考生,即便藏有「不希望」學生留有的想法,我也「不阻止」每個人做決定。
另外還有一點本質上的差異:我對於所知曉並且樂意分享給大眾的事情,基本上不隱藏資訊,除非離題;而這和有的長輩為了達到目的,去隱蔽學生有權利知道的訊息的行為,不會是一樣的。
這種感覺大概是現在人手一機的年代,長輩可以為了學生好而告訴他們,之於目標怎麼樣適量的使用手機,以及可以協助如何管理手機,而非粗暴的沒收起來,就丟下一句:你應該的。
因為這背後忽略的是:學生可以不覺得學歷很重要,他們本來有別的選擇。
記得母校 20 周年校慶前,老師們有邀請我回去和學弟妹說說話,其實按我的個性絕對樂意,要分享的只要來道題目就有一籮筐。
但後來我有些刻意搞消失,主要的原因出在「這是一場成功人士的宴會」。
說穿了,我雖不過是高中時期成績幸運出采的學生一枚,除了確實很多時候思路好像有點異於常人之外,整體成就是談不上「成功人士」的。
尤其在看到篩選的名單後,讓我更加確定不想以一個,好像是厲害人的身分告訴學弟妹:你們要像這樣好好讀書,才會跟我一樣;這才是害人不淺。
因為厲害的人就只要厲害就好,可以不用讀書的。
...
...
按照以往安全保守的說法,我會私心希望有想要努力在考試中取得成就的考生,安排上沒有什麼特別的,下超過 90% 的心力就是了;不過這個部分目的在於想在讀者身上種下一顆種子,但我不知道多久才有可能實現。
到了大學 ... 也不會太晚,如果你也記得。
統整一些,到 2023 為止我用過尋找自己的方法,不得不說從閱讀開始真的是比較有效率的,這裡用反面例子來襯托「為什麼我比較推薦」從書本,而非像公民課本說到的鏡中自我那樣認識自己。
由於失敗的案例通常還是多過於有成的,本人並不推薦透過跑活動來達陣。
主要的原因在於現在的學生活動能維持品質的相當有限,多半發展不用半年就會形成類政治組織,後面的歪樓就可想而知;基本上參與了不會特別學到什麼,弄個不好還會全身汙水。
就是說,隨處可見的「偶像崇拜」現象,有時候反而是探索受限的主因。
因為要一個人能達到最理想、最多元化樣貌是很困難的,遑論我們通常對「厲害的人」有所想像,甚可能也只比原先的自己多出那麼一點努力而已;當然,我並不是覺得人不能學習模仿。
而是只要學習對象一直是輪番聚焦於一個人,視野會受限。
那麼讀者可能會想說,我從書本裡獲得了什麼呢?
探索自我這件事,對我來說和「自我對話」是相同的,而且問問題不是在問我們的頭腦的答案,而是身體怎麼回答,身體的反應不會欺騙自己。
所謂很頭腦的答案,就是當我可能問讀者一句「你認為成功人士是什麼樣子」,基本上會收穫很多制式答案,可是我們集這些制式答案於一身的時候,還是很可能不具有辨識度,比如說:有錢、有名望、有社會地位、學歷好。
這是很多人實現自我後伴隨而來「結果」,而非他們一開始就設定要這些東西。
大概在這五年間,哪怕只是一眼撇過一部分的書名,都很可能在日後迷惘的時候突然出現新的想法;也就是當我們走進書店認真看完一圈之後,像我是衝著「拼湊自我」的目的。
最後得到的就是一系列社交圈內見也沒見過的可能性。
然後會花時間過濾,如果我心中有一個未來想成為的樣子,我希望這個樣子是由哪些打從心裡會喜歡的事物 (主要的)、頭銜 (就不太推薦) 做考量。
這段過程有個最顯而易見尋找自我會失敗的例子:因為錢的考量去讀理工。
當我親眼在 Dcard 上讀到這段文字的時候就有股很強勁的直覺:這個人在社會上我以後一定認不出他;當然,我並不是肯定讀理工的人將來一定做高薪奴工。
平平都是賺錢,辨識度就沒了。
這是一個 overthinking 到極致的時候,必然會面對的問題,也就是「我們還是得做點什麼」,雖然本人真的滿排斥冒出這種想法。
比如說簡報能力,大約在 2015 開始提倡起來,2018 左右蔚為風氣,不過我想現在應該都追著 ChatGPT 玩去了吧。
這二者的共通點都是「工具」,只是差在我們希望這項工具帶來的效益是什麼。
如果前面已經建立好:組成我們這個人最理想模樣的一些條件,勢必要有些作為能達成這些事;以我為例,想好好表達自己的特別、向聽眾們分享看法,這樣的思考點,簡報就會是一項有利的工具。
而非一開始就立定透過簡報成名,這樣遇到更厲害的人的時候挫折感會很沉。
那既然已經知道簡報可以用來表達自己獨特的看法,把希望能幫到人的想法散播出去,這時候書店的書當然就能很好的派上用場。
以及個人的一點小建議是凡只要和個人創作相關,像目前展示在讀者眼前的簡報檔案、寫作系列文等,可以收集起來放好,因為這是一種累積成品的展現,通常會很好向別人說明我們平常都在忙什麼。
以及「打造自我」本身就是一個「創作」的過程。
我相信讀者一定不希望,哪天被雇主問到說為什麼想來這裡工作的時候,腦袋裡除了「就是想賺錢」就回答不出其他答案了吧。
當前呢,還是有些瑣事要說說。
因為大部分非明星高中的師長,不太會在考試的時機點去和考生聊這些,其實是滿能明白其中的用意,但個人覺得哪怕是當作茶餘飯後也好。
我非常不希望考生要到大學才發現:原來自己可以不只因課業而精采。
但同樣的,花了篇幅替學生擴展發展自己的可能性,伴隨而來的就是責任,而事實上為自己負起責任,一直以來都不是簡單的事,只是在課業方面還有人在背後撐著比較好前行而已。
就看考生本人的決定。
本文的第二大段,尋找自我和考試內容大約量是 70%、30%,但實務上我們在專注大考,或是取得好學歷上的考試時間比重,幾乎毫無疑問會灌滿。
我既不希望考生因為受限於環境而有志難伸,同時也不希望考生在不明白自己的目標當前,以尋找自我為由去逃避考試,即便每個選擇最後的結果都是要由自己承擔。
寫這些的目的不在於追求成功,而希望考生長遠來看能幸福。
你已經讀到文末了。
通篇的解決挫折之道,就在於「回歸自我」
在於說,因為我們人世間非常喜歡拿人的成就來互相比較,好似達不到某個設定以久的目的地,人生就有毀滅感,而且這個目的地還很可能是由別人幫忙設定好的,從小就開始洗腦。
而「空白期」就是這麼個禍福相隨的東西。
因為面對「失去」結果的當下,可能是落榜、可能是退學、可能是創業失敗等,我們很容易把視線聚焦在已經失去的事情上,很難聯想二年後的自己會怎麼樣走出完全不同的一條路。
在經濟學上,會說這是一種「損失趨避」的行為。
因為如果同樣的一段時間,我也許得到了好學歷不會因此感到特別快樂,但要是沒有完成目標,就會特別失落,就算後來還是亦步亦趨完成學業 (重考),那種喜悅感也很難彌補逝去的時間。
而這也是我很喜歡「沉沒成本」概念的原因。
失去的就是不會再回來,作為一個要理性選擇的人,這個失敗的時刻點,與我想「追尋自己」的選擇並不衝突;所以我果斷放棄在師大三個學期的課業,也不怕在超商裡要工作幾年,因為至少還養得起自己。
如何尋找自我呢?
要想毀滅自我,就是一直不斷拿自己來和人比較;這是我不希望看到的事情。
所以當初我發覺自己這個人的組成,可以不是學歷、工作,而是占卜、寫作、分享自己的時候,就知道「自我」已經開始在形成了。
可是自我意識要能顯現出來,會需要點管道;最初我確實是有學習的對象,但發覺這種追隨的感覺太慢,後來也容易因為人與人之間的競爭感受就不太好,所以轉向去書店挖掘。
即便市面上有不少劣質品流竄,但最起碼還是能找到公眾品質保證的書籍。
拼湊完對自身的想像後,當然需要實際作為;由於我能從和人分享自己特別一點的想法中得到滿足感,我借助了簡報這項工具,然後多多和師長們爭取機會、累積作品,所以當今天我想轉換成寫作形式,方便的多。
還因此又多了一系列的作品,是不是感覺還不錯呢?
但當然,這得取決於當前考生給自己的目標設定,考試和茶餘飯後話題之間的比重如何取捨分配,到了大學就是 N 種選擇與課業之間的取捨分配 ... 每個階段都跑不掉,而且出社會試錯的成本還比較高。
想清楚的話,就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