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w7 庭爺週記|閱讀使人成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週每天都有學習到新的事物,每天和幾位長輩喝茶,充實自己的思維,擴張自己的見識,實在相當充實。週末上了一趟台北,談了一位客戶,參加一場聚會,又馬上趕回嘉義,直到現在才有時間提起筆來記錄,在再思考這週到底有什麼值得與大家分享的東西?
這週有幾位同事,分別在不同天閒聊時問我:「如何與人聊天?」「如何在大家面前演講?」「如何增加自己的幽默感?」「怎樣快速拉近與陌生人的距離?」針對以上的問題,我都回答:「多閱讀。」看著對方似懂非懂的表情,有些人會繼續追問,有些人會就此打住,或許他心裡會想:「你這答案跟我的問題有什麼關係?」
在從事業務這十多年的時間以來,我發現大多數的業務(包含各行業),能夠脫穎而出的,必有閱讀的習慣。讀多讀少是一回事,但這個習慣背後代表的是-求知慾,一個人有沒有學習成長的習慣。大多數的人從離開校園就不再成長,我常笑說,很多人用二十歲的思維,處理往後人生所有大小事物。這不是相當恐怖的一件事嗎?
尤其是從事業務工作,”聊天”就是一門賺錢的技能,看似稀鬆平常的事,但高手就能在一場聊天中,收集資訊、了解需求、給予觀念、建立情感…等等無形當中完成許多工作。但也有人會連聊天都不知道聊什麼?如果有人問我:「聊天要聊什麼?」我很好奇,你都不會去查資料?坊間一大堆溝通、表達、業務開發等等相關的書籍,都沒想過去買來看看?
人跟人的互動,大多是從”聊天”開始。我說,”聊天”其實就是”對頻”。頻率對了才能繼續互動,頻率不對就會很明顯的在尬聊。這個”對頻”背後代表的就是,你的知生長背景、你的人生際遇、你的知識含量、你的社會經歷…等等,簡單來說就是你的人生軌跡。當然越豐富,你可以對到的頻就會越多,能聊的群體更廣、談話層次更深。
有年輕朋友會問我,我才剛出社會幾年,我哪有那麼多經歷、體會?你看看,又在替自己合理化找藉口了。沒錯,正是因為年輕所以更應該要閱讀,你沒經驗,書上有經驗;你沒知識,書上有知識;你沒技巧;書上有技巧;你沒系統;書上有系統;你沒故事,書上有故事。所以,閱讀是不是有很多好處?
我很幸運,在大三的時候有個長輩送了我第一本書:狼圖騰。因為當時後宿舍沒有電腦,所以我開始翻了那本書,之後越看越著迷,甚至到了捨不得睡覺。那是我第一次對蒙古草原有了畫面,沒想到過了幾年,居然有機會踏上呼和浩特,雖然和書上描寫的完全不一樣,但這是我閱讀習慣的開始。
在二十一歲剛開始跑業務的時候,和客戶分享理財的知識,許多客戶都不以為意,他們的臉上都寫著:「你大學都還沒畢業,你在跟我談理財?」那時候我的挫敗感真的很大。後來我換了個方式,買了幾本理財的暢銷書,在書上劃了重點,然後帶到客戶面前跟客戶分享。跟客戶說:「你看,這句話是某某成功人士說的,這是某某專家說的。」開始運用專家的思維、觀點,這樣開始慢慢建立客戶的信任感。
所以,因為閱讀,讓我與朋友有更多話題;因為閱讀,讓我更充實自己的知識;因為閱讀,我理解別人的動機;因為閱讀,我更加的了解自己。
為什麼今天想跟大家分享閱讀的重要?我曾經看過樊登的一段訪問,有人問他:「樊老師,你那麼有錢了,為什麼還要直播賣書?說書?」樊登回答的很有意思,他說:「人都會用自己的觀點看世界,當一個還在為錢努力的人,他看別人做什麼事情都是為了錢。」他接著說了一段,但重點是最後一句:「我這輩子的努力,就是為了讓更多人喜歡上看書。」
聽到這句話,我忽然有著莫名的感動,這是要有多大的志願啊,這是多大的福德啊。當我們還在計算人家做這件事是為了多少利益,人家心中盤算的是一個宏願。也因為這段話感動了我,如果有機會上台,我一定會鼓勵大家多閱讀,如果有業務員問我問題,結論我也會鼓勵他多閱讀。希望自己也能在知識的福田中,撒下多一點的種子。
#庭爺週記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9會員
107內容數
庭爺是在上市壽險公司服務,擔任業務經理一職。平時就有用文字記錄生活的習慣,用部落格來紀錄及與大家分享。 文章類別大致上有 #業務生活 #銷售技巧 #理財資訊 #親子教養 #勵志故事 等等~ 希望大家會喜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庭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週對我來說是個戰鬥週,因為第一次主辦宗親會的會員大會,許多地方不熟悉,雖說已有前輩指導協助,但總是覺得還有哪裡做得不好的地方,把自己搞得壓力很大。在和一個大哥聊天的時候,他提醒我,有些事情要放出去請人家協助,不然自己會累死。當然我明白這個道理,但因為社團屬性關係,在宗親會我是年紀最小的,大多是都是
開工的第一週,依舊是行程滿檔,開工緊接而來的是籌備祭祀活動、新春團拜,還有下週的宗祠春季祭祖&會員大會。由於是第一次獨立籌備那麼大型的活動,而且又是祭祀的活動,要購買祭品、聯絡廠商、邀請友會、通知會員...等等瑣碎工作,深怕哪個環節出了差錯。雖然系統化、表格化已是我的強項,但近期心思還是常常
這週完全就是在過年期間度過,我問孩子:期待過年嗎?孩子的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可以領紅包,可以想吃零食糖果,又不會被趕著去睡覺。但大人好像都害怕過年,從過年前準備年貨、拜拜的東西、除夕年菜、包紅包、出門走春…沒有一項是跟錢過得去的。 過年前,有次跟朋友聊天提到,有沒有發現長大後,年味總是
又到了每週自省的時間,很快的來到了第三週。這次提筆之時,恰逢農曆除夕,在此也祝大家~ 新的一年,都能夠 ”兔飛猛進&宏兔大展”,兔年越來越好。 這週想要跟大家分享,在農曆年前的一週,各行各業似乎都特別忙碌,小弟也不例外,客戶的服務、社團的工作、家裡的採辦,好像事情都擠在一起,再加上路上莫名奇
本週自省與體會,要來跟大家分享三個這週發生的小故事,讓我聯想到三個能力: 1. 破圈能力 某天在網路上看到朋友報名EMBA,這讓我十分的好奇,都快要40歲的人,為什麼還要再進學校進修呢?於是我就私訊問他,是為了工作需要嗎?不然怎麼會想要再去進修?這位朋友告訴我,第一個是想學習,再來是提升學歷
今天是112年第一週,在111年的跨年夜,第6年看了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羅胖完成了長達十年的每日60秒,這是多麼偉大的壯舉,可想而知這必須克服多少困難。當然有人攻擊有提早錄製、有剪接的嫌疑,但這都不能掩蓋十年的投入、十年的堅持。這段演講其中談到”長期主義“,就算是一間渺小的事,堅持了一段夠長的
本週對我來說是個戰鬥週,因為第一次主辦宗親會的會員大會,許多地方不熟悉,雖說已有前輩指導協助,但總是覺得還有哪裡做得不好的地方,把自己搞得壓力很大。在和一個大哥聊天的時候,他提醒我,有些事情要放出去請人家協助,不然自己會累死。當然我明白這個道理,但因為社團屬性關係,在宗親會我是年紀最小的,大多是都是
開工的第一週,依舊是行程滿檔,開工緊接而來的是籌備祭祀活動、新春團拜,還有下週的宗祠春季祭祖&會員大會。由於是第一次獨立籌備那麼大型的活動,而且又是祭祀的活動,要購買祭品、聯絡廠商、邀請友會、通知會員...等等瑣碎工作,深怕哪個環節出了差錯。雖然系統化、表格化已是我的強項,但近期心思還是常常
這週完全就是在過年期間度過,我問孩子:期待過年嗎?孩子的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可以領紅包,可以想吃零食糖果,又不會被趕著去睡覺。但大人好像都害怕過年,從過年前準備年貨、拜拜的東西、除夕年菜、包紅包、出門走春…沒有一項是跟錢過得去的。 過年前,有次跟朋友聊天提到,有沒有發現長大後,年味總是
又到了每週自省的時間,很快的來到了第三週。這次提筆之時,恰逢農曆除夕,在此也祝大家~ 新的一年,都能夠 ”兔飛猛進&宏兔大展”,兔年越來越好。 這週想要跟大家分享,在農曆年前的一週,各行各業似乎都特別忙碌,小弟也不例外,客戶的服務、社團的工作、家裡的採辦,好像事情都擠在一起,再加上路上莫名奇
本週自省與體會,要來跟大家分享三個這週發生的小故事,讓我聯想到三個能力: 1. 破圈能力 某天在網路上看到朋友報名EMBA,這讓我十分的好奇,都快要40歲的人,為什麼還要再進學校進修呢?於是我就私訊問他,是為了工作需要嗎?不然怎麼會想要再去進修?這位朋友告訴我,第一個是想學習,再來是提升學歷
今天是112年第一週,在111年的跨年夜,第6年看了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羅胖完成了長達十年的每日60秒,這是多麼偉大的壯舉,可想而知這必須克服多少困難。當然有人攻擊有提早錄製、有剪接的嫌疑,但這都不能掩蓋十年的投入、十年的堅持。這段演講其中談到”長期主義“,就算是一間渺小的事,堅持了一段夠長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最近威利看到一篇政府的文章,是在講說112年薪資中位數是52.5萬元,那高低薪差距縮小到4.05倍,是12年來的最低。貧富差距有變小嗎?   大綱 1.薪資中位數與高低薪差距現況 2.高低薪差距縮小的原因 3.薪資統計數據的可信度與爭議 4.稅收公平與未來改革方向 5.台灣生活
Thumbnail
觀察近兩年學測英文──112考「分類」、113考「比較&類比」──可以推測混合題的出題範圍應該不會逃離這兩種文類。熟悉「分類文」和「比較&類比文」的文體、功能,應該能掌握混合題的考點。
繼113年度的題解,本文在於運用「正確的閱讀觀念」、從「文章結構」的方向著手,以及「理解文章作者的意圖、架構布局,」從而掌握「閱讀重點」、幫助理解文章要旨。
不論題目如何變化,考生應當掌握四個原則:1). 語境 (context)、2). 同義詞/相反詞(lexicon)、3). 文法「一致性」 (agreement)、 4). 配搭詞 (collocation)。理解組題原理能幫助自己更快速解題。
前幾篇文章討論過「閱讀的基本原則」──不外乎,「理解文章旨要」、「理解文章或段落體裁的功能」、「掌握上下文的銜接性與連貫性」、「找到正確的字詞配搭」並注意「文法一致性。 另外一個閱讀時常用的技巧,叫作「字換字。」透過訓練,可以幫助自己跨過生字叢生的文章密林,逐步梳理出文章的脈絡,進而掌握文章旨要。」
Thumbnail
由於大家時間都很少,出社會要工作,閒暇的讀書時間更少,如何在剩下的人生中,找出有效率的閱讀法,這當然有基礎跟進階之分。請注意注意再注意,成年人的閱讀跟學生時代不同,為了考試而讀書的基礎進階,與我們長大後純粹提升自己是不同的。 千萬不要用過去聯考時代的閱讀法過度想像。
Thumbnail
閱讀不僅僅是一種好的興趣,更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閱讀對於語言能力、思維邏輯和自我成長的重要性,同時也提到閱讀能夠提升人的抽象思維、擴大知識面、豐富內在世界。閱讀對於社交互動、事業發展等方面也有積極的裨益。在生活中,閱讀有助於人們暫時抽離生活壓力,去關心、感受和享受。
Thumbnail
最近跟朋友討論職涯發展與習慣養成時,聊到自己如何長期保持閱讀的習慣。
跟大家說個好消息 時報出版書展活動,買書有優惠喔 林醫師我也買了一本書 之後跟大家分享讀書心得 希望我可以每天下班後花20分鐘閱讀書籍,積少成多,慢慢看完一本書 我們一起閱讀吧~ 閱讀的好處: 1.可以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2.獲得他人珍貴的經驗 3. 能以他人的思想培養自
Thumbnail
人為何要閱讀? 這算大哉問,不同年紀的想法不同,不同職業的看法不同,不同目標的用處也不同,很多的同與不同。 筆者的想法,倒沒有那麼複雜
Thumbnail
最近威利看到一篇政府的文章,是在講說112年薪資中位數是52.5萬元,那高低薪差距縮小到4.05倍,是12年來的最低。貧富差距有變小嗎?   大綱 1.薪資中位數與高低薪差距現況 2.高低薪差距縮小的原因 3.薪資統計數據的可信度與爭議 4.稅收公平與未來改革方向 5.台灣生活
Thumbnail
觀察近兩年學測英文──112考「分類」、113考「比較&類比」──可以推測混合題的出題範圍應該不會逃離這兩種文類。熟悉「分類文」和「比較&類比文」的文體、功能,應該能掌握混合題的考點。
繼113年度的題解,本文在於運用「正確的閱讀觀念」、從「文章結構」的方向著手,以及「理解文章作者的意圖、架構布局,」從而掌握「閱讀重點」、幫助理解文章要旨。
不論題目如何變化,考生應當掌握四個原則:1). 語境 (context)、2). 同義詞/相反詞(lexicon)、3). 文法「一致性」 (agreement)、 4). 配搭詞 (collocation)。理解組題原理能幫助自己更快速解題。
前幾篇文章討論過「閱讀的基本原則」──不外乎,「理解文章旨要」、「理解文章或段落體裁的功能」、「掌握上下文的銜接性與連貫性」、「找到正確的字詞配搭」並注意「文法一致性。 另外一個閱讀時常用的技巧,叫作「字換字。」透過訓練,可以幫助自己跨過生字叢生的文章密林,逐步梳理出文章的脈絡,進而掌握文章旨要。」
Thumbnail
由於大家時間都很少,出社會要工作,閒暇的讀書時間更少,如何在剩下的人生中,找出有效率的閱讀法,這當然有基礎跟進階之分。請注意注意再注意,成年人的閱讀跟學生時代不同,為了考試而讀書的基礎進階,與我們長大後純粹提升自己是不同的。 千萬不要用過去聯考時代的閱讀法過度想像。
Thumbnail
閱讀不僅僅是一種好的興趣,更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閱讀對於語言能力、思維邏輯和自我成長的重要性,同時也提到閱讀能夠提升人的抽象思維、擴大知識面、豐富內在世界。閱讀對於社交互動、事業發展等方面也有積極的裨益。在生活中,閱讀有助於人們暫時抽離生活壓力,去關心、感受和享受。
Thumbnail
最近跟朋友討論職涯發展與習慣養成時,聊到自己如何長期保持閱讀的習慣。
跟大家說個好消息 時報出版書展活動,買書有優惠喔 林醫師我也買了一本書 之後跟大家分享讀書心得 希望我可以每天下班後花20分鐘閱讀書籍,積少成多,慢慢看完一本書 我們一起閱讀吧~ 閱讀的好處: 1.可以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2.獲得他人珍貴的經驗 3. 能以他人的思想培養自
Thumbnail
人為何要閱讀? 這算大哉問,不同年紀的想法不同,不同職業的看法不同,不同目標的用處也不同,很多的同與不同。 筆者的想法,倒沒有那麼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