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2/24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楊双子講座側記:「昭和台灣・縱貫鐵道・美食之旅:歷史小說家的飲食故事」

臺灣歷史博物館臉書文章:https://www.facebook.com/NMTH100/posts/588073970029941
本次講座搭配本館特展「快慢之間:臺灣鐵道旅行特展」,楊双子老師以百年幾乎不變的縱貫鐵道為經、從昭和臺灣到現代為緯,觀察臺灣人餐桌食物的演變,與背後蘊含的意義。演講包含兩部分:前半段以《臺灣漫遊錄》為引子,談論飲食作為文學與歷史辯證的公共性;後半段則透過《開動了!老台中》深入鐵道、食物與城市關係。

從《臺灣漫遊錄》為起點
「昭和台灣・縱貫鐵道・美食之旅」是2020年楊双子出版《臺灣漫遊錄》時的書腰宣傳語,小說背景設定在昭和時代的臺灣,當時日本知名女作家青山千鶴子為了逃避家人催婚,來到臺灣旅行。以一年為期,同時找到一位臺灣地陪王千鶴同行,鎖定臺灣12種日常食物,以便更深入瞭解殖民前的臺灣風貌。
楊双子的《臺灣漫遊錄》探討的不僅是臺灣美食,同時也突顯臺灣歷史發展的問題。《臺灣漫遊錄》是一本引發社群爭議的虛構譯作,源自於書封的「青山千鶴子著,楊双子譯」以及「完整重譯版」。楊双子首先想問的是:「一向被視為虛構的文學,以及歷史文本,哪個更接近真實呢?」又或者,當我們想瞭解過去百年來臺灣街頭飲食的發展,能夠藉由史料找到真實嗎?也許近30年以來,開始有學者積極研究臺灣的飲食文化,然而在昭和時代並沒有留下豐富的文獻。
其次,藉由青山千鶴子與王千鶴的相遇,並且在一年內透過飲食文化,追尋臺灣人在這塊土地的生活樣貌。背後的文化意涵是:「殖民母國與殖民地的兩人是否能成為朋友?」楊双子的小說並沒有選擇童話般的美好結局,青山千鶴子與王千鶴終究因為不平等的身分關係而無法成為朋友。
不過,更重要的是介紹小說裡的臺灣食物,青山千鶴子來臺的12個月代表12個章節,也對應到臺灣宴席的12道菜。「飲食是需要編排的,」楊双子說道,「談論小說需要起承轉合,臺灣的宴席菜也有起承轉合。」因此當我們檢視《臺灣漫遊錄》的食物排序,便會發現其中的奧妙。雖然有幾種食物並不是全臺灣人都認識的食物,楊双子刻意放到小說也是為了介紹臺灣曾經在某個時間點、某些群族創造這些食物,但事過境遷後可能被遺忘。透過小說的形式,讓讀者產生好奇。

並非美味而食用的食物
楊双子認為,現代人可以品嘗的食物比百年前多出許多,因此某些侷限在地的食物可能因為缺乏願意選擇它們的族群而消失或沒落,例如兜麵(泉州人的黏錢菜)、吉古拉(發音源自日文竹輪的基隆點心)、或是牛汶水與轆湯粢(客家點心)。但是臺灣卻又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地方,臺灣歷史因為殖民而呈現碎片化,於是臺灣人對於食物並沒有特定的階級概念,有些平民菜餚甚至會以「懷舊菜」的方式重回餐桌或人們手上。
麻薏湯或許是其中一個例子,如果到臺中第二市場必然會發現它的蹤跡,而且這類點心僅限中部地區,更精確地說是苗栗到員林之間;此外,雖然成本低廉,但製作耗費人工,這或許也是麻薏無法普及的原因。最初製作麻薏湯並不是美味,而是經濟需求。在日本殖民時期,臺灣利用麻袋分裝糖與稻米,因此在氣候土地條件適宜的中部種植大量黃麻。而臺灣農民本著「物盡其用」的精神,摘取黃麻嫩葉並將葉脈去除,揉碎之後跟地瓜或米湯煮麻薏,以地瓜與米湯甜味覆蓋麻薏的苦味。久而久之,麻薏成為一種在地食物,即使聚酯纖維與塑膠已經取代黃麻的地位,麻薏仍舊是臺中人的食物,甚至願意為它不斷開發新產品。
楊双子提到,因應時代演進而產生的消費型態改變、食物製程複雜、甚至族群單一化都有可能讓某些食物逐漸消失在歷史中。2021年她出版《開動了!老台中》則是延續《臺灣漫遊錄》的宗旨,並將飲食轉變成資訊,讓讀者不是因為美味推薦才尋找食物,而是親自嘗試並發掘其中的滋味。

構成美味的條件:權力與養成
1908年縱貫鐵路開通典禮在臺中舉行,這件事情徹底翻轉臺中的面貌,不僅快速發展,甚至掀起臺灣民族意識。當然這並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而是透過移民者定居,以美食凝聚在地的力量。一直到1921年,蔡培火主張「臺灣乃帝國之臺灣,同時又為我等臺灣人之臺灣也。」,照亮臺灣民族運動史,形成「全島一命」的概念。
飲食從來就不只是好不好吃的問題而已,楊双子說:「(飲食)跟權力有關。」她以臺中第一廣場改名為東協廣場為例,早在1990年代末期逐漸成為東南亞移工的假日聚集地,許多東南亞美食店家不斷湧入,但直到2016年才改名「東協廣場」,成為全臺灣東南亞移工密度最高的大樓。
相反地,近年來在臺灣熱賣的「氣泡水」,雖然早已發明超過百年,不過長時間以來只限於貴族與上流社會飲用,現在幾乎隨處可見。人們覺得氣泡水比一般自來水好喝,真的是因為本身的味道嗎?還是階級的象徵呢?楊双子認為:「當我們因為某個東西跟著階級標籤而引進的時候,我們會記住的是階級,而不是事物本身。」
於是當我們有機會享用「日本和牛」或法國料理時,如果滋味並不如美食家評論那樣美妙,我們便容易陷入自我質疑;另一方面,臺灣人有時候並不看重街邊食物,或是不認為可以透過學習來理解這些食物的可吃之處,因為臺灣食物在全球食物霸權的位階較低,因此會影響我們對於食物的觀感。楊双子援用日本漫畫《拉麵王》的台詞為例:「他們吃的是資訊。」人類其實很難依賴自己主觀感受來品嘗食物,同時食物美味也並不能透過客觀來分辨。

枝微末節的日常飲食
楊双子身為歷史小說家,透過《臺灣漫遊錄》與《開動了!老台中》兩本介紹臺灣不同時代日常飲食的作品,希望讓讀者瞭解生活當中可感知、可觸碰的物質也都是歷史的一環。講座結束之前,她列舉幾項臺灣日常食物的代表店家,包括傳統臺灣糕餅「異香齋」、坂神本舖長崎蛋糕、日日利海盜飯糰、永和豆漿、陳家牛乳大王、翁記泡沫廣場等,這些食物之所以到現在還能端上餐桌享用,都是經過歷史條件聚合與文化匯流的結果。

結語
餐桌風貌是經過文化匯流之後,經過權力關係拉扯與抗衡而成形。當書寫歷史小說的時候,無論是過去聚焦中國或現在轉向臺灣在地,都涉及到國族概念與政治議題,所以飲食也是一種政治。在食物背後蘊含著豐富的政治與權力關係,這也是楊双子身為歷史小說家想談論的主題,也希望讀者能跟著青山千鶴子「一起吃遍臺島吧!」,也一起認識臺灣餐桌的獨特風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