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力實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一直都有隱約的感覺到,自己似乎有點「不太對勁」了。
我讓自己變成一個多工的人並且以此為豪。
我閱讀只挑重點並且一遇到不懂的便上網查詢資料來輔助。
我想盡辦法在空閒時間吸收更多資訊並認為這是在把握時間精進自己。
仔細觀察自己好一陣子後,發現那些我引以為傲的行為竟為我帶來困擾。
很多時後「多工」其實只是瞎忙,
也因為要顧及太多方面導致完成的工作品質不佳。
我無法好好讀完一本書,閱讀時間越拖越久。
每次上網查詢輔助資料時又被其他更多的資訊吸引,
結果卻越來越發散,無法聚焦。
我認為是在把握時間精進自己,實際上卻是讓自己無時無刻塞滿資訊。
從youtube到有聲書,到podcast。
這些爆炸的資訊跟本無法成為知識,不只大腦無法吸收,
還阻斷了大腦寶貴的思考和放空功能。
到最後我還是所學甚少而怪罪自己沒有能力學習並感到無力。
我開始容易對周遭的事情感到焦躁,
對於許多事情沒有耐心,只想知道結果。
無法好好享受空閒與放空,無法感受到平靜。
我發現那造成我不太對勁的原因
似乎來自於持續的資訊轟炸後所帶給我的焦慮與疲乏。
其實我不是一個社群媒體重度使用者,很少用臉書和IG。
但偶而想放空時刷一下IG就會驚訝的發現,再次放下手機已是兩個小時後的事。
我家甚至沒有電視,但即便如此
我每天還是可以從四面八方接收到世界各地的消息。
我沒有長期訂閱Netflix,只有在有想看影集時訂閱,
即便如此,我還是可以感受到每當我訂閱,
那個月便會開始出現熬夜追劇的習慣,
並且一部追完,會開始找下一部想看的劇,直到訂閱期滿一個月為止。
我發現幾乎所有的平台都在想盡辦法吸引著我使用。
就像千千萬萬的平台同時都在呼喊著 :“ 選我!!選我!! ”以及 ”用我!!!用我!!! ”
我無意識的汲取了過量的資訊,
不管是主動汲取的還是被動接收的,對我來說真的是過多了。
好好認清這點後,我在2023年終於下定決心好好的來著手處理。
一月份閱讀了兩本書 :
<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 以及 <最有專注力的一年>
決定也要來做一個專注力實驗,算是送給自己2023的一個禮物。
( 想成禮物比較有祝福的感覺 )
二月份實驗 : 專注於減少使用網路
目標 :
把專注力集中在減少上網時間,戒掉社群網站。
我把這個實驗想成培養一個新的”減少使用網路”好習慣,
而非戒掉”使用網路”這個壞習慣,
雖然實際上內容是一樣的,但對我來說,把目標想成一個新的好習慣,
似乎在執行上心態會比較正向。
具體做法 :
  • 刪掉IG,臉書,Pinterest,Messenger
  • 不花時間瀏覽以上社群媒體
  • Youtube 一天最多只選看5個影片
  • 下班回到家後就不看郵件與Line也不回覆
  • 睡前兩小時不使用手機並於睡前開啟飛航模式。
由於我有固定在IG上發文的習慣,剛好遇到帳號被駭,
讓我得以更快速的下定決心培養這個新習慣。
我在IG上發下最後一篇宣告文,告知IG帳號下台一鞠躬,
代表著我未來也不會在上面發文。
這種對大眾宣告的方式對我來說很有效,
因為每當想回去舊習慣時就會想到我已經宣告了,更要好好執行。
以往通勤時我會聽youtube或是podcast,
但這個月全力專注在減少使用網路上,讓我更下定決心改成閱讀書本
或放空閉目養神。
以往回家後也會在作家事或閒暇時聽聽有聲書或youtube,
我改成單純做家事,單純跟家人聊天,單純吃飯,單純做每件事。
Netflix 的部分,除非真的是孩子們或我自已有很想看的影集或電影才訂閱,
並告訴自己,訂閱一個月的價格讓我看到這麼棒的電影或影集
真的已經是非常值得了,我非常滿足。
以避免自己因貪小便宜而想辦法看到飽。XD
並且訂閱滿一個月立即解除,等待下次好片來臨。
實際操作起來,我覺得這個目標意外的比我想像中的容易達成。
以往可能被很多想做的事干擾,例如 :
我還想利用時間畫畫,
我還想利用時間學烏克麗麗,
我還想好好跟家人聊天,
我還想好好整理家裡,
我也想處理植栽,
但因為這個月的唯一目標就是減少使用網路,
所以我除了日常要做的事,唯一要專注做好的一件事就是減少使用網路。
由於需要集中精神專注的事情變少了,反而不容易被其他的雜事干擾。
而且一個月聽起來也不長,不像一年那樣逼人,也更有決心與動力去執行,
並且更容易在每天不斷的看到自己慢慢培養出來的成果。
有時等到我要睡覺時才發現,手機一直都還在包包裡沒拿出來。
有時一直到我進公司才發現,手機一直都還處於飛航模式。
截至二月底,我對於成果非常的滿意。
少了對網路的依賴,拉開與網路的距離後,生活其實沒有受到影響,
反而多了很多好處!
  • 專心好好處理工作,重質不重量。
  • 享受閱讀
  • 讓思緒遨遊與放空 ( 有助於培養創造力與靈感 )
  • 多出很多時間
  • 更放鬆更平靜
  • 睡得更好了!
這個實驗讓我可以排除雜念專心做好一件事而感到信心大增。
強烈感受到Less is More 的威力。
已經著手進行三月份的實驗。
三月份實驗 : 專注於學好烏克麗麗
烏克麗麗是在我懷孕時買的,當時因為喜歡自己唱唱歌,
覺得烏克麗麗應該很好學,也讓肚子裡的孩子聽聽音樂,
也可藉此在孕期不無聊。
殊不知,買回來沒多久我就因為三分鐘熱度而將它束之高閣,
直到九年後的現在。天啊!!!! XD
內心深處還是一直希望自己可以彈彈唱唱,
有了前一個專注力實驗的加持,決定接下來,就是它了!!
從櫃子裡拿出生滿灰塵的烏克麗麗,心中滿是虧欠,
但只要開始了,永遠不嫌晚。
目前已經執行專注於烏克麗麗學習兩天了,
希望月底可以再來記錄我的實驗成果。
P.S
要宣告出來,才會因為沒有退路而下決心執行的自己留XD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的IG 帳號被盜用了。 一直莫名的傳一些俄文訊息給一堆俄羅斯人。 我根本就不會俄文啊!
去吃藏壽司 孩子們努力集氣換來的詭異生物 扭蛋掉下時 孩子們的歡呼聲大到我必須壓制他們 可見有多歡喜
某天經歷了接二連三的鳥事 讓累積了一整天的我心情很悶
爸媽給了我財富 並非物質上的財富 而是心靈上的
很多時後 與孩子相處時 會瞬間覺得 他們不只是我的孩子 更是我的老師
孩子到了換牙期 牙醫拔完牙 給了一個牙齒形狀的小盒子 附上一條繩子 可以把掉落的牙齒裝進去 變成項鍊
我的IG 帳號被盜用了。 一直莫名的傳一些俄文訊息給一堆俄羅斯人。 我根本就不會俄文啊!
去吃藏壽司 孩子們努力集氣換來的詭異生物 扭蛋掉下時 孩子們的歡呼聲大到我必須壓制他們 可見有多歡喜
某天經歷了接二連三的鳥事 讓累積了一整天的我心情很悶
爸媽給了我財富 並非物質上的財富 而是心靈上的
很多時後 與孩子相處時 會瞬間覺得 他們不只是我的孩子 更是我的老師
孩子到了換牙期 牙醫拔完牙 給了一個牙齒形狀的小盒子 附上一條繩子 可以把掉落的牙齒裝進去 變成項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以下文章包含: (1)為什麼我們總是分心? (2)如何建立深度工作力的能力? (3)透過「生產力冥想」的練習找回專注力!
Thumbnail
我是個很愛做計畫的人,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先上網查詢並作功課才會行動。但,最近聽Podcasts節目中有一集提到:「其實這也是我們這麼網路世代的方便下帶來的隱憂,因為很多人變得因此不敢冒險因為一定要掌握事情的全貌才敢行動,反而被科技控制。」這段話很有趣,也讓我這幾天我也反思了很多事情。確實我好像也有一
Thumbnail
只要提高專注力,就能從忙碌中解脫,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如果待辦事項太多而恐慌,就用GTD消除法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遠離分心、提高專注力?這篇文章探討寫筆記和日記如何幫助記錄、管理想法、學習和工作,當面臨過量資訊、多巴胺成癮、FOMO錯失恐懼症時,如何用筆記過濾資訊量,提高專注力和學習效率,以及寫日記如何幫助掌控情緒、瞭解自己。
Thumbnail
你是否擔心自己讀得不夠? 擔心自己準備的書寫的不夠完整? 常常上網刷心得文,看有沒有還沒買的書? 這些都是資訊焦慮的典型症狀。 人擁有的專注力是有限的。 如果時間都花在資訊的收集上,不但使我們更加焦慮,還會讓自己的認知負擔加重,進而降低專注力。 「專注力」是考生最
每到快要考試,或要執行任何因為動機不足而產生的必要任務時,隨著死線將至,我總是容易心浮氣躁、沒辦法全然專注。即使斷了社交、把社群軟體都刪除,還是沒辦法靜下心來好好完成該做的事。 一天晚上,我突然開始討厭那個狀態的自己,既浪費時間、沒有產出,還自己心裡不是很舒服,我知道我必須做些什麼,想辦法終結
Thumbnail
近期因工作事務繁瑣,也開始正視自己也是創業者,不能像過去那樣只管一股腦兒創作,品牌定位和永續發展同樣得顧,感性揮灑,理性架構。 第一本書和讀者提到,想走創作,首要別想太多,做就對了。只是會這麼建議,是觀察到現代人多數想太多,看到周遭失敗例子,就缺乏勇氣、恐懼嘗試
這幾日因為身體不適,注意力只能短線集中,因而沉迷於常用的SNS。終日刷著不會跳出通知紅點的社群網站APP,反覆進行滑掉重啟的動作,拼命的搜尋各適有興趣的關鍵字,就只是為了要得知更多與自身無關,也無法使人成長的八卦消息與內容。 其實那些東西大多都與我無關,而我僅是看著看著就好像會產生一點連結與共情,
Thumbnail
閱讀,是所有成功人士所具備的特質。這應該是沒有人會否認的道理,但是現代人已經習慣吸收快資訊,很難靜下心來好好閱讀一本書,我也不例外。我開始自我反省,自己為何無法靜下心來看一本書,曾經自己對於閱讀有著濃厚的興趣,是什麼改變了自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以下文章包含: (1)為什麼我們總是分心? (2)如何建立深度工作力的能力? (3)透過「生產力冥想」的練習找回專注力!
Thumbnail
我是個很愛做計畫的人,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先上網查詢並作功課才會行動。但,最近聽Podcasts節目中有一集提到:「其實這也是我們這麼網路世代的方便下帶來的隱憂,因為很多人變得因此不敢冒險因為一定要掌握事情的全貌才敢行動,反而被科技控制。」這段話很有趣,也讓我這幾天我也反思了很多事情。確實我好像也有一
Thumbnail
只要提高專注力,就能從忙碌中解脫,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如果待辦事項太多而恐慌,就用GTD消除法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遠離分心、提高專注力?這篇文章探討寫筆記和日記如何幫助記錄、管理想法、學習和工作,當面臨過量資訊、多巴胺成癮、FOMO錯失恐懼症時,如何用筆記過濾資訊量,提高專注力和學習效率,以及寫日記如何幫助掌控情緒、瞭解自己。
Thumbnail
你是否擔心自己讀得不夠? 擔心自己準備的書寫的不夠完整? 常常上網刷心得文,看有沒有還沒買的書? 這些都是資訊焦慮的典型症狀。 人擁有的專注力是有限的。 如果時間都花在資訊的收集上,不但使我們更加焦慮,還會讓自己的認知負擔加重,進而降低專注力。 「專注力」是考生最
每到快要考試,或要執行任何因為動機不足而產生的必要任務時,隨著死線將至,我總是容易心浮氣躁、沒辦法全然專注。即使斷了社交、把社群軟體都刪除,還是沒辦法靜下心來好好完成該做的事。 一天晚上,我突然開始討厭那個狀態的自己,既浪費時間、沒有產出,還自己心裡不是很舒服,我知道我必須做些什麼,想辦法終結
Thumbnail
近期因工作事務繁瑣,也開始正視自己也是創業者,不能像過去那樣只管一股腦兒創作,品牌定位和永續發展同樣得顧,感性揮灑,理性架構。 第一本書和讀者提到,想走創作,首要別想太多,做就對了。只是會這麼建議,是觀察到現代人多數想太多,看到周遭失敗例子,就缺乏勇氣、恐懼嘗試
這幾日因為身體不適,注意力只能短線集中,因而沉迷於常用的SNS。終日刷著不會跳出通知紅點的社群網站APP,反覆進行滑掉重啟的動作,拼命的搜尋各適有興趣的關鍵字,就只是為了要得知更多與自身無關,也無法使人成長的八卦消息與內容。 其實那些東西大多都與我無關,而我僅是看著看著就好像會產生一點連結與共情,
Thumbnail
閱讀,是所有成功人士所具備的特質。這應該是沒有人會否認的道理,但是現代人已經習慣吸收快資訊,很難靜下心來好好閱讀一本書,我也不例外。我開始自我反省,自己為何無法靜下心來看一本書,曾經自己對於閱讀有著濃厚的興趣,是什麼改變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