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集中注意力通常都不是別人造成,而是「自己內心的聲音」導致注意力不集中。
沒錯,其實大家都非常想集中注意力,而且想得不得了。
首先,一定要先斷除這樣的習慣。
為此,大家必先認識到一個事實,「人這種生物天生就很難專注」。
因為,大家都搞錯了。
專注力不夠,所以做不到。
意志薄弱,所以做不到。
提不起勁,所以做不到。
容易精神渙散,所以做不到。
大多數的人都會這麼想。
但我們的「大腦」總是在注意周遭的狀況。
哪裡發出聲音就往哪邊看。一聽到動靜,就想確認狀況。
換言之,人的思考很難保持在一定的狀態,總是經常在變動。
結果就如前面介紹的,花了很多時間做了一堆有的沒有的事,卻沒有任何成果。
●不要覺得「有時間做這種事,不如趕快開始工作比較好吧?」,這也只會花你一分鐘而已。
要是不小心點開網路或社群媒體,別說一分鐘,你可能「一瞬間」就失去15分鐘以上的時間。
持續1分鐘不斷地深呼吸,讓自己放鬆,然後「下定決定」,告訴自己,接下來除了什麼事以外,其他事情一概不做!
要「下定決心」,接下來我一定要專注在應該做的事情上。
如果沒有經過這個儀式,老是覺得提不起勁,然後自我放棄地打開電腦逛了一圈後,才開始做正事,那你就很容易陷入「回過神來已經失去15分鐘」的模式。
●在被動狀態下發揮專注力是非常常見的狀況。
然而,本書所推薦的「發揮專注力」一定要是在主動、有意識的狀態下去做才有意義。
什麼叫做「發揮專注力」?我想專注的時候就能專注,這才叫發揮專注力。
為了達到這個境界,你必須先從能確實做到的部分開始,只專注1分鐘,在這個意義上就是非常好的訓練。
●「不管怎麼做,我就是很容易分心!」
對於這樣的人,我有一個確實有效的方法。
養成習慣,隨身帶著記事本,心中一有雜念,不管内容是什麼,全都一五一十地記錄下來。
不用整理或分類這些紀錄,總之把它全部寫下來就對了,腦袋只要想著這件事就好。
想要利用大腦的特性獲得專注力,這是一定要做的方法。
●每個星期中,我們總是在某些天容易專注,某些天很難專注對吧。比如說,有些人在星期五的時候心情比較快活,容易集中精神,而星期一就很難專注。當然也有人是完全相反。
本書最後的建議蠻具挑戰性的。
那就是,刻意選擇比較難集中注意力的那一天,試著讓自己在那一整天都集中精神。
比如說,星期三剛好是一個星期正中間的一天,若覺得星期三會讓你特別沒力,就努力挑戰每個星期三都要盡最大努力來專注。
只要成功一次,你就可以獲得莫大的信心。
●在很難專注的環境中,再怎麼告訴自己「要專注、要專注」,反而會越來越容易分心。
就好像在睡不著時,硬要自己「快睡吧、快睡吧」卻更不容易入睡。想要在很難專注的環境中專注,祕訣就是放鬆,不要去想專注的事情。
●英國的評論家、作家科林.威森(Colin Wilson)曾說,他很討厭在美國公演預定前的那一陣子,因為必須四處到國外巡迴演講。
某次,他對自己做了一個承諾。他在心情快要變得低落時,下定決心告訴自己:「絕對不要在這次的巡迴演講中感到無聊!」結果,他的心情振奮起來,直到巡迴演講結束,雖然很累,但他一直都是保持好心情。
雖說心情的起伏大多很難受控制,但我們卻可以透過下一個小小決心,成功控制它。自由意志和心情之間的關係時常讓心理學家感到苦惱
●大家記得「注意力需要消耗資源,但我無法充分投入這樣的資源」,這就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這時候你就要使出殺手鐧。
當你無論如何都必須專注時,就要下定決心:「把大量資源投入在專注中。」
即使沒有時間,也要投入大量時間。
即使周遭環境嘈雜,也要一邊忍耐,一邊投注大量精神。
換句話說,就是背水一戰。
不要去思考後面的事,只專心集中精神在眼前的工作上。
為了專注,要捨得犧牲。必須要有這樣的覺悟。
~佐佐木正悟/心理學新聞撰稿人
~《1分鐘終結慣性拖延,短時間完全專注:掌控專注力,人生不再拖拖拉拉》
~《短時間で「完全集中」するメソッド》
#1分鐘終結慣性拖延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