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商糾紛浮上檯面,爛尾樓隱憂再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無良建商、還我公道!家在哪裡?]
[一屋二賣,悲痛無助!我們只是勞工家庭!]
嘉義縣民雄鄉最近一處新建案,登上新聞版面。原因是疑似發生建商一屋二賣的狀況產生,共計5戶透天厝的新建案,據說收取訂金超過千萬後,再次委託仲介做房屋銷售,甚至順利售出,原本的買家調查後發現,該批預售屋2021年9月保存登記,2022年7月信託出去,2022年12月做移轉,建商前前後後轉手兩次,來回賺了超過3000萬
高雄預售屋竣工日到期超過3個月,建商要求消費者無條件等2年。
台南善化區萬X建設疑似惡性倒閉,導致已購客拿到產權有疑慮的新建案。
這些都是近一、二年間發生的建案糾紛,雖只是零星個案,但當事人遭逢巨大的財務損失,相信是難以承擔。然而相對於受害的已購戶們,建商們又因為那些原因,讓他們選擇這樣做呢?

1. 升息不斷,造成資金成本提升:

目前升息4次,共計利率提升0.625%,相較於國外動則5%6%,其實國內還是相對溫和,然而建設公司財務槓桿高,假設2億元的貸款資金,升息後每年利息增加125萬,每月多繳10萬利息,若未有充裕的資金,這些多餘的利息支出都會影響到營運狀況,非常可觀。

2. 信用管制,導致建商貸款成數下降:

購地貸款從原本可以貸到7成,修正四次後僅剩5成,餘屋貸款從原本5成以上,修正四次後僅剩4成,換而言之,購地成本增加了快2成,可以週轉的逾屋貸款卻少了超過1成,一來一往等於要多準備3成的資金,假設是個5億的案件,需多準備1.5億的資金,影響甚鉅。
PS:餘屋貸款:建商取得使照後,未售出的房屋可以做餘屋貸款,可以說是建商的週轉金來源之一

3. 原物料與勞力成本節節上揚,缺工缺料

由於科技業擴廠需求,開出更好的雇用條件,導致營造業者缺工,加上國際局勢的動盪,進口原物料受到限制,都未因疫情趨緩而得到紓困,相反,反而成為一種新常態,成為一個不可逆的過程,過去建築成本評估的方式,都已無法準確計算出應支出的成本,也間接造成預售屋交屋時間越來越長,甚至有10年後才交屋的建案產生。

4. 購地貸款限期18個月動工,未如期動工會調升貸款利率

央行規定,購地貸款須於18個月內動工,原本出發點是為了抑制建商養地的風氣,但疫情期間諸多不確定性,造成部分建案不是不想動工,而是沒有人動工,造成建商動工上的壓力。雖然在2023年2月央行有放寬規定,列舉出兩大「不可歸責借款人因素」的因素,包括:
A. 受疫情等大環境因素影響而發生缺工缺料等情形,致影響動工時程
B. 因建案特性不同,像是建案規模、建築法規規範要件差異等因素,致公務機關審照時程較長者。
但這些因素的認定仍相當嚴苛,甚至還需由政府認定,限制仍然嚴苛。

5. 平均地權條例修法,直接造成預售屋交易量衰退,缺乏現金流

2023年1月,平均地權條例的修法正式通過,未來預售屋很有可能禁止轉讓,雖不朔及既往,但仍造成許多消費者持觀望態度,直接反應在全台成交件數上。根據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的資料彙整,2022年全台預售屋成交件數同期比就明顯衰退,2022年8月↓34%,9月↓49%,10月↓53%,11月↓64%,12月↓55%,與2021年成交狀況成明顯對比,也表示消費者對預售屋興趣缺缺,讓建商預售屋成交更是不易。
上述五個原因,都讓中小型建商苦不堪言,雖說仍有無良建商存在,惡性倒閉相信仍會持續發生,但相信也有很多正派但辛苦經營的中小型建商,在接下來的困境中,也許克服困難,成為體質良好的建商;也許大建商併吞、接手;也或許,撐不過難關,糾紛上報的新聞再次上演。

如果您也跟我一樣,關注房地產的相關議題,歡迎收聽我的podcast頻道,能帶給您更多收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67歲的陳老奶奶,獨自一人與搬家公司討論,那背影我直視著,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我老了絕不要變成這樣。
最近政府為了實現住宅政策,於2/16日行政院院會報告「減輕民眾負擔,多元支持方案」政策,包括: 一、優先照顧租屋族 租金補貼擴大辦理 二、減輕中低薪房貸族壓力 三、持續推升全國社宅供給總量 而其中第二項的[減輕中低薪房貸族壓力],引起許多社會討論。
[房東 申請完租屋補助 被房東趕走⋯]這是最近一篇Dcard的文章被熱烈討論 內容是一個女大生,申請政府300億的租金補貼專案,收到補助撥款同時,房東也告知要求他這個月要搬家,原因是申請租金補貼,會讓他多繳十幾萬的稅金,完全怪罪在這個女大生身上,不讓他繼續住下去,這位租客就上網發文,問該怎麼辦?
67歲的陳老奶奶,獨自一人與搬家公司討論,那背影我直視著,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我老了絕不要變成這樣。
最近政府為了實現住宅政策,於2/16日行政院院會報告「減輕民眾負擔,多元支持方案」政策,包括: 一、優先照顧租屋族 租金補貼擴大辦理 二、減輕中低薪房貸族壓力 三、持續推升全國社宅供給總量 而其中第二項的[減輕中低薪房貸族壓力],引起許多社會討論。
[房東 申請完租屋補助 被房東趕走⋯]這是最近一篇Dcard的文章被熱烈討論 內容是一個女大生,申請政府300億的租金補貼專案,收到補助撥款同時,房東也告知要求他這個月要搬家,原因是申請租金補貼,會讓他多繳十幾萬的稅金,完全怪罪在這個女大生身上,不讓他繼續住下去,這位租客就上網發文,問該怎麼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據預售屋實登顯示,近3年7都20-30坪預售屋小宅產品平均漲幅近3成,超越一般住宅約5%。7都以高雄漲幅37.1%最多,其次為新竹、台中33.接%;今年前5月預售小宅平均增幅達12.2%,遠高於一般住宅,顯示這波房市上漲由「小宅領漲」,有別過去豪宅帶頭。 交通部日前通過台中捷運橘線可行性研究,
高雄房價飆上天 建商籲「台積宅」自建自售 高雄房市熱到燙手,房價持續飆漲二倍以上,「除了那馬夏高山區以外,全高雄都是蛋黃區」。多家上市建商呼籲台積電(2330)全台擴廠的同時,應規劃「台積宅」自建自售,降低投機客籌碼,方能穩定房市秩序。 上市建商高層說,台積電是護國神山,台積電所到之處房價竄
Thumbnail
房仲業者統計近1年7都2房預售屋總價中位數全面上漲,台北市漲幅最高。預售總價中位數2,833萬,年漲幅17.3%。業者分析本波股市帶動房市,市場資金充沛,且不少2代、3代仍有置產需求。台北市長期新案稀缺,若是精華地段釋出案件,都會吸引購屋族出手,可視為蛋黃區重返榮耀之先聲。 金管會19日公布6
永慶統計今年1-5月僅台中、高雄住宅建照申請增加(建商看好),其餘5都皆負成長,新北減量45.8%最高。分析認為新北市待售新成屋數量攀升,去年Q4攀上2萬棟高峰,仍有大量餘屋待去化。加上囤房稅2.0上路,增加建商去庫存壓力。 中信房屋彙整聯徵中心資料,顯示30歲以下年輕房貸族,14年僅有18.
Thumbnail
★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原文連結 近年房市火熱,但部分預售屋建案因營建成本高漲或建商財務不佳周轉不靈,發生無法如期交屋,甚或爛尾樓的爭議,嚴重影響承購戶的權益。針對近期有建商因營運狀況不佳「放管」一事,黃偉哲市長對此十分重視,特別指示法制處應主動協助受害的承購戶處理預售屋爭議,爭取權益。
Thumbnail
5月新青安申請戶數跟貸款還是創新高 預售屋市場的交易件數也是創高 6月開始有央行第二棟降低成數跟財政部的新青安切結書等到7月公告在看是不是有降溫 目前看起來是不會影響太多買房的節奏 主要都是首購跟預售市場,第二間後的貸款難易度要怎麼變嚴格都不是這次的房市重點 ### 台灣在金融海嘯發
Thumbnail
很多人想到要投資房地產,第一個想法就是去買預售屋。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種迷思,但是自從去年7月1日平均地權條例修正上路之後,預售屋原則上禁止轉約(除了幾種特殊例外情形),我個人認為站在投資的角度,現在去買預售屋並不是一個好的標的,原因詳述如下。 預售屋就是你和建商簽訂一份契約,以一個預先定好
Thumbnail
空屋率高不一定是屯房、新建屋多不一定是炒房,但供需失衡不會長期持續 ■「空屋現象」要個別分析,區域經濟條件不同,成因與解方都不同 □「空屋率」跟「空屋數」是不同概念切勿混淆 ●「新成屋待售餘屋」若持續激增,背後耐人尋味 ○都會區「空屋率」高的地方,若是源自囤房或是滯銷太多,那就是房地產的警鐘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據預售屋實登顯示,近3年7都20-30坪預售屋小宅產品平均漲幅近3成,超越一般住宅約5%。7都以高雄漲幅37.1%最多,其次為新竹、台中33.接%;今年前5月預售小宅平均增幅達12.2%,遠高於一般住宅,顯示這波房市上漲由「小宅領漲」,有別過去豪宅帶頭。 交通部日前通過台中捷運橘線可行性研究,
高雄房價飆上天 建商籲「台積宅」自建自售 高雄房市熱到燙手,房價持續飆漲二倍以上,「除了那馬夏高山區以外,全高雄都是蛋黃區」。多家上市建商呼籲台積電(2330)全台擴廠的同時,應規劃「台積宅」自建自售,降低投機客籌碼,方能穩定房市秩序。 上市建商高層說,台積電是護國神山,台積電所到之處房價竄
Thumbnail
房仲業者統計近1年7都2房預售屋總價中位數全面上漲,台北市漲幅最高。預售總價中位數2,833萬,年漲幅17.3%。業者分析本波股市帶動房市,市場資金充沛,且不少2代、3代仍有置產需求。台北市長期新案稀缺,若是精華地段釋出案件,都會吸引購屋族出手,可視為蛋黃區重返榮耀之先聲。 金管會19日公布6
永慶統計今年1-5月僅台中、高雄住宅建照申請增加(建商看好),其餘5都皆負成長,新北減量45.8%最高。分析認為新北市待售新成屋數量攀升,去年Q4攀上2萬棟高峰,仍有大量餘屋待去化。加上囤房稅2.0上路,增加建商去庫存壓力。 中信房屋彙整聯徵中心資料,顯示30歲以下年輕房貸族,14年僅有18.
Thumbnail
★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原文連結 近年房市火熱,但部分預售屋建案因營建成本高漲或建商財務不佳周轉不靈,發生無法如期交屋,甚或爛尾樓的爭議,嚴重影響承購戶的權益。針對近期有建商因營運狀況不佳「放管」一事,黃偉哲市長對此十分重視,特別指示法制處應主動協助受害的承購戶處理預售屋爭議,爭取權益。
Thumbnail
5月新青安申請戶數跟貸款還是創新高 預售屋市場的交易件數也是創高 6月開始有央行第二棟降低成數跟財政部的新青安切結書等到7月公告在看是不是有降溫 目前看起來是不會影響太多買房的節奏 主要都是首購跟預售市場,第二間後的貸款難易度要怎麼變嚴格都不是這次的房市重點 ### 台灣在金融海嘯發
Thumbnail
很多人想到要投資房地產,第一個想法就是去買預售屋。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種迷思,但是自從去年7月1日平均地權條例修正上路之後,預售屋原則上禁止轉約(除了幾種特殊例外情形),我個人認為站在投資的角度,現在去買預售屋並不是一個好的標的,原因詳述如下。 預售屋就是你和建商簽訂一份契約,以一個預先定好
Thumbnail
空屋率高不一定是屯房、新建屋多不一定是炒房,但供需失衡不會長期持續 ■「空屋現象」要個別分析,區域經濟條件不同,成因與解方都不同 □「空屋率」跟「空屋數」是不同概念切勿混淆 ●「新成屋待售餘屋」若持續激增,背後耐人尋味 ○都會區「空屋率」高的地方,若是源自囤房或是滯銷太多,那就是房地產的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