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理論|犯罪社會學專題03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緊張理論

緊張理論(Strain Theory)係指行為人若無法有效地透過合法的手段取得社會地位或財務上之成就,內心會因此產生挫折、憤怒、緊張等負面情緒進而導致犯罪。分類上屬社會結構理論。
在此理論觀點中,中上階層的人較少有緊張與壓力存在,因為他們能獲得比較多個教育機會與資源,較能達成其所想之成就;反之,下階層的青少年由於他們個人目標與方法間常有矛盾因而產生緊張壓力,進而導致偏差行為。
最常見的緊張理論為美國社會學家莫頓(Robert King Merton)提出的無規範理論。與涂爾幹提出的理論名稱相同,莫頓進一步將涂爾幹的無規範理論發揚。莫頓認為,各階層的人們若想實現的目標與達成該目標的手段產生矛盾,矛盾的原因可能是因為這手段是非法的或不被道德允許的,此時將會導致社會規範與制度對其的影響降低,人們會開始傾向拒絕這些權威的社會制度,而造成各種偏差行為。
與涂爾幹相比,涂爾幹的無規範理論強調文化規範不適當容易引發偏差行為,亦即社會沒有提供一個明確的目標與規範所導致;而莫頓則是著重於目標與實現該方法的落差所引起偏差行為。

一般化緊張理論

屬微觀層級的緊張理論,為美國Robert Agnew所提出,其核心觀念為「負面情緒狀態」(Negative Affective States)。當個人面對壓力的來源時,極易產生負面情緒狀態,進而導致反社會行為,如藥物濫用、偏差與犯罪行為、暴力行為等。
關於壓力的來源,簡要可分為四種:
  1. 未達正向價值之目標(Failure to Achieve Postitively Value Goals)
    認為壓力是由於期望與目的或期望之實際狀況落差所導造成。如缺乏經濟資源的個人希望獲得財富或社會地位時,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會因為自己的目標無法達成而產生緊張。
  2. 期望與成就之差距(Disjunction of Expectations and Achievements)
    當人們自己即使表現很好但仍會因為和優秀同儕相比而感到自己的不足,進而導致緊張。當人們有此種負面情緒時,便可能產生一些負面的反應攻擊他人來降低對方的優勢。
  3. 正向價值刺激之移除
    當個人因各種因素被移除了或失去了某種正向刺激時,便會產生壓力。舉例而言,失戀、喪親、移居等皆是此種模式。此時,行為人可能會做出某種偏差行為以滿足心靈的慰藉或者尋求該為此事負責的人報復,如殺了殺父仇人等。
  4. 負面刺激之出現
    當令人厭惡的刺激出現時也會造成緊張,這種刺激可以是暴力、負面言語或是環境污染皆有可能,如被受虐的兒童可能會將此種受暴力而形成的憤怒轉移至學校同學上面,產生偏差行為。

Reference

蔡德輝、楊士隆(2022)犯罪學,增訂第八版。臺北市:五南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7會員
39內容數
正在準備轉學考,所以會把轉學考準備期間練題的擬答放上來。如果能對未來的學弟妹有所幫助那我覺得就有價值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為什麼有人習慣活在痛苦中?對幸福感到不安?心理學解釋涉及五大核心理論:原生家庭議題使人內化早期情感模式;人生腳本引導個體重複無意識劇本;舒適圈理論顯示人們傾向停留熟悉痛苦的環境中;自我破壞行為源於低自尊或避免失落;認知失調描述內在信念與現實衝突。打破循環需療癒童年創傷、重寫人生劇本並逐步適應幸福感。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自殺危機評估的重要性,分析危機的定義、影響及類型。文章詳細闡述如何偵測危機的信號,特別是自傷和自殺行為的風險因素,並提供對個體及環境的全面性評估方法。透過理解個案在面對壓力時展現的情緒與行為變化,本文旨在促進對心理健康的關注與介入,幫助有需要的人尋求支持與專業幫助。
Thumbnail
【從平凡到卓越:你的人生處於哪個階段?】 「三個僕人代表了我們人生的三種狀態。平凡的人通常不會積極利用資源去創造價值,因為對未知和風險的恐懼使他們選擇逃避…」 我們是否善用資源,決定了我們是停滯不前,還是邁向卓越。你想成為哪一種人?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焦慮的本質在於我們過度遵循社會規則和自我設定的“禁區”。本文將探討焦慮的根本原因,提供減輕焦慮的方法,幫助找到更輕鬆的生活方式。透過減少自我設立的禁區,接受並重新定義發生的事件,我們可以找到更輕鬆、更快樂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這本書探討了人們為何在看似即使在有明顯好處的情況下,仍抗拒改變,並歸納總結出人們常陷入直覺思考錯誤的2種吸引力(推進型與避險型)和4種心理摩擦力(慣性、惰性、情感阻力,和反彈),以及如何應對和克服它們。
Thumbnail
MBTI是由榮格的「人格類型理論」為基礎,試圖瞭解人類的天生認知態度。榮格相信生命源自於對立面的張力,這使得MBTI的結果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會隨著後天環境而改變。文章中強調了個體化意識的發展,並提出了關於天生的認知態度以及所處社會情境的思考。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我們平時說到自尊心,常常會聽到「他自尊心太強了,一聽到批評就會生氣」、「他這樣做,會傷害我的自尊心」,自尊心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受他人影響? 作者趙昱鯤《無行動,不幸福》在書中用簡單易懂的二維模型說明何謂自尊,以及建議我們要怎麼改善自我,從容面對外在世界的批評與回應。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社會療癒和社會動力效應的相關理論,以及這些理論的實務應用。文章中提到了Moreno等人對於社會療癒和社會動力效應的看法,以及這些理論在促進社會變革和團體治療方面的應用。
一、簡答題 (一) 何謂「減害(harm reduction)思維」?其興起的時代背景為何?試舉例說明harm的內涵以及其對應的因應措施。(30%) (二) 請比較「情境控制理論」與「控制理論」的異同,並舉例說明之。 二、應用題 司法院釋字第799號解釋理由書提及:「按對性犯罪者於刑罰執
Thumbnail
為什麼有人習慣活在痛苦中?對幸福感到不安?心理學解釋涉及五大核心理論:原生家庭議題使人內化早期情感模式;人生腳本引導個體重複無意識劇本;舒適圈理論顯示人們傾向停留熟悉痛苦的環境中;自我破壞行為源於低自尊或避免失落;認知失調描述內在信念與現實衝突。打破循環需療癒童年創傷、重寫人生劇本並逐步適應幸福感。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自殺危機評估的重要性,分析危機的定義、影響及類型。文章詳細闡述如何偵測危機的信號,特別是自傷和自殺行為的風險因素,並提供對個體及環境的全面性評估方法。透過理解個案在面對壓力時展現的情緒與行為變化,本文旨在促進對心理健康的關注與介入,幫助有需要的人尋求支持與專業幫助。
Thumbnail
【從平凡到卓越:你的人生處於哪個階段?】 「三個僕人代表了我們人生的三種狀態。平凡的人通常不會積極利用資源去創造價值,因為對未知和風險的恐懼使他們選擇逃避…」 我們是否善用資源,決定了我們是停滯不前,還是邁向卓越。你想成為哪一種人?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焦慮的本質在於我們過度遵循社會規則和自我設定的“禁區”。本文將探討焦慮的根本原因,提供減輕焦慮的方法,幫助找到更輕鬆的生活方式。透過減少自我設立的禁區,接受並重新定義發生的事件,我們可以找到更輕鬆、更快樂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這本書探討了人們為何在看似即使在有明顯好處的情況下,仍抗拒改變,並歸納總結出人們常陷入直覺思考錯誤的2種吸引力(推進型與避險型)和4種心理摩擦力(慣性、惰性、情感阻力,和反彈),以及如何應對和克服它們。
Thumbnail
MBTI是由榮格的「人格類型理論」為基礎,試圖瞭解人類的天生認知態度。榮格相信生命源自於對立面的張力,這使得MBTI的結果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會隨著後天環境而改變。文章中強調了個體化意識的發展,並提出了關於天生的認知態度以及所處社會情境的思考。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我們平時說到自尊心,常常會聽到「他自尊心太強了,一聽到批評就會生氣」、「他這樣做,會傷害我的自尊心」,自尊心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受他人影響? 作者趙昱鯤《無行動,不幸福》在書中用簡單易懂的二維模型說明何謂自尊,以及建議我們要怎麼改善自我,從容面對外在世界的批評與回應。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社會療癒和社會動力效應的相關理論,以及這些理論的實務應用。文章中提到了Moreno等人對於社會療癒和社會動力效應的看法,以及這些理論在促進社會變革和團體治療方面的應用。
一、簡答題 (一) 何謂「減害(harm reduction)思維」?其興起的時代背景為何?試舉例說明harm的內涵以及其對應的因應措施。(30%) (二) 請比較「情境控制理論」與「控制理論」的異同,並舉例說明之。 二、應用題 司法院釋字第799號解釋理由書提及:「按對性犯罪者於刑罰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