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 | 僧人心態 Think Like A Monk(從道場到職場,訓練你的心,過著平靜而有目標的每一天)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不必出家成為僧侶/和尚,你只要學習僧人的思考模式,你也可以過著平靜而有目標的每一天。
作者Jay Shetty,被媒體譽為「數位世代心靈導師」!
他的一支影片有4億次瀏覽,社群媒體超過3,850萬人追蹤。
他獲獎無數,被Yahoo財經選為2020年10大影響人物
我是從一位美國朋友開始認識Jay Shetty,他的Podcast節目很熱門,很多實用的tips,還可以順便訓練英文聽力😜
僧人心態
這本書我個人非常喜歡,作者將他過去在3年和尚生活中所學到的永恆智慧,精煉成每天都能實踐的實用步驟,帶你走過僧人心態的「放下→成長→付出」三階段,過著不焦慮、有意義的人生!
  1. 第一部 放下
  2. 第二部 成長
  3. 第三部 付出
我們都知道很多事情或煩惱,常常都只是卡在一念之間,本書透過文字教你很多「轉念」的方法,我個人深受啟發。
例如作者要大家試試看「如何翻轉嫉妒之心」:
作者請我們列出五個你關心的競爭對手,針對每一個人,至少舉出一個讓你羨慕的原因,例如他的成就、專長...接著想想「這些你嫉妒的人,她們的成就或她們的一切,有讓你蒙受任何實際的損失嗎?」能這樣想,似乎就可以讓自己冷靜下來,降低嫉妒感🤣

另外分享3個我最喜歡本書的觀念:

1.身份認同:我是我認為的自己

仔細看看下圖的話,暫停一下,感受這句話帶來的震撼~我是我認為的自己嗎?還是我是我認為你所認為的我?
當我們用周圍人的表現來定義自己的時候越多,自我迷失的程度就越大。
僧人心態
作者教我們從過往的選擇,檢視你的「價值觀」
盤點自己的生活、追蹤自己每天花掉的時間用在哪了?
想想自己過去做過的3個「最好」及「最壞」的選擇。想想你為什麼會做出這些決定?從中學到什麼?如果再讓你選一次,你會有不同的作法嗎?
請試試看,未來一週,每當你花錢購買不必要的東西,或計畫如何打發時間,先思考一下,這個選擇背後的價值是什麼?
Tips:記得打造「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環境,例如:結交3個,可以提升你的人作朋友花75%的時間在這些可以提升你的人的身上

2. 轉化負面情緒:指認、停止、轉換

  1. 遇到負面情緒時,先覺察自己的感覺或問題👉這是指認
  2. 接著,停下來,深究是什麼感覺、來自何處👉這是停止並思考。
  3. 最後,修正行為,換一個新方式面對當下👉這是調換
微不足道的負面思想和言語就像蚊子:好比是最小的蚊子,也足以剝奪我們心中的平和。
轉化負面情緒:指認、停止、轉換

3.管理恐懼與壓力:檢視你的執著

問問自己:「我害怕失去什麼?」
從身外物開始:你的汽車、房子,還是外貌?寫下你想到的每一樣事物。
接著在想一些內在的因素:聲譽、身份或歸屬感?
這兩張清單結合起來,很可能是你一生最大的痛苦來源,因為恐懼這些東西會被奪走。作者鼓勵大家:

瞭解和接受萬物的短暫無常,明白我們無法真正擁有或控制任何事物,取而代之的是充分欣賞一切事物,並用以提升生活,而不會成為執著和恐懼的來源。

這是終生不斷的修習,當你越來越接受自己並不真正擁有或控制任何事物的事實以後,你就會更懂得享受和珍惜人、事、物和經驗,也會更加謹慎選擇要把哪一些納入自己生命。

以上簡單心得分享,如果喜歡,拜託幫我按一個愛心❤️(每一個愛心都是我閱讀與分享的動力)
最後把作者的這句話送給大家:

想找到生命的意義,重要的不是「跟別人一較長短」,而是作「自己想要成為的那個人」。

如果你英文夠好,也可以挑戰原文版👇

Think Like A Monk: Train Your Mind for Peace and Purpose Every day

Think Like a Monk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8會員
103內容數
透過閱讀豐富了我的視野、開闊了我的胸襟、也啟發了我狹隘的思維,甚至加快了我的理解能力。除了學習每一位作者的成功經驗,我期望分享大家書中啟發我的話語與觀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懶惰大師說,當我們感到生活過得不快樂時,通常會牽涉到一個我們很難察覺到的「應該」或是「想要」、「需要」、「一定」......,這些類「應該」們,讓我們評斷自己和他人,造成壓力。對治這個症頭的方式,就是看著他們,當他們被看見,他們就會失去力量。 《懶,讓你變更好》,發懶還可以變更好?看到這樣的書
Thumbnail
相信每個人都在追尋幸福快樂,但為何獲得了許多,還是時常覺得空虛與憂愁呢? 今天為大家介紹這本書《當富豪遇上僧侶》,書中並非教條式的人生大道理,而是由許多的小故事來傳達真智慧。即便你我都不是富豪,也都會有身心靈無法平衡的時刻,看完會開始懂得欣賞自己、接受一切,如同放下心靈的枷鎖,釋放了自己。
前言 小時候許的願望,總有一個會是能夠一直快快樂樂。等到獨立生活後,才漸漸地發現,比起一直快快樂樂,我其實更希望能時時感到平靜。 而這本書正是由內而外的帶領你找到自己的平靜! 裡面有很多實際可以運用的方法、可以練習的技巧。令我覺得驚訝的是書中其實涵蓋了很廣的生活的面向,像是生活、職場、人生意義,
Thumbnail
很多人對修道人的認知,覺得那些既然自稱是修行者、或是身心靈老師,怎麼會有情緒呢? 這是相當錯誤的認知,他們只是他們會比一般人,更容易覺察到自己的問題,並且以較有效的方式,快速的解決情緒上的問題,進而快速轉念與善解,如此而已~ 修行絕對是一輩子的課題,不是一出家就會了,也不是變成修行者,情緒就自動
Thumbnail
《僧人心態》Think Like A Monk: Train Your Mind for Peace 作者是被稱為數位時代心靈導師的傑‧謝帝,在本書要帶我們擁抱「僧人心態」,一步一步的引導我們去訓練自己過著平靜而有目標的生活。👇🏻 1️⃣認識自己:身分認同 ✨用「猴心/僧心」的差
Thumbnail
當初收到這本書,非常喜歡封面上印著我的名字,好大的一個LOVE,正巧,那段時間在生活中蠻常聊到愛這件事,不論是感情或是其他方面的愛,所以我想說就來翻翻看吧,結果馬上陷入,不過中間有一度擱著沒有閱讀,但也不影響太多就是。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一位經濟學家的森林修行智慧,探索如何面對人生的挑戰。作者指出重要觀點:覺察念頭、人際關係的思考、內心寧靜的追尋。文章還提到冥想、放下念頭以及如何面對人生起伏等議題。
Thumbnail
……回想起自小所受的教育總是在教導我們建立分別心,告訴我們人類為尊,動物畜生為卑;教我們區分什麼是害蟲、什麼是益蟲,而害蟲會傷害我們的安全利益,一定要將牠撲殺消滅。因此,以前的我,蚊子叮我也打,螞蟻咬我也殺,看到蟑螂絕不放過,自私的只為維護保障自身的安全利益,殘忍的不顧眾生痛苦與安危。……
Thumbnail
作者一個想不開,放手西方聯合國經濟研究人員的頭銜就跑去泰國當和尚。書中有很大篇幅在描述他當森林僧人中所聽到的講課與感悟,更描述為何森林僧人的修行要這麼做的理由。而這些當年的「想不開」也成為了他生命中最寶貴的養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人家花了二十年功夫所得到最珍貴的感悟吧!
Thumbnail
懶惰大師說,當我們感到生活過得不快樂時,通常會牽涉到一個我們很難察覺到的「應該」或是「想要」、「需要」、「一定」......,這些類「應該」們,讓我們評斷自己和他人,造成壓力。對治這個症頭的方式,就是看著他們,當他們被看見,他們就會失去力量。 《懶,讓你變更好》,發懶還可以變更好?看到這樣的書
Thumbnail
相信每個人都在追尋幸福快樂,但為何獲得了許多,還是時常覺得空虛與憂愁呢? 今天為大家介紹這本書《當富豪遇上僧侶》,書中並非教條式的人生大道理,而是由許多的小故事來傳達真智慧。即便你我都不是富豪,也都會有身心靈無法平衡的時刻,看完會開始懂得欣賞自己、接受一切,如同放下心靈的枷鎖,釋放了自己。
前言 小時候許的願望,總有一個會是能夠一直快快樂樂。等到獨立生活後,才漸漸地發現,比起一直快快樂樂,我其實更希望能時時感到平靜。 而這本書正是由內而外的帶領你找到自己的平靜! 裡面有很多實際可以運用的方法、可以練習的技巧。令我覺得驚訝的是書中其實涵蓋了很廣的生活的面向,像是生活、職場、人生意義,
Thumbnail
很多人對修道人的認知,覺得那些既然自稱是修行者、或是身心靈老師,怎麼會有情緒呢? 這是相當錯誤的認知,他們只是他們會比一般人,更容易覺察到自己的問題,並且以較有效的方式,快速的解決情緒上的問題,進而快速轉念與善解,如此而已~ 修行絕對是一輩子的課題,不是一出家就會了,也不是變成修行者,情緒就自動
Thumbnail
《僧人心態》Think Like A Monk: Train Your Mind for Peace 作者是被稱為數位時代心靈導師的傑‧謝帝,在本書要帶我們擁抱「僧人心態」,一步一步的引導我們去訓練自己過著平靜而有目標的生活。👇🏻 1️⃣認識自己:身分認同 ✨用「猴心/僧心」的差
Thumbnail
當初收到這本書,非常喜歡封面上印著我的名字,好大的一個LOVE,正巧,那段時間在生活中蠻常聊到愛這件事,不論是感情或是其他方面的愛,所以我想說就來翻翻看吧,結果馬上陷入,不過中間有一度擱著沒有閱讀,但也不影響太多就是。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一位經濟學家的森林修行智慧,探索如何面對人生的挑戰。作者指出重要觀點:覺察念頭、人際關係的思考、內心寧靜的追尋。文章還提到冥想、放下念頭以及如何面對人生起伏等議題。
Thumbnail
……回想起自小所受的教育總是在教導我們建立分別心,告訴我們人類為尊,動物畜生為卑;教我們區分什麼是害蟲、什麼是益蟲,而害蟲會傷害我們的安全利益,一定要將牠撲殺消滅。因此,以前的我,蚊子叮我也打,螞蟻咬我也殺,看到蟑螂絕不放過,自私的只為維護保障自身的安全利益,殘忍的不顧眾生痛苦與安危。……
Thumbnail
作者一個想不開,放手西方聯合國經濟研究人員的頭銜就跑去泰國當和尚。書中有很大篇幅在描述他當森林僧人中所聽到的講課與感悟,更描述為何森林僧人的修行要這麼做的理由。而這些當年的「想不開」也成為了他生命中最寶貴的養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人家花了二十年功夫所得到最珍貴的感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