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2|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我的第十二堂韓語課

一定要背單字和文法?

舉凡在學校、補習班、咖啡廳,如果有教過學生英文、日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等,各種語言類的老師一定都被問過這個問題:「老師~我一定要背單字、學文法嗎?」 好問題,我在深夜的寂靜中,還真的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
難道一定要刻苦背單字、學文法例句?
難道一定要刻苦背單字、學文法例句?
「不背單字就不會講話嗎?」
「不學文法就不聽不懂嗎?」
答案是否定的。
學中文的時候,我們也沒有學過文法,我們不需要先學會中文的文法組成:主詞+謂語+賓語,就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原因是什麼呢?

(一)大量的環境累積
從小我們就生長在說中文的環境,光用耳朵聽就都是中文,手邊看到的也是中文書、中文招牌、中文指令,爸爸、媽媽、老師說的也都是中文,當然除了學會中文,沒有別條路,人類最了不起的一點就是會順應環境生存。所以多數的語言專家都會異口同聲說:「最快學會一個語言的方法就是出國!
👉那這又怎麼解釋,那些住在美國,英語卻還是七七八八的人呢?
👉或是,像我住在雲林的外婆,人在台灣卻還是說不好國語呢?(only純疑問)

(二)雙向溝通的過程
沒有人是自己從天上咚一聲掉下來的。人的出生都是來自父母,那麼父母就是我們最初的語言老師,即使沒有父母,每個嬰兒也都需要「專人照顧」,否則嬰兒無法自己餵食自己,自己處理拉撒衛生,也就是無法生存。那麼一個人在被養育的過程中,肯定會需要與自己以外的人打交道。小孩一哭,父母就會問:「你怎麼了?」小孩一笑,父母就會說:「你好開心喔」 無數次的反覆下,小孩終究會知道父母說的話,是對應到自己的情況,而逐漸從「思考理解」,成長到「能應用」。人與人之間是無法不交流生活的,如果不交流,那麼恐怕讓自己生存下來會是一個極大的難題。
這裡提到雙向的溝通,最初就是為了「活下來」,如果小孩學會說某句話,可以讓自己達到某個目的(吃到飯、換尿布),那麼他就會開始應用這些工具,解決自己面對的困難,這一個過程幾乎是母語人士不需要學會文法也能說得流利的原因,因為生活中他隨時都在測試,測試自己說出來的話是不是能夠應對。
回到前面,那為什麼還是有人講不好「環境母語」呢?(人在美國講不好英語,人在台灣學不好中文)答案很簡單,因為他不需要會說也能活得很好!(笑)可能他處於的環境是可以通過基礎對話就能生活的,例如:鄉下的奶奶不需要學會國語,光用台語就能跟左鄰右舍暢談無阻,處理基本食衣住行所需,那當然不需要花力氣學好中文。又或是成人住在國外,只要有房子住,有超市可以買食材煮,那不太需要跟當地人溝通也能生活。(人本能的惰性)
學會語言的最初只是為了能「活下來」

你需要學那麼多嗎?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要回到一個原點,你為什麼要學外語?如果沒有很必須、會影響生活的需求,大部分人學習的原因不外乎就是這三個:「考試要考、上班要用、有興趣」,確定自己屬於哪一個後,就要再問自己:「我想學到什麼程度?」是想學會幾句常見的慣用語來應急,那太容易了,只要花一個小時,大概就能記住 ; 想要學會基本溝通,那大概一週內就可以學會日常寒暄 ;想要學到能日常溝通,那取決要到什麼程度(問一句答一句,還是可以尬聊五分鐘,還是可以獨自處理公家機關事務)所謂的「日常溝通」這個單字的範圍是很廣的,學一個月的人可以日常溝通,學一年的人也可以日常溝通。所以,不需要被自稱能說多國外語,達到日常溝通水準的人嚇到了。

不學文法用背的更快
我依稀記得,當年我的第一個學生是位馬來西亞女孩,她會很多語言(普通話、馬來語、英語、廣東話),因為工作會接觸到韓國客人,平常也喜歡看韓劇,就打算來學習。韓語類似ㄅㄆㄇ,單獨是不能發音,一定會需要「組合」,組合的過程就需要記住單一個音,才能拼湊在一起。很多人在這一關就卡住了,因為他們從來都沒有好好記住ㅏ是ㄚ、ㅓ是ㄛ、ㅁ是ㄇ、ㅂ是ㄅ.....,所以要他們拼湊出마(ㄇㄚ)或 버(ㄅㄛ)的發音,就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字讀不出來,句子當然更不可能,於是乎她找到最簡單學韓語的方法:「整句話背起來」
最簡單學韓語的方法就是整句背下來
如果學韓語就只是這樣,那大概大家過一星期就要放棄了,原因不外乎:腦容量不夠~🤣沒錯,所以起初學習慣用語是可以背下來用,而且立竿見影地有效!但是我們終究沒辦法每一句話都背下來,這樣會學得很痛苦,馬上覺得無聊不想繼續。上面提到的那位學生雖然毅力過人,整整背了半年的句子!(大概一百多句話),但學得越多越到後面,把韓劇上常聽到的那幾十句都學完了,也就順勢放棄了。(興趣崩塌)
所以說這是個治標不治本的方法,但如果學習的目的就只是想達到「問一句話、答上一句話」那非常推薦這個方法,💡不然我建議乖乖從事半功倍的「文法」下手。準備好了,我們就出發吧~!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或文章對你有幫助,請不吝惜在右下角幫我點一顆❤️唷!謝謝在上班日仍舊努力想學韓語的你!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