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和朋友們留下 3 年高中生活的最後紀念⋯⋯」
本日(3/28)日本話題度最高的新聞之一,就是《
每日新聞》報導指出,今年 2 月兵庫縣姬路市某縣立高中的一名高三畢業生,因為在畢業典禮當天綁了玉米辮「不合校規」,被校方要求整場畢業典禮不能坐在同學附近。他一個人被安排坐在沒有其他學生在的 2 樓座位,校方甚至要求他,畢業典禮儀式進行期間,就算台上叫了他的名字,他也不能回應,就是要把他當作透明人。
這名男同學覺得,如果是這樣的話,參加畢業典禮也沒有意思,便和父母提早離開會場,等到典禮結束後再回到學校領畢業證書及紀念品。沒想到穿著制服回到學校的他,再度被校方「隔離」。他是去沒有任何同學在場的教室領畢業證書,想要上廁所時還有老師跟著,領完畢業證書想找一起度過高中 3 年的朋友們留下紀念,卻被老師罵:「給我離開學校」讓這名學生大受打擊,這名學生的家長也覺得校方的處理方式有問題。
根本沒有禁止編髮的髮禁
事實上,這所學校雖然有髮禁,男生頭髮長度不能蓋到眼睛、耳朵和領子,但只有明文規定學生不能染髮,或是用吹風機吹出造型,並沒有禁止學生編髮。
這名男同學是日美混血,父親是非裔美國人,遺傳到父親的天然鬈髮,如果沒有特別整理,就會像爆炸頭。他知道非裔美國人會將天然鬈髮用編髮的方式綁起來,這樣看起來比較整齊,想說畢業典禮是特別的日子,所以特別綁了玉米辮參加畢業典禮。沒想到卻因此被校方隔離,沒有辦法在高中生活最後一天,和朋友們一起留下最後的回憶。
《每日新聞》接獲消息後詢問這所學校,這名同學是否有違反校規?學校只說:「這個髮型和學校指導的不一樣」,還辯稱「這不是在否定(非裔美國人)傳統髮型,我們只是請他坐到別的地方,並沒有不讓他參加畢業典禮。」這和校方先前回應這名同學家長的說法一樣,只是反覆說:「他本人應該知道規定是什麼」,但卻講不出明確有哪一條規定禁止學生編髮。
基於頭髮的歧視是種族歧視
近年在歐美國家,基於頭髮的歧視(hair discrimination)已經逐漸被視為針對非裔族群的種族歧視。
在以白人審美觀為中心的世界裡,非裔族群的天然鬈髮常被視為「不乾淨、不衛生、散亂又沒有整理」,看起來「不夠專業」、「不適合正式場合」,這其實就是透過髮型來限制非裔族群進出「需要有專業形象的」特定場所。另一方面,非裔族群為了要符合白人世界的審美觀,得使用化學藥劑把頭髮燙直,長期下來對頭髮也是很大的傷害。
美國紐約市率先推出新制
紐約市在 2019 年初推出全美首例的
行政準則 ——所有市民不論種族、族裔或個人身分認同,任何人都有權利擁有各式各樣的髮型。
這句話聽起來很理所當然,但如果仔細去看內文,內文有特別點出不論是擁有天然捲、玉米鬚、爆炸頭、辮子或其他髮型的黑人,他們都擁有保持頭髮原貌、不須經過修剪的權利。提出這項新規定的紐約市人權委員會當時也有明確講出,這項新制適用所有人,但最主要是要保護因天然髮質受到歧視的黑人。
所以紐約市在規定中也提到,雇主不能要求員工髮型(長短、直的或捲的、盤起來還是放下來),業者也不能禁止特定髮型的民眾進出特定場所;但是如果是因為作業流程需要,必須要戴網帽或是將頭髮紮起來,只要這些規定不會因為種族有別,適用於所有員工即可執行。違者將面臨最高 25 萬美元的罰款。
美國各州接連通過《皇冠法案》
在紐約市推出地方行政準則後,加州也在同年(2019)推出簡稱《皇冠法案》(CROWN Act)的州法。「皇冠」取自法案全名「打造一個對天然頭髮尊重與開放世界」(Creating a Respectful and Open World for Natural Hair)的英文首字母,只要是任何可以連結到種族的天然髮質及保護性髮型(protective hairstyle),都不該受到歧視。
這裡所謂的「保護性髮型」指的是非裔美國人常見的編髮、雷鬼頭等髮型。過去美國法院的司法判例中,只有認定黑人燙/爆炸頭(Afros)受到《
1964年民權法案》禁止種族歧視的法律保護,所以《皇冠法案》等於是擴大了適用範圍,在《皇冠法案》有效的範圍內,任何常見的非裔美國人髮型都能受到保障。
在加州推出《皇冠法案》後,目前已有
20個州 或是更小的地方政府跟進推出類似的地方法律。美國眾議院也在 2020 年通過了《皇冠法案》,但目前還沒有進到參議院審理。
目前已經通過州法禁止頭髮歧視的 20 州包括:加州、紐約州、紐澤西州、馬里蘭州、維吉尼亞州、科羅拉多州、華盛頓州、康乃狄克州、德拉威洲、新墨西哥州、內華達州、內布拉斯加州、俄勒岡州、伊利諾州、緬因州、田納西州、麻州、明尼蘇達州、路易斯安那州、阿拉斯加
英國要求各校注意校規是否合法
在海岸另一邊的英國,英國平等與人權委員會(Equality and Human Rights Commission, EHRC)也在去年要求英格蘭、蘇格蘭與威爾斯的各級學校,不得懲罰或禁止學生保留天然的非裔風格髮型,各校也應該要重新檢視校規或是現行做法是否有遵守 2010 年上路的《平等法》(
Equality Act 2010)。
英國平等與人權委員會也提到,如果學校唯獨禁止特定髮型,要求齊頭式平等,而沒有考慮到種族或宗教因素,會讓具有特定特徵的學生屈居劣勢,進而出現間接歧視(indirect discrimination)的狀況。除非學校可以證明學校的服儀規範客觀上合理的,否則因為頭髮歧視學生,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與福祉造成負面影響。
對抗頭髮歧視成南非校園運動
不只是歐美國家,這種基於天然髮質的歧視也發生在南非。
在南非的種族隔離時期,當時的人會拿一枝鉛筆插在別人的頭髮裡面,如果頭髮裡被插筆的人,甩個頭髮鉛筆都不會掉,就代表這個人是有色人種;如果鉛筆插進去甩一下頭髮就能甩掉,就代表這個人的髮型過關了。所以髮型「捲不捲」在當時的南非是用來衡量一個人社會階級的工具。
現在南非已經結束種族隔離政策,但是南非社會上還留著要求非裔必須要把頭髮拉直的「文化」。
就如同帕特爾
所說:「對於非洲人或具有非裔血統的人來說,頭髮不只是頭髮,這是文化,也是身份認同」、「對我來說,解放頭髮讓我感到充滿力量。這麼做讓我感到自由,這對我來說是一種自由的象徵,也是反抗的象徵。」
日本的「黑色校規」
回到日本。日本近年有越來越多學生對抗不合理校規的事件,這些不合理的校規稱為「黑色校規」(ブラック校則),有些是明文寫在校規上,有些則是學校教職員以「規定」或「慣例」為由,一昧要求學生接受校方指導,但卻沒有明文寫在校規或任何生活準則上的不成文規定。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 2017 年一名大阪女高中生,不滿學校要求得將天生棕髮染黑,於是控告大阪府,求償 220 萬日圓的事件。雖然這起訴訟法官並沒有全面採納女學生的觀點,但這起事件成功引起日本國內、外的關注,也讓大阪府教育委員會動起來。(完整事件請參考舊文《
要求天生棕髮的女高中生將頭髮染黑,大阪地方法院判大阪府須賠償》)
日本文部科學省也在 2021 年 6 月
通知 各地方的教育委員會,要求各級學校應該要持續檢視校規是否符合時代發展與社會價值觀念的改變。
不過這樣問題就解決了嗎?前面提到的大阪府教育委員會,只能要求府立高中在官網上公布校規內容,作為同學們選填學校時的參考。最近(
3/23)大阪律師會(大阪弁護士会)才勸告私立清風高校的髮禁太嚴格、檢查方式也做過頭,有侵害學生人權的疑慮。可見距離完全淘汰「黑色校規」,或是讓在現場的教師們意識到校規或是「慣例」早已不合時宜,還有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