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抗拒改變到迎接挑戰 — 好書推薦:《心理摩擦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什麼是心理摩擦力?

改變是必然的,但人們總是會因為各種心理上的問題而抗拒改變。這些問題可能包括過度依賴習慣性思維、惰性、情感阻力或反彈。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介紹「心理摩擦力」的概念以及其四種類型。我們將討論如何減少「心理摩擦力」的影響,並提供三個思考問題,幫助您激勵自己採取行動。

心理摩擦力是指人們在面臨改變時所遭遇的內在阻力,這個阻力可能會阻礙人們採取行動和做出改變。人們有時會抗拒改變,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對改變感到害怕、不安、不確定或者不了解。

《心理摩擦力》

《心理摩擦力》

先引用書中的情境題:
你正在經營一個非牟利組織,希望為醫院裡的病童提供支持,鼓勵大眾寫「勇者小卡」,為他們打打氣。你希望提高願意寫小卡的比例,應該怎麼做才好?
選項A:引述病童的話語,告訴人卡片的意義重大
選項B:每寫一張卡片,就會有一點小報酬
選項C:提供小卡的範本,讓他們有靈感怎麼寫
你覺得哪項最有成效?

答案是C!

為什麼只是給個範本,就能立刻有效?

很多人想方法時,都會想如何提高吸引力,例如引用評語或反饋(如病童的話語)或金錢報酬(如卡片後提供報酬)。可是,我們沒有注意到的是人們的抗拒不是因為這件事不吸引,而是因為他們心理出現一些糾結與不安。

正如上述例子,人們不是認為「勇者小卡」沒有意義,但不願意寫只是因為「不知道要寫什麼」。

這種不安就是「心理摩擦力」;人們之所以對改變猶疑不決,不是因為吸引力不足,而是「心理摩擦力」擋住了去路!

心理摩擦力的3個思考問題

問題1:如何打破負面習慣?

人們總是會因為過度依賴習慣性思維而抗拒改變。這種思維方式可能會阻礙人們開始接受新的觀念和方法。如果你想打破負面習慣,你需要問自己一個問題:這個習慣對我有什麼不利影響?找出這些影響,然後開始進行改變。你可以嘗試使用一些常見的方法,例如建立短期目標、找到替代品或尋求支持。

問題2:如何激勵自己採取行動?

人們總是會因為惰性而抗拒改變。人們習慣了現有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因此對於改變可能會感到不適應。如果你想激勵自己採取行動,您需要問自己一個問題: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明確的目標和動機可以讓您更容易覺得有意義,進而激勵自己行動起來。你還可以嘗試一些激勵自己的方法,例如奬勵自己、向他人公開承諾或找到組織活動的夥伴。

問題3:如何學習擁抱改變,將其視為成長的機會?

人們總是會因為對未知事物的恐懼和不確定性而抗拒改變。如果你想學習擁抱改變,你需要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應該怎麼看待這個改變?改變可能會帶來不利影響,但同時也可能是成長的機會。你可以試著看看改變可能帶來的好處,並將其視為學習和成長的機會。另外,你還可以嘗試一些方法,例如從失敗中學習、進行風險評估或尋求他人的支持和建議。

如何建立成長心態?

如何建立成長心態?

心理摩擦力的4種類型

1)慣性

人們可能會因為過度依賴習慣性思維而抗拒改變。這種思維方式可能會阻礙人們開始接受新的觀念和方法。

想當初Uber剛推出的時候。當時大家可能習慣乘坐的士、其他交通工具,但Uber如何突破慣性?
Uber告訴你,這就像是你的私人司機。人們就會覺得跟自己以往的乘車方法類近,也更容易接受~ 後來其他品牌也會說自己是「家教的Uber、遛狗的Uber」等……

2)惰性

人們習慣了現有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因此對於改變可能會感到不適應。人們都希望改變時應該花越少氣力越好。

你想看電影,你會選擇到電影院觀賞,還是留在家中收看串流影音?
沒錯,電影院的確會有上等的觀賞體驗,但是因為家中看實在是太方便,因此Netflix、Disney+ 等串流平台越來越流行了~

3)情感阻力

人們對未知事物的恐懼和不確定性可能會導致他們抗拒改變。人們可能會擔心改變會帶來不利影響,因此他們會選擇維持現狀。

你想尋找新對象,你會選擇參與一個Speed Dating活動,還是使用交友軟體?
一般人可能會擔憂在Speed Dating活動中遭受拒絕,但交友軟體將認識對象的成本大大降低,消除害怕遭受拒絕的心情,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Tinder這麼多人使用~

4)反彈

人們可能會因為覺得被剝奪自主權而抗拒改變。他們可能會感到自己失去自主權,或者是被迫改變,因此會反彈。

你想到處逛逛,進入了商店購物,但店員一直在推銷您不需要的產品,你會有什麼感覺?
這可能會讓你感到不舒服和被迫。當你離開商店後,你可能會感到不滿,並決定不再光顧該商店。

如何在個人目標規劃中減低心理摩擦力?

如何在個人目標規劃中減低心理摩擦力?

減少心理摩擦力,擁抱改變與成長

雖然書中切入點以行銷為主,但我反而想跟你們如何在個人目標規劃中減低「心理摩擦力」,幫助自己做出改變!

以下介紹五個步驟,及加入我自己的理財目標例子分享;同時針對上一篇帖文的四種心理摩擦力作為解說~

  1. 步驟1 - 確定具體目標
    我的例子:一年內,令自己投資績效有10%
    針對心理摩擦力— 「情感阻力」,問自己這個目標有什麼讓自己恐懼或不安的地方?
    思考自己抗拒的真正原因,並一一解答,在開啟行動前先培養正確心態。
  2. 步驟2 - 列出實現目標所需的具體行動
    我的例子:需要上投資課程,閱讀投資書籍,花時間研究股票公司等
    針對心理摩擦力—「惰性」,列出具體行動,讓目標看起來更容易實踐。每個人想學新事物時,都一定有三分鐘熱度;但很容易因為懶惰就堅持不下去。如果在開始前已經建立好循序漸進的行動計畫,就能減少惰性。
  3. 步驟3 - 分解任務
    我的例子:需要每月撥出一筆金錢作投資及上課用途,網上搜尋他人推介的投資好書,跟別人一起討論投資知識等
    針對心理摩擦力—「慣性」,從零開始慢慢一步一步調整。巨大的改變使人懼怕,但如果先從分解後的小行動開始調整,則比較容易接受改變。
  4. 步驟4 - 排成時間表
    我的例子:每週一日研究投資知識,每月一次把儲蓄分配到投資戶口,每月跟朋友進行至少一次的投資討論
    同樣針對心理摩擦力—「惰性」,把改變的方法變得更明確。列出清晰的時間表,讓我們能夠跟隨時間表走,就不會每完成一個階段才思考下一個階段的任務。這樣可以減低我們的惰性,讓改變變得更輕易。
  5. 步驟5- 評估調整計畫
    我的例子:定期回顧,每3個月調整投資組合,更新資產負債表
    針對心理摩擦力— 「反彈」,這時候你可以重新檢視自己訂下的目標,並跟朋友分享,公開做出承諾。這是個自我說服的步驟,透過重複確認自己心中所想而增加對目標的慾望

結語

今天介紹了心理摩擦力的概念,並提供了三個思考問題和四種類型 — 慣性、惰性、情感阻力、反彈。

文章還提供了五個步驟,以幫助減少心理摩擦力,擁抱改變和成長。

你覺得自己準備好迎接改變嗎?準備好的話,下面留言「準備好了!」

-

💛想看更多有關時間管理的實用內容分享,請追蹤我的方格子專題【LifeTimer HK時間管理魔法學院】

https://vocus.cc/lifetimerhk/home

💛也可以追蹤我的IG、FB!

IG:https://www.instagram.com/lifetimerhk/

FB:https://www.facebook.com/lifetimerhk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feTimer HK 時間管理俱樂部
17會員
14內容數
LifeTimer HK 分享時間管理、個人成長、閱讀分享有關的內容。我會陪伴你一起養成習慣,提升效率;更擴展至目標訂立、自我管理範疇;在有限的時間裏完成一切工作之餘,同時兼顧個人成長與生活歇息,創造屬於自己的理想人生。
2023/05/23
你認為升職一定是一件好事嗎? 相信不少人認為升職是一件好事,可以增加自己的薪酬,又可以證明到自己的能力~ 但你有沒有試過看見人升職後不僅不能勝任他們的職位,反倒令自己更大壓力呢? 其實,我們升職前要考慮到自己的能力是否適合升職後的崗位,現在我便分享 4 個要思考的問題...
Thumbnail
2023/05/23
你認為升職一定是一件好事嗎? 相信不少人認為升職是一件好事,可以增加自己的薪酬,又可以證明到自己的能力~ 但你有沒有試過看見人升職後不僅不能勝任他們的職位,反倒令自己更大壓力呢? 其實,我們升職前要考慮到自己的能力是否適合升職後的崗位,現在我便分享 4 個要思考的問題...
Thumbnail
2023/05/09
你的房間亂嗎? 你知道為什麼有些人可以好好管理好時間,而自己嘗試過卻做不到? 這可能是環境惹出來的禍! 原來要先整理好自己的環境、人生,才能好好管理時間!
Thumbnail
2023/05/09
你的房間亂嗎? 你知道為什麼有些人可以好好管理好時間,而自己嘗試過卻做不到? 這可能是環境惹出來的禍! 原來要先整理好自己的環境、人生,才能好好管理時間!
Thumbnail
2023/04/25
我們常說改變自己已經很困難,便何況改變別人。但只要改變到環境,便能改變他人的行為!《你可以改變別人》便分享了三個小竅門: 1⃣️ 為改變提供清晰的方向 2⃣️ 鼓勵走正確的道路 3⃣️ 形塑路徑 只要參考別人的行動,為他們的改變提供清晰的方向和價值,然後改變環境讓他們更易行動,就能改變到別人的行為
Thumbnail
2023/04/25
我們常說改變自己已經很困難,便何況改變別人。但只要改變到環境,便能改變他人的行為!《你可以改變別人》便分享了三個小竅門: 1⃣️ 為改變提供清晰的方向 2⃣️ 鼓勵走正確的道路 3⃣️ 形塑路徑 只要參考別人的行動,為他們的改變提供清晰的方向和價值,然後改變環境讓他們更易行動,就能改變到別人的行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為何人們抗拒改變?不是你不努力,是你不懂人性阻力
Thumbnail
為何人們抗拒改變?不是你不努力,是你不懂人性阻力
Thumbnail
當我們試著想要改變事情或他人的時候,我們總是將重點擺在自己身上,只關注我們想要看到的結果。我們也總是認為,只要邏輯對、有證據,就能順利說服他人,但事實往往不是這樣。這本書帶我們認識,到底是什麼事物讓人不肯改變,一旦了解,就會明白事情不是我們想的那樣。
Thumbnail
當我們試著想要改變事情或他人的時候,我們總是將重點擺在自己身上,只關注我們想要看到的結果。我們也總是認為,只要邏輯對、有證據,就能順利說服他人,但事實往往不是這樣。這本書帶我們認識,到底是什麼事物讓人不肯改變,一旦了解,就會明白事情不是我們想的那樣。
Thumbnail
原文書名叫做《The Catalyst》,也就是化學反應的催化劑。 博格教授認為,改變不是從外在施壓,而是利用催化劑加速讓化學變化自然產生,而催化劑的功用就是移除障礙與降低門檻,以下是三種常見的障礙場景, 不想失去主控權,喜歡維持慣性,對不確定性打折。
Thumbnail
原文書名叫做《The Catalyst》,也就是化學反應的催化劑。 博格教授認為,改變不是從外在施壓,而是利用催化劑加速讓化學變化自然產生,而催化劑的功用就是移除障礙與降低門檻,以下是三種常見的障礙場景, 不想失去主控權,喜歡維持慣性,對不確定性打折。
Thumbnail
《如何改變一個人》書名乍看之下有點聳動,同時又讓人心動。 你覺得人是那麼容易改變的嗎? 有沒有什麼人是你想改變的? 此刻,你想到誰呢? 你會想要改變他(們)嗎?又或者,他(們)想被你改變嗎 ? 人,是沒那麼容易改變的,因為有慣性,不然也就不會有行銷類、行為心理學這類的書籍了,是吧﹗ 常聽到人家說,想
Thumbnail
《如何改變一個人》書名乍看之下有點聳動,同時又讓人心動。 你覺得人是那麼容易改變的嗎? 有沒有什麼人是你想改變的? 此刻,你想到誰呢? 你會想要改變他(們)嗎?又或者,他(們)想被你改變嗎 ? 人,是沒那麼容易改變的,因為有慣性,不然也就不會有行銷類、行為心理學這類的書籍了,是吧﹗ 常聽到人家說,想
Thumbnail
什麼是心理摩擦力? 改變是必然的,但人們總是會因為各種心理上的問題而抗拒改變。這些問題可能包括過度依賴習慣性思維、惰性、情感阻力或反彈。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介紹「心理摩擦力」的概念以及其四種類型。我們將討論如何減少「心理摩擦力」的影響,並提供三個思考問題,幫助您激勵自己採取行動。 心理摩擦力是指人們
Thumbnail
什麼是心理摩擦力? 改變是必然的,但人們總是會因為各種心理上的問題而抗拒改變。這些問題可能包括過度依賴習慣性思維、惰性、情感阻力或反彈。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介紹「心理摩擦力」的概念以及其四種類型。我們將討論如何減少「心理摩擦力」的影響,並提供三個思考問題,幫助您激勵自己採取行動。 心理摩擦力是指人們
Thumbnail
〔前言〕 我們常以為想要改變一個人,應該要增加他的推力,比如說一直用他的夢想重複提醒他,或是靠大量的激勵技巧來說服一個人,但往往得到的結果都是曇花一現,甚至出現像是抗藥性的現象,一次下的猛藥要比一次重才管用,最後就疲乏了。 《如何改變一個人》的作者是華頓商學院的行銷學教授約拿博格(Jonah Ber
Thumbnail
〔前言〕 我們常以為想要改變一個人,應該要增加他的推力,比如說一直用他的夢想重複提醒他,或是靠大量的激勵技巧來說服一個人,但往往得到的結果都是曇花一現,甚至出現像是抗藥性的現象,一次下的猛藥要比一次重才管用,最後就疲乏了。 《如何改變一個人》的作者是華頓商學院的行銷學教授約拿博格(Jonah Ber
Thumbnail
  將眼光放在對方內在的動力、給與對方安全感、從小的改變循序漸進,及讓對方在自己的團體中獲得共鳴。對應到自己的生命經驗,其實這也是改變自己需要關注的面向。   這是我第一次這樣用文章記錄自己閱讀的書,一個開頭,可能語句不順或者是難以連結,希望之後可以越做越好。
Thumbnail
  將眼光放在對方內在的動力、給與對方安全感、從小的改變循序漸進,及讓對方在自己的團體中獲得共鳴。對應到自己的生命經驗,其實這也是改變自己需要關注的面向。   這是我第一次這樣用文章記錄自己閱讀的書,一個開頭,可能語句不順或者是難以連結,希望之後可以越做越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