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歲的人生戰略 ( 原文作者 : Lynda Gratton & Andrew Scott )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長壽可能是禮物,也可能是詛咒,這取決於個人的觀點和生活狀況。若是面臨身體虛弱、疾病纏身、老年痴呆、醫療費用耗盡家產等問題,長壽會是一種詛咒。長壽若要成為一種禮物,它必須是人生幸福時。本書談的人生戰略不只是去思考如何健康活完100歲,也希望讀者能夠意識到100歲可能是最不長壽的估計。
自1840年起,人類的平均餘命每年增加3個月,也就是每10年增加2~3歲。2007年出生的日本孩子,有50%的機會活到107歲。( 頁047 )而通往百歲之道有3座橋梁。第1座是遵守最理想的醫療建議,讓自己活得到享受第2座橋梁的好處,也就是生物科技帶來的醫療革命。第3座則是,隨著奈米技術不斷進步,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將有辦法以分子的大小,重新修補老化的身體。 ( 頁052 )
百年壽命對財務的影響,將顛覆以往工業革命以來的三階段人生。過去主流人生的觀念就是接受教育、進入職場、然後退休,這樣的預期壽命大約是70歲左右。
作者在書中舉例3個世代的個別的3個假設人生,簡要說明為何每個人都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訂定自己的財務規劃,例如 : 我以後會賺多少錢 ? 收入成長多快 ? 儲蓄率有多少 ? 投資報酬率有多少 ? 工作薪資與被動收入來源的組合是甚麼 ? 會生幾個孩子 ? 需要賺多少錢才會快樂 ? 要留下多少遺產 ?
另外全世界先進國家在討論高齡化社會的議題時,最常被提到的也是財務問題,例如 : 國家的年金制度可能隨著出生率下降,必須改革,調整後當然是延長工作年限、實施國家年金打折,並且將部分年金提撥的責任轉嫁給企業。當企業提撥退休年金變得稀罕,國家年金也不再慷慨,很明顯的結論就是個人儲蓄將是未來退休金的主要來源,因此如何延長人生第二階段的職場工作生涯將會是100歲人生戰略的主軸。
根據《2030未來世界報告書》,未來工作的發展趨勢可能會在三大領域:AI人工智慧、能源發展和生物科技。這些領域可能會創造出許多新的工作機會。例如,AI人工智慧可以診斷病情,可以寫詩、寫劇本作曲。能源發展方面,例如不用石油的世界,利用DAC技術直接從空氣中汲取碳元素。生物科技方面,例如客製化嬰兒和人造肉時代的來臨。這些都是未來可能的工作領域。( 資料來源 : 網路 )
有工作就代表會有收入,有收入就有機會多存一些錢。然而,光是想靠多存錢來解決百年壽命帶來的挑戰,需要擁有理財能力和主動性 ( 或說是自我控制 )。
不過,經濟學家喜歡探討的「伊斯特林悖論」(Easterlin paradox)解釋了有錢人的確比較快樂,然而「幸福程度」與「平均收入」之間並無直接關聯。換句話說,當我們富裕時,幸福感似乎並未增加,顯然還有其他因素影響著人們的幸福感。( 頁111~112 )
因此,兩位作者就分別提出 : 努力獲得無形資產 ( 知識技能、身心健康、人脈運用 )、活出不同自我、打造新型態的工作組合並創造可能性、培養理財能力與自我主動性,善用時間以及人際關中個人角色定位等,來闡述在適應不斷變化的世界中,為何需要不斷學習新知識和技能,並且保持開放的心態來面對確定會長壽的未來。
以下是作者談論掌握財務能力時提出的簡要觀念與測試,或許有能提供我們作為培養知識技能的目標。
( 頁 219~220 ) 從財務的角度來看,增加自身的理財知識是長壽生活相當重要的一環。一份調查投資者的研究發現,即便計入風險,擁有理財知識者每年的報酬率高出1.3%。利用以下5個問題來測試一下自己的理財知識 :
1. 假設戶頭裡有100元,年利率2%。放著不去動,讓錢自然增加。5年後會有多少錢 ?
2. 如果儲蓄利率為1%,年通膨率為2%,一年後,你能買的東西比今天多 ?、一樣 ?、還是少 ?
3. 以下為是非題 : 購買單一公司的股票,通常比買股票型共同基金安全 ?
4. 以下為是非題 : 15年的貸款,每月要還的前高過30年的貸款,單要角的總繳利息較少。
5. 利率如果上揚,債券價格會發生甚麼事 ?
( 以上答案在本書頁232 )
100歲的人生戰略,應該將吃喝玩樂融入知識生活,用理性的規劃來過感性的一生,這至少是值得玩味且能夠實踐的幸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很喜歡《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也喜歡《孟子·盡心篇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喜歡讀著讀著而茅塞頓開的時候,那種究竟的快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書於2018年1月3日出版,至今也超過5年,是一本可以輕鬆閱讀的半自傳、團隊領導以及分享微軟理念與價值的書。
這本書於2016年9月發行,距今已經過了6.5年。夯到快不行的ChatGPT鋪天蓋地,像這樣的類神經網路會偷走我們的工作嗎 ?
光是被孕育出來前的競爭之激烈,就充分顯示要來到這世上生而為人實屬不易。
物理學家在華爾街做些甚麼呢 ? 最常見的就是建立模型來估計證券的價值。
科學知識性的書籍讀起來總能解惑,解這顆地球上所發生重大天然災害的來龍去脈、解人類文明進展的社會現象、解環境與人類相互湧動時的身心變化。本書就以地球環境、科技與社會、健康與大腦三個主題領域,精選48個提問與解答,並且在每個提問篇幅中以英文單字關鍵字和一段英文句來增加閱讀的附加價值。
我們常常從新聞消息中看見,當銀行發生錢的流動性不足時,政府一定會出來背書且一再保證存款人不會有任何損失。此舉是為了穩定現代金融體系運作,至於從哪兒拿錢來還 ?
本書於2018年1月3日出版,至今也超過5年,是一本可以輕鬆閱讀的半自傳、團隊領導以及分享微軟理念與價值的書。
這本書於2016年9月發行,距今已經過了6.5年。夯到快不行的ChatGPT鋪天蓋地,像這樣的類神經網路會偷走我們的工作嗎 ?
光是被孕育出來前的競爭之激烈,就充分顯示要來到這世上生而為人實屬不易。
物理學家在華爾街做些甚麼呢 ? 最常見的就是建立模型來估計證券的價值。
科學知識性的書籍讀起來總能解惑,解這顆地球上所發生重大天然災害的來龍去脈、解人類文明進展的社會現象、解環境與人類相互湧動時的身心變化。本書就以地球環境、科技與社會、健康與大腦三個主題領域,精選48個提問與解答,並且在每個提問篇幅中以英文單字關鍵字和一段英文句來增加閱讀的附加價值。
我們常常從新聞消息中看見,當銀行發生錢的流動性不足時,政府一定會出來背書且一再保證存款人不會有任何損失。此舉是為了穩定現代金融體系運作,至於從哪兒拿錢來還 ?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人類壽命不斷延長,高齡化成為全球性的議題。《百歲人生的樂活善生戰略》中提到,現代人有高機率活過100歲,這不僅挑戰著個人生活的規劃,更對國家政策、企業策略及個人理財產生深遠影響......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會走到變老的階段,無論是否有錢或沒錢,思考一下如果世界變成只靠一管10CC左右的血液,透過AI大數據分析,就能更準確的發現身體裡面所存在的遺傳疾病或癌症,大大的提高了存活的機率及年齡,想一想「長命百歲」可能會變成常態? 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活太久可能不是一件值得開
Thumbnail
我在這裡提出一個假設性的問題: 假設我們都可以剛好活到90歲,而從20歲到90歲的70年歲月裡,我們會支出的費用固定為3000萬元。而自己又可以決定這3000萬可以使用的時期,你會怎麼做分配呢?
Thumbnail
年輕時用健康換錢,年老用錢換時間,這是許多人的人生哲學。但是,這樣的選擇真的值得嗎?我們是否該在過度節儉與享樂主義的極端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我們是否會後悔沒有趁健康時多體驗生活? 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想法和經驗,希望能有一些啟發和參考。我不是要告訴大家該怎麼過的人生,而是要讓我們思考一下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退休年齡和退休條件計畫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在這個多變的時代,打造一個符合個人需求且具有彈性的退休計畫是至關重要的。這不僅能夠讓我們在退休後擁有充裕的生活,更能夠讓退休年齡成為人生的一個美好轉折點。
Thumbnail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健康平安來到這個年齡。
Thumbnail
常常生活中會聽到有人的生日祝福語是”祝您長命百歲”,如今在醫學發達和人口結構的改變下,以及大家開始注重養生、樂活,平均壽命也越來越長,依據國發會的人口推估統計(如下圖),我國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 (平均一百人中有二十位65歲以上老人)
Thumbnail
先想像你未來想過怎麼樣的生活,模擬未來你的生活模樣,「我要隨心所欲過生活,不被金錢綁死,退休後居遊各地,優雅健康享日子」建立清晰的財務目標,然後,懂得記帳掌握每月每年的支出,知道所需的支出是多少,算出你財富自由的數字,有個努力打拼的目標。
Thumbnail
我們都在變老,而且愈來愈長壽。專家預測到 2050 年,60 歲以上的人口預計將達到 21 億。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在 2024 年 1 月發表的新報告《長壽經濟原則:未來財務穩固的基礎》,探討六項「長壽經濟」發展的原則。以此核心價值為出發點,將可在這日益擴大的高齡市場,創造出新的商機與規模。
Thumbnail
隨著人類壽命不斷延長,高齡化成為全球性的議題。《百歲人生的樂活善生戰略》中提到,現代人有高機率活過100歲,這不僅挑戰著個人生活的規劃,更對國家政策、企業策略及個人理財產生深遠影響......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會走到變老的階段,無論是否有錢或沒錢,思考一下如果世界變成只靠一管10CC左右的血液,透過AI大數據分析,就能更準確的發現身體裡面所存在的遺傳疾病或癌症,大大的提高了存活的機率及年齡,想一想「長命百歲」可能會變成常態? 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活太久可能不是一件值得開
Thumbnail
我在這裡提出一個假設性的問題: 假設我們都可以剛好活到90歲,而從20歲到90歲的70年歲月裡,我們會支出的費用固定為3000萬元。而自己又可以決定這3000萬可以使用的時期,你會怎麼做分配呢?
Thumbnail
年輕時用健康換錢,年老用錢換時間,這是許多人的人生哲學。但是,這樣的選擇真的值得嗎?我們是否該在過度節儉與享樂主義的極端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我們是否會後悔沒有趁健康時多體驗生活? 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想法和經驗,希望能有一些啟發和參考。我不是要告訴大家該怎麼過的人生,而是要讓我們思考一下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退休年齡和退休條件計畫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在這個多變的時代,打造一個符合個人需求且具有彈性的退休計畫是至關重要的。這不僅能夠讓我們在退休後擁有充裕的生活,更能夠讓退休年齡成為人生的一個美好轉折點。
Thumbnail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健康平安來到這個年齡。
Thumbnail
常常生活中會聽到有人的生日祝福語是”祝您長命百歲”,如今在醫學發達和人口結構的改變下,以及大家開始注重養生、樂活,平均壽命也越來越長,依據國發會的人口推估統計(如下圖),我國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 (平均一百人中有二十位65歲以上老人)
Thumbnail
先想像你未來想過怎麼樣的生活,模擬未來你的生活模樣,「我要隨心所欲過生活,不被金錢綁死,退休後居遊各地,優雅健康享日子」建立清晰的財務目標,然後,懂得記帳掌握每月每年的支出,知道所需的支出是多少,算出你財富自由的數字,有個努力打拼的目標。
Thumbnail
我們都在變老,而且愈來愈長壽。專家預測到 2050 年,60 歲以上的人口預計將達到 21 億。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在 2024 年 1 月發表的新報告《長壽經濟原則:未來財務穩固的基礎》,探討六項「長壽經濟」發展的原則。以此核心價值為出發點,將可在這日益擴大的高齡市場,創造出新的商機與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