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7|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活動紀實】4/16 新竹或者書店《存在之道》新書分享會(主講:黃素菲)

陽光暖暖的周日下午,位在新竹的或者書店聚集了喜愛心理領域的讀者們,為的就是聆聽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Carl Rogers)著作《存在之道》的新書分享。為何這間獨立書店會選擇這樣一本有點深奧的《存在之道》舉辦分享會?又,這本書要從哪讀起,與自己生活有什麼相關性呢?心靈工坊與或者書店特別邀請了深受羅傑斯啟發的資深諮商心理師,同時也是敘事治療專家黃素菲老師,到現場導讀本書。

羅傑斯的生平

黃素菲老師從作者生平談起。作者卡爾.羅傑斯1902生於伊利諾州芝加哥的基督教家庭。家中六個孩子中的老四,他描述自己是一個害羞、孤獨、愛作夢且經常迷失在幻想中的人,幾乎沒有社交生活。十二歳時,舉家遷居農場裡,喚醒羅傑斯對科學與自然的興趣,開始觀察與飼養蛾類,十五歲開始,則在現代農耕領域中做實驗控制。求學過程中,起先羅傑斯讀的是就讀威斯康辛農業系,大二棄農業從歷史,大三去北京參加國際基督教學生聯盟大會,因而轉向自由教派,這個獨立的過程對他來講是艱難,甚至使他潰瘍住院,讓他很早就意識到身、心的一體性──心理的困難會反應在身體的病痛上,也開啟了對心理健康領域的興趣。
1942年羅傑斯出版了《諮商與心理治療》(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並提出「非指導式諮商」(non-directive approach),聚焦於口頭互動;1945-1957尼在芝加哥大學教書並創立了大學裡的第一個諮商中心,直到晚年65-75歲期間寫作不綴。1960左右羅傑斯罹患神經衰弱症,因此暫停多數工作,只專心發表著作:《治療關係與衝擊:精神分裂病患的心理研究》;1961年出版經典名作《成為一個人》(On Becoming a Person),奠立了案主為本的治療取向(後來再改成「以人為本」的工作取向)。
羅傑斯在他生命歲月的最後十年,將以人為本的取向的觀念運用到政治上,訓練政策的制定者、政治領導人物與對立黨派,目的在增進人與人之間的瞭解與尊重,減少衝突與緊張,並致力於建立世界和平,因而榮獲諾貝爾和平獎的提名。1982年出版了《存在之道》,作為他的經典之作《成為一個人》的結語,這本書比他早期的作品更具哲理,追溯了他的職業和個人發展,並以對更人道的未來的預言性呼籲作為結語。這本書有好幾章談到教育,現今教育界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觀念,都受羅傑斯的影響很深。1987年,羅傑斯因跌倒挫傷右心臟病發而辭世。

羅傑斯的心理治療觀

素菲老師分享到,現今心理師數量成長很多,深受市場考驗,當一個夠好的專業心理師並不容易,那麼如何成為一個好的心理師呢?
從羅傑斯的角度來看,最重要的是治療師對病人的真誠以待──治療師越是一個真正的人,卸除自我保護或職業面具及角色,病人也就越會積極做出回應與建設性的改變。當然,治療師接納病人,必須不懷成見,是無條件的,同時,治療師定要以同理心進入案主的私人世界。有關治療師與案主關係的關鍵要素──同理心理解(empathic understanding)、真誠(genuineness),以及無條件的正向對待(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至今仍為典範。
素菲老師分享很讓他感動的一句話,在《存在之道》第44頁中寫著:「無法聆聽別人,因而不能瞭解對方,這是我不能原諒自己的。如果只是單純的不理解或是未能抓住他的重點,又或是他的話難懂,我還不至於太過自責;若是因為對他所要說的已經心存成見,根本聽不進去,因而沒有聽懂他,這真的會令我對自己很不滿意。」聆聽,是一種不執著於任何事物的狀態。
學習不執著,是一輩子的修練,羅傑斯的理論說起來很簡單,但難在徹底實踐。素菲老師上述那段話延伸到王維的詩:「輕舟南垞去,北垞淼難即。隔浦望人家,遙遙不相識。」把未知留在未知,王維的「不行動」狀似放棄,其實「不行動」也是一種行動,而羅傑斯所說的不作為也是這個意思──治療師只要放鬆、不帶預設成見地身在治療診間面對個案即可。素菲老師說:關於抵達的最高境界是不抵達,復仇的最大完成是放棄復仇,科技的最美姿態是反思科技。
同樣身為心理諮商師的素菲老師,也分享另一段讓他深有同感的內容。在《存在之道》第64頁中寫著:「當我回顧從前,我體悟到我之所以熱衷於在晤談及治療,部分原因是源自於我早年的孤獨。而這樣的工作填補我內心的渴望,是以社會所贊同真正深入去接觸人們的一種方式,治療晤談提供了機會,直接親近一個人,免除了漸進深入認識的漫長與痛苦。」素菲老師說,社交性的人際互動往往難以彼此交心,但心理治療、晤談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是進入私人世界合法的方式,這是諮商工作的特別之處。
書中說,「只要能夠營造出真誠、肯定及理解的環境,無論個人或團體,都會由刻板轉為靈活,依賴轉為自主,抗拒轉為自我接納……體現人的實現傾向。」在素菲老師心裡,這和不少心理學家的想法是相互呼應的。譬如榮格就曾說:「學習所有的治療理論,精熟所有的治療技術,但是,當你接觸到一個人的靈魂,請你也成為另一個靈魂。」又譬如敘事治療大師麥克.懷特認為,「不知道」可以培養好奇的態度,這種好奇立場的傾聽與發問本身產生的推動性、進展性,就能夠帶出非常好的療效。

將理論落實到生命

素菲老師說,羅傑斯的偉大,就在於他真的奮力、徹底地用他的理論在生活,落實到自身生命的各個層面。譬如《存在之道》也提到了羅傑斯面對太太的臨終,一樣洋溢著一貫的真誠:「在最後幾年,我跟海倫的距離逐漸加大,我願意照顧她,但完全不敢說我還愛她。有一天,她已瀕進死亡,我內心興起一股我自己都不明白的熱情。一如往常我去醫院餵她吃晚餐,情不自禁對她傾訴,說自己有多麼愛她,說她對我有多麼重要,說這一路相伴走來,多虧她積極主動。這些話我以前都對她說過,但那天晚上,我覺得,那份強度與認真卻是以前所沒有的。我跟她說,她無須覺得有義務要繼續活下去,她應該自由自在……」隔天,羅傑斯的太太就離世了。素菲老師認為,善終是相當不容易的事──不管是對於活著的人還是將逝之人都是。非常「當下」地跟人好好的講一段話,很重要卻也很不容易。

羅傑斯的箴言

大學以來,素菲老師就將羅傑斯的十句箴言墊在書桌的墊下,他也分享給與會的讀者: 1.把眼光放遠一點兒,不要假裝自己(我們會當一輩子的人); 2.很接納的聽我自己、做我自己,我才能發揮效能; 3.允許自己去了解別人,實在具有無比的價值; 4.若我能打開一些管道,讓別人願意向我轉達他的感受、體驗,將豐富我的世界; 5.當我能以他人之所是接納他,我會感到無比的欣慰; 6.我能向自己與別人展現內在真實的自我,信任自己的體驗,我就不再固著; 7.別人對我得評價不能引導我; 8.體驗對我而言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性,同時我喜歡在體驗之中發現秩序; 9.事實總是友善的; 10.人的生命在最好的狀況下,乃是流動,變化的過程,其中沒有什麼是固著不變的。
素菲老師用下面的話,總結閱讀羅傑斯的感想:
我以為讀書至少有三種:第一種是學生時期為了成績、證照考試,大多是讀教科書;第二種是純粹放鬆、消遣、娛樂,大多是小說、雜誌、漫畫;第三種是年長之後開始接案、督導、教學,為了增加新知、提升專業素養,尋找理論或研究作為支撐。
一直到開始認真讀卡爾羅傑斯的《成為一個人》,發現了第四種讀書,是為了認識自己、跟自己連結。最後這種讀書,不死記,不腦殘、也不燒腦,因為羅傑斯的文字向來自帶溫度與清香,他說深度傾聽會「聽到了深埋在表面下、不為人知之處所發出的深沉吶喊」,簡單的文字自然地把我的眼光往深處看到自己、想要跟自己「深層共鳴」。
羅傑斯強調同理且不帶評斷的傾聽,在人際關係中不可或缺,傾聽與被傾聽的雙方都備感欣慰而隨之成長,因為心敞開來了,情感交流傳遞,改變自然發生。
心敞開來,就如本書第四章所說,不只是變老,而是不停地好奇、學習、改變、成長!一直都在體驗中的羅傑斯相信「自己死時依然年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