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要我們反躬自省,探索內在的自己也有背光的陰影需要去面對 《自我的追尋》

2023/11/09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photo by Pexels

photo by Pexels

別以期待的心去看心靈雞湯並祈求能夠獲得幸福和安定

萬物自有不同的豐盛等著我們,路邊的一片葉子、一朵枯萎的花,甚至是不起眼的石頭,也都經歷過一番徹骨。


《自我的追尋》

  

佛洛姆是我很喜歡的一位人本主義哲學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學家。他思考整合各派系學的互動問題,而不是以二元對立方式去展開分析。

  

《愛的藝術》是我認識佛洛姆的一本重要也是我很愛的一本書,相信讀者一定也不陌生,今天要分享《自我的追尋》算是《逃避自由》的續作,只是我想先分享的原因是因為二者沒有連續性,分開看也可以。而《自我的追尋》討論了「人性與性格」的性格學是《逃避自由》裡沒有提及的。

  

所以我覺得先分享應該也沒有關係,而偷偷跟你說,真的原因也並沒有特別的意義,只是入院太勿忙,沒帶到。哈。

  

《自我的追尋》是佛洛姆想要重建心理學與倫理學的關係,並強化其所主張的 #人本主義倫理學的立,以反對啟蒙運動後盛行的相對主義與威權主義。

  

雖說主流的規範倫理學是從亞里斯多德脈絡中延伸出的「德性倫理學」(整合了當代的社會學、心理學,以及人類學),但一直到1970年後才慢慢成熟,而佛洛姆早在1940年就已強調了可能性。

  

你可能會覺得說了那麼多,是否只是在玩弄文字,因為說到學派就像開啟了睡眠的開關,或是有一種好像只能夠有一種思維的制式。的確,那些似乎離「人」太遙遠,不夠往人的內在去探索。

  

我喜歡的心理學家們,之所以喜歡,不是因為他們很專業,當然他們是真的很專業,而我更喜歡也感動的是,他們能夠擺脫原本所學,而發自內心或是站在病人個案的角度去感受,而有所困惑。

  

當困惑一湧現時,反而是他們的推動力,而不是阻力,我覺得這樣的學家才是真正的「為人」,也讓「成為一個人」變成是最首要前進的方向,而不是一昧地去判斷行為或想法。因為他們的判斷決定了「人」。

  

人一旦只相信、只追尋真理,那麼就很難專注在自己,也等同是將「無意識」拒於我們以外。我想最好的追尋自我的方式並不是一昧地只追求真理而忽略自己就是了。

  

我舉個很簡單又生活化的例子,孩子上課不專心,只會調皮搗蛋,或是鬧事。如果以某種用行為分析的方法看看孩子,只會將行為A和B畫上等號、行為C和D畫上等號,最後總結就是某種精神官能症。

  

但「人」的問題仍未被看見,就連榮格在某本自己的書裡都有說過「個案沒說出來的比說出來的更為重要。」

  

別說是孩子,就連我們大人也一樣,能夠說出來的那些,有許多都是自己的保護色,往往我們沒說的,才是最想被理解的,不是嗎?

  

我喜歡這些心理學家,也愛讀他們的著作,但也不難發現,他們其實對於他人與自己之間以乎也有一層看不見的界線,和自己的有所堅持,不是說是扺觸,而是相互尊重吧!這是很有趣的現象,題外話。

  

佛洛姆對於榮格的理論也表示榮格放棄了真理的追尋,是不是進步?除了所處年代,也有著執拗和頑固。

  

例如,歐文.亞隆曾在自傳裡說到《意義的呼喚》作者維克多.法蘭可偕同妻子拜訪,對法蘭可來說,加州不講形式的文化顯然令他極不痛快。有一回,一個在歐文.亞隆家幫忙的女孩哭著跑來說,法蘭可責罵她,原因只是女孩拿瓷杯倒茶,而法蘭可要用陶杯喝茶。

  

或是好幾次歐文.亞隆想和他做反饋,但法蘭可總是將之看成有害的批評,有時歐文.亞隆內心折磨了好一陣子,才能決定實話實說。

  

又或是我曾在榮格分析師、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科王浩威醫師的文章裡讀到(很久了,但我印象中是,有誤,還請更正我。),歐文.亞隆仍在醫學院時,對於同儕選擇榮格取向感到不以為意,也語重心長的和同儕表示這樣會沒有可期待的未來.....等等。

  

可見緃使最優秀的人,對於自己的創傷和讚揚,仍然會有盲目的狀況。好了,扯完了題外話,要言歸正傳了。

  

希望大家別以期待的心看心理心靈的書能夠獲得幸福和安定,閱讀是要我們反躬自省,去探索內在的自己,了解自己也有陰影需要去面對的那個部份。

  

現代人常常感到焦慮不安,困惑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雖然我們對於生活的自主權是有完全的支配力,但不知為何對於整個社會很無力。

  

即使和以前一樣,我們幾乎是衣食無缺了,我們可是是創造者,而不是接受者,不過對於「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卻一無所知,明天和明天的明天,未來要怎麼過?似乎只是一日過一日這樣的前進,明明有生命,但卻像是個沒有流動的個體。

  

每個時代都有著不同時代的焦慮,而現代的我們遇到的問題,我覺得是無法接受自己是平凡且渺小的,所以因此對於所擁有的一切,感到質疑也更加困惑。這是我個人的見解,你也可以有你的看法,歡迎提出。  

  

現代的我們不必像以前特別需要宗教或信仰,我們自己就是是信仰,因為勇於識自己想追尋的,但偏偏信任感不足,也讓自己的理念變得飄忽不定,又急欲尋找下一個指引和方向。

  

這個追尋彷彿帶著某種神秘色彩的特質,沒有人知道答案,大部份都是「主觀」的認為和想法。

  

我們其實是有選擇的,不論是理性或是非理性的,都可以做出有價值性的判斷和確認前往的方向。不過前提是,我們必須先認識自己,認識人性。

  

不一定是要揭發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或證明自己什麼,只是很簡單地去承認去看見自己也有非善的那一面——渴望慾望、害怕恐懼、喜愛權力,喜歡和不喜歡,這樣的坦然,如此而已。

  

雖然這常常讓我們感到很衝突,但這就是人的本質,不可能忽略真實帶來的困擾,甚至強迫它們不能出來見人,因為這樣違返人性。

  

對自己的肯定和認識,才能認識自己也有向善、創造開發的能力。這是千真萬確的,只是或許你正在探索的路上。

  

《自我的追尋》中從探討倫理學、心理學、權威主義倫理學、相對主義、哲學、人本主義倫理學討論人性,也許你會讀得有些累,但多讀幾次有如倒吃甘蔗一樣,會有更深的感受和認識。

  

我們再來以兒童當主角來看,兒童階段倫理的形成以及一般人成人的不假累索的價值判斷裡,都可以看見善惡能力早在童年就奠下基礎,先是單純的生理功能,繼而是複雜的行為問題。

  

兒童在學習推論善惡不同之前,就已擁有區分善惡的意識,其價值判斷的形成仍依據生命中重要的那個人發出友善或不友善的反應。

  

就兒童完全依賴於成人的關懷和愛這點來看,光是主要照顧者的讚賞或厭惡表情,就足以「教導」兒童是非善惡。

  

在學校和社會中也有類似的因素在運作作,比方說,大部份人說好,那麼那件事就是好的,(例如我之前對於醫美盛行的困惑),而大家反對的,那件事就是壞的。(例如大家都說孩子打電動是錯誤的。)

  

由此可見,人們會受強烈的情感壓力而做出比較合呼大眾的決定,那麼所謂的「善、惡」到底是真善或是偽善呢?

  

一個孩子上課表現好也從不鬧事,那麼老師和家長會說他是好孩子。但你可曾想過「好孩子」或許成日都在看大人的臉色而做出大人想要的反應,但內心其實被恐懼佔滿?

  

一個成年人總是經常換工作,那麼周遭的人會說他沒有定性,不會有好將來。但沒有人想過他也許正在尋找屬於自己的那條路。

  

我想,我們的意識和無意識也會在這種特殊的價值觀中更加混淆,然後分辬不清虛實,還拼命地找答案。

  

在生活中,我們有時必需在現實裡臣服,但不代表只有臣服和抱怨。萬物自有不同的豐盛等著我們,路邊的一片葉子、一朵枯萎的花,甚至是不起眼的石頭,也都經歷過一番徹骨。

  

人終究是孤單的,就如同我們裸身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必須為自己負責,才能為我們的人生創造生命與意義。

  

倘若我們總是把自己視為中心而不轉動,那麼存在就只是表象外在的存在,而非內心的渴求的追尋。「存在」不是依循著某種論點,而是順著你的性格、特質和天賦去適性發展。

  

人,有自己的光,和屬於自己的能力。什麼樣的標準沒有對錯,因為標準在每個人的心中。佛洛姆在書裡也提到,我們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種藝術,是人們所從事最重要、也最複雜的藝術。

  

生活的藝術不單單是對個人,它是專業的事,更是生活的表現,也是開展個人潛能的歷程,雖然生活中現實的帳單總是煞風景,但卻是真實又美好,且令人期待的事。

  

對了,榮格的《紅書》我想分享很久了,但完全沒有自信,你看你看,這就是我的陰影面啊!


《自我的追尋》

《自我的追尋》

《自我的追尋》

作者: 埃里希‧佛洛姆 Erich Fromm

譯者: 林宏濤

出版社:木馬文化 ECUS Publishing House




歡迎你贊助與支持我的文字書寫。感謝你的停留與閱讀。如果你也喜歡我的文字,請給我一個鼓勵的愛心或追蹤、分享喔!


謝謝陪伴我們的那些故事。即使長大了,也不要忘了我們仍然是個孩子。祝福你的每一天都能夠在紛擾裡找回平靜和溫柔自在。



在這裡可以搜尋微微的粉絲專頁:棉花糖的晴天暖綿綿 

點此連結即可線上聽微微說故事:微微的原創晚安故事

  

  



慢下來,才能看見與理解孩子,而我們也能在「慢」裡找回自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