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聽「圯上老人與張良」的故事時,總覺得充滿傳奇性色彩。張良在刺殺秦王失敗後,隱姓埋名在蘇州的下坯地方躲藏。
有一天他在白石橋上散步,遇到了一個白髮老人,老人故意把鞋子踢到橋下,要張良去撿,張良黑著臉,雖是忿忿但還是撿鞋,撿了後老人又要張良幫他穿鞋,張良好人做到底就幫老人穿上鞋,後來老人要張良五天後再來,五天後老人已在張良來時等著,他嫌張良慢到,又要他在等五天,五天後張良在天濛濛亮就出門而至,老人後到,遂贈送張良太公兵法(一本很又價值的軍事書),張良以此兵法研讀,成為劉邦的軍師,幫忙復興漢朝。
張良為什麼肯幫老人?
至今仍是無解之謎,有人說張良在幫老人時,就已看出這個老人不簡單,有所圖取而幫之。
但另一派則認為,張良是有大胸襟氣概的潛力股,雖血氣之勇,但又能在關鍵時忍其所不能忍,方能成就大事。
所謂「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就是一種內心對外界紛擾的承受力。然而,宋朝蘇軾對於一個人為什麼可以做到這程度的修養,解釋為: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一個人為什麼可以對他人的侮辱不生氣? 因為他想謀畫的更多,而他的志向更遠大,所以能忍。
說到這,讓我想起我曾會談的學生,他因為某些資料沒有準時繳交,而被班導帶到辦公室教訓一頓,即便他在被教訓的當下,極力辯解其中誤會,但班導不聽,認為他毫無反省之意,還意圖狡辯、推諉塞責,因而又把他駡的更難聽。這位學生在離開班導辦公室時,已淚眼婆娑、啜泣難停,又驚又怒又恐,久久無法平復,後面幾個星期也不想再來上課,拒學。
這位學生那時不想再來上課的理由是:「好可怕!怎麼可以這樣人身攻擊我,我再怎麼解釋也都沒有用。」但,另一方面又是極度憤怒:「他為人師表怎麼可以這樣對待學生?絲毫不尊重人?!」
相信這樣的例子,發生在你我身上並不少見,只是這位學生的情緒反應更劇烈。
要說,我們的社會不是提倡尊師重道、相互尊重嗎?怎麼此一原則說破壞就破壞?
事實上,這個例子,和張良的故事沒什麼不同,劇情大同小異,皆遽然有侮辱壓力加之於己。
然而自己的原則容不容被打壞,打壞後又是否要驚怒交加,或是忍辱接受,在我看來,都取決於:
「我需要去看重這件事嗎?」
「相較於自己人人生的想活成的價值,又有重要嗎?」
在史蒂芬•科維《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中,說我們每個人都擁有最珍貴的力量,就是「能改變自己想法的力量」。但偏偏人生存在群體社會中,也被社會慣性所驅使,所以也容易按著大家會有的反應而反應。
再講回上面的學生例子中,他因為受到老師的辱罵,也討厭老師,乾脆就不想來上課了,聽起來好像合理?
但換個方式想,別人沒有修養要把他的人生過糟,難不成我也要把他的辱罵放大,喪失自己的求學權益?而把自己的人生也過糟了?
所以要不要被影響,其實是自己能思考再三後,能選擇的事。
如果今天被侮辱,和自己人生主軸價值相關,那花費時間去面對,會是值得。就像印度甘地所執著的非暴力反抗的不合作運動,再費力也要堅持。
但相反的,若是此侮辱和自己的人生主軸價值無直接關聯,那選擇放下,有更多時間把自己活好,就會是更明智的選擇了。畢竟,把自己活好了,那些因他人紛擾而生的恩怨也都無足輕重。
#若你在人際中容易被別人影響心情
#若你對於自己的人生主軸有疑惑
#歡迎你來養心齋超直覺諮詢,定能直指問題核心。
------------------------------------------------------------
把心養好,前方的路都能走順
養心能斷煩惱,覺知找回喜悅
------------------------------------------------------------
快速預約諮詢=》點擊連結,就可寫下你的焦慮心事,給您專業意見+超直覺洞悉,讓您對問題有概念的處理方向
加入養心齋好友,查看諮詢方案與價格
養心齋官網
作者林玉珊心理師,養心齋人生導師諮詢顧問,陪你療癒生命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