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考卷上的選擇與申論題,是不是有時會想寫上「正確答案」以外的內容呢?
在應試教育中,我們不知不覺就被灌輸並默認了問題另一端必然有唯一正解,偶爾才會靈光一現,意會現實並非如此,並力求其他解法。其實這種對於「正確答案」的挑戰思維,在古代科舉考試中,就已經有考生表現出來了。清代就有一名才子金聖歎,明明書都讀通了,卻硬要天馬行空,用自己的金式style來回答問題。
一起來看看他的答案有多幽默吧!
◇溫馨提醒:聖歎有練過,請各位考生切勿輕易嘗試以下應試策略。
金姓考生,聖歎也
在介紹聖歎的奇葩答案之前,先來快速了解一下聖歎到底是誰吧!
金聖歎字人瑞,是清朝著名文人,性格狂傲,自恃文才,留下了諸多奇談軼事。
不過比起他的個人生平,一般人對他最大的印象大概是在文學領域的貢獻了。金聖歎定出「六才子書」,創立文學批評的新模式,除了在中國文學史上添了一筆,也為大家學生時期的考卷上多添了一個選項。
話說金聖歎從小就因文才而享有盛名,但不知為何,他後來應試時,卻總是明知故犯,彷彿志在參加不在得獎,總是故意寫出奇葩作文,甚至屢屢累犯,還因此被列入禁考黑名單。
《清代七百名人傳》中便直接評論「人瑞爲文,怪誕不中程法」,指出這位金姓考生真的是一位鶴立雞群、作風特殊的考生,後面也仔細記錄了兩個金聖歎實際答題的例子。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看大才子清奇的答題思路吧!
即使是孟夫子,心兒也是砰砰跳
補博士弟子員,會歲試,以「如此則動心否乎」命題,其篇末有云:「空山窮谷之中,黃金萬兩;露白蒹葭而外,有美一人。試問夫子動心否乎?曰:『動動動······』」連書三十九字。
學使怪而詰之,人瑞曰:「只注重『四十不』三字爾。」
金聖歎去參加博士弟子員資格的國考(雖不是本篇重點但還是簡單略提,大概就是通過了便可以進國家最高學府念書),而發下來的考卷上,有一題題目是這樣的:「如此則動心否乎」。這句話出自《孟子》的〈公孫丑〉篇,公孫丑問孟子曰:「夫子加齊之卿相,得行道焉,雖由此霸王不異矣。如此,則動心否乎?」
一般考生都會好好寫八股,最好引經據典,自證志向,展現文采的同時,讓考官知道你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但金聖歎偏偏不這麼做,反而提起筆來,寫出了一個超級相反的墮落小故事:「空山窮谷之中,有著萬兩黃金;長滿蒹葭的水邊,又有個大美人。夫子會因此動心嗎?」後頭他連寫了三十九個「動」字,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這邊真的有三十九個「動」字,沒有偷工減料哦。)
主考官讀到這篇考卷覺得莫名其妙,於是就問他到底是什麼意思,金聖歎理直氣壯答道:「《孟子》原文中提到『我四十不動心』,而既然說『四十不』,意思就是說到三十九歲都還在動。」
如此新奇的文意解讀方法,只能說,嗯,不愧是大才子。
但顯然考官不是很能認同這種金式藍色窗簾,當年,聖歎名落孫山。
書背會了,就來畫圖吧
越歲再試,題爲「孟子將朝王」。人瑞不着一字,第於卷之四隅,書四「籲」字。
曰:「七篇中言『孟子』者,僂指難數。前乎此題者,已有四十『孟子』,是『孟子』二字不必作也。至於『朝王』,則如見梁惠王、梁襄王、齊宣王,皆朝王爾,是『朝王』二字亦不必作也。題五字中,只有『將』字可作。宗師不見演劇者乎?王將視朝,先有內侍四,左右立而發『籲』聲,此實注重『將』字之微意也。」
金聖歎後來又再次挑戰國考,巧合的是這次考卷發下來,上面的題目又是孟子。這次題目的內容是「孟子將朝王」,跟上次的題目同樣出自《孟子》〈公孫丑〉。
面對狹路相逢的孟夫子與公孫先生,金聖歎這次不寫小小說了,反而惜字如金,只在試卷的四個角落各寫了一個「籲」字。
金聖歎到底是何用意呢?原來《孟子》一書有七篇,講到「孟子」其人的段落多不勝數,在這句之前,「孟子」這關鍵字就已經出現了四十次,頻率之高簡直讓人完形崩壞的症頭直接發作,所以不需要再闡述孟子這個詞了。至於「朝王」呢,原文裡頭孟子早就見過梁惠王和齊宣王等人了,因此也不需要再寫什麼。
那麼,整個題目裡面,最後就只剩下「將」這個字還可以發揮一下了。在戲曲裡面,王上場時都會有四個內侍站在他左右,發出「籲」的聲音,於是金聖歎就把這個情況給寫(畫?)了出來,來闡發「將」這個字的微意。
無奈考官可能不是個愛聽戲曲兒的人,聖歎再次名落孫山。
聖歎,踢到鐵板
雖然金聖歎每次都在考試中振振有詞、盡情揮灑,即使一再落榜也仍舊鍥而不捨、再接再厲,但在他堅持繳交奇怪卷子挑戰考官神經好幾次之後,終於因為行文怪誕而被黜革,奪去了身上的功名,變回了一介白丁,不能再挑戰國考了。
想看更多有趣的古人八卦,歡迎追蹤文學碎碎念的 IG 與我們的專題,和我們一起開心享受文學和故事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