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率倒退對於特斯拉的長線是否會有所助益或許是馬斯克的孤注一擲-特斯拉(TSLA) 2023 Q1 財報 #5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業務特斯拉公布23年第1季財報,營收符合預期,但是淨利及EPS表現微低於預期,毛利率更是因為降價而大幅衰退,並造成了市場的擔憂,股價隔天大跌反應。

營收數據

本季特斯拉營收233.29億美元,年成長24%,較上一季年成長37%大幅下降;毛利45.1億美元,衰退了17%,毛利率為19.3%;18.47億美元的營業利潤較去年同期衰退1%,利潤率為11.4%;淨利為29.31億美元,大幅衰退了22%,每股盈餘0.85美元衰退21%。自由現金流只剩4.41億美元,較去年下降80%。

分業務數據

本季汽車營收為199億美元,成長18.5%,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29%下滑至19.3%;交付及生產數方面,Model S/X生產了19437輛,成長37%;Model 3/Y生產421371輛,成長45%;而交付的部分,Model S/X交付了10695輛,衰退27%;Model 3/Y交付421371輛表現最好,成長45%。而存貨週轉天數就上一季的13天來到了15天。
特斯拉也表示短期的降價策略是為了更長遠的汽車盈利能力著眼,希望先盡可能地賣出大量汽車,未來再透過自動駕駛或軟體賺取更可觀的營收。
而在能源部門方面,太陽能部署量為67MW,成長了40%,但較上一季些微下降;儲能裝置部署量為3889MWh,成長了360%,且仍然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是能源事業一大亮點。

各工廠概況

ModelY仍然是美國銷量最好的車種,且上海廠慢慢地達到了產能上限。而在柏林場,一周約可以生產5000輛車,ModelY也成為歐洲銷量最好的車種。

未來展望

特斯拉依然將年成長50%當作目標,在2023年若將可能的風險或變數考慮進去,大概會生產180萬輛汽車。
Cybertrunk的部分今年將會開始在德州工廠生產,而下一代的車型也在研發中。

電話會議重點

  1. 特斯拉表示,相對於較低的銷量和較高的利潤率,特斯拉認為有較高的銷量但單位利潤率較低是比較好的選擇,因為特斯拉後續可以透過自動駕駛產生可觀的利潤。
  2. Cyber​​truck 的 Alpha 版本持續進行測試中,預計在第三季會有一個盛大的交付活動。
  3. Megapack部分,第一季部屬了4GWH,是迄今為止最強的季度,也是歸功於加州電池工廠的持續成長,未來目標是實現全年40GWH。
  4. 未來除能裝置的成長速度會比汽車銷售的成長更快。
  5. 為了增加特斯拉AI訓練的重要性,因此近期也在大量購買Nvidia的GPU,並在Dojo上持續努力,未來Dojo也有可能成為一個像是AWS這樣的服務。
  6. Q1季度末因為降低成本以及物流的改善讓成本有效降低,但奧斯丁與柏林廠仍存在一些利潤逆風。
  7. Megapack 產品交付率不斷提高,該業務占公司收入的百分比正在增長。
  8. 馬斯克澄清儲能業務規模比汽車業務更高的意思是以總產出的GWH比較高,並不是指收入,以全世界對於再生能源的轉換而言,固定儲能裝置還有很大的空間。
  9. 儲能業務的客戶群較少且多樣性較高,因此數量及財務方面都有很大的波動,但對於業務可以朝向平穩的成長已經不遠了。
  10. 被問到4680電池發展目前是否符合電池日時的預期,特斯拉表示目前仍在德州廠持續建置測試中,未來如果能完成電池日時所說的目標,每GWH資本支出將比典型的電池工廠還要低70%。
  11. 今年五月裡精煉廠將於Corpus Christi動工。
  12. 4680電池製程上有很大的改進,工廠規模縮小了66%,資本支出降低了50%,產量不變。
  13. 目前訂單量仍然是超過了生產量。
  14. 柏林廠開始供應車輛到東南亞等其他地區,馬斯克相信這接其他市場加起來也是有巨大的潛力。
  15. 被問到FSD價格是否會跟著汽車價格下降,馬斯克只說FSD價值很高,沒有說會跟著降價。
  16. 下一代的車輛會圍繞在robotaxi,且以目前harware3的車輛就可以實現完全自主。
  17. 馬斯克認為目前高利率環境以及經濟的不確定性都會影響未來人們買新車的意願。
  18. 特斯拉財務官認為要看特斯拉市占應該看包含燃油車等整個市場,如市佔率,而非僅看電動車。
  19. 重申希望能達到200萬台的產量,至少要到180萬。
  20. 特斯拉大可以以領利潤賣車,再透過自動駕駛賺取收益,市場上沒有人能做到這一點。
  21. 特斯拉降價並不是想打擊其他電動車車廠。
  22. 被問到業務擴展至全球其他地區,是否考慮過代理商模式,特斯拉表示直銷模式可以讓特斯拉更了解問題已解決問題,因為最好的服務就是沒有服務,車不會壞掉就是對車主最好的。

我的看法

  • 當然,頻繁的降價究竟算不算是一個好的策略,其實現在也說不準,因為有些人也許因為特斯拉頻繁的降價認為未來可能還有降價的機會而暫時不買,但是當然降價後的特斯拉也有機會以薄利多銷的方式創造出比不降價更高的利潤。
  • 但如果以馬斯克所言,降價也許能夠帶來巨大的需求,並反映在軟體上,畢竟軟體銷售才是高毛利的業務,對於軟體的銷售類似於蘋果的商店,開放第三方軟體(當然有關行車安全或自駕的功能應該部會隨便開放),抽成或是提供訂閱後也會是一筆可觀的收入,甚至是廣告制也可以是一個選項,例如提供車上免費但有廣告的音樂,付費可以取消廣告,也可能是一個很不錯的營收來源。
  • 大幅降價後,一年180萬輛車目前看起來應該可以穩穩地過關。
  • 在電池的部分,特斯拉也是用打造汽車的思維在生產電池,目的當然是為了打造更廉價高效的電池,未來持續降低成本也是可以期待的。
  • 市場交易的另一個不滿意的點在於15天的庫存天數,雖然一舉增加了不少,但是相對於其他車廠而言,仍然不是一個需要擔心的數字,也因此特斯拉的需求仍然是處於一個高點的位置,而且其實目前最搶手的車型是Model Y,特斯拉並沒有分車種解釋庫存天數,估計Model Y的庫存天數應該是遠遠小於15天的。
  • Dojo也是特斯拉長線非常令人期待的業務,可能可以把它看作算力即服務,未來當Dojo提供的算力有餘裕,甚至可以提供算力資源的服務,對於目前AI發展火熱的程度,這也很可能會是另一個巨大的機會。
  • 能源部門逐漸占特斯拉營收占比增高,短期特斯拉的毛利率可能會被能源部門微微拖累,但是在長期當製造成本逐漸隨著技術提升而降低,毛利率應該會有比較好的成長軌道。而且看總營收而言,也會隨著世界各國的減碳推動力道越來越大而乘著這股浪潮帶動總營收繼續往上,對特斯拉來說絕對不是什麼壞事。
  • 這一季度製造的車輛與交付的數量與上一季比起來,可以看出物流的改善,對特斯拉算是一個正面的影響。
  • 目前特斯拉以Model Y為旗艦車種,之後的cyber trunk應該也會是小眾的車種,如果要持續地吸引用戶眼球,雖然特斯拉沒說,但應該是默默地在發展也應該要發展的目標。

結論

本季的成績市場不買單可以理解,不過如果以長線的思維想過一遍,就可以發現其實這就是科技公司的思考模式,以Oculus為例,賠錢賣VR設備的目的是什麼?當然是希望能從應用程式商店中抽成,當然免費的軟體程式也是可以運行的,但是人們擁有了它,當然是希望能擁有該設備旗艦的功能(厲害的遊戲),而不是只拿來看144P的影片。特斯拉也是一樣(而且還沒有賠錢),只是把部分營收回饋給因手頭不寬裕的人可以買下特斯拉汽車,未來如果有打中他們心的功能,我相信就算捏著預算也很有可能會加價購買,而是不是真的這樣呢?我們就慢慢地繼續看下去。
喜歡我的文章的話,希望你可以:
1️⃣ 動動手按一下愛心❤
2️⃣追蹤我的方格子
3️⃣追蹤我的粉絲專業IG
4️⃣或不吝按下「贊助」不吝請我喝杯咖啡支持我持續創作,
我也會把你們的支持當作動力持續更新文章!☺
avatar-img
121會員
100內容數
自從疫情降臨之後,全世界的網路生態及人們的生活型態就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世界的變遷仿佛被按了加速鍵。 而活在其中的我們應該如何追上這個快速改變的時代,又如何不被世界潮流拋之腦後? 本專題所包含的範圍主要為追蹤美國科技股動向,並加入個人觀點。另外,本著希望人們有「成長思維」的觀念,因此不時地會加入心法/成長的文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網飛公布23年第1季財務報表,淨增加了175萬付費會員,低於預期的230萬,總用戶來到了2.32億戶,成長了4.9%;收入增加3.7%來到81億美元,略低於市場預期,另外網飛將要在今年結束寄送DVD的業務,讓我們來看看Q1表現吧。
這幾天我讀完了一本書,叫做《逆思維》。這本書的書名讓我很好奇,想知道作者要傳達什麼樣的思想。讀了之後,我發現逆思維並不是要我們反其道而行,而是要我們「重新思考」自己所知道的一切,不要固執己見,而是要嘗試換位思考,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也許就會發現新的答案。
最近在思考什麼是「有洞見的思考能力」,對於有洞見的思考力我認為大概分成兩種:思考事情的本質的能力以及有跳躍性思考的能力。 說是兩種,其實第二種算是第一種的延伸,思考事情的本質通常意味著要徹底了解一個痛點或問題需要被釐清的地方,而且要很具體的表達出來,例如我去牛排店吃牛排,吃完後我覺得牛排不好吃,但
不要用戰術性的勤奮取代戰略上的偷懶,很有感的一句話。 對於現代社會,人們常常被要求努力工作、學習、創新,以達成各種目標和夢想。但是,努力真的就能保證成功嗎?訂定的夢想或目標如無法與努力一致,看起來的努力也可能只是白費力氣。這就是小米創辦人雷軍所說的「不要用戰術性的勤奮取代戰略上的偷懶」。
ARK Invest是一家專注於創新領域的投資公司,每年都會發布一份名為Big Ideas的研究報告,旨在展示當今正在發展的技術突破和創造明天超指數增長潛力的創新。該報告涵蓋了人工智能、比特幣、生物科技、電動汽車等多個領域的前沿趨勢和預測。
最近也看了另一本很讚的作品--《底層邏輯》,這是一本由企業顧問劉潤所著的商業思維書籍,主要介紹了在不同領域和情境中運用底層邏輯的方法和技巧。
網飛公布23年第1季財務報表,淨增加了175萬付費會員,低於預期的230萬,總用戶來到了2.32億戶,成長了4.9%;收入增加3.7%來到81億美元,略低於市場預期,另外網飛將要在今年結束寄送DVD的業務,讓我們來看看Q1表現吧。
這幾天我讀完了一本書,叫做《逆思維》。這本書的書名讓我很好奇,想知道作者要傳達什麼樣的思想。讀了之後,我發現逆思維並不是要我們反其道而行,而是要我們「重新思考」自己所知道的一切,不要固執己見,而是要嘗試換位思考,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也許就會發現新的答案。
最近在思考什麼是「有洞見的思考能力」,對於有洞見的思考力我認為大概分成兩種:思考事情的本質的能力以及有跳躍性思考的能力。 說是兩種,其實第二種算是第一種的延伸,思考事情的本質通常意味著要徹底了解一個痛點或問題需要被釐清的地方,而且要很具體的表達出來,例如我去牛排店吃牛排,吃完後我覺得牛排不好吃,但
不要用戰術性的勤奮取代戰略上的偷懶,很有感的一句話。 對於現代社會,人們常常被要求努力工作、學習、創新,以達成各種目標和夢想。但是,努力真的就能保證成功嗎?訂定的夢想或目標如無法與努力一致,看起來的努力也可能只是白費力氣。這就是小米創辦人雷軍所說的「不要用戰術性的勤奮取代戰略上的偷懶」。
ARK Invest是一家專注於創新領域的投資公司,每年都會發布一份名為Big Ideas的研究報告,旨在展示當今正在發展的技術突破和創造明天超指數增長潛力的創新。該報告涵蓋了人工智能、比特幣、生物科技、電動汽車等多個領域的前沿趨勢和預測。
最近也看了另一本很讚的作品--《底層邏輯》,這是一本由企業顧問劉潤所著的商業思維書籍,主要介紹了在不同領域和情境中運用底層邏輯的方法和技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電動車王者特斯拉,正式發布了今年 2024 第三季的財報,很明顯的替市場打了一劑強心針。雖然營收略低於市場預期,而獲利略高於市場於預期的成績單,看起來像是一個好壞參半的結果,但包括了汽車業務毛利率的回升、Cybertruck 獲利轉正,以及低價車款的時程,都讓市場很滿意......
Thumbnail
電動車巨頭,並在近期重新把自己定位成 AI 公司的特斯拉,正式對外報告了眾所矚目的 2024 第二季的財報。基本上,這份財報在營收方面打敗華爾街分析師的共識,但在獲利方面則略遜於預期。不過,由於過去一個月,特斯拉的股價已經強勢上漲,實際上的市場預期可能更高,導致於盤後股價出現了不小幅度的下跌....
Thumbnail
(圖/ Tesla) 特斯拉在最新一季度的交付數據意外低於預期,給市場帶來了一定的衝擊。 公司交付的電動車數量僅為386,810輛,遠低於分析師平均預期的449,080輛,這也是自疫情爆發以來的首次年度下滑。 特斯拉的主力車型Model 3和Model Y的交付量也遭遇下滑,導致整體交付量的降
Thumbnail
特斯拉(TSLA)在 公布了 1Q24 財報,財報後雖在那斯達克大跌1%的逆風市場下大漲12%,到底說了什麼事情讓市場驚喜呢 在開始之前,先看看我在4月3日特斯拉公布第一季時的論述,在這次財報上是否能延續我的論述呢
Thumbnail
電動車龍頭特斯拉 Tesla,在近期的風風雨雨之下,正式發布了 2024 第一季的財報。而由於特斯拉早先已經公布了第一季的交車數字,外界對於實質成績單已經掌握了八九成了,所以就財報本身,大致上沒有跟外界調整後的預期落差太大。不過,在財報公布後的盤後,特斯拉股價卻出現了大漲......
Thumbnail
在過去兩年間,電動車大廠特斯拉,似乎從一個超級被追捧的明日之星,跌落到一個人人喊打的沒料企業。這基本上可以從特斯拉 TSLA 的股價看出......
Thumbnail
最近幾隻尖牙股都一直往上邁進,該佈局的在2023都先撒網了,倒是特斯拉往下噴的讓我有點興趣。 特斯拉在上週公佈的最新財報不如預期,由於其降價促銷壓縮利潤,2023年第四季毛利率降至17.6%,為自2019年以來最低。同時特斯拉也預期 2024年電動車成長速度可能會明顯低於去年,受此利空打擊
Thumbnail
特斯拉去年第四季的財報不盡美好,營收和獲利都低於市場預期。成長動能衰退的特斯拉是否有機會逃脫困境,以及未來幾年的可能路徑?就讓本期的科技巨頭解碼,帶大家深入理解特斯拉最新的營運狀況。
Thumbnail
特斯拉在 01/02(二)公佈了 2023 第四季的生產 & 交車數量 在上次財報發布( Q3 )→ 公佈最新交車數量的期間(10/18 → 01/02),特斯拉的股價小幅上漲 2%,而 S&P 500 上漲 10% 表示市場對於上次財報不太滿意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電動車王者特斯拉,正式發布了今年 2024 第三季的財報,很明顯的替市場打了一劑強心針。雖然營收略低於市場預期,而獲利略高於市場於預期的成績單,看起來像是一個好壞參半的結果,但包括了汽車業務毛利率的回升、Cybertruck 獲利轉正,以及低價車款的時程,都讓市場很滿意......
Thumbnail
電動車巨頭,並在近期重新把自己定位成 AI 公司的特斯拉,正式對外報告了眾所矚目的 2024 第二季的財報。基本上,這份財報在營收方面打敗華爾街分析師的共識,但在獲利方面則略遜於預期。不過,由於過去一個月,特斯拉的股價已經強勢上漲,實際上的市場預期可能更高,導致於盤後股價出現了不小幅度的下跌....
Thumbnail
(圖/ Tesla) 特斯拉在最新一季度的交付數據意外低於預期,給市場帶來了一定的衝擊。 公司交付的電動車數量僅為386,810輛,遠低於分析師平均預期的449,080輛,這也是自疫情爆發以來的首次年度下滑。 特斯拉的主力車型Model 3和Model Y的交付量也遭遇下滑,導致整體交付量的降
Thumbnail
特斯拉(TSLA)在 公布了 1Q24 財報,財報後雖在那斯達克大跌1%的逆風市場下大漲12%,到底說了什麼事情讓市場驚喜呢 在開始之前,先看看我在4月3日特斯拉公布第一季時的論述,在這次財報上是否能延續我的論述呢
Thumbnail
電動車龍頭特斯拉 Tesla,在近期的風風雨雨之下,正式發布了 2024 第一季的財報。而由於特斯拉早先已經公布了第一季的交車數字,外界對於實質成績單已經掌握了八九成了,所以就財報本身,大致上沒有跟外界調整後的預期落差太大。不過,在財報公布後的盤後,特斯拉股價卻出現了大漲......
Thumbnail
在過去兩年間,電動車大廠特斯拉,似乎從一個超級被追捧的明日之星,跌落到一個人人喊打的沒料企業。這基本上可以從特斯拉 TSLA 的股價看出......
Thumbnail
最近幾隻尖牙股都一直往上邁進,該佈局的在2023都先撒網了,倒是特斯拉往下噴的讓我有點興趣。 特斯拉在上週公佈的最新財報不如預期,由於其降價促銷壓縮利潤,2023年第四季毛利率降至17.6%,為自2019年以來最低。同時特斯拉也預期 2024年電動車成長速度可能會明顯低於去年,受此利空打擊
Thumbnail
特斯拉去年第四季的財報不盡美好,營收和獲利都低於市場預期。成長動能衰退的特斯拉是否有機會逃脫困境,以及未來幾年的可能路徑?就讓本期的科技巨頭解碼,帶大家深入理解特斯拉最新的營運狀況。
Thumbnail
特斯拉在 01/02(二)公佈了 2023 第四季的生產 & 交車數量 在上次財報發布( Q3 )→ 公佈最新交車數量的期間(10/18 → 01/02),特斯拉的股價小幅上漲 2%,而 S&P 500 上漲 10% 表示市場對於上次財報不太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