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門50:我們不再害怕往上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薪傳-渡海 攝影劉振祥---雲門基金會提供
《聖經》有雲:「汝皆為人子」(You are someone's son)。今天的你,一定是來自過去的你,你的祖先所帶給你的這些或那些的影響。
《薪傳》讓我們看到,四百年前的臺灣故事。《薪傳》讓我們看到四百年後的臺灣身體不再懼於向上跳躍。
雲門舞集今年慶祝成立五十周年,四月份的時候雲門特別讓《薪傳》第八代舞者,重演首演45年的《薪傳》來慶祝。這個由林懷民跟舞者們共同創立的現代舞團,同時也探索了身體美學半世紀。
要討論身體美學,就不能不談到亞洲人的身體美學。談到亞洲人的身體美學,就不能跳過「日本舞踏」在1960年代開始探索的亞洲人身體所提出的兩個重要的觀點:
下半身的探索:亞洲是農業耕作導向的地區,歐洲是商業導向的地區。亞洲人著重在下半身的勞作,歐洲人是上半身的運動。亞洲人因為天生身體構造使然,下身較短,在舞蹈表現上面就會想要學習歐洲人,多一點跳躍的動作。但是,為什麼要呢?我們舞踏就是要強調跟土地的關係,我們要有很多的爬行,蠕動,還有身體與身體的交纏。
心思維的外化:亞洲是拘謹的民族,亞洲人不太接受節慶時節以外的情緒外放。歐洲人的身體接觸,還有開心痛苦都可以表現出來。我們內心還有許多暗黑的部份(例如核爆造成的恐懼跟憤怒),我們要讓心理的動態變化,在表情、服裝、音樂上面都釋放開來。
「狂草」 攝影 林敬原---雲門基金會提供
雲門舞集曾經邀請來到臺灣演出的日本舞踏大師大野一雄,還有舞踏外延出來的永子與高麗的作品,都讓我們看到舞踏對於身體的探索,都不會僅限於驚世駭俗的裸體、化妝與動作的張狂而已。
臺灣表演藝術界有幾位老師,長期關注舞臺上的身體美學。比如說,林麗珍在舞臺上所呈現的「儀式化緩慢」,林秀偉在舞臺上呈現的「身體的交纏」,以及劉若瑀老師所凸顯的整體氛圍跟身體「能量的下沉」,都在對臺灣身體質地進行探索跟實踐。
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到臺灣身體,跟日本舞踏所探索的亞洲人身體圖譜,都嘗試在「往下沉」而不是「向上跳」,「往內尋」而不是「向外擴」,之間去找到平衡。
討論到雲門舞集早期重要作品《薪傳》,和林懷民花大力氣編作的《行草》三部曲,所展示的身體質地,就得先回到臺灣社會永遠在討論的「傳統與創新」議題。
林懷民老師創作的路數,就跟紐約市立芭蕾舞團創團藝術總監巴蘭欽,還有結合芭蕾、現代舞、劇場的歐洲舞蹈大師碧娜・鮑許和威廉・佛賽一樣要面對一個問題:傳統就在哪里,今天的我要拿它怎麼辦?
林麗珍跟劉若瑀都有長期合作的隊伍,可以慢慢揉捏他們的身體。但是,他們不需要年年出新作,而是在作品首演之後作調整,換個名字再重新呈現。
帶領一個百餘人團隊的雲門舞集,必須在國內有常賣作品,在國外要有口碑作品。也就是說,林懷民得跟國內同行一樣,一直出新作。但卻不能跟他的國外同行一樣,慢慢琢磨作品。
《松煙》 攝影 劉振祥----雲門基金會提供
雲門舞集的作品必須設定清楚的脈絡,才能由A到A+。
《薪傳》的故事是臺灣四百年前的日常,動作來自臺灣的民俗廟會跟中國的民族舞蹈。那個身體就在生活裏面,同時也來自四十年前的社會教育體系。裏面有跳躍,翻滾,交纏,還有向上的探索。
經過一版一版的調整,一代一代舞者的加入,慢慢的,《薪傳》的身體變成琥珀裏凝固的松果,讓我們看到:哇,我們曾經是那樣的人。真是何等真實,何等珍貴。那是地瓜被拔出來所帶的泥土,充滿活力。那個野性,那個樸素,通通都是我,我們。
到了20年跟30年後的《行草》三部曲,樸素跟野性變得工整。為什麼?因為臺灣移民的身體加入了中國傳統的太極,化成有紀律的表演化身體。那是全世界愛好舞蹈的人,可以辨識的舞蹈身體。同時,也因為林懷民的編導(對,就跟戲劇導演一樣照顧音樂、角色、舞美的整體場面調度),樸素而自由揮灑的身體變成規整而優雅的身體。
是主題的設定,讓雲門舞集變成來自臺灣的國際舞團。
是身體的沉靜,讓雲門舞集變成來自亞洲的國際舞團。
《聖經》說:「汝皆為人子」(You are someone's son)。今天的你,一定是來自過去的你,你的祖先所帶給你的這些或那些的影響。《薪傳》讓我們看到,四百年前的臺灣故事。《薪傳》讓我們看到四百年後的臺灣身體有傳統有現代,而且不再懼於向上跳躍。
因為,我們已經不會被歐洲人跳得比亞洲人漂亮的問題,給迷惑住了。
薪傳-渡海 攝影劉振祥---雲門基金會提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大眾閱讀跟小眾閱讀在這裡交會,看文學看社會看心理看歷史更要看,李想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商場沒人,因為大眾的消費能力下降,更因為商場實在開得太多了。 怎麼辦?除了品牌入駐,特賣會,快閃店之外,必須策展。 必須有策展商業場景,提供主題式的沉浸氛圍, 讓新的跟舊的消費者來這裡打卡。
什麼是「賦能」?賦能就是你應該會,或者你本來不會。現在,我們讓你會。 從運營劇場,運營表演團隊,進化升級到經營劇場,經營表演團隊,需要破壞性創新。
如果要邁向劇場2.0之路,從劇場運營提昇到劇場經營的位階,你就是要盤點你的行政隊伍,你的合作對象,有沒有共同目標跟願景。可以怎麼做,要花多少時間跟預算來推進。
劇場運營就是讓燈會亮,記者會有人來,票賣得出去,品牌會有江湖地位。 劇場經營者要想更多,要想到未來,要自己養活自己,要擁有長賣的節目。
商場沒人,因為大眾的消費能力下降,更因為商場實在開得太多了。 怎麼辦?除了品牌入駐,特賣會,快閃店之外,必須策展。 必須有策展商業場景,提供主題式的沉浸氛圍, 讓新的跟舊的消費者來這裡打卡。
什麼是「賦能」?賦能就是你應該會,或者你本來不會。現在,我們讓你會。 從運營劇場,運營表演團隊,進化升級到經營劇場,經營表演團隊,需要破壞性創新。
如果要邁向劇場2.0之路,從劇場運營提昇到劇場經營的位階,你就是要盤點你的行政隊伍,你的合作對象,有沒有共同目標跟願景。可以怎麼做,要花多少時間跟預算來推進。
劇場運營就是讓燈會亮,記者會有人來,票賣得出去,品牌會有江湖地位。 劇場經營者要想更多,要想到未來,要自己養活自己,要擁有長賣的節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沒有故事,只有身體的事 記得以前看過一段舞評,寫到雲門舞集擅長說故事,而這次的文案寫到舞作《波》,是一個沒有故事的作品,多少也引起了我不少好奇心。而且這支舞作還加入了科技元素,和藝術家真鍋大度合作,甚至還加入了生成AI。 這是繼林懷民總監退休之後,我第一次看新總監鄭宗龍編舞的雲門表演,很期待
Thumbnail
【前情提要】仙舞三人短期修行歸來,仙舞奶娘大嬤嬤欣喜交加,老淚縱橫。不枉她虔誠在佛前祈求,小姐終歸平安回來,而且更形可人。當然,一回到歸輿山,坐蓮掌門的召見絕不可少,這一見可不得了,除了清心師父得到褒揚,仙舞她們更破格擢升一級,成為登級弟子,成為難得的直升首例。這還不算,坐蓮師尊更指定她們三人參加各
多年前有一場中國武術與泰國腳比賽。中國武師按慣例期待對手相互一鞠躬,沒料到對方就在行禮如儀時一腳踢過來,頃刻"秒殺"。可比擬地,藍營期待"雙少數"的賴總統會和國會有"蜜月期",沒料到執政黨在就職典禮前夕製造了國會亂戰。執政黨沒想朝野溝通,索性把試圖徹查過去8年弊案的在野派說成是大陸的"第五縱隊"
Thumbnail
在公視表演廳意外看到這部劇,訴說各種「男與男」的關係。當「演對方心裡話」這件事頓突然變成「說自己的心裡話」,這個超赤裸的過程甚至等於修羅場!搭配林奕華老師的編舞、超強即興鋼琴家李世揚的音樂波動,一段平常不敢、不想、不能說的關係在劇前劇後發酵。
Thumbnail
在湖南省坪陽鄉的「轉生村」裡,有多達110位居民自稱能清楚記得自己的前世,這些轉生記憶經前世家人核實後,被確認無誤。「集體潛意識」早期由卡爾·榮格提出,認為人類行為受過去經驗和文化傳統影響,並非源自個人的經歷,而是整體文化歷史的積澱。台灣的現代制度和發展是否受到特定朝代集體潛意識的影響?
Thumbnail
「風雨千年路 江山萬里情 秦觀月 楚天雲,無處不是故園情 」這是中視長青節目「大陸尋奇」主題曲,認識老牛時,發現他是「大陸尋奇」忠實觀眾,雖然了解他本是老派之人,看大陸尋奇更像個老頭會做的事,心想他的興趣真特殊,久而久之,自己也漸漸受到薰陶,開始對大陸的大山大水和歷史古蹟產生共鳴,是種另類潛移默化。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舞炯恩的音樂成就以及專輯《Vusam》的歌曲內容,他的音樂編曲中融合了西洋流行曲風和部落元素,展現臺灣音樂的獨特風貌。歌曲內容涵蓋了部落、愛情、迷失等主題,並以排灣族語歌唱,體現了部落音樂的獨特魅力。
Thumbnail
此舞只應天上有|舞蹈詩劇《只此青綠》VS.《千里江山图》|這次折腰的不是陶淵明
Thumbnail
  由雲林縣政府與公視合製的《匠新匠心》(下稱本片)一共5集,每一集皆描述一種傳統工藝與一種不同領域的新興工藝對話,分別為:106年被登錄為雲林縣傳統表演藝術保存者的北管大師─李春生與雲林縣第一個新式擊樂演奏團隊─太日樂集;無師自通的全臺首位手工哨角藝師─魏幼謙與將哨角融入交響樂的─蔦松藝術
Thumbnail
【前情提要】仙舞為了如何幫忙乾娘而憂愁,紅蓮和白雪勸她順其自然,勿鑽牛角尖。而且此行危機四伏,以量力而為為宜。於仙舞體內的三位先天尊者─西宇炎鳳(鳳靈)、玉芙金仙及奼女魔尊,無不為了仙舞擔憂,生怕有所差池。一仙一魔甚而有意強行提昇仙舞道行,反遭鳳靈勸阻。揠苗助長並不可取,關於仙舞之事,只能盡力而為。
Thumbnail
沒有故事,只有身體的事 記得以前看過一段舞評,寫到雲門舞集擅長說故事,而這次的文案寫到舞作《波》,是一個沒有故事的作品,多少也引起了我不少好奇心。而且這支舞作還加入了科技元素,和藝術家真鍋大度合作,甚至還加入了生成AI。 這是繼林懷民總監退休之後,我第一次看新總監鄭宗龍編舞的雲門表演,很期待
Thumbnail
【前情提要】仙舞三人短期修行歸來,仙舞奶娘大嬤嬤欣喜交加,老淚縱橫。不枉她虔誠在佛前祈求,小姐終歸平安回來,而且更形可人。當然,一回到歸輿山,坐蓮掌門的召見絕不可少,這一見可不得了,除了清心師父得到褒揚,仙舞她們更破格擢升一級,成為登級弟子,成為難得的直升首例。這還不算,坐蓮師尊更指定她們三人參加各
多年前有一場中國武術與泰國腳比賽。中國武師按慣例期待對手相互一鞠躬,沒料到對方就在行禮如儀時一腳踢過來,頃刻"秒殺"。可比擬地,藍營期待"雙少數"的賴總統會和國會有"蜜月期",沒料到執政黨在就職典禮前夕製造了國會亂戰。執政黨沒想朝野溝通,索性把試圖徹查過去8年弊案的在野派說成是大陸的"第五縱隊"
Thumbnail
在公視表演廳意外看到這部劇,訴說各種「男與男」的關係。當「演對方心裡話」這件事頓突然變成「說自己的心裡話」,這個超赤裸的過程甚至等於修羅場!搭配林奕華老師的編舞、超強即興鋼琴家李世揚的音樂波動,一段平常不敢、不想、不能說的關係在劇前劇後發酵。
Thumbnail
在湖南省坪陽鄉的「轉生村」裡,有多達110位居民自稱能清楚記得自己的前世,這些轉生記憶經前世家人核實後,被確認無誤。「集體潛意識」早期由卡爾·榮格提出,認為人類行為受過去經驗和文化傳統影響,並非源自個人的經歷,而是整體文化歷史的積澱。台灣的現代制度和發展是否受到特定朝代集體潛意識的影響?
Thumbnail
「風雨千年路 江山萬里情 秦觀月 楚天雲,無處不是故園情 」這是中視長青節目「大陸尋奇」主題曲,認識老牛時,發現他是「大陸尋奇」忠實觀眾,雖然了解他本是老派之人,看大陸尋奇更像個老頭會做的事,心想他的興趣真特殊,久而久之,自己也漸漸受到薰陶,開始對大陸的大山大水和歷史古蹟產生共鳴,是種另類潛移默化。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舞炯恩的音樂成就以及專輯《Vusam》的歌曲內容,他的音樂編曲中融合了西洋流行曲風和部落元素,展現臺灣音樂的獨特風貌。歌曲內容涵蓋了部落、愛情、迷失等主題,並以排灣族語歌唱,體現了部落音樂的獨特魅力。
Thumbnail
此舞只應天上有|舞蹈詩劇《只此青綠》VS.《千里江山图》|這次折腰的不是陶淵明
Thumbnail
  由雲林縣政府與公視合製的《匠新匠心》(下稱本片)一共5集,每一集皆描述一種傳統工藝與一種不同領域的新興工藝對話,分別為:106年被登錄為雲林縣傳統表演藝術保存者的北管大師─李春生與雲林縣第一個新式擊樂演奏團隊─太日樂集;無師自通的全臺首位手工哨角藝師─魏幼謙與將哨角融入交響樂的─蔦松藝術
Thumbnail
【前情提要】仙舞為了如何幫忙乾娘而憂愁,紅蓮和白雪勸她順其自然,勿鑽牛角尖。而且此行危機四伏,以量力而為為宜。於仙舞體內的三位先天尊者─西宇炎鳳(鳳靈)、玉芙金仙及奼女魔尊,無不為了仙舞擔憂,生怕有所差池。一仙一魔甚而有意強行提昇仙舞道行,反遭鳳靈勸阻。揠苗助長並不可取,關於仙舞之事,只能盡力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