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5/0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之所以執著:《人選之人-造浪者》

當所有劇評都在討論政治、職場和性別的時候,我想談執著。不過還是得從政治帶入啦,畢竟人家就是政治職人劇。
大概就如劇中所說,「30歲以前不是左派沒有良心,30歲以後還是左派沒有腦袋。」20多歲開啟了性別意識、公民參與的眼界之後,曾戲稱自己是政治狂熱者,和朋友見面總在研討各類議題。假日裡也曾熱血地搭上一段又一段長長的路,到市區聽女性議題座談演講、看平冤的紀錄片(邱和順、鄭性澤......)、上街頭參與各式遊行(同志大遊行、反親中媒體、撐香港......),又明明是個窮光蛋北漂分子,卻仍是在每一個投票日把當月的娛樂費用全都拿來買高鐵來回,只為了回家為自由民主投下我的票。
其實也說不上理由,就讀的科系與政治無關,更毫無從政想法,只是覺得身為公民,這不過是我們的權利義務。還有一點大概是,談論在乎的議題的時候,總以為我們都閃閃發光,為了他人或者未來的,某個很小很小的事,挺身而出的時候,好像能感受到年輕的光芒正滾燙著,與其說是在乎政治,更不如說當時的自己只是更認真愛著這塊土地、這個家。
當過左派的、30歲以前的我們,都聽過「政治即生活」、「每一個選擇都是政治」,都不相信「某某歸某某,政治歸政治」這套。不知道看完全劇的你們,是否也彷如身在其中,和他們一起拚搏、一起相信改變。至少我是如此,在裡面一次次被林月真的談話喚起雞皮疙瘩;被家競和文方的公平正義捂暖;心疼亞靜和蓉之的勇敢堅強;當然不可避免的,愛上儷雅!
也可能因為我深刻經歷過從不相信至捍衛某個立場的過程,於是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把改變的力量傳遞下去,畢竟對我而言,大多進步價值的源頭都是愛,只要愛就夠了。
可惜愛有時候也是最難的,當內在精神塌陷、當物質生活貧瘠,當自顧不暇的時候,要花足夠大的努力,才能記得好好愛自己的時候,哪還有餘力溫柔的愛著其他。
於是還沒30歲,我們也或多或少進入過某些黑洞,有些甚至長在心上。然後我們閱讀、我們諮商、我們內觀,我們盡可能關掉感官、盡可能走進山海、盡可能放下執著,為了前進提醒自己不執著,為了快樂提醒自己不執著,為了繼續愛提醒自己不執著。當然這不一定是對的,但為了找回內在平靜,我開始比較喜歡道家思想,大致就是不入世那套吧?
求的是在思想層面上超脫事物的相對,對於現象界所見所感皆能無所為、無所待。看電影或戲劇的時候也常想著,某些壞蛋就是被無意義的執著羈絆,所以才無法逃脫,而淪為惡。為權力選舉是執著、為權利也是;為利選舉是執著、過分的愛著他的工作也是吧?好多人就是這樣被絕對的權力腐蝕,當然是源於愛,但行至末路。
盡管如此仍是被劇中的公正黨感動,想著如果也能這樣閃閃發光就好了,執著並快樂著就好了。也許就因為《人選之人》劇中同時呈現出不同角度拉鋸之後的「妥協」,所有的一切,都是個人的選擇。誰為權、誰為愛,誰在乎廢死、性別、環保、隱私、資安,或誰不在乎。
而在民主之前,所有的樣貌都是可以被接受的。而為了這樣的自由,我願意仍是不斷追索。用戰鬥、妥協或者放下的方式都好。前提是記得為了什麼執著,然後忠於自己。
──────────────────────────────── 如果這篇文章有泛起你心中什麼樣的漣漪,歡迎不吝給予愛心並留言。 更可以追蹤我的IG:yihan__writing ,會看見不一樣的創作內容!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