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5/15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必勝二階面試】要領篇:正奇、三綱、五仁

卷首與索引

本系列分成四章,分別為:
  1. 要領篇:正奇、三綱、五仁
  2. 正戰篇:口說、儀態與臨場表現
  3. 奇戰篇:口說、儀態與臨場表現
  4. 補遺:筆試與非常規面試型態
本系列文章皆免費公開,筆者於此平台之寫作收入皆為平台抽成後之廣告收入或讀者自願贊助。此外,本系列應當與【必勝二階備審】系列文章互相參看,效果方為最佳。
文章若欲轉載於其他平台,請透過臉書粉絲專頁:亞寧 先行聯絡筆者,商討註明作者姓名、用途等事務,感謝。
理想中的面試情境:三位教授對一位考生
理想中的面試情境:三位教授對一位考生
面試的本質就是心理戰。

正奇

在清楚「面試的本質就是心理戰」之後,筆者就可以跟大家講述什麼是正奇?
面試之道無他,不過正、奇相佐而已。
所謂正道:就是做好基本功,將要去參加面試的校系瞭解清楚、熟記自己上傳的備審資料、準備好一份專屬於該校系的自我介紹、留意基本禮節,並將上述內容反覆練習到嫻熟於心、近乎本能,即便緊張時也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安撫自己回到正常狀態,即為正道。
而奇道也不是什麼邪門歪道,而是在正道練好的基礎之上,運用一些實用的小技巧,讓考生可以利用細節,在眾多應試者中脫穎而出,如此而已。
兵法云:「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正道是基礎,沒有正道的基本功,連面試的送分題都很難通過;奇道則是致勝關鍵,做到別人沒有做到的要求,或是照顧到別人不會照顧到的細節,則高下立判。
兩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廢。
瞭解了正奇的一體兩面與不可偏廢之後,我們就可以來談根據筆者多年經驗觀察下來的心得:守三綱、知五仁者勝。

三綱

什麼叫做三綱呢?在面試之中,三綱就是各位考生必須切記的三個主從關係,因為個人申請跟其他入學管道的最大不同就是:個人申請是校系選考生,不是考生選校系
如果要把握主動,認為自己分數高就天下何處去不得的,請考分科測驗;如果都走到面試關卡了,就請配合別人的規則。
這就跟出社會後,除非是自己當老闆、考上公務員或其他特殊情境,不然總是要乖乖去面試、應聘,遵守公司要求是一樣的。只是,就算是那些情境,也都有各自的法規、公司文化與責任要遵守就是了。

1.系為生綱
校系針對面試所提出的要求、設置理念與核心關懷,必然是考生在面試階段需要遵守、花時間去理解且尊重的。
若他們有嚴重違法之情事(例如性騷擾、言語侮辱、歧視性言論等),那不用忍,請走法律途徑解決;但如果沒有,一切都在事先以明文告知的應試事項、公告中已經提醒過了,考生仍因觸犯、違規而被扣分或失去面試資格。
那也只能說,都快高中畢業的人了,基礎的辨識能力與尊重能力都沒有,失去資格也是咎由自取。
如果考生不認同該校系的理念,也不需要勉強自己一定要去念;就跟校系也不會因為考生只剩這所校系能填報而收下考生一樣。
一開始,考生就不應該選擇用個人申請來填報該校系。

2.主為客綱
來到試場,系主任與教授就是主、考生們就是客。
教授們不會有時間和惡趣味去性騷擾、言語侮辱或刻意說歧視性言論來羞辱考生。如果有,請依法律途徑解決,這件事情對考生會很好辦、對校系和教授會難堪得要命。
這裡所說的教授為主、考生為客是指:請按照教授們的規定進行自我介紹、回答問題,以及適時中斷。
過程中,考生當然可以大膽地、誠實地陳述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而非一味討好教授,因為教授詢問考生的任何問題都是為了判斷考生是否適合就讀本校系,而不是故意要激怒、刁難或探考生隱私。
也因此,在這個部分,考生要記得的分寸是:考試流程上配合教授們的進行,但要表達不同的意見,乃至於對私領域的事情要選擇保密不答,都是可以的。
只要誠實地向教授們表達:「關於這點,我有不同的看法,原因是......」、「關於這點,事關家中/個人/當事人隱私,我不太適合在此透露。」就可以了。

3.言為己綱
教授要瞭解考生,除了自我介紹與考生的臨場反應之外,最主要的還是來自考生於先前上傳的備審資料。
越是鄰近面試日期,許多學校的輔導室、線上的諮詢服務,以及認識的學長姐們就越發有可能提供考生們模擬面試的機會。若有參加模擬面試的考生應該不難發現,除非是本來就對你有所瞭解的考官,其餘考官絕大多數的提問都來自於三個部分:
  1. 考生的自我介紹
  2. 考生的備審資料
  3. 考古題
考古題有心的話,或多或少都有辦法在各校的輔導室、認識的學長姐、模擬面試考官,以及在線上搜尋該校系相關的面試心得找到,因此勤勞的考生只要願意下功夫,勢必能有所收穫;但另外兩者就全都來自於考生自己,不但是考生證明自己為什麼自己比其他考生更適合被錄取的時刻,更是證明豐富、紮實的備審資料是考生親筆完成,而非委由他人代筆或是AI代寫的機會。
根據筆者多年來觀察所輔導的諸多個案來看,假設一次面試時間總長10分鐘,教授們的話題圍繞在考生的自我介紹與備審資料的時間普遍佔了七成以上。
考古題出現的時刻通常是:這位考生跟其他考生差不多,沒什麼好問的。可時間還有,只好拿出來應急一下。
最常見的考古題,而且每個系必見的不就是:「關於我們系,你有沒有什麼想要問的問題啊?」
因此,準備考古題是需要的。但順位應當在熟稔自己的備審資料,並依據備審資料和校系特色去準備自我介紹,兩者都練熟之後,再來準備不遲。

五仁

知道以上三種主客序位之後,筆者綜合多年各種型態的面試經驗之後,發現一位考生如果能行以下五種仁德,則於升學面試、求職面試,甚至是商業合作談判中多半都能取得成功。
《論語》幾乎是中學生都有讀過的,所以我們就用《倫語》來解釋,並在後續的《正》、《奇》兩文中談細部運用。

1.恭則不侮
所謂的恭,就是尊敬校系、教授與該校系的專業,同時也要尊重考生自己。
很多考生會反覆在備審資料、自我介紹與回答中都不斷褒揚校系、教授,但考生自己都不見得知道自己在褒揚什麼,那麼這就算是諂媚、虛偽。
例如:假設考生A前往國內某法律系面試,反覆提及該校系在培養學生的法學素養之紮實、課程安排之嚴縝,而該學校資源又如何豐沛、多元,極盡褒揚之能。教授只需要問:「那麼同學你打算具體進修什麼課程?跟隨哪一位老師學習?」如果回答到了不是該校系最專精、最無可取代的領域時,考生A如何應答?如果回答對了,但是國內有在此領域更精於此道的教授,只是不在該校系任教,考生A如何回答為何不選另外一校系?
考不上,是考生A個人能力的問題,不是校系的問題。校系只負責選才與培育人才,考生A考不上而要屈就大可不必,不是還有分科嗎?
這就是自取其辱。
因此,請各位考生留意,禮貌要有、尊敬要有,但多了就對彼此都是傷害。

2.寬則得眾
這裡所謂的寬,不僅是對於他人的寬容,也包含對自己的寬容。
多數考生都是第一次上面試場合,很難不緊張。緊張往往來自於要求完美,覺得自己這次就要成功,必須要一鼓作氣、破釜沈舟,不能出任何差池。但事實上,這樣的心理狀態反而會讓考生自己陷於更加緊張、更容易出錯的惡性循環。
不是人人都是韓信、項羽,都能搞個背水一戰、破釜沈舟的。
上考場前,對自己放寬一些標準,容許自己犯錯,不但可以讓自己保持從容不迫,還更能讓身邊的人感覺考生已經成竹在胸;進一步而言,若在團體面試場合中,對於他人的寬容更是一種心理的暗示:「我準備得很好。所以我現在可以幫你。」
不僅是對於其他考生,對於在旁協助的所有教職員工以及負責主考的教授們都可以保持這種心理狀態,不是為了追求加分、也不是為了追求扣除他人的分數,而是讓自己的心情穩定。心情穩定,氣定自然神閒。氣定神閒了,要得到他人的目光聚焦,讓教授留下深刻印象就相對容易了。
而一天面試下來,教授們可能要面試數十位考生;集體面試中,更是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從眾人中奪取其他人的目光。這時候,不是讓考生低調、保持害羞的時機,每多爭取到一秒的時間、多多留下一絲的好印象,就距離成功更接近一步。

3.信則人任
所謂的信,就是誠實與負責。
對於自己的備審資料嫻熟於心,是一種信;針對自己的家庭背景、申請校系的特色,與備審資料中考生可能提及、可能沒提及的特質去量身打造一份自我介紹,是一種信;對於自己備審資料上面所寫過但忘記意思的專有名詞、單字,去查清楚他們的定義,是一種信;當教授問到考生不會的東西時,爽快地承認自己不知道,或是在承認不知道後表示自己願意推理看看,也是一種信。
教授們都是該領域的專家,要在學術上挑出一名高中生的毛病完全只是看他們願不願意這麼做而已。但他們也知道,來面試的考生就是高中生而已,是要來接受大學教育的,考生如果都懂了,還來學幹什麼?
所以,教授問考生問題,是想搞清楚考生理解到了什麼程度、是真懂還是裝懂?
因此,為自己寫的備審資料負責、為自己說的話負責,不要不懂裝懂。
不懂就痛快承認,或是不太懂但想試著推論看看,就大方提出想推論看看,這都比現場胡言亂語還要能夠得到教授們的認可。
這就是為什麼孔子會說「信則人任焉。」

4.敏則有功
勤勉敏銳的人有福啦,因為各樣的細節將是他們的財富。
敏不只是觀察敏銳,還需要配上勤勉的行動來付諸實行。
在面試之前,是否有做足基本功,善用各式各樣的線上資源、公開資訊、學校輔導室資源來瞭解校系核心關懷、校系特長、學長姐面試心得呢?在每一次模擬面試或他人給予建議後,考生是否有付諸實行去查證、明辨以修改自我介紹與面對詰問時的應對,來好好完善自己的準備呢?
面試的當下更不需要說,就如同筆者前面所述「面試的本質就是心理戰。」觀察得越多,所得到的細節和資訊就越多:
教授們的提問很多時候本身就是在丟球給考生接,順著指引就能好好接下去,得到很不錯的發揮;教授們的提問與回覆中除了蘊含著可以回答的答案之後,若在團體面試之中,其他考生的自我介紹與應答也可能具有可分析的資訊,例如:教授的提問模式。
此外,好好在團體面試中去聽別人說些什麼的另一個必要性是:避免重複。明明知道別人已經回答過類似的答案了,考生還回答同樣的答案,或是索性回答一句「我附議」、「我同意」。
採取這種策略是真的覺得保持低調是面試的王道嗎?還是根本沒有在聽別人說話,只在意自己?前者筆者不予置評,可能那是一種高於筆者知識與經驗範圍的奇謀;後者,就筆者所知,很少考生會不被認為自我中心、自傲、自大的。
至於,為什麼要這麼努力?都到了面試這一關了,考生就不能休息一下嗎?
筆者個人也很認可適度休息這個理念。不過,自己的人生、自己的選擇自己負責,在什麼時候付出努力,很自然就會影響何時才能獲得回報。
人生跟打遊戲、練等是不一樣的,等各位讀者年紀越來越大可能就會發現:
一分努力就有一分收穫的,大概只有鍛鍊體能和念書進修這兩件事情了。
願各位成年或即將成年的考生們好自為之。

5.惠則足以使人
最後則是惠,也就是施予。
考生們在面試當下能施予什麼東西給教授呢?很簡單,誠意、誠實,以及心理上的回饋。
教授們不只是學者,還是老師。說真的,但凡是老師,沒有幾個是沒被學生和教育環境摧殘到熱情消磨大半,但還是心懷希望地留下來的。許多教授如果樂意,大可以轉往相關業界去發展,或是留在國外、國內的學術機關裡面任事,不見得要出來教課、接觸學生。
而這一點,就是各位考生可以善加利用的著力點。
在面試應答中,多給一些友善的回饋,讓教授們感覺「孺子可教」。這個好印象基本上就留下來了。多做點這些小動作,對考生來說又不吃虧,但對教授們的老師身份來講,這會是一份安慰。
說白的,每年收進來的學生後來上課是什麼樣子,蹺課的蹺課、作業缺交的缺交,教授們難道不知道嗎?很多校系被當成跳板科系,學生只是想要進來之後轉系,教授們難道不知道嗎?但就算這樣,多數教授還是願意認認真真去面試,看多數考生們在大學生涯中除了畢業舞會外穿得最正式的一次,看著做得差強人意的備審資料,心中一直提醒自己:「他們是高中生,而且正在適應新課綱/新制度......,不要太苛求他們。」努力在這群考生們當中選出依批符合校系選才標準的應試者了,結果每個學期開學還是要看到一樣的情況:蹺課的蹺課、缺交的缺交、轉系的轉系......
但他們還是留下來了,一年一年地面試,一年一年地去替校系選人材。要說天真喔,很難找到比這些教授們更天真、更容易滿足的人了。
所以,就算是考生們稍微同理一下教授們的處境也好,試著給點回饋、給點反應,讓他們開心一下子,覺得「今年的新生應該會大有可為吧!」
算是助人,也是助己。
因為在這個過程中,考生施予的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心理共感與回饋,進而從教授那邊得到的卻可能是實質的分數與入學資格。
孟子說過:「君子可欺以其方,難罔以非其道。」筆者倒不是鼓勵考生們去欺瞞教授們,而是教授們在錄取學生這件事情上是有章程、有情理可循的,考生要用一些邪門歪道去欺騙他們是非常困難的,但順著規則與情理去得到教授們的信任,進而獲得入學資格,確實是可行的。
這就是為什麼說「惠則足以使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亞寧學院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