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與用口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些人基於原生家庭的深層次困擾或職場上遇人不淑的不幸,長期開啟自我保護機制,對任何人都不信任,喜歡無事生非小事化大,務求把他想像到和想像不到的問題都誇張地講出來,以口沒遮攔的方式顯示自己非常機警、早有防備,世事都被他看透了,同時把一切勞動與責任都推卸給其他人。
這樣先發制人似乎永遠不會犯錯,而且隨時可以把同伴的付出與成果貶得一文不值,讓自己產生立於不敗之地的幻覺。不過副作用是一事無成,把個人的負面情緒毫無保留地轉移給身邊的人,害得他們集體患上被害妄想症,終日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忙得團團轉。
與這種怪人截然相反的是〝用心做事〞的人,他們跟任何人談事情都會保持客氣,對交代的內容了然於胸,而且說話落落大方,處處考慮對方的感受,讓大家都覺得備受尊重,這是基本修養,也是維繫團隊精神的應有之義。可是只會〝用口做事〞的人從來不會有這種覺悟,他們說出口的每一句話都無所不用其極地挑剔、嘲諷、詆譭別人,既無法說明重點,也令相關人士惶恐不安、擔驚受怕、信心全失,但似乎唯有令旁人無地自容,他們才可得到滿足感與安全感。
〝用心做事〞的人通常表現穩定,情緒不會大起大落,同時也較為安靜,該表達意見時知無不言,有多少證據說多少話。在不需要討論的時候,他們會自覺地默默耕耘,不為任何人添麻煩,而且一切行動都會為同伴設想,不但不會貶低別人,而且會追求一起成長與進步。
反觀那些〝用口做事〞者,往往心急又暴躁,未了解就開罵,不肯聽人家解釋卻大發雷霆,對真實情況一知半解便亂貼標籤分派罪名。可惜在大吵大鬧之後,大家都會發現事情沒有他形容得那麼嚴峻,大多數問題純粹是怕事的人想得太多,根本是不會發生的,更大的問題是傷了的和氣真的很難修補。
本地盛產〝用口做事〞的奇才,多年來大家耳聞目睹、走避不及、親身接觸,經常拍案驚奇,但也無何奈何。年輕的時候,我們也許會覺得這種人既麻煩又討厭,搞得不好甚至會跟他們結怨,牽引出更多不必要的困擾。可是隨著資歷的增長,稍為清醒的人都不會再受那些幼稚行為所影響,像我現在就會思考問題背後的成因,設想他們的成長經歷可能充滿了恐嚇、爭吵、陷害、卸責,所以終生都走不出相關的陰影。他們待人接物之所以如此不濟,大概是從未遇過良師益友,即使學歷不低,但只懂得排擠別人和炫耀自己,那就證明辛苦一場都是白白浪費了。這樣的人生,即使沒有波折,本身已經夠悲慘,想深一層也是很值得同情的。
不過這種同情的想法只適宜藏在心底,不必聲張,也不用特別表示善意。對於〝用口做事〞的人,最好可以保持距離,不要過於接近,這是為了耳根清靜,避免被對方龐大的負面情緒破壞自己一天的好心情。
當然,更理想的情況是多跟〝用心做事〞的人為伍,攜手合力,做出成績,不卑不亢過日子,那才是真正的自保之道啊!
    avatar-img
    17會員
    10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寂然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早前嘗試以“美麗的澳門”生成一幅插畫時,得出圖中這個有趣的結果,於是就想到這種新科技的主要局限,寫了這篇小文章。
    早前嘗試以“美麗的澳門”生成一幅插畫時,得出圖中這個有趣的結果,於是就想到這種新科技的主要局限,寫了這篇小文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說拒絕、立界線、給對方軟釘子,這些...都是我的練習題。 人,如果一開始就是這麼不好,也許被罵、批評,也就不痛不癢,因為這是事實。 若有人做得半死,什麼都做了,更是期盼得到一句 " 你辛苦了 ",或是 " 謝謝 ",也就不會那麼不甘、不爽。 最多的抱怨是,我為你做了那麼多,卻得到你這樣的回報。
    Thumbnail
    比起說話直接,我覺得語言只是中性的,我們更能感受到的是對方的態度。
    【與其在職場中選擇當壞人,也不要當爛好人】 1. 沒有深思過的幫忙,其實是害人害己 2. 堅守自己的工作底線 3. 幫忙是要成為前進的助力,不是成為依賴 4. 借款不當擔保人,工作不當掩蓋犯 5. 我們不是聖人,幫助那些能幫助你的人 6. 不要害怕去要求別人回報
    不負責任的人不可能會突然沒經歷過大事就變得有責任感。 就像以前學校分組報告永遠都有不做事情丟給其他同學做的那種混帳學生一樣,這種人出社會工作以後根本是職場未爆彈,工作態度、職場倫理跟出勤狀況絕對差到不行。 其實對於這種人,根本不用自己去幻想他們會突然懂事起來。
    Thumbnail
    當人們在互動時,往往不經意透過批評或貶低他人來表現自己的優越感。這篇文章提供了一些建議,包括尊重事情的真相,不用別人的難堪來補貼自己的優越感,以及停止使用雙重標準。作者認為,每天的行為與習慣對整個人生有著重要的影響。如果我們以善良和理解的眼光看待他人,我們自身也會成為一個溫暖有愛的人。
    Thumbnail
    覺得自己為何要被人這樣對待? 很委屈、很生氣、很傷心難過,對與錯和前因後果都不是那麼重要, 畢竟有理說不清..是因為各站各的理, 我無法控制別人,只能全心全意的放在我自己上, 因為這個人根本不值得占據我的心理、影響到我本來的心境。
    曾經會把觀念反覆的講,後來發現那真正有心的,看自己怎麼做事,就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而不甩且不屑的人,根本只認為是噪音。所以多言無益! 也曾經很用心的去對待一些人,檢討自己有沒有傷害到對方,有沒有明確地表達自己的尊重。再後來也發現了拿一綑鈔票,往桌上一扔,比什麼關心、尊重都有用! 不食嗟來之食,
    Thumbnail
    細心的人常常能夠觀察到言語以外的徵兆,但這也容易讓自己耗盡能量,累積心靈垃圾。本文探討細心的優缺點,以及如何平衡「細心」帶來的壓力。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說拒絕、立界線、給對方軟釘子,這些...都是我的練習題。 人,如果一開始就是這麼不好,也許被罵、批評,也就不痛不癢,因為這是事實。 若有人做得半死,什麼都做了,更是期盼得到一句 " 你辛苦了 ",或是 " 謝謝 ",也就不會那麼不甘、不爽。 最多的抱怨是,我為你做了那麼多,卻得到你這樣的回報。
    Thumbnail
    比起說話直接,我覺得語言只是中性的,我們更能感受到的是對方的態度。
    【與其在職場中選擇當壞人,也不要當爛好人】 1. 沒有深思過的幫忙,其實是害人害己 2. 堅守自己的工作底線 3. 幫忙是要成為前進的助力,不是成為依賴 4. 借款不當擔保人,工作不當掩蓋犯 5. 我們不是聖人,幫助那些能幫助你的人 6. 不要害怕去要求別人回報
    不負責任的人不可能會突然沒經歷過大事就變得有責任感。 就像以前學校分組報告永遠都有不做事情丟給其他同學做的那種混帳學生一樣,這種人出社會工作以後根本是職場未爆彈,工作態度、職場倫理跟出勤狀況絕對差到不行。 其實對於這種人,根本不用自己去幻想他們會突然懂事起來。
    Thumbnail
    當人們在互動時,往往不經意透過批評或貶低他人來表現自己的優越感。這篇文章提供了一些建議,包括尊重事情的真相,不用別人的難堪來補貼自己的優越感,以及停止使用雙重標準。作者認為,每天的行為與習慣對整個人生有著重要的影響。如果我們以善良和理解的眼光看待他人,我們自身也會成為一個溫暖有愛的人。
    Thumbnail
    覺得自己為何要被人這樣對待? 很委屈、很生氣、很傷心難過,對與錯和前因後果都不是那麼重要, 畢竟有理說不清..是因為各站各的理, 我無法控制別人,只能全心全意的放在我自己上, 因為這個人根本不值得占據我的心理、影響到我本來的心境。
    曾經會把觀念反覆的講,後來發現那真正有心的,看自己怎麼做事,就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而不甩且不屑的人,根本只認為是噪音。所以多言無益! 也曾經很用心的去對待一些人,檢討自己有沒有傷害到對方,有沒有明確地表達自己的尊重。再後來也發現了拿一綑鈔票,往桌上一扔,比什麼關心、尊重都有用! 不食嗟來之食,
    Thumbnail
    細心的人常常能夠觀察到言語以外的徵兆,但這也容易讓自己耗盡能量,累積心靈垃圾。本文探討細心的優缺點,以及如何平衡「細心」帶來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