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那些小事|態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比起說話直接,我覺得語言只是中性的,我們更能感受到的是對方的態度。

「你知道他來了嗎?」跟「你不知道他來了嗎?」,如果對方不知道他來了,而這個又是他必須知道的,那他們所聽到的感受可能都是一樣的。

既然都想要讓對方知道「他來了」這件事情,用肯定句「他來了」告訴對方,而不是用疑問句去告訴對方「他來了」,會讓對方感覺到比較體貼。


敷衍人某個程度上跟安撫人其實在做同一件事情。

最主要的是安撫對方的情緒,而不是急著處理問題。

不要急著爭辯,先給對方需要的,後面再跟對方談我們要的就會容易多了。

最近發生了同事被客訴事件,同事在承述一件事情上,在我的角度來說,其實他根本沒有處理掉客人提出的問題,但卻安撫了客戶還多讓客人成交另一筆金額,原因是他解決了客戶提出的問題背後真正的需求以及依照客戶想要的方式作的方式(但其實是新成交的單才是用這個方式,客戶客訴的是舊單)。並交代了客戶為什麼同事這麼做,是因為工作流程,因為工作流程所以才這樣(儘管這不是SOP的工作流程而是同事習以為常的做事方式),而工作流程這四個字過於中性,所以客戶也就不多問為什麼工作流程有這樣的程序。


沒耐心的時候說出的話,文字就是再中性,也會讓人感覺在罵人。因為人會受到臉部表情的影響。


理所當然的背面是感恩

不會做菜的人在吃別人做的菜時,只能說好吃。如果想要繼續吃到別人做的菜的話。


斷捨離的人基本上都很有地域意識(界線的觀念),因為他們很重視自己擁有的空間。


非常重視效率的人,常常都在意是否別人能是否能團隊合作。因為兩個人如果能合作好好做一件事情,會比一個人做一件事情還快。


李洋、王齊麟在面對採訪時,有提到兩個人這點是相同的,所以兩個人才可以配合得這麼好。因為兩個人都是先做好自己。因為擔心自己拖累對方。

並提到兩個人是共同承擔,共同面對贏球,也共同面對輸球。某個角度來說,我覺得這個說法很適合婚姻。團隊就是沒有誰比較好。因為他們是團隊。王齊麟擅長攻擊,李洋擅長防守,因為彼此都發揮了自己最擅長做的事情,所以配合得很好。


越是在意互相的人,越是在意每個人都把自己顧好這件事情。

avatar-img
67會員
382內容數
小小樹洞,我的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ounge 的其他內容
工作之後,我發現我很喜歡要結果。這在讀書的時候,我就知道我自己喜歡問為什麼?
如果我很在意說話排序,那一定也有人特別在意做事順序。如果用這個視角去看待別人的話,就不會覺得對方的需求是不重要的。
從小我就是比較喜歡處女座一點。從AB型到B型到A型,多多少少見一個喜歡一個。
惱人的同事,讓我最近發現說話排序對我的重要性。
嚴格說起來,言語暴力這件事情,跟失業沒有什麼太大關係。但事實上又好像有點關係。言語虐待可以包括騷擾、貼標籤、侮辱、責罵、指責或對個人進行過度高聲喊叫等行為。一般來說,我碰到言語暴力的時候,都是在我待業且必須要面臨我的父親的時候。
當站在對方的角度上,知道對方此時此刻想要什麼?現在需要什麼回應。
工作之後,我發現我很喜歡要結果。這在讀書的時候,我就知道我自己喜歡問為什麼?
如果我很在意說話排序,那一定也有人特別在意做事順序。如果用這個視角去看待別人的話,就不會覺得對方的需求是不重要的。
從小我就是比較喜歡處女座一點。從AB型到B型到A型,多多少少見一個喜歡一個。
惱人的同事,讓我最近發現說話排序對我的重要性。
嚴格說起來,言語暴力這件事情,跟失業沒有什麼太大關係。但事實上又好像有點關係。言語虐待可以包括騷擾、貼標籤、侮辱、責罵、指責或對個人進行過度高聲喊叫等行為。一般來說,我碰到言語暴力的時候,都是在我待業且必須要面臨我的父親的時候。
當站在對方的角度上,知道對方此時此刻想要什麼?現在需要什麼回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當好人就要幸福快樂過一生,不輕易讓壞人從自己身上拿走該有的利益,相反地,要以最輕鬆、省力的方式,為自己爭取最高利益。
別人不完美,我也不完美,包容別人,其實是在善待自己。對方所做的事並不是為了惹你生氣。如果總是對別人不滿意,哪會有好心情呢?!
Thumbnail
別人的情緒是別人的,不必因為對方生氣就去討好。
Thumbnail
文章裡講述如何處理事情和人的相關經歷。我將透過分享自己的成長心得,以及帶出管理和溝通的重要性,也提到了人際關係的處理要點。也分享經驗如何處理客人情緒,如何轉化他人負面情緒等。充滿教育性的文章,並存在很多實際的個案可供參考。
  「我只是對事不對人」你曾聽過這句話或是說過這句話嗎?   在我過去的職場經驗裡,不同階段的我曾經聽過這句話許多次,有時在我工作犯錯被責備後,有時則是聽見同事在與其他人聊天時說出這句話。   這是來自某個朋友的經歷。他曾待過一個工作環境相對不是太健康的職場,裡面的工作流程、標準都沒有公定的規範
Thumbnail
      你有遇過以下這種情況嗎?突然有一天,主管找你來問上次交代的工作進度,你一頭霧水:「你沒有交代我啊。」主管:「我有說。」「沒有。」相信許多人都遇過這種各執一詞的情況吧,認為自己明明交代了事情,對方卻沒有收到,這不只影響了工作進度,更是會傷害的辦公室的氣氛。
善於提供他人好意,或者說會照顧他人的想法,是一種成熟的展現嗎? 我的經驗觀察到有些人會: 1.聚會時帶東西來給大家吃 2.探班時帶飲料、點心來慰問同事 3.交際場合主動關心那些比較內向的人 而我通常是後者,屬於接受別人好意的,我也不會拒絕 只是我也在想,這是不是跟會"做人"是有關係的
Thumbnail
適度委婉是禮貌,太過委婉會模糊焦點?
Thumbnail
敷衍大致上可以分成,態度上、說話上、感受上。
Thumbnail
在職場上,當面對上司或客戶時,有時候他們會突然生氣或不願直接回答問題。這可能是因為他們感到不安全。瞭解他們的不安全感,讓他們感到更有安全感,才能真正展開對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當好人就要幸福快樂過一生,不輕易讓壞人從自己身上拿走該有的利益,相反地,要以最輕鬆、省力的方式,為自己爭取最高利益。
別人不完美,我也不完美,包容別人,其實是在善待自己。對方所做的事並不是為了惹你生氣。如果總是對別人不滿意,哪會有好心情呢?!
Thumbnail
別人的情緒是別人的,不必因為對方生氣就去討好。
Thumbnail
文章裡講述如何處理事情和人的相關經歷。我將透過分享自己的成長心得,以及帶出管理和溝通的重要性,也提到了人際關係的處理要點。也分享經驗如何處理客人情緒,如何轉化他人負面情緒等。充滿教育性的文章,並存在很多實際的個案可供參考。
  「我只是對事不對人」你曾聽過這句話或是說過這句話嗎?   在我過去的職場經驗裡,不同階段的我曾經聽過這句話許多次,有時在我工作犯錯被責備後,有時則是聽見同事在與其他人聊天時說出這句話。   這是來自某個朋友的經歷。他曾待過一個工作環境相對不是太健康的職場,裡面的工作流程、標準都沒有公定的規範
Thumbnail
      你有遇過以下這種情況嗎?突然有一天,主管找你來問上次交代的工作進度,你一頭霧水:「你沒有交代我啊。」主管:「我有說。」「沒有。」相信許多人都遇過這種各執一詞的情況吧,認為自己明明交代了事情,對方卻沒有收到,這不只影響了工作進度,更是會傷害的辦公室的氣氛。
善於提供他人好意,或者說會照顧他人的想法,是一種成熟的展現嗎? 我的經驗觀察到有些人會: 1.聚會時帶東西來給大家吃 2.探班時帶飲料、點心來慰問同事 3.交際場合主動關心那些比較內向的人 而我通常是後者,屬於接受別人好意的,我也不會拒絕 只是我也在想,這是不是跟會"做人"是有關係的
Thumbnail
適度委婉是禮貌,太過委婉會模糊焦點?
Thumbnail
敷衍大致上可以分成,態度上、說話上、感受上。
Thumbnail
在職場上,當面對上司或客戶時,有時候他們會突然生氣或不願直接回答問題。這可能是因為他們感到不安全。瞭解他們的不安全感,讓他們感到更有安全感,才能真正展開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