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活、健康老」自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時候覺得真實人生比影片虛構的情節還要令人驚奇,二0二0年元月時,全世界大概沒有人會相信兩個月後,人類社會彷彿被按下暫停鍵,所有活動都嘎然停止,至少一半以上的人口被限制在家不能隨意外出,而這種封城封國禁止人際親密接觸的規定何時解除,也沒人可以預測。
是的,我們已經活在一個不確定的時代,在這變化莫測的世界裡自我防衛之道不是累積更多金錢物質、想辦法讓自己更強悍,我覺得事實可能相反,也許如老子所說的,柔弱勝剛強,讓自己更有韌性可能更重要,而韌性就是不管外在環境怎樣變化,我們永遠只關注並掌握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不必耗心神焦慮那些我們無法改變的情境。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病毒,它也讓我們扎扎實實再溫習了一次「無常」這門必修課,提醒了已屆、將屆,以及必然會來到熟齡的所有人,不要認為自己還擁有很漫長的時間,「無常」隨侍在我們左右等著現身,因此要盡自己所能做自己能做的準備,另一方面也要面對並接受當下環境的限制,擁有某些東西很棒,但是沒有那些東西也能活得好;有親朋好友逗熱鬧很開心,一個人獨處也很愉快;這種「無入而不自得」的喜悅,就是韌性,也是五十歲以後活得自在健康的保證。
二年前出版「李偉文的退休進行式」這本書,從財務規劃、健康、幸福的來源及意義的追求這四個面向,討論一個人面對終將來到的退休生活該如何做準備。
這二年來有非常多關於這個議題的演講與座談的邀約,也跟許多朋友進行相關的討論,這本書就是我的思考與心得。
記得有位聰明的哲學家提醒我們,不要聽理財專員保險業務員給我們的建議,而是要問他們自己如何投資自己,買了那些保單?
同樣道理,我們也不要輕信那些侃侃而談的所謂專家,不管是理財專家、婚姻專家,還是教養專家,我們永遠要看他們是不是照著自己所講的話去做。
多年來要求自己,寫的東西一定是自己願意做,自己也正在努力做的事,也或許從小是童子軍,有強烈濟弱扶傾的性格,因此總是期待我盼望自己擁有的事物,是任何人也都有機會獲得的,只要大家願意去做,是沒有門檻的,不必非得多有錢,多有能力,多麼專業才能做到,這兩本有關退休的書也是秉持著如此的初衷。
允文允武的南宋詞人陸游曾寫過:「秘傳一字神仙訣,說與君知只是玩!」原來我的座右銘:「一生玩不夠」是他老人家眼中做神仙的秘訣啊!
我始終覺得人要像鴨子划水,表面上看起來神態輕鬆自在,但水面下划水的腳不偷懶;面對生活我們也要很快樂自在地努力,不管幾歲都能繼續學習,在人生舞台上不斷發光發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會員
8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這幾年,只要是很久不見的老朋友或剛遇到的新朋友,都會問我:「你們在台南要蓋的蝸居,現在進行的怎麼樣了?」這個好奇,是來自於掛在網路上的一部微電影——李偉文的退休進行式。 這是遠見出版集團在2014年8月的年度特刊主題「養得起未來」所搭配拍攝的影片,短短不到三年,單單網路上的點閱率已超過一百五十萬
在翻開書稿前,單單看書名,不太確定會是怎樣的內容,但是從目錄、作者序,一路往下看,越看越覺得驚艷,謝謝作者能為大家整理了古往今來人類與自然互動的歷程,如同搭乘著時光機看著快速流動的場景,想像著智人在廣漠的荒野中演化著。 覺得驚艷的原因,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愈來愈習慣從事物的表象往深層去探究,也就
多年前曾經參加一場環保相關的會議,中午用餐休息時,一位官員私下好奇地問我:「誰付你薪水?你們荒野也不接政府的計劃,也不會因這個議題賺到錢,你們怎麼願意這樣付出呢?」 我一下子不知該怎麼回答。 不過,我想,所有在荒野擔任志工的伙伴都能瞭解,我們的付出就是我們的收獲,而且當志工能認識這麼多好朋友,是賺再
「好熱喔!要不要開冷氣!」雙胞胎女兒姊姊A寶似乎已經受不了今年夏天的高溫! 妹妹不置可否:「我們家冷氣已經好多年沒開了,冷氣口都築了好幾個蜂巢,恐怕要先檢查一下!」 我看著窗外,艷陽下的樹葉一動也不動,也不禁嘆了一口氣:「今年真是熱,我想應該會又是破紀錄的一年,就像今年元月我們社區還下雪,我們這個在
「你知道全世界近二百個國家中,哪兩個國家對民眾划船出海是有管制的?」 答案是北韓跟台灣。 是的,全世界只有這兩個地方,任何人只要想划著船離開海岸線,就必須事先向政府申請,取得核可,才能上船。 以上是海洋大學的退休教授,創辦蘇帆海洋教育基金會的蘇達貞教授告訴我的。我們都叫他拖鞋,學生也都叫他脫鞋教授,
「在宅老化」要真能做得完整,有沒有社區醫療照護是關鍵,目前擔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的黃勝堅醫師,在他擔任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時就組織了成員有三十二人的社區安寧團隊,走進巷弄,醫生出診到病患家,為生命末期的病人提供全套服務,包括了疼痛控制,心理照護、善終準備,臨終照護、悲傷輔導……等等,讓病人與家屬
最近這幾年,只要是很久不見的老朋友或剛遇到的新朋友,都會問我:「你們在台南要蓋的蝸居,現在進行的怎麼樣了?」這個好奇,是來自於掛在網路上的一部微電影——李偉文的退休進行式。 這是遠見出版集團在2014年8月的年度特刊主題「養得起未來」所搭配拍攝的影片,短短不到三年,單單網路上的點閱率已超過一百五十萬
在翻開書稿前,單單看書名,不太確定會是怎樣的內容,但是從目錄、作者序,一路往下看,越看越覺得驚艷,謝謝作者能為大家整理了古往今來人類與自然互動的歷程,如同搭乘著時光機看著快速流動的場景,想像著智人在廣漠的荒野中演化著。 覺得驚艷的原因,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愈來愈習慣從事物的表象往深層去探究,也就
多年前曾經參加一場環保相關的會議,中午用餐休息時,一位官員私下好奇地問我:「誰付你薪水?你們荒野也不接政府的計劃,也不會因這個議題賺到錢,你們怎麼願意這樣付出呢?」 我一下子不知該怎麼回答。 不過,我想,所有在荒野擔任志工的伙伴都能瞭解,我們的付出就是我們的收獲,而且當志工能認識這麼多好朋友,是賺再
「好熱喔!要不要開冷氣!」雙胞胎女兒姊姊A寶似乎已經受不了今年夏天的高溫! 妹妹不置可否:「我們家冷氣已經好多年沒開了,冷氣口都築了好幾個蜂巢,恐怕要先檢查一下!」 我看著窗外,艷陽下的樹葉一動也不動,也不禁嘆了一口氣:「今年真是熱,我想應該會又是破紀錄的一年,就像今年元月我們社區還下雪,我們這個在
「你知道全世界近二百個國家中,哪兩個國家對民眾划船出海是有管制的?」 答案是北韓跟台灣。 是的,全世界只有這兩個地方,任何人只要想划著船離開海岸線,就必須事先向政府申請,取得核可,才能上船。 以上是海洋大學的退休教授,創辦蘇帆海洋教育基金會的蘇達貞教授告訴我的。我們都叫他拖鞋,學生也都叫他脫鞋教授,
「在宅老化」要真能做得完整,有沒有社區醫療照護是關鍵,目前擔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的黃勝堅醫師,在他擔任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時就組織了成員有三十二人的社區安寧團隊,走進巷弄,醫生出診到病患家,為生命末期的病人提供全套服務,包括了疼痛控制,心理照護、善終準備,臨終照護、悲傷輔導……等等,讓病人與家屬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年輕一代力求追求自由生活,轉變傳統價值觀,但也在上一代人舊觀念與新價值觀之間掙扎。文章以疫情警示讀者,要活在當下,擁抱每一天。寫作者透過個人見證,啟發讀者思考人生價值觀,並提供對年輕世代的建議。
成為一個自在的人 首要最重要的是健康與身體議題 年過30以後開始感覺的與年少時的體感已經不同 以前課堂把我們的作息安排得好好 何時吃飯、何時運動 之後30歲的人生就是靠自己的經營 如何把自己經營好 這個課題其實滿艱深的 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與不適合自己 並非高價的物品就適合自己 不管事保養品、健康食
Thumbnail
安穩的生活,我想是人生最終的目的。沒有人到老了還要為了💰來煩惱。人到了一個年紀階段都會想放下身邊事物,好好放鬆去走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想去外面世界去看看,放慢自己的生活步調好好沈澱自己的心態,面對未來的日子。有時候常常會想人為什麼而活著,我到底在現實還是夢中。如果真的是夢,那可不可以不要那麼快給我醒
Thumbnail
人生有時要往前衝、有時要往後退;有進有退的平衡最好。
這世上,有保持對長生不老和不想活太久的想法,因為大家的成長背景不同而延生出對於生命想法的不同。有些人想要活久一點,因為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實現;有些人因為生活坎坷,對於人世變化過於悲哀,認為早點結束生命就是一種解脫。其實,都沒有錯,只是個人的想法和選擇的不同罷了,但無論哪種想法和選擇,自己要負全責就是了
Thumbnail
在2023年的洗禮後,慢慢地認識到人生的真諦,高低起伏就是最好的活著証明。 雖然年齡尚幼,但我經常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並且努力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在新的一年,我更加明白生命的無常,並下定決心在可以忍受的時候盡量忍受,在可以享受的時候盡情享受。
Thumbnail
50後的人生下半場,需要重視身心靈的健康,並追求自由的心靈與思想。文章提及應認真工作、存錢、提早退休理財規劃,並照顧身體健康與心靈健康,以及面對生活的各種壓力與挑戰。這個階段需要勇敢面對自己,追尋心靈思想的自由。
心隨念走 身隨緣走 人不能靠心情活著 而是靠心態活著 內心豐盈的人 會用心過生活 將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這樣充滿智慧的人才不會在歲月蹉跎中老去 人不是慢慢變老 而是一瞬間變老的 人變老 不是從第一道皺紋 第一根白髮開始 而是從放棄自己那一刻開始 只有對自己不放棄 才能活成不怕老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年輕一代力求追求自由生活,轉變傳統價值觀,但也在上一代人舊觀念與新價值觀之間掙扎。文章以疫情警示讀者,要活在當下,擁抱每一天。寫作者透過個人見證,啟發讀者思考人生價值觀,並提供對年輕世代的建議。
成為一個自在的人 首要最重要的是健康與身體議題 年過30以後開始感覺的與年少時的體感已經不同 以前課堂把我們的作息安排得好好 何時吃飯、何時運動 之後30歲的人生就是靠自己的經營 如何把自己經營好 這個課題其實滿艱深的 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與不適合自己 並非高價的物品就適合自己 不管事保養品、健康食
Thumbnail
安穩的生活,我想是人生最終的目的。沒有人到老了還要為了💰來煩惱。人到了一個年紀階段都會想放下身邊事物,好好放鬆去走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想去外面世界去看看,放慢自己的生活步調好好沈澱自己的心態,面對未來的日子。有時候常常會想人為什麼而活著,我到底在現實還是夢中。如果真的是夢,那可不可以不要那麼快給我醒
Thumbnail
人生有時要往前衝、有時要往後退;有進有退的平衡最好。
這世上,有保持對長生不老和不想活太久的想法,因為大家的成長背景不同而延生出對於生命想法的不同。有些人想要活久一點,因為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實現;有些人因為生活坎坷,對於人世變化過於悲哀,認為早點結束生命就是一種解脫。其實,都沒有錯,只是個人的想法和選擇的不同罷了,但無論哪種想法和選擇,自己要負全責就是了
Thumbnail
在2023年的洗禮後,慢慢地認識到人生的真諦,高低起伏就是最好的活著証明。 雖然年齡尚幼,但我經常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並且努力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在新的一年,我更加明白生命的無常,並下定決心在可以忍受的時候盡量忍受,在可以享受的時候盡情享受。
Thumbnail
50後的人生下半場,需要重視身心靈的健康,並追求自由的心靈與思想。文章提及應認真工作、存錢、提早退休理財規劃,並照顧身體健康與心靈健康,以及面對生活的各種壓力與挑戰。這個階段需要勇敢面對自己,追尋心靈思想的自由。
心隨念走 身隨緣走 人不能靠心情活著 而是靠心態活著 內心豐盈的人 會用心過生活 將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這樣充滿智慧的人才不會在歲月蹉跎中老去 人不是慢慢變老 而是一瞬間變老的 人變老 不是從第一道皺紋 第一根白髮開始 而是從放棄自己那一刻開始 只有對自己不放棄 才能活成不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