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的人類價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結論:比工作效率人類沒有價值。
如果AI能夠畫得比人類好、語言學得比人類好,那我們幹嘛還要學那些東西?通通交給AI不就好了嗎?(「這麼會你來就好啊」的感覺)
反過來想,為什麼我們要學習語言、學習繪畫?
是為了成為語言大師,還是享受語言之間的差異與樂趣?
是為了成為第二梵谷、米開朗基羅,還是體會情感轉化成藝術過程?
如果凡事都以結果論來看,那麼人生毫無意義,這點存在主義的哲學家們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陳鼓應在1992年的著作《存在主義》中說道:
人是什麼取決於人做了什麼。
這是引用沙特的哲學。人的存在先於本質,本質是取決於我們的行動。
而AI是本質先於存在。人類是工匠,依據需求造出AI。AI不能依照我們的要求做出成果,那麼它便不具價值。
人沒有造我們的工匠,人的本質是無限的。
所以重點不在我們的成果,而是過程。
在AI時代,人類的工作效率確實不如人工智慧。
但人類充滿創造性與生命力的過程塑造「我們是誰」的價值。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1會員
60內容數
嘗試重新翻譯心理學、社會學著作,用最淺顯易懂的方式讓人從生活問題中走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玄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法蘭克·戴拉邦(Frank Darabont)被譽為好萊塢最傑出的編劇,改編過許多史蒂芬·金的知名小說,並且翻拍成眾多膾炙人口的電影,以及撰寫一些影集。例如IMDB居高不下的《刺激1995》、《綠色奇蹟》、《陰屍路》等…… 2009年,彼得.漢森(Peter Hanson)邀請許多知名編劇拍了一部紀
法蘭克·戴拉邦(Frank Darabont)被譽為好萊塢最傑出的編劇,改編過許多史蒂芬·金的知名小說,並且翻拍成眾多膾炙人口的電影,以及撰寫一些影集。例如IMDB居高不下的《刺激1995》、《綠色奇蹟》、《陰屍路》等…… 2009年,彼得.漢森(Peter Hanson)邀請許多知名編劇拍了一部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追求效率是蠢事,AI都比你厲害,那什麼才是人生的答案? 在這個AI無所不在的時代,效率幾乎成了我們生活的中心。完成任務、達成目標、縮短時間,似乎成了衡量成功的標準。然而,當AI比我們更高效時,我們是否該重新思考:人類真正的價值是什麼? AI贏在效率,人類贏在感受 AI的確很厲害,幾秒鐘內能預測
Thumbnail
AI真的能取代人類嗎? 或許有一些工作不再需要那麼多人,但是,不會有哪一種工作完全不需要人來做。 人類能做什麼?
Thumbnail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這個如果用科學角度來看會怎麼說?然,用AI的角度來說了,AI人類本來就沒有的,是人類創造的,一個原本不存在的機器人(AI),因為人類
我們對AI的認識往往停留在其自動執行任務和模仿人類思維的層面上。但深入探索後,發現AI真正的價值和獨特之處在於其他方面。
有AI就不用學習了?那是不想當人了嗎?如果自己覺得自己還是人,就要繼續努力學習。 有了AI的存在,我們可以專注於那些更加需要人類智慧和創造力的事務,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停止學習。相反,如果我們堅信自己仍然是人,那麼就應該不斷努力學習,這是對自己的一種尊重,也是對生命的一種熱愛。
人們總是期盼科技帶來的創新,說到底是人在心理上對於現行做法想要改變,或是挑戰既有威權的心理投射。 千萬別忘了,在ChatGPT與AI的年代,人要能不被取代,創造資料庫中找尋不到觀點以及同理心,凌駕AI產生新價值。
Thumbnail
理由很簡單,就算 AI 和人一樣強大,比如貢獻值是 1,只需要一般人往上面加個 0.1,那麼你的成品就超過了 AI 的作品了⋯ 不懂 AI 的人會過時嗎,會被淘汰嗎? 可以說是又可以說不是⋯ 不懂 AI 的人的薪酬肯定被降低了,不過不等於會消失⋯ 就像很多人也不懂電腦的專業知識,比如連簡單的計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在當今社會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然而,我們應該關注的不僅僅是AI潛在可取代的工作,更重要的是AI能夠帶來怎樣人類無法達到的價值。本文深入探討AI的成本與發展潛力,並提出對於AI未來發展的看法。
Thumbnail
坦白說,我不是那種看衰AI發展的悲觀論者。 對我來說,AI要是發展得順利,可以取代人類工作,或許人類才真的可以從名為工作的輪迴當中解放出來也說不定。 但是,但是但是但是,我非常不能接受的,就是那些用AI製圖或寫文就自稱自己是繪師或圖文作家的AI仔。 如果你也是那種AI仔,聽好囉? 畫圖這回事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追求效率是蠢事,AI都比你厲害,那什麼才是人生的答案? 在這個AI無所不在的時代,效率幾乎成了我們生活的中心。完成任務、達成目標、縮短時間,似乎成了衡量成功的標準。然而,當AI比我們更高效時,我們是否該重新思考:人類真正的價值是什麼? AI贏在效率,人類贏在感受 AI的確很厲害,幾秒鐘內能預測
Thumbnail
AI真的能取代人類嗎? 或許有一些工作不再需要那麼多人,但是,不會有哪一種工作完全不需要人來做。 人類能做什麼?
Thumbnail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這個如果用科學角度來看會怎麼說?然,用AI的角度來說了,AI人類本來就沒有的,是人類創造的,一個原本不存在的機器人(AI),因為人類
我們對AI的認識往往停留在其自動執行任務和模仿人類思維的層面上。但深入探索後,發現AI真正的價值和獨特之處在於其他方面。
有AI就不用學習了?那是不想當人了嗎?如果自己覺得自己還是人,就要繼續努力學習。 有了AI的存在,我們可以專注於那些更加需要人類智慧和創造力的事務,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停止學習。相反,如果我們堅信自己仍然是人,那麼就應該不斷努力學習,這是對自己的一種尊重,也是對生命的一種熱愛。
人們總是期盼科技帶來的創新,說到底是人在心理上對於現行做法想要改變,或是挑戰既有威權的心理投射。 千萬別忘了,在ChatGPT與AI的年代,人要能不被取代,創造資料庫中找尋不到觀點以及同理心,凌駕AI產生新價值。
Thumbnail
理由很簡單,就算 AI 和人一樣強大,比如貢獻值是 1,只需要一般人往上面加個 0.1,那麼你的成品就超過了 AI 的作品了⋯ 不懂 AI 的人會過時嗎,會被淘汰嗎? 可以說是又可以說不是⋯ 不懂 AI 的人的薪酬肯定被降低了,不過不等於會消失⋯ 就像很多人也不懂電腦的專業知識,比如連簡單的計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在當今社會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然而,我們應該關注的不僅僅是AI潛在可取代的工作,更重要的是AI能夠帶來怎樣人類無法達到的價值。本文深入探討AI的成本與發展潛力,並提出對於AI未來發展的看法。
Thumbnail
坦白說,我不是那種看衰AI發展的悲觀論者。 對我來說,AI要是發展得順利,可以取代人類工作,或許人類才真的可以從名為工作的輪迴當中解放出來也說不定。 但是,但是但是但是,我非常不能接受的,就是那些用AI製圖或寫文就自稱自己是繪師或圖文作家的AI仔。 如果你也是那種AI仔,聽好囉? 畫圖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