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展心得】我看Vogue「相望.綻放」影像藝術展-淺談自由工作者的個人品牌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篇文章,要記錄的是我看完今年五月份在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已展完的Vogue「相望.綻放」影像藝術展後,所獲得的一些啟發。
  身為一名自由工作者,有不少人會想說要建立個人品牌、衝名氣、衝曝光率。坦白說,我在剛開始出來行動接案、以自由工作者的方式工作時,還沒有想過什麼個人品牌或曝光的問題。我會寫文章,只是因為我很多年前就很喜歡寫作,從學生時代就曾嚮往自己可以成為一名作家,輾轉從一位編輯朋友口中得知「方格子」這個文章部落格的存在,就想說以諮商師(獅)的身分在這個平台開始寫作看看,後來就持續每週書寫一篇文章並發文的頻率,寫了快四年到了現在。
  寫到現在,蠻感激的是我的文章漸漸有人青睞。起初曾投稿到諮商師公會,有幾篇文章也獲肯定,被放到了台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與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的網站上;也感謝同業朋友積極主動地引介,有若干文章被放到了幾間大專院校的網頁上。到了方格子寫作第二、三年多時,漸漸開始也有別的文章平台網站邀請我駐站,甚至邀稿。
  雖然寫作的起點,從未想過要建立什麼個人品牌,但巧妙的是,我在寫作近四年的過程中,也漸漸自然而然地建立起個人的品牌。我認為個人品牌不見得要有什麼名氣,但文如其人,我在方格子上面寫的內容,除了考量到讀者可以消化的程度跟接受度之外,其餘的出發點都是發自內心的所思、所感,原汁原味地在書寫我這個人對生活、心理衛生推廣、接案實務經驗的體悟。
  拉回到這篇文章的主軸,我在看Vogue「相望.綻放」影像藝術展時,一方面可以從自身的生命史出發,感受到每張影像激發到我的反思,用我的生命經驗與影像對話;另一方面,我也可以從影像中的色彩、元素、質地,一窺攝影者的視角,推敲出攝影師想要透過這一剎那的畫面捕捉什麼樣的意象與概念。從Vogue展中的每個作品,可以看見每張照片中的人物都有其獨特的個人風格,而拍攝下每張作品的攝影師也在影像畫面中嶄露其特殊的美學特色。
  上述跟大家談到的,不就是所謂的個人品牌嗎?
  近年來科技日新月異,在我幾年前進行職涯諮詢的過程中,曾有美術相關科系的學生跟我說,他很擔心自己的作品會被AI科技取代掉,自己辛苦花長時間創作的作品,可能其他人透過AI的技術就可以迅速複製一張,畫出同樣的色彩、景象。感受到那位同學的焦慮,我很直接地回應他說:「我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特色,而且人的情感與理念呈現在作品中,那是AI絕對無法取代的。」很開心在看Vogue展的過程中,展覽中有一段影片內容也呼應了我的信念:人類的情感是AI學不來的,就如同人類會有指紋,AI沒有指紋,而人類的指紋代表的就是一個人的身份認同,這是AI永遠都無法複製並真實擁有的部分。(見備註一)
  總而言之,結合我寫作與長期接案觀察人性的經驗,我認為世界上每個人都有其獨一無二、與他人不同的特色與天命(備註二),只要在有生之年持續不斷地進行自我探索,發掘自己想做的事情,並且秉持著毅力與恆心,有紀律地、堅持不懈地做好當下想做的每件事情,自然而然,你做的那件事情,就會彰顯出你這個人在世界上的定位,你也可以擁有你的一席之地。你這個人,你所做的事情,你所呈現的氣度,你這整個人的人生是怎麼經營的,那就是你的個人品牌。那跟有名或沒有名氣全然無關。

l 備註一:此影片是在展覽剛進去的入口右側播映,文中介紹的作品即該影片中攝影師鍾靈拍攝的VOGUE Taiwan五月號的照片。本文封面照片即為此張照片的局部,可以看到畫面中的模特兒嘴角上有指紋的印記,隱喻的是一個人的身分認同。
l 備註二:我所述的「天命」,是指「上天所賦予我們的天賦和本性」,也包含我們每個人適合發展的潛能。想進一步了解「天命」或「認識自己到底是誰」,可參考我之前的文章「【劇評】百老匯音樂劇獅子王劇評(下)-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與天命」以及「【電影影評】獅子王觀後感(下)- 別忘了你是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近幾年至今,陸續與不少婚姻困難、感情破裂的伴侶與個案晤談,加上自身感情路上常經歷磕磕碰碰,有感於婚姻、感情經營之不易,也對於大家在面臨離婚失落時的痛苦深有共鳴,想要透過這篇文章整理一下離婚過程中,可能會經歷到怎樣的哀傷失落歷程。
在我的實務經驗中,碰到太多個案在童年時期都會被父母交代說:「要堅強」,或者我常在路上看到有小孩跌倒了,父母會直接在旁邊觀察孩子的反應,明示暗示地要小孩:「自己站起來」,或者在小孩痛到哭出來時,就說:「不要哭」。
我們在人生歷程中,比較少會思考到:自己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是什麼?<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書中有一句話說:「學會死亡,才學會活著」。當我們瀕臨死亡,或面對死亡,我們才開始漸漸體認到自己捨不得的人事物、還想做的事情、還未完成的夢想是什麼。
我已經看完公視主題之夜論壇《你選擇結束生命後,我重新學習活著》下半段節目了!這一次要幫自己也幫大家整理的,比較是社會大眾對自殺者、自殺者遺族的一些想法甚至是偏見。談完這些想法甚或偏見後,我們也來談談如何陪伴自殺者遺族吧!
  延續上週文章,我繼續追蹤了公視主題之夜的節目,發現自己對於本周五(4/21)晚上播映的主題《你選擇結束生命後,我重新學習活著》很有興趣,想跟大家分享我看完上半段節目的心得~
最近因為同行的朋友在臉書上分享資訊,所以我也觀賞了一下公視主題之夜的節目。其中一集是荷蘭公視拍攝的實境節目、紀錄片《生死之間》(Between Life and Death)的映後論壇,主題是《別再說憂鬱是自己選擇的》,主持人是鄧惠文醫生,現場與談的還有經歷過憂鬱低谷的Janet (謝怡芬)...
  近幾年至今,陸續與不少婚姻困難、感情破裂的伴侶與個案晤談,加上自身感情路上常經歷磕磕碰碰,有感於婚姻、感情經營之不易,也對於大家在面臨離婚失落時的痛苦深有共鳴,想要透過這篇文章整理一下離婚過程中,可能會經歷到怎樣的哀傷失落歷程。
在我的實務經驗中,碰到太多個案在童年時期都會被父母交代說:「要堅強」,或者我常在路上看到有小孩跌倒了,父母會直接在旁邊觀察孩子的反應,明示暗示地要小孩:「自己站起來」,或者在小孩痛到哭出來時,就說:「不要哭」。
我們在人生歷程中,比較少會思考到:自己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是什麼?<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書中有一句話說:「學會死亡,才學會活著」。當我們瀕臨死亡,或面對死亡,我們才開始漸漸體認到自己捨不得的人事物、還想做的事情、還未完成的夢想是什麼。
我已經看完公視主題之夜論壇《你選擇結束生命後,我重新學習活著》下半段節目了!這一次要幫自己也幫大家整理的,比較是社會大眾對自殺者、自殺者遺族的一些想法甚至是偏見。談完這些想法甚或偏見後,我們也來談談如何陪伴自殺者遺族吧!
  延續上週文章,我繼續追蹤了公視主題之夜的節目,發現自己對於本周五(4/21)晚上播映的主題《你選擇結束生命後,我重新學習活著》很有興趣,想跟大家分享我看完上半段節目的心得~
最近因為同行的朋友在臉書上分享資訊,所以我也觀賞了一下公視主題之夜的節目。其中一集是荷蘭公視拍攝的實境節目、紀錄片《生死之間》(Between Life and Death)的映後論壇,主題是《別再說憂鬱是自己選擇的》,主持人是鄧惠文醫生,現場與談的還有經歷過憂鬱低谷的Janet (謝怡芬)...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輸出自己的想法成為創意家或藝術家是不容易的,但是生活中沒有任何的創意或想法,一成不變的過日子對我而言可能更難。」 這是最近看到的大眾占卜影片中,老師說得很有穿透力的一段話。
Thumbnail
在這個科技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個人品牌建設已成為專業人士和企業領導者在注意力爭奪下脫穎而出的關鍵,AI 數位分身是能帶來優點,也會帶來影響挑戰;享受科技的好處,亦需要準備風險情境的應對之道。平衡 AI 數位分身和真人之間的分工合作,是個人品牌的關鍵要素。
Thumbnail
在我們進入這個主題之前,讓我們先思考一下,作品集的目的何在?它究竟是為了展示你的技術和創意,還是僅僅為了讓人們對你的工作感到驚嘆?每一個作品集,無論是設計師、藝術家還是作家,都應該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而這個故事,往往需要一個清晰的主角,那就是你自己。
Thumbnail
個人品牌:不只是形象,更是你的獨特標誌 你是否常常聽到「個人品牌」這個詞?或許你認為這只適用於公眾人物或銷售產品的人。但事實上,建立個人品牌就像打造你的形象一樣,在求職、職場、甚至人際關係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 想想看,當你在撰寫履歷、在公司中與同事互動,甚至在家中與家人相處時,你不是都在有意無意
Thumbnail
忙碌地追尋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個人都在忙碌地追尋著自己的理想與目標。然而,在這條追尋自我的路上,我們常常會感到迷茫,甚至會質疑自己的價值。這時,有一句話常常浮現在我的腦海裡:「做自己,因為其他人都已經有人在做自己了。」 審視自己 這句話簡單卻深刻,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世界。每個人都是
Thumbnail
軌跡之上,是一場年輕藝術家的發問,探究什麼是模仿?我們是故意的?還是追尋所謂的「令人嚮往」的路途上的必經之途?以及其反抗的是否是真的反抗?還是只是我們太小看自己的創意而成的意外?
Thumbnail
在經營個人品牌的過程中,逐步過渡到全職經營個人品牌可能是更為穩健的方式。這篇文章分享從正職到兼職經營個人品牌的經驗和見解,大家在做出職業轉變的決策時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和能力慎重考慮。
Thumbnail
本篇文章談論了每個人的真我與自性,以及對於天賦的看法。作者認為人人都有一種天賦,即是愛。文中探討了不同的天賦學派,並分享了對於天賦的獨特觀點,以及透過經典故事的詮釋,呼籲人們多去發揮愛心,才能找到自己的天賦。文章深入淺出,富有哲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認同的概念,並描述了我們如何透過與名字、物品及其他人的互動來建立自我認同。同時也揭示了行銷如何利用消費者的自我認同需求來推銷產品。文章進一步指出,我們的自我認同建立在幻覺之上,而行銷則是為幻覺提供支持。這個觀點對於行銷工作者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角度,同時也提醒讀者要看見真實的自己。
Thumbnail
每一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雕刻師,手中握有雕刻刀,可以塑造未來的輪廓和方向。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總是被各種外界因素所影響,有時甚至迷失了自我,忘記了自己的初衷和夢想。 然而,真正的自我,是不應該被外界的聲音所左右,而是要勇敢地走自己的路,創建自己的命運。 回想起過去,許多偉大的人物都曾面對過種種困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輸出自己的想法成為創意家或藝術家是不容易的,但是生活中沒有任何的創意或想法,一成不變的過日子對我而言可能更難。」 這是最近看到的大眾占卜影片中,老師說得很有穿透力的一段話。
Thumbnail
在這個科技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個人品牌建設已成為專業人士和企業領導者在注意力爭奪下脫穎而出的關鍵,AI 數位分身是能帶來優點,也會帶來影響挑戰;享受科技的好處,亦需要準備風險情境的應對之道。平衡 AI 數位分身和真人之間的分工合作,是個人品牌的關鍵要素。
Thumbnail
在我們進入這個主題之前,讓我們先思考一下,作品集的目的何在?它究竟是為了展示你的技術和創意,還是僅僅為了讓人們對你的工作感到驚嘆?每一個作品集,無論是設計師、藝術家還是作家,都應該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而這個故事,往往需要一個清晰的主角,那就是你自己。
Thumbnail
個人品牌:不只是形象,更是你的獨特標誌 你是否常常聽到「個人品牌」這個詞?或許你認為這只適用於公眾人物或銷售產品的人。但事實上,建立個人品牌就像打造你的形象一樣,在求職、職場、甚至人際關係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 想想看,當你在撰寫履歷、在公司中與同事互動,甚至在家中與家人相處時,你不是都在有意無意
Thumbnail
忙碌地追尋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個人都在忙碌地追尋著自己的理想與目標。然而,在這條追尋自我的路上,我們常常會感到迷茫,甚至會質疑自己的價值。這時,有一句話常常浮現在我的腦海裡:「做自己,因為其他人都已經有人在做自己了。」 審視自己 這句話簡單卻深刻,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世界。每個人都是
Thumbnail
軌跡之上,是一場年輕藝術家的發問,探究什麼是模仿?我們是故意的?還是追尋所謂的「令人嚮往」的路途上的必經之途?以及其反抗的是否是真的反抗?還是只是我們太小看自己的創意而成的意外?
Thumbnail
在經營個人品牌的過程中,逐步過渡到全職經營個人品牌可能是更為穩健的方式。這篇文章分享從正職到兼職經營個人品牌的經驗和見解,大家在做出職業轉變的決策時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和能力慎重考慮。
Thumbnail
本篇文章談論了每個人的真我與自性,以及對於天賦的看法。作者認為人人都有一種天賦,即是愛。文中探討了不同的天賦學派,並分享了對於天賦的獨特觀點,以及透過經典故事的詮釋,呼籲人們多去發揮愛心,才能找到自己的天賦。文章深入淺出,富有哲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認同的概念,並描述了我們如何透過與名字、物品及其他人的互動來建立自我認同。同時也揭示了行銷如何利用消費者的自我認同需求來推銷產品。文章進一步指出,我們的自我認同建立在幻覺之上,而行銷則是為幻覺提供支持。這個觀點對於行銷工作者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角度,同時也提醒讀者要看見真實的自己。
Thumbnail
每一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雕刻師,手中握有雕刻刀,可以塑造未來的輪廓和方向。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總是被各種外界因素所影響,有時甚至迷失了自我,忘記了自己的初衷和夢想。 然而,真正的自我,是不應該被外界的聲音所左右,而是要勇敢地走自己的路,創建自己的命運。 回想起過去,許多偉大的人物都曾面對過種種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