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1|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創業之路 (三)

上一集講到了創業前的準備,以及創業第一年所幹的種種蠢事,說真的現在回頭看慘不忍睹,但這就是我。
這集我們快轉到創業的第二年,有了第一年的經驗後,接下來應該更上軌道了吧?
並~~沒~~有!!

外部挑戰

雖然有零星的客戶購買了我們的產品,但一看就知道,這類客戶未來沒太大潛力,對公司的發展可以忽略不計。
原本盤算的早期使用者,還沒成功導入,技術端在苦苦煎熬,但公司不能沒米下鍋阿!
於是,我又打起了做專案的歪腦筋,從年初就在跟幾個可以養活公司的案子,著實花了不少時間。
同期間,我用了所有能想到的傳統行銷手法,加入不同的協會、參加好幾個業內展覽、積極地接洽相關的訓練課程跟演講,然後還是繼續在大學兼課。
但還是沒看出甚麼效果,新創公司要被看見,真的很難。
印象很深刻,當時拜訪的一個客戶跟我說:「我們這是工業用的設備,一用可能就是五年到十年,你們公司才剛成立,我怎麼知道你們會不會一兩年內就倒了? 如果五年後你們還在,我們才會考慮試用看看。
沒看錯,原話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而且我還不是只聽過一次。
當下感覺很沮喪,但想一想打起精神來,這就是現實,只能接受。

中場故事

順帶講個小故事,我在一次展覽中參加了產品發表會,當天我穿著相對正式的服裝,裝模作樣躊躇滿志地上台演講;這個會場較大,一眼望去,參與人數沒有一百人也有七十人,當我自覺表演的還不錯,自得意滿地走下台時,碰到了張熟悉的臉孔,我的大學同班同學。
他大步向前,朝我的方向走來,用極其誇張的表情與肢體動作向我示意,然後下一秒就緊握住我的手說道:「恭喜您,想不到您今天已經這麼成功了!
我臉帶微笑,但有些敷衍地回覆:「哪有成功,就只是場產品發表而已」。
其實,當下我很傻眼,心裡想著:「你是瘋了嗎? 請問哪隻眼睛看到我成功了? 如果月領這麼少的薪資也能叫成功,那這個場地裡的所有人都是成功之上的超級成功,包括你也是。
在這個社會上,很多人裝成功人士是逼不得已,因為他靠表演這行吃飯,演著演著就真覺得自己是個成功人士,但我沒這個意圖阿!
我是想靠實力混口飯吃,偶爾客串一下表演,只是剛好而已。
演歸演,但現實還是很殘酷的,到底能不能吸引到客戶還是兩說。

內部困擾

外部的挑戰還沒看到解法,緊接著內部的困擾又來了。
創業第一年,我都還是自己一個人在行動,公司是我、我是公司。
到了第二年,開始有同事進來協助財務會計、文書與進出貨作業,連架官網都自己來,等於是全包。
然後,我給這位貌似全能的同事開了個月薪 22K 的價格,她也只能含淚接受。
別問我去哪裡找這種員工,因為她是我老婆,哈哈哈!
創業初期真的都是燒錢,除了專案可能的進帳外,產品還沒鋪開,沒有知名度;但行銷要錢、人事要錢、桌子要錢、椅子要錢、電話要錢、網路也要錢、甚麼都要花錢,但就是沒賺錢!
曾經有連續兩個月連一張發票都沒開出去,這代表營收是零!!!
當我發現公司每個月都是虧損,沒有正向現金流的時候,心中的壓力山大,說不驚慌都是騙人的。

錯誤決策

這時公司又打算聘請一位研發人員,他也是股東之一,剛開始沒進公司,是因為還沒畢業。
本來,我以為這事很單純,商請某單位幫忙申請研發替代役,這樣就不用耽誤當兵的一年時間。
誰曉得我太天真了,當時犯了幾個錯誤:
  1. 其實我還不清楚這時候請人進來,一開始要做些甚麼,公司的業務還沒開展到我忙不過來。
  2. 現金流因為接專案的原因還不穩定,產品也尚未鋪開。
  3. 人事費用太高,事先沒搞清楚研替有一定的價碼,而且我們請別的單位代聘,還得要付他們管理費用,造成額外支出。
當時的我有機會解決這個問題,但因為種種原因,讓我「騎虎難下」,只能被迫接受這不應該選的選項。
這或許是我個性上的一個弱點『懦弱』,在未來的日子裡,這個弱點會一次次地將我推向深淵。
好啦,錯誤的決定做也做了,只能坦然面對,但隨之而來的辦公室租金及增加的人事費用,讓我煩惱不已。
要知道為了度過燒錢的這段時間,我自己都只領生活費,然後我老婆也被拖下水領個 22K。
但一個錯誤的決定,瞬間讓公司費用支出爆增至少 3 倍。
接著,後遺症逐漸浮現,我剛開始確實不太清楚要叫新同事做些甚麼事,因為連我自己都懵懵懂懂,身上又綁了一堆雜事,但這不該是藉口;新同事也因為剛畢業,正處於放空狀態,就這樣半年過去了。

自我反省

坦白說,公司賺錢主要得透過勞動者的剩餘價值;新創公司聘請人員來工作,是要非常計較產出收益的,不然怎麼做都一定虧錢。
只有中大型公司,才有資源去培訓人員,偏偏我當時腦袋有洞,還活在自己天真浪漫的世界,以為錢會自己從天上掉下來,所以希望要有自主發展的空間以及自由的靈魂。
現在想想,根本鬼扯蛋,做為公司的創辦人跟負責人,眼睜睜看著傷害公司利益的事發生,卻不作為,大錯特錯。
好吧,把過去的自己罵了一頓,表示我現在或多或少有點進步。

迎來轉機

天公或許疼傻人吧!
第二年預定的幾個專案有順利完成,然後更可喜可賀的是,在年底前終於得到努力很久的客戶首肯,願意在「創業第三年」導入使用。
我在學校兼課也發揮預期效果,有門課教到在職的學生,他很好心的幫忙介紹客戶認識,剛好符合雙方的需求,一拍即合。
創業第二年,就在外部挑戰跟內部混亂的情況下度過了,由於專案有順利驗收,本來岌岌可危的損益表也翻正,財務面看似也沒太大的問題。
可是,請別忘記公司還有兩位是領著不符合市場行情的薪資在做事,並不是真的達到損益兩平。
直到現在,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做才是最合適的,是領符合市場行情的薪資,來反映公司真實的營運成本呢? 還是用較低的薪資,降低每月固定費用支出,讓公司的氣長一點,如果有賺錢再分紅?
由於創業第二年的鋪陳,產品的銷售終於在第三年迎來爆發性的成長,短期的榮景讓我誤判情勢,很多不合理的選擇在這時都被掩蓋住,彷彿公司已經步上正軌。
但真的是這樣嗎?
事情的發展總是跟想像中的不一樣,這不是演偶像劇或電影,我不是男主角有著神奇的技能,公司也不會就這樣神奇地直奔上市櫃。
還深陷泥濘中的我,只是正做著美夢,每天幻想著誰會直接用錢把我砸醒而已。
下集將揭曉「創業第三年」的發展,以及我的一些無厘頭想法與決定,敬請期待!

心得與建議

  1. 創業初期,肯定都會犯錯,沒有人天生就會創業,犯錯後快速進行修正,這是一個成長的過程;只是要想辦法讓自己在花費最小成本的情況下,趕緊進入角色,別耗費公司太多資源,以免後續無米可下炊。
  2. 做決定時,有很多因素要考量,就如同我在創業第二年時,明明就可以請同事先去當兵,然後再進公司,為何要這麼急迫,平白無故地耗損公司資源。請記住很重要的一點,不要「因人設事」,正確的組織設計概念是「因事設人」,公司並沒有非要誰不可。
  3. 盡可能地在原產業創業,在創業前先確保未來公司開業後有穩定的現金流;沒有產業經驗及人脈的情況下,很有可能跟我一樣,陷入燒錢及接不接專案的兩難。
  4. 接專案其實很耗費時間,我以為是幫公司賺錢,並耗費自己的時間與精力,到處跑來行銷公司。看似節省成本,但這其實也讓產品開發的效率不彰,畢竟人的精力及專注力有限,有一好沒兩好。
  5. 先前所做的行銷方式都是傳統線下模式,當時應該可以考慮線上的自媒體行銷。因為那時才剛畢業不久,寫技術文章,順便整理一些想法發表應該可行。
可惜我本身就沒使用社群軟體,導致這方面的嗅覺不夠靈敏,現在雖然積極跟上,但已經失了先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