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與思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檢視自己對學習的看法。有一條是我上了大學一直到至今都不變的看法——孔子說的:“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

​我上大學前的學習大部分時候是前半段話陳述的狀態,上了大學後開始學習思考有時候會想太多而停止讀書,就會變相成後半句所陳述的情況。

​兩個極端都不好,要在學和思之間千百回地往返,不能在一個地方停太久,或者說兩者是並行的。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2會員
5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芊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課堂如巢穴」 我以前都覺得上華文課就是唸唸課文,寫寫學習單、背背課文中心思想。 ​ ​直到我上了大學才知道,華文課的課堂是一個極其危險的地方,因為文學是滋養革命情懷的巢穴。(有點怪的形容詞,但我想表達的是,透過閱讀文學,人們會了解歷史、文化、先賢的故事,而那一篇篇的文章,都在讓我們知道,我們可以
昨天參加工作坊,教授在工作坊上提到〈I have a dream〉這篇文章,教授說他讀書的時候課本有節錄這篇演講稿。 跟台灣的孩子一樣,我們馬來西亞獨中的孩子也有讀這篇演講稿。我已經忘記當時第一次看到這篇節錄課文的時候自己在幹嘛(可能有在專心上課、寫學習單或在偷做高數作業),但我記得華文老師教我們
「課堂如巢穴」 我以前都覺得上華文課就是唸唸課文,寫寫學習單、背背課文中心思想。 ​ ​直到我上了大學才知道,華文課的課堂是一個極其危險的地方,因為文學是滋養革命情懷的巢穴。(有點怪的形容詞,但我想表達的是,透過閱讀文學,人們會了解歷史、文化、先賢的故事,而那一篇篇的文章,都在讓我們知道,我們可以
昨天參加工作坊,教授在工作坊上提到〈I have a dream〉這篇文章,教授說他讀書的時候課本有節錄這篇演講稿。 跟台灣的孩子一樣,我們馬來西亞獨中的孩子也有讀這篇演講稿。我已經忘記當時第一次看到這篇節錄課文的時候自己在幹嘛(可能有在專心上課、寫學習單或在偷做高數作業),但我記得華文老師教我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學生時期後就不再讀書,可當我回首,發現散亂的知識不成學問。
既然書都買了,當然得開始讀,可是,這跟我當初想的不一樣啊! 自己買有興趣的書讀,讀來輕鬆寫意,興味盎然,有興趣的就看一下,沒興趣或覺得內容寫得不好,就直接忽略跳過,時不時還可以在心裡挖苦一下作者。可是,這準備考試,完全不是一回事,我離上一次準備學校考試的時間,異常的遙遠,記憶模糊到只知道拿筆寫字,
前言 論語你也許不會背,但最少聽過也會背第一句吧?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即使不會背,也耳熟能詳吧?但,今天的重點就只有「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這幾個字。 不是按時複習就很快樂 我原本以為「學而時習之」簡單又清楚,講的就是「學習過
不後悔讀文學 一直以來都是對未來感到迷茫的人。 高中升大學時,在法律系與中文系之間一直猶豫不決,後來因為地域的關係,選擇了中文系。但手機裡的查詢紀錄出現許多「雙主修」相關的東西,查規則、查限制、查往後……。一個極其不確定的往後。 讀了中文系兩年,我不後悔也不排斥,雖然對於中國傳統文獻概論或文字
Thumbnail
不是不能講究有用,而是什麼東西都準備好給人拿去用,你要服務自己什麼。
Thumbnail
在學習的這條路上總是形形色色,每個人當下遇到的人、遇到的事都很有可能影響到往後的自己。
Thumbnail
過去多多少少都有在學習語言和運動甚至是藝術 有繼續學習的 也有已經放棄的 感謝曾經風吹日曬也堅持去上課的自己 或許對工作、對生活毫無幫助 卻讓自己生活似乎有點意義 新領域-塔羅 今年似乎是學習的一年 想學很久的塔羅 可能是我到處釋放出學習的意願 可能是宇宙接收到我想學的訊息
比如你要年輕人學習新的事物後,要思考整理嘗試融會貫通,這時對方應該不懂思考整理是什麼意思,你可以說:「學習後不思考,就像是你一個月前看的串流影片一樣,笑一笑就忘光光。」 學習如果像娛樂一樣看完就忘,你的學習就只是消遣,而有意義的學習是,思考學到什麼,整理並開始運用。 學而不思,如同做飯但不品
Thumbnail
應該沒有人會否認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吧!我們都知道學無止盡、學海無涯,但是卻不知道出了社會之後,該學習些什麼。以前在學校的時候時候,總是會有人找東西給我們來讀,就算我們不想學還是得學,但是現在沒有人逼我們學習了,卻有一種漫無目標的感覺。 證照的迷思 我看到很多人有對於證照的迷思,覺得拿了一堆證照之後
閱讀,於我而言是打開腦洞和眼界通道。透過閱讀・觀察・實踐得到的心得,主要聚焦在改變思維、如何學習相關的主題,之後也會分享學習語言的實用技巧。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學生時期後就不再讀書,可當我回首,發現散亂的知識不成學問。
既然書都買了,當然得開始讀,可是,這跟我當初想的不一樣啊! 自己買有興趣的書讀,讀來輕鬆寫意,興味盎然,有興趣的就看一下,沒興趣或覺得內容寫得不好,就直接忽略跳過,時不時還可以在心裡挖苦一下作者。可是,這準備考試,完全不是一回事,我離上一次準備學校考試的時間,異常的遙遠,記憶模糊到只知道拿筆寫字,
前言 論語你也許不會背,但最少聽過也會背第一句吧?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即使不會背,也耳熟能詳吧?但,今天的重點就只有「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這幾個字。 不是按時複習就很快樂 我原本以為「學而時習之」簡單又清楚,講的就是「學習過
不後悔讀文學 一直以來都是對未來感到迷茫的人。 高中升大學時,在法律系與中文系之間一直猶豫不決,後來因為地域的關係,選擇了中文系。但手機裡的查詢紀錄出現許多「雙主修」相關的東西,查規則、查限制、查往後……。一個極其不確定的往後。 讀了中文系兩年,我不後悔也不排斥,雖然對於中國傳統文獻概論或文字
Thumbnail
不是不能講究有用,而是什麼東西都準備好給人拿去用,你要服務自己什麼。
Thumbnail
在學習的這條路上總是形形色色,每個人當下遇到的人、遇到的事都很有可能影響到往後的自己。
Thumbnail
過去多多少少都有在學習語言和運動甚至是藝術 有繼續學習的 也有已經放棄的 感謝曾經風吹日曬也堅持去上課的自己 或許對工作、對生活毫無幫助 卻讓自己生活似乎有點意義 新領域-塔羅 今年似乎是學習的一年 想學很久的塔羅 可能是我到處釋放出學習的意願 可能是宇宙接收到我想學的訊息
比如你要年輕人學習新的事物後,要思考整理嘗試融會貫通,這時對方應該不懂思考整理是什麼意思,你可以說:「學習後不思考,就像是你一個月前看的串流影片一樣,笑一笑就忘光光。」 學習如果像娛樂一樣看完就忘,你的學習就只是消遣,而有意義的學習是,思考學到什麼,整理並開始運用。 學而不思,如同做飯但不品
Thumbnail
應該沒有人會否認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吧!我們都知道學無止盡、學海無涯,但是卻不知道出了社會之後,該學習些什麼。以前在學校的時候時候,總是會有人找東西給我們來讀,就算我們不想學還是得學,但是現在沒有人逼我們學習了,卻有一種漫無目標的感覺。 證照的迷思 我看到很多人有對於證照的迷思,覺得拿了一堆證照之後
閱讀,於我而言是打開腦洞和眼界通道。透過閱讀・觀察・實踐得到的心得,主要聚焦在改變思維、如何學習相關的主題,之後也會分享學習語言的實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