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窗隨筆》016 菩薩度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7.8.3 良因法師 劄記
蓮池大師:
經言:「菩薩未能自度,先能度人。」
愚夫遂謂菩薩但度眾生,不復度己。不知己亦眾生數也。
焉有度盡眾生,而獨遺自己一眾生乎?
何得藉口菩薩,逐外忘內!

【演蓮法師譯文】
《楞嚴經》云:「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
有愚癡的人看到這句經文,以為菩薩只要能度眾生就行了,不用度自己。殊不知自己也在眾生當中,哪有度盡眾生而獨留自己一眾生不度的道理?
所以,一個真正發大心的人,不應該以菩薩度生為藉口,只一味地忙著追逐外緣,而忘了自己內心的修證。
良因贊曰:
菩提心、攀緣心,外貌相似,但是其體天淵之別。
菩提心是建立在出離心上;
攀緣心是建立在貪煩惱上。
貪愛自身、貪愛廣集眷屬、甚至貪愛名利,這是攀緣心。
真正感受世間苦,只要對眾生有利益,即可助人為善
不一定要自己出頭,這樣慈悲心方可期。
在尚未認清自己的心之前,對這些判斷標準很難看清的。
還是發大心,先沉潛用功要緊
夯寶寶學佛,是我的學習心得。身心轉換提升幸福資糧,來自於佛法的滋潤,法滋潤源自於身口意實踐佛法,夯寶寶邀你一起來體證碰得到的佛法,祝你開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017.8.2 良因法師 劄記 蓮池大師: 予既老病,眾為擇地作塔,數易之。 予歎曰:「世人極意營圖風水,冀子孫長永富貴耳。爾輩望蔭出紫衣國師耶?古人有言:『棄諸林莽,以飼禽獸。』幸不置我於鴉腸狐腹足矣!餘非道人所知也。」 【演蓮法師譯文】 我既已到了老病的時候,諒必來日無多,僧眾預先擇地要為我建
2017.8.1 良因法師 劄記 蓮池大師: 洪州者,馬大師①也。圭峰②敘如來傳法迦葉而至曹溪③,曹溪之道,惟荷澤④為正傳,諸宗皆屬旁出,如摩尼珠,唯荷澤獨得珠體。其說析理極精,而品人不當。 夫馬祖親承南嶽⑤,南嶽親承曹溪,自後百丈⑥、黃檗⑦、臨濟⑧、南泉⑨、趙州⑩,不可勝數諸大尊宿,皆從馬祖而出,
2017.7.31 良因法師 劄記 蓮池大師: 陳後山①云:「學詩如學仙,時至骨自換。」 予亦云:「學禪如學仙,時至骨自換。」 故學者不患禪之不成,但患時之不至;不患時之不至,但患學之不勤。 【注釋】 ①陳後山:北宋詩人陳師道。字履常、無己,號後山居士。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佑時因蘇軾等推薦,為徐
2017.7.28 良因法師 劄記 蓮池大師: 心無可為喻。凡喻心者,不得已而權為彷佛,非真也。 試舉一二:如喻心以鏡,蓋謂鏡能照物,而物未來時,鏡無將迎;物方對時,鏡無憎愛;物既去時,鏡無留滯。 聖人之心,常寂常照,三際空寂,故喻如鏡。 然取略似而已,究極而論,鏡實無知。心果若是之無知乎?則冥然不
2023/06/16 良因法師 劄記 蓮池大師: 錢塘金某者,齋戒虔篤。以疾卒,附一童云:「善業日淺,未得往生淨土,今在陰界,然亦甚樂,去住自繇。」 一日呵其妻子云:「何故為吾墳墓事,殺雞為黍?今有吏隨我,稍不似前之自繇矣!」 子婦懷妊,因問之。則曰:「當生男無恙。過此復當生男,則母子雙逝。」予謹記
2023/06/15 良因法師 劄記 蓮池大師: 李斯①臨刑,顧其子曰:「吾欲與汝復牽黃犬,臂蒼鷹,出上蔡東門逐狡兔,其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②。 斯蓋悔今之富貴而死,不若昔之貧賤而生也。寧思兔逢鷹犬,不猶己之罹斧鉞乎? 兔滅群,汝夷族,適相當耳。不知其罪而反羨之,至死不悟者,李斯之父子歟!
2017.8.2 良因法師 劄記 蓮池大師: 予既老病,眾為擇地作塔,數易之。 予歎曰:「世人極意營圖風水,冀子孫長永富貴耳。爾輩望蔭出紫衣國師耶?古人有言:『棄諸林莽,以飼禽獸。』幸不置我於鴉腸狐腹足矣!餘非道人所知也。」 【演蓮法師譯文】 我既已到了老病的時候,諒必來日無多,僧眾預先擇地要為我建
2017.8.1 良因法師 劄記 蓮池大師: 洪州者,馬大師①也。圭峰②敘如來傳法迦葉而至曹溪③,曹溪之道,惟荷澤④為正傳,諸宗皆屬旁出,如摩尼珠,唯荷澤獨得珠體。其說析理極精,而品人不當。 夫馬祖親承南嶽⑤,南嶽親承曹溪,自後百丈⑥、黃檗⑦、臨濟⑧、南泉⑨、趙州⑩,不可勝數諸大尊宿,皆從馬祖而出,
2017.7.31 良因法師 劄記 蓮池大師: 陳後山①云:「學詩如學仙,時至骨自換。」 予亦云:「學禪如學仙,時至骨自換。」 故學者不患禪之不成,但患時之不至;不患時之不至,但患學之不勤。 【注釋】 ①陳後山:北宋詩人陳師道。字履常、無己,號後山居士。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佑時因蘇軾等推薦,為徐
2017.7.28 良因法師 劄記 蓮池大師: 心無可為喻。凡喻心者,不得已而權為彷佛,非真也。 試舉一二:如喻心以鏡,蓋謂鏡能照物,而物未來時,鏡無將迎;物方對時,鏡無憎愛;物既去時,鏡無留滯。 聖人之心,常寂常照,三際空寂,故喻如鏡。 然取略似而已,究極而論,鏡實無知。心果若是之無知乎?則冥然不
2023/06/16 良因法師 劄記 蓮池大師: 錢塘金某者,齋戒虔篤。以疾卒,附一童云:「善業日淺,未得往生淨土,今在陰界,然亦甚樂,去住自繇。」 一日呵其妻子云:「何故為吾墳墓事,殺雞為黍?今有吏隨我,稍不似前之自繇矣!」 子婦懷妊,因問之。則曰:「當生男無恙。過此復當生男,則母子雙逝。」予謹記
2023/06/15 良因法師 劄記 蓮池大師: 李斯①臨刑,顧其子曰:「吾欲與汝復牽黃犬,臂蒼鷹,出上蔡東門逐狡兔,其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②。 斯蓋悔今之富貴而死,不若昔之貧賤而生也。寧思兔逢鷹犬,不猶己之罹斧鉞乎? 兔滅群,汝夷族,適相當耳。不知其罪而反羨之,至死不悟者,李斯之父子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Thumbnail
菩提心,為諸心中王,具殊勝之力用。能荷擔眾生,及荷擔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發此心,可以上求佛道,可以下度眾生,具足四弘誓願,此心有如是之功能力用。然此心力,由此文勸發而生。此文由省庵法師菩提心海流出,故此文有殊勝之力用也。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
Thumbnail
菩提心,為諸心中王,具殊勝之力用。能荷擔眾生,及荷擔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發此心,可以上求佛道,可以下度眾生,具足四弘誓願,此心有如是之功能力用。然此心力,由此文勸發而生。此文由省庵法師菩提心海流出,故此文有殊勝之力用也。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
Thumbnail
「楞嚴經」云:世界,眾生,業果,三種相續不斷,無有窮盡(眾生業不盡,而依業受報,故眾生界不盡)。設言眾生界有盡,我願方盡,以無眾生可度,故度生願畢。菩提道成:即圓滿菩提,佛道成就。福足慧足,已成兩足之尊。自覺覺他,已得究竟滿覺。佛道既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Thumbnail
《大寶積經·發勝志樂會》、《彌勒菩薩所問經》,七地以下的菩薩整天聚在一起。這些師兄弟都是菩薩,整天都在起顛倒、懈怠、散逸、疑惑:「我到底要修下去,還要不要修下去?我要不要發心,還是不發心?我這樣修會不會成就,還是不會成就?」整天都在想這些。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Thumbnail
菩提心,為諸心中王,具殊勝之力用。能荷擔眾生,及荷擔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發此心,可以上求佛道,可以下度眾生,具足四弘誓願,此心有如是之功能力用。然此心力,由此文勸發而生。此文由省庵法師菩提心海流出,故此文有殊勝之力用也。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
Thumbnail
菩提心,為諸心中王,具殊勝之力用。能荷擔眾生,及荷擔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發此心,可以上求佛道,可以下度眾生,具足四弘誓願,此心有如是之功能力用。然此心力,由此文勸發而生。此文由省庵法師菩提心海流出,故此文有殊勝之力用也。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
Thumbnail
「楞嚴經」云:世界,眾生,業果,三種相續不斷,無有窮盡(眾生業不盡,而依業受報,故眾生界不盡)。設言眾生界有盡,我願方盡,以無眾生可度,故度生願畢。菩提道成:即圓滿菩提,佛道成就。福足慧足,已成兩足之尊。自覺覺他,已得究竟滿覺。佛道既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Thumbnail
《大寶積經·發勝志樂會》、《彌勒菩薩所問經》,七地以下的菩薩整天聚在一起。這些師兄弟都是菩薩,整天都在起顛倒、懈怠、散逸、疑惑:「我到底要修下去,還要不要修下去?我要不要發心,還是不發心?我這樣修會不會成就,還是不會成就?」整天都在想這些。